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废太子生存指南(穿越重生)——寻香踪

时间:2021-05-22 08:51:59  作者:寻香踪
  萧彧还在琢磨瓷窑的设计,尽管之前已经烧过石灰和青砖,但烧瓷的温度要比这二者高不少,没有煤,怎么才能在有效的条件下使温度达到一千几百度呢。
  但也没有办法在燃料上改进,只能从窑上下功夫了。他先在院子里用泥和青砖糊了一个小型的瓷窑,将风干的素胎放进去烧。陶坯和砖头不一样,它很薄,所以萧彧不打算烧太久,决定烧一天闷一天。
  两天后,第一批陶器可以开窑了,家里所有人都围过来了,兴奋地等待见证奇迹,结果三个陶器一个都没成功,全都裂成了碎片。
  萧彧这下被打击得不轻,是土不行,还是温度不行,抑或是时间不对?这其中的学问太大了。萧彧第一次遭受到了打击,难怪中国的瓷器冠绝天下,实在是因为烧造太难,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烧得出来的,而是经过无数代人成百上千年的经验累积出来的。
  剩下的陶坯还有不少,萧彧却犯了难,闵翀和吉山带回来的土样有限,每种只能做三四个器皿,若是一直都没烧出来,难道还要让他们再出去跑一趟吗?抑或是自己就该断了这烧瓷器的心思?
  但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那就不是他萧彧了,思前想后,他决定先用烧青砖的粘土来试验,起码先把瓷窑和时间给弄出来,再去考虑粘土的好坏问题。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萧彧进入了疯狂的实验阶段,带着一帮孩子整天都在玩泥巴,将挖回来的土反复筛选,进行淘洗,去除杂质,再将粘土做成坯胎。又设计了几个不同规格的小型窑,进行反复试验。然而失败还是伴随着他们。
  那些一起做陶瓷的孩子都快失去信心了,做陶坯的积极性也低了不少,只有萧彧还在坚持,他就不信烧不出来。
  天气已经非常热了,裴凛之心疼他每天都在温度极高的瓷窑边受炙烤,说:“要不我还是去找个熟练的工匠来吧。”
  萧彧斜睨他:“去哪里找?”要是能找得到工匠,他还需要这样费心吗。
  裴凛之语塞,他其实已经去崖州城内问过了,杂货店所卖的陶瓷都是自广州府运过来的,也就是说,崖州根本没人烧陶瓷。
  萧彧笑起来:“别担心,我相信总能烧出来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二三十次失败之后,萧彧终于烧出了完好的陶器,这让所有人都受到了鼓舞,还是能够烧出来的。
  裴凛之看着被太阳和高温折磨得都黑了一圈的萧彧,只觉得心疼,他的殿下真是太了不起了。
  不过萧彧知道,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上釉。他将石英石、长石磨成粉状,与草木灰、粘土混合,然后将烧好的陶器在其中浸一遍,捞出来晾干之后,再放进窑中继续烧。
  很遗憾,烧出来的结果并没有如人意,将器皿洗刷过后,陶器上的大部分釉都脱落了,只有几块地方还沾了一点釉,大概是那一处温度比较高,附着上去了。
  这次虽然没能成功,但也给了萧彧信心,至少有釉沾上去了,说明温度还是有可能达到的,还要改进一下瓷窑,使陶坯受热均匀。
  萧彧又锲而不舍地继续试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再战,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他打开瓷窑,便看见了里面反光的陶瓷,拿出来一看,这回釉几乎都附着在上面了,虽然有些凹凸不平和皲裂纹路,但的的确确已经是瓷器了,洗干净之后也没有掉。
  萧彧狂喜不已,手舞足蹈地喊:“凛之,凛之,快来看,我终于烧出来了!哈哈,我是瓷器终于烧出来了。”
  他转身想去找裴凛之,却没提防撞在了一个人身上,身体不受控制地后仰,手里的瓷碗差点就掉在了地上,被对方伸手一捞,稳住了身体:“当心!”
  萧彧抓紧了手里的碗,退后一步,站稳了:“吓死我了,闵当家,是你啊,你看,我的瓷器终于烧成功了。太好了,哈哈!”
  闵翀松开萧彧腰间的手,看着笑逐颜开的萧彧,脸上还沾了一点黑灰,却丝毫不影响他神采飞扬。这段时间萧彧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少年体内竟蕴藏着如此坚韧的毅力,真是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多人将他簇拥在中间不是没道理的。
  闵翀微微勾起嘴角:“看到了,恭喜!”
  萧彧嘿嘿笑:“我的海上丝绸之路又近了一步,以后就要辛苦闵当家啦。”
  闵翀微微点头:“嗯。”
  正在厨房里忙碌的鱼儿听见动静出来了:“郎君,这次烧好了吗?”
  萧彧大声答:“这次烧好了。”
  “真的啊?”鱼儿兴奋地跑过来,捧着他手里的瓷碗,翻来覆去地看,“果然是碗,虽然有点丑,但还是烧成了,郎君你真厉害,这个碗拿来干什么呢?”
