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陆陆续续又有几个国有厂子的人站了出来,但提供的岗位大都是二三十个,十几个, 都没有超过钢厂的。王厂长最后也站了起来,说自己愿意提供十个岗位,毕竟跟前面的那些省城的厂子相比,他只是县城的小糖果厂提供少一点也没有什么。
王厂长说完便轮到了张泽, 因为他是最后一个,高省长定定的盯着他。
眼神里带着期望,还带着些疑惑。毕竟在会议室一众厂长中,张泽的面孔实在是太青涩了。这时小秘书趴在省长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高成长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笑着对张泽道。
“原来你就是我们省唯一一个私有厂的厂长呀,真是年少有为啊。”
张泽被高省长的一句“唯一一个”惊住了,全省到现在为止就只有他一个私有厂子嘛?他只知道他是全省第一个办私人工厂的。
全场的目光也跟着高省长这句话全转移到了张泽的脸上,并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张泽为了缓解尴尬,捂嘴轻咳一声缓缓道:“我也是愿意帮助我们省城人民的,但我的工厂在村子里,距离省城比较遥远。”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最后一句话,张泽并没有说出口。
高省长听后只是淡淡一笑,对于张泽的情况,他自然是知道的。在会议举办前他对邀请的每一个工厂都是提前调查过的,张泽所代表的张老头食品厂虽然建厂时间不长只有不到半年,但发展势头却是全省最迅速、最猛的。
他们寨安省不像别的矿产丰富的大省,有重工业支撑。他们只有一个小钢铁厂,还是当初大炼钢时留下的。那股浪潮过了之后,钢铁厂也逐渐的沉寂下来。剩下的都是些机械厂、食品厂和制衣厂等,现在又受到外企和南方工厂的冲击,现在都处于发展停滞的阶段,只有张老头不一样。
听秘书说,他的厂子好像还把东西卖到了南方,算是他们全省第一个走出去的工厂。就算没有这次会议,高省长也想见见这位了不起的年轻人。这不仅是他们工厂的荣耀,也是他们寨安省的。
对于张泽的工厂目前还建在村子里,高省长以为是他目前还在发展中,可能没有太多的资金向县城或省城申请用地。所以他想代表省政府对张泽的工厂提供帮助,想把火柴厂的那片厂区批给他,想让他把厂子建到省城来,这样不就能解决省城一大批就业问题了。
高成长扶着桌子缓缓落座,笑着对张泽道:“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我可以把火柴厂那片地方批给你,你把厂子迁过来。”
他相信张泽应该不会拒绝吧,毕竟照他厂子的这个发展势头,村里的那片厂区根本不够用,迟早是要扩建的。如今自己给他了一个现有的厂区,虽然年头久了但是该有的都有,他要做的只是把工人和机器转移过来即可。
另外省城交通便利,以后运输总比小村庄的路好走。
张泽没想到高省长这是早就给他打算好了,工厂建在省城固然有很多优势,但却失去了自己建厂的初衷,就是帮助村里的人民。若是搬迁到省城,自己倒是方便了,他们怎么办。
“高省长,省城是好,但是我工厂许多工人都是我们村的人,若是搬到省城,他们怎么办,我总不能把人家都辞了吧。你也知道我们那个村子比较贫困,现在由于许多人在我工厂上班,有了固定的工作,家里的生活水平也跟着上去了,这个工作对他们意义深重。”
高省长没想到张泽的工厂情况竟然是这样的,一时间难以抉择起来。他侧目看了看秘书,似乎是想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好意见。他还是不想放弃张泽这个工厂,毕竟若是搬迁到省城,以后若是发展起来了,也算是他的政绩嘛。
秘书低头陈思一会,这个确实不太好办,你总不能能把村里的人都搬进来了。他想了想,恐怕只有这一个方法了。那就是退而求其次,在他们吉安县城给张泽批一块地,让他把工厂搬到那里。
莲花村的人根在那里不好挪,但是省城这些工人却很方便。他们本来住的就是工厂分配的房子,现在工厂倒闭了,房子自然也不能住了。他们找找看县城有没有什么没人用的工厂,政府帮忙修整一下,这些工人的工作和房子不都有着落了。
秘书把自己的计划跟高省长说了说,他听后也觉得可以,就看张泽是怎么想的了。
听到政府都这么帮自己了,张泽再拒绝就有些不识好歹了。不过正好他的厂子也是准备要扩建、招人的,这样有现成的用自然是好的,县城距离他们村子也不远,就算走路也只需要40分钟,村里的乡亲们也能照常来上班,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另外还将自己可以提供的岗位说了说,“先招70个吧。”
张泽说完后全场响起一片倒吸声,似乎是没想到他口气竟然这么大。甚至还有人觉得张泽是年轻不知事,根本不会经营工厂。70个工人,就算每个工人每月的工资只有20块钱,那一个月也得发出去1400元。
这么大一笔数字,都赶上他们这里小厂子每个月的净利润率了,可真是狮子大开口。
王厂长也在旁边焦急的拉扯张泽的衣袖,不停的冲他挤眉弄眼使眼色,希望他好好想一想再说。虽然张泽的工厂不缺销量,但他现在就只在省内有些名气。他们在寨安省总共就那么大点,消费水平有限,招那么多工人,生产那么多产品卖给谁呀。
