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就看老李跑来说门口来了个大老板,说是来谈合作的,那还得了。王厂长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这一刻呢,虽然不知道是来谈啥合作的,但只要能合作都行。自己这个厂由于卖不出去货,糖果堆积,已经好几天没开工了,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得滚蛋。
但王厂长没想到的是,来谈合作的竟然是个毛头小子,看着跟他儿子差不多大,这能靠得住不。王厂长虽然心里疑惑,但面上表现得还是很恭敬地,将张泽礼貌的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还亲自给他倒了杯水。
“我就是厂长,我姓王,请问您是…”
“我姓张,叫张爱军,我是来跟厂长谈合作的。”
一听谈合作王厂长一张老脸都笑出朵花来,“谈什么合作呀。”
“是这样的,我自己做了一种糖果,我想给它专门定做一款包装袋。”说完张泽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包糖让王厂长尝了尝。王厂长也没客气就拿了一个,毕竟自己就是糖果厂的厂子,啥糖没吃过,不都差不多。
但等他打开油纸的包装后他就发现不对劲了,这竟然是红枣和花生做的糖。他有些惊讶,这还能做糖吃。于是迫不及待带着好奇尝了一个,发现味道出奇的好,相比于糖果只有甜味的单调,这种糖多了点花生、芝麻的香味,还真挺好吃的。
“这位张同志,你手艺不错呀,还能想出来这种糖。”这个糖他自己吃着都觉得喜欢,没看出来这小伙子年纪不大还有这门手艺。若是自己的厂子也能生产出这种糖,他不愁供销社不收呀,毕竟县城里还没这种糖果呢。别说县城,恐怕全国这样的糖果都没有,想到这王厂长有点激动了。
“还行吧。”张泽谦虚道,“不知道王厂长是不是方便帮我做些糖果纸。”
“这个嘛,当然可以了。”王厂长笑呵呵直接答应了下来,转而皱起眉毛,摆出一副担忧的模样看着张泽,“但张同志你看奥,你自己做糖果能卖多少,就在咱们县转悠。而且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除了逢年过节谁会买糖给孩子吃呀,还不如买粮食实在。”
张泽不太懂王厂长为何突然说了这番话,但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挺对,于是赞同的点点头。“王厂长的意思是…”
“诶,我是这样想的,你要不要跟我合作。我想请你来我们厂制作这款糖果,我们帮你把销路打开,卖到全国各地去,我们一起赚大钱怎么样。”王厂长想的美滋滋的,像只老狐狸一样引导着张泽跳到他的陷阱里。毕竟什么能比得上在城里当工人,吃商品粮诱惑大呀。
张泽岂会看不出来里面的门门道道,自己铁定不能答应呀。一是自己这个糖果制作方法并不难,主要是糖、油的的投放比例掌握正确了就可以做出一模一样的,有些聪明人多看几次就能学会了,到时候还用他指导个什么劲,铁定用完就踹呀,那可不行。但王厂长说的自己有销路这事确实挺吸引他的,想把产业做大,手艺是一方面,人脉也很重要的,张泽现在差的就是这个。
“王厂长真是厉害呀,还有卖到全国各地的销路呢。”张泽恭维道。
那可不,不是他吹,要不是自家生产的糖果不行,品种味道都太单一,他早就赚大钱了。
“那当然了,所以小兄弟,你要不考虑考虑。我给你打包票,只要你来我们厂子,我就给你个技术工人职位,工资拿最高的。”我就不信我都提出这么好的要求了这小伙子能不动心,王厂长信心满满,端起茶杯气定神闲的喝了一口,就等着小伙子应声呢。
张泽眯起眼睛笑了笑,开口说了这么一句,惊的王厂长差点把嘴里的茶都喷了出来。
“王厂长,我就不来你们公司上班了,不如这样我把这个糖的制作方法卖给你怎么样。”
这当然是好的呀,王厂长巴不得呢,直接买断可省事多了。王厂长心里咂舌,这小伙子咋看着挺聪明的做事怎么傻乎乎的,买断表面上看着是赚的多些但不长久呀,哪有一个工人的职位来得好,王厂长叹口气,哎,还是年轻呀。
“但是,王厂长我有个要求。”
“什么要求。”
“王厂长必须从我这里进红枣和花生。”
“从你这里进?”