  萧彧说:“我打算拿来给小幸运当饭碗的。”小幸运是他养的那只豹猫,因为它很幸运被裴凛之所救,萧彧给它起名字叫幸运。
  这时练完兵的裴凛之从外面回来了,一眼就看见了鱼儿手里的碗:“郎君,成功了?”
  萧彧看见他,顿时笑弯了眼:“对,这次终于成功了,你快看。”
  裴凛之快步跑过来,拿过鱼儿手里的碗,这个碗颜色发黑,因为釉里掺了草木灰,釉色还不均匀,并且釉面凹凸不平,但的的确确已经是瓷碗了,裴凛之说:“郎君,这个碗给我吧。”
  萧彧笑:“你要这个干什么,我还打算给幸运做饭碗呢。以后给你烧好的。”
  裴凛之脸色变了变:“我就要这个,这是郎君烧出来的第一个瓷碗,意义非凡。鱼儿替我拿去洗干净,放好了,告诉所有人,不许用我这碗。”
  “好的,裴郎君,我记下了。”鱼儿接过碗,拿到厨房去洗刷。
  其实他不说也不会有人拿,因为是分餐制,每个人吃饭的碗都是固定的,且都是自己吃自己洗的。就是担心家里来客人了,厨房里忙碌的人将这碗拿去给客人用了。
  萧彧哭笑不得,这不是过是自己的实验品,做得并不好,只能算个勉强成功的产品而已,但他执意如此,还让人挺感动的,凛之永远都是最支持他的人。
  从这天早上起,裴凛之就开始用这只碗吃饭了。家里人基本都在用椰子碗吃饭,只有裴凛之端了一个甚至都不算圆润的瓷碗在吃饭,真正做到了特立独行。然而他却浑然不觉,饭吃得特别香。
  萧彧看着忍俊不禁,只能强迫自己吃饭的时候不去看他。
  有了第一次成功,接下来就会顺利多了,因为萧彧每次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按照这个步骤进行下去,成功几率将会大大提升。
  为了使烧造更为稳定,萧彧又烧了好几次,成功率能够达到六到七成,这才重新用闵翀和吉山带回来的粘土做陶坯。
  因为材料有限,萧彧做得十分小心谨慎,最后终于在这批土里挑选出了最好的一种,用这个土烧出来的瓷器细腻光滑,上釉效果也最好。
  萧彧决定以后就从用这个土烧瓷了,而且运气不错,粘土产地就在珠官县境内,骑马不用一天能来回,若是驱牛车采挖粘土,大概需要两三天,这个时间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确定好取土地点,闵翀和吉山又领着人跑了一趟,这次从村中雇了几个人一起去,以后取粘土这事就得这些人帮忙了,毕竟闵翀和吉山都是要出海的。
  出发时,他们赶了几辆牛车。牛是从村中租借的,大车是萧彧未雨绸缪提前让木匠师傅做的,没有橡胶做车轮,将直木弯曲做车轮难度有点大,干脆就用硕大无比的古木做轮子。
  萧彧都觉得有点作孽,这么大的树,不知道长了几百几千年,最后还是没能逃过砍伐的命运。要是有橡胶树就好了,虽然崖州能种,但橡胶树原产地跟辣椒土豆玉米红薯一样,都在遥远的南美洲,那块被上天偏爱的土地上。真希望有一天,他能驾船穿越太平洋,抵达那片富饶的土地,将那些统统都带回来。
  瓷窑终于修了起来,萧彧开始在村中物色人手,家里的孩子虽然能帮上忙,但到底年纪小,起码需要一个管事的。
  这天上午萧彧上完课,准备离开,便听见来上课的孟洪说:“萧郎君留步。”
  萧彧停下来:“孟大哥有事?”
  孟洪说:“我听闻郎君要建瓷窑。”
  萧彧点头:“对,好不容易烧好了,终于可以建窑了。”
  “瓷窑需要人手吗?”
  萧彧意外地看着他:“孟大哥想来帮忙?”孟洪是家中的顶梁柱,除了给孩子们上课,还要种地打渔,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采珠,并且萧彧将珠核植入的事都交给他负责了,他只会比萧彧更忙。好在从他来上课之后,家里的地也都是学生们帮忙在种了。
  孟洪摆手:“我不来,我没空,只是想推荐一个人。”
  “有合适的人选吗?”萧彧问。
  孟洪说:“是内弟,年初他家娘子难产而死,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幼儿,他原本也是打渔采珠为生的,如今家中有孩子要照顾,我想替他谋份不需外出的差事。”
  “只要人品能保证,人勤快能干,可以啊。”萧彧满口答应。
  孟洪面露喜色:“那就谢过郎君了,我回头就让小舅子过来。”
  萧彧说:“那他家在哪儿?”
  孟洪说:“他到时候就搬我家来住,带着孩子一起来。白日里我家娘子就帮他照看一下两个孩子。”
  萧彧点头:“那就得辛苦嫂子了。”
  孟洪苦笑:“也是没有办法,穷苦人家,又是亲戚,能帮衬就帮衬些吧。”
  当日下午,孟洪就将小舅子符旺领了来,符旺比孟洪年轻不少,二十几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人看着很憨厚,就是满脸愁苦之色,娘子没了,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岂能不愁苦。萧彧挺同情对方的。
  萧彧说:“孟大哥,你正好在这里,我有个事想麻烦你。我想拟个文书,签份契约。并将家中那些长期雇佣的人都补一份,人多了,我担心也记不过来,有文书为凭比较可靠,你来帮忙起草可好?”
  孟洪说:“如此甚好,有契书为凭,双方间都有约束和保障。光凭口头之约和主雇之间的良心,还真有点不太稳妥。”
  萧彧拱手道谢:“那就多谢孟大哥了。”
  于是孟洪帮忙起草了多份契约,长期雇工包括学徒人手一份,请里正过来公正,双方签字画押按手印。
  等闵翀与吉山回来,也要签契书,这样就有了保障。
  瓷窑终于修了起来,就在家附近,无需像青砖窑和石灰窑一样需要考虑就地取材。只等闵翀与吉山挖了粘土回来就可以开工了。
  瓷窑修好,算是了却了萧彧的一桩心头大事,他终于有精力可以干点别的了。
  在他忙着烧陶瓷期间,蚕蛹早已化茧成蛾了,并且还产下了无数的蚕卵,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厚厚一沓纸,这就是丝绸之路的本钱呢。萧彧将它们收在箱子里,束之高阁,并且还放上了木炭防潮,毕竟要到明年才能出了,可不能损坏了。
  蚕蛾已经出了,留下一堆小山一样的茧子,这些茧,现在就可以用来做蚕丝被了。
 
 
第32章 遇袭
  今天是闵翀出门的第三天, 按正常速度,今日他们应该能到家了。但是一直到掌灯,都没见到他们的身影。萧彧素来是个乐观的人, 此刻心里却有些不安,采粘土的地方, 要途径龙虎山, 而龙虎山, 便是山贼盘踞的地方。
  上次闵翀和吉山出去, 绕了龙虎山一圈, 回来的时候从龙虎山经过, 倒是没遇上山贼。这次则是来回都要经过龙虎山, 否则时间要多上一倍不止。为了保险起见,裴凛之特地从他练的兵中选了几个身手好的人去,以他们的实力, 遇上小股山贼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而且闵翀似乎并不把山贼放在眼里,萧彧不知道他的实力,但能做到海贼首领, 想必身手还是不错的。
  一直到夜间课堂结束,萧彧还坐在尚未完全熄灭的火堆边, 望着院子外面,期盼能有火把亮起来。
  裴凛之端了一盆水过来:“郎君怎么还不去睡?夜间蚊虫多。”
  萧彧扭头看他:“你说他们今天怎么还没回来?”
  裴凛之立马知道他说的是谁:“兴许是路上耽搁了, 明日应该就能到家了。”
  萧彧长长叹了口气:“我心神总有点不安, 他们要经过龙虎山。你说薛钊怎么就不去将龙虎山的山贼给剿了?”
  “龙虎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薛钊恐怕是不会主动去剿灭的。”裴凛之说, “郎君若是不放心, 我明日骑马去看看。”
  “好。”萧彧听见这话, 终于动了一下。
  裴凛之将水泼在余烬上,伸手将萧彧拉了起来。
  半夜,正在熟睡的萧彧突然坐了起来,大口大口的喘息着。裴凛之一向警醒,一有动静就醒来了:“郎君,怎么了?”
  萧彧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惊恐地说:“做了个噩梦,梦见去挖粘土那些人受了伤,身上都血淋淋的,他们还在向我求救。他们不会真的遭遇山贼了吧?”
  裴凛之抬手轻抚着他的背:“这只是郎君做梦,不是真的。闵翀做了那么多年的海贼,他的身手绝对不会差,恐怕不会比我差多少。另外几个人身手也不比普通山贼差,保命是不会有问题的。”
  “真的吗?”萧彧将信将疑,“希望如此。”他就担心那些人舍不得几头牛,为了几头牛和人拼命。
  裴凛之说:“真的,郎君放宽心。时辰尚早,郎君再睡会儿吧。”
  萧彧自然是睡不着了,说:“就算这次他们没事,这帮山贼还是要剿灭,留着始终都是安全隐患,以后我们还要去取土,要经常路过龙虎山。而且山贼盘踞那处,一方百姓都深受其害。”
  “那就剿了他们,回头就去找薛钊商量。”裴凛之说。
  萧彧睡不着,裴凛之便陪着他,说一些别的事来分散他的注意力,聊的多是过去的事。倒是给萧彧加深了一下印象,了解一下原主的情况,还知道了不少京中的局势,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斗,更何况是权力最集中的地方。
  萧彧听着,觉得自己幸亏是被贬到这里来了,要是留在京城,不知道已经死过多少回了,还是做一个与世无争的田家翁比较符合他的追求。
  鸡叫三声,萧彧就和裴凛之起来了,裴凛之说:“我现在就出门,沿途过去看一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