张泽点点头,“王厂长你放心,我们家的红枣肉多核小,还甜,绝对是好红枣。还有花生也是自己家地里种的,你刚才吃的糖就是用我家的红枣、花生做的,你觉得怎么样。”
“好吃好吃。”王厂长刚尝了确实不错,从哪进原料对王厂长来说倒没啥,但是有一个要求,“是这样的张同志,你家的红枣、花生够吗,我这销路要是打开了需要的量肯定不少。”王厂长信心满满,对这个红枣花生糖的销量充满希望,他甚至觉得自家糖果厂扬眉吐气的机会就在这了。
“王厂长放心好了,我们村山上都是红枣树,家家户户都种,绝对够用,花生也是。”
“那就行,那就行。”一听够用王厂长就放心了,“那你这个制作方法要卖多少钱呢。”
“这个不要钱,我们签个合同说明情况就行。”
“不要钱?”这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了,王厂长有种抢了人家营生的感觉,“我还是给点吧。”
“不不不,王厂长别客气。其实我还会制作好几种糖果,王厂长要是感兴趣的话我可以都卖给你们。”张泽也是突发奇想想卖的,毕竟糖果这个东西不是逢年过节真的很少有家庭会去买,而且自己也没啥销路,注定靠这个赚不了什么大钱,不如全部卖给王厂长赚个第一桶金。
到时候自己可以用这笔钱在村里办个食品厂,专门以销售以红枣为主的各种产品,还可以卖些农副产品。毕竟他们村那一山的红枣树,多好的资源,还能帮帮村里人,听他爸说今年红枣的行情不好,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
第24章
一听张泽还会制作好几种糖果,王厂长眼睛立马亮了,忙问道:“你还会制作哪些糖果呀。”
张泽把自己还会得一些酥糖给王厂长说了下,“你要是不信下次我做一些带给你尝尝。”
“好呀。”王厂长高兴地直拍掌,今天可真是个好日子呀,迎来了这么个宝贝。“那你准备多少钱卖呀。”
“王厂长准备多少钱买呀。”张泽不回答反问道。
这可把王厂长难住了,他想报个便宜点的价钱,又怕张泽觉得自己诚意不够,转头不卖给自己了。报高的话自己厂里的钱怕是不够用,买不了那么多。但是王厂长想了想还是觉得稍微往高报一点,毕竟谁知道张泽还有没有别的糖果制作方法呢,要是因为这么一件事把他得罪了以后亏的是自己呀。
“一种糖果的制作方法是800块钱。”王厂长一口气拍桌道,王厂长自认为自己这个价钱给的很实惠了。
张泽眉毛一挑,也觉得这个价钱合适,就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王厂长看张泽答应下来松了口气,但一想如今厂里的财政情况,面上有些困窘的说道;“那个,张同志呀,但是我们厂子最近效益不行,估计买不了几个糖果的制作方法。你看,剩下的那些糖果,你能不能帮我们留着,先别卖给别人,等我们赚钱了再买。你放心,只要你答应,我们厂以后需要的原料,只要你那里有,我肯定不去别家收。”生怕张泽拒绝,王厂长忙加上最后一句。毕竟自己这样吃着碗里还瞧着锅里的做法确实有些过于无赖了,但他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厂里的产品确实太单一了,他早就想多增加点品种,这好不容易碰见一个,可不能让人跑了。
张泽觉得这样可以,要是能跟糖果厂这样的国有厂子搭上关系,并且成为它的固定供货商,自己的小厂前期发展就不怕了。
“可以,王厂长是个实在人,我很乐意跟你合作呢,希望以后王厂长也能多多照顾我这个小厂。”
“那是自然的,我们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嘛。张厂长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厂长,前途不可限量呀。”王厂长夸赞道。
“没有没有,”张泽摆摆手谦逊道:“我还要多向王厂长学习呢。”
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吹起了彩虹屁,直到张泽口干舌燥这才停了下来。
“对了,王厂长,我还有事,得先走了,拿糖,我明带给你。”既然决定要开厂了,张泽还是准备先去办个证啥的,就没再王厂长这里多留。临走时张泽将自己画的喜糖的包装设计图给了王厂长让他帮自己做50份,毕竟自己已经答应李老师了,做完这份就不会再做了。事情办妥后,王厂长亲自送张泽出去,一直看着他走远这才转身准备回去。
这时看门的老李谄笑着凑了上来,“厂长,那真是大老板呀。”老李在门房想了好久,咋看张泽那样子都不太像呀,没见过这么年轻的大老板。可看厂长对他的态度却很好,这就触及到老李的知识盲区了。他好奇的抓耳挠腮,就等着厂长出来问一嘴呢。
“那可不,人家也是厂长,张厂长。以后他再来你直接带到我办公室,可别跟今天一样,多没礼貌。”
老李忙点头,“是是是。”心里暗暗咂舌,没想到这年轻人还挺厉害的,年纪轻轻就是厂长了,诶呦喂,自己可真是有眼无珠。
张泽走出糖果厂就直接回家了,自己要办厂子这可是个大事,得先回家跟老爷子、老太太通个气。并且自己也不知道申请办厂子需要准备啥证件,去哪申请,一问三不知,还得回家好好讨教下老爷子。到家刚好赶上吃饭,在饭桌上他就把自己准备在村里开厂这个事情说了一下。老太太惊得筷子都掉了,开厂,他们家能出个人去厂里上班都是有出息的了,小儿子竟然直接要开工厂。
张爱党:“小弟你在说什么呀。”
老太太:“是呀儿子,你出去喝酒啦。”
老爷子:“爱军呀,咱可不能说大话呀。”
张泽:……
张泽见大家都不信,就把今天在王厂长那里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我跟王厂长都说好了,以后他们厂要的货,都从我这里进。我就想着我不如直接搞个厂子,不仅给糖果厂供货,再帮咱们村卖卖农产品啥的。”张泽都想好了,像他们村漫山遍野的红枣树,可以做的好吃的就多了去了。除了枣糕,还有枣干,蜜枣,脆枣,枣夹核桃。他要把他们村的红枣做成一个品牌,让人一说起红枣,就想起他们村。
“这…”
开厂这个事已经完全超出张家人能理解的范围了,他们都是庄稼人,哪会开厂子呀,完全不知道该说啥。
“儿呀,开厂子你有钱吗。”老太太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毕竟自己家底薄,开厂的钱从哪拿呢,想到这心头一慌。“儿子,你可不敢去干那事呀。”那可是要抓去劳改的。
“啥事呀。”张泽一脸问号,“妈你想啥呢。”咋以前没发现他妈想象力这么丰富呢。
听到小儿子的否认老太太松了口气,庆幸的拍了拍胸口。她可就这么俩儿子,可不敢出啥事,那她也活不下去了。
“我把我会的一些酥糖的制作方法卖给了王厂长,卖了些钱,可以作为开厂子的本钱。你们放心,我都打算好了。一会我就去做点酥糖明一起拿去给王厂长尝尝,他满意了我就都卖给他。”说完张泽看向老爷子,“爸,办厂这个事你知道去哪弄不。”
老爷子摇摇头,这他哪知道呀,自己就是个种地的,一辈子都在这农村,都没去过几次县城。
张泽叹口气,没办法,看来只能自己明天去县政府问问看了。
“那爸妈,你看给咱家厂子取个啥名好呢。”一个厂子的厂名很重要呀,这就是他们厂以后产品的品牌名。张泽给自己厂子的定位是卖农副产品和小食品,那就得取个接地气的名字,好记忆又让人看着特别亲切。就像后世卖家常菜的饭馆起名叫外婆家一样,一听就很有家的感觉,张泽也想起个这样类似的。
张老头和老太太俩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一丝尴尬。他俩书都没读过哪会起名呀,还给厂子起名,就连他俩孩子的名都是让村长起的。
“儿呀,你起吧,妈都没读过书,会起啥名呀。”
“就是的,你起就行。”老爷子附和道。
张泽想了想,“张老头和王老太这个咋样。”够接地气,又很亲切,挺符合他对厂子的定位的。
老俩口子一听,诶呦,这不是拿他俩命名的嘛,顿时心潮澎湃起来。拿自己名字命名厂子,想想都光荣。
“拿我跟你爸命名会不会不太好呀。”老太太有些不大好意思,还没听说哪家工厂是这么个命名法呢。但是只要一想到人家以后叫他们厂子王老太工厂,老太太这个心呀,就砰砰砰乱跳。
张老头何尝不是这样想呢,但他沉着惯了,面上倒是显得,看着没老太太那么激动,但心里也是飘飘然的。
“这有什么不好的,我觉得就不错。”张泽对这个名字很满意,斩钉截铁道:“爸你没啥意见吧,没有我们就从这俩个名字里面选一个出来。”
张老头哪有什么意见呀,他这辈子都没这么兴奋过。
“我没意见。”
张泽:“行,那大家开始投票吧,觉得张老头这个名字好的举手。”
饭桌上大家都举起了手,静静还激动地站了起来把自己俩只手都举的高高的。
“那觉得王老太这个好的举手。”
还是所有人都举起了手,这下张泽有些犯难了,居然平票,这下选谁呢。
“还是叫张老头吧。”老太太想了想说道。毕竟是儿子创办的工厂,儿子姓张,叫老张头更好一些。另外她看得出来老头子很想用这个名字,他为这个家操劳了半辈子,也让他威风威风。
既然老太太都发话了,于是就定下了这个名字,张老头食品厂就这么诞生了。
下午张泽亲自动手做了几款酥糖,分别是黑芝麻酥糖,花生酥糖和豆酥糖,各有各的味道。张泽拿着给家里人都尝了尝,大家都很喜欢,张泽也觉得味道很好,于是都装好准备明拿去给王厂长尝一下。
第二天出发时,张泽照常背着自己的军绿色小挎包,里面装着自己做的糖果和身份证件。身份证件是准备办厂用的,他也不知道该带啥,不过带这些总归没错的。张泽专门挑的早上出发,早上天气凉快,也不晒。走到糖果厂时除了头发有些乱了,比昨天看着精神多了。
14/88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