他倒不是怀疑张泽的能力,可扩大市场也是需要时间的。连刘厂长都被他惊住了,手停在半空中,坐在那里眼睛睁的浑圆,木木的看着他。
高省长却是满脸的惊喜,他是对张泽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多提供一些岗位。张泽果然也没让他失望,70个岗位,虽然对于外面一千多个工人来讲是杯水车薪的,但高省长已经很满足了。
散会后,他赶忙让秘书统计了一下总共有多少岗位。
“477个。”秘书缓缓道,跟他们期望中的数字还差了一些。
高省长点点头,端起茶杯润了润说了一个钟头,干的都要冒烟的嗓子。
“也差不多了。”今年工厂的效益都不太高,愿意卖他这个薄面,收留这么多工人已经很不错了,他也不敢再要求什么了。“对了,张老头食品厂选址的事情你要尽快落实。算了,还是我亲自去吉安县转一转,看挑个什么场地好。”
高省长想了想还是自己去办更放心些,毕竟这可是自己答应人家的。
离开人民大楼,王厂长和刘厂长一左一右将张泽夹在中间。
“你怎么回事儿呀?一下招这么多人。”王厂长抓着张泽的胳膊焦急道。由于心情太过急切,手下的力气不自觉大了许多,把张泽疼的呲了一声,赶忙把自己的胳膊从他手里抽了出来。
“有话好好说。”张泽求绕道。他不就多招了点人嘛,他都不着急,王厂长倒是急得不行。
见张泽还是嬉皮笑脸,一脸无所谓的样子,王厂长急的面色通红。
“你咋还一点儿也不着急呢?你知道招这么多人意味着什么吗?”
“是呀,你就不怕把你厂子搞垮了。”刘厂长跟着道。他倒也没跟张泽关系好到关心他的厂子会不会倒闭,要是搁以前,他巴不得张泽多招点人,最好一次性招个五六百个。但现在不一样了,他的厂子可是靠着张泽吃饭呢。张泽的厂子倒闭了,那他怎么办,唇亡齿寒,也好不到哪儿去。
张泽笑着宽慰俩人道,“我当然知道了,你们放心好了。”
“你都怎么打算的?”王厂长还有点放心不下追问道。
张泽面朝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神秘一笑,丢下一句。“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说完手背在身后潇洒的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没更新是因为作者老糊涂了,只知道把内容复制上去,忘记设置发表时间,直到晚上才发现,实在不好意思!
感谢在2021-05-01 21:11:26~2021-05-06 21:58: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种花家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种花家 50瓶;兰魂之殇 2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3章 厂子搬迁
这几日高省长那头千挑万选, 算是把吉安县城走了个遍,这才帮张泽挑了这么一块好地方。
虽然是一个废旧的工厂,但也没荒废多久, 也就俩年时间。以前是个榨油厂,厂子的面积挺大, 规划的也很好,各种设施都很齐全, 仓库门房啥的都有, 只是房子老旧了些, 但住人还是没问题的。
尤其是这个工厂后面有一栋四层小楼, 正好可以拿来当工人宿舍用, 这就是高省长为什么中意它的原因。
但决定权主要还在张泽这里,所以高省长特意把他叫来看了看,看他是否满意。
张泽跟着高省长、薛县长和秘书四人一起把工厂转了一圈, 倒是没啥不喜欢的地方。主要这个工厂不止面积大,地理位置也很优越,算是在县城中心。离火车站也比较近, 以后自己再往南方发货就比在村里容易多了, 就是房屋看着年头久了些。
秘书眼尖, 注意到张泽一直盯着厂房, 心里猜出了几分他的心思,忙对他道。
“房屋虽然外面看着旧但还是很坚固的,这座楼其实也才建了4年。只是厂子倒了后荒废了下来, 没有人打理所以房屋才看着好像年久失修的样子。”
张泽理解的点点头,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也不是啥都得要。再说在那俩个优势面前,房屋就不算啥大问题了。
大不了自己以后再重新装修一遍嘛, 毕竟这个年代的人都实在,盖房用的都是好料,钢筋水泥一点也不含糊,拆了也怪可惜的。或者等有钱了再建一栋新的也没啥,反正这个工厂还有一大片地空着呢,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见张泽同意了,高省长心头一喜,薛县长也是松了口气。他跟着省长这几日把县城每个角落走了个遍,可以说是来回斟酌利弊,综合考虑下才选了这么一块宝地。要是张泽不满意,他看就高省长对这事的重视程度,他是不都得给张泽现盖一座去。
“那行,既然确定了,那我就找人帮忙给你把这收拾一下,肯定给你整的干干净净的。”高省长有些迫不及待道。毕竟还有那么些工人等着呢,早点解决他的心就能早点放下来,生怕时间长了中间再生出什么事端。
高省长说完转头冲薛县长交代起来,薛县长笑着擦了擦额上的汗,连连保证自己肯定把这事办好。等高省长离开后,他赶忙找了建筑队,生怕晚了惹得省长不快。
张泽回去后把厂里的工人召集起来开了个会议,把厂子要搬迁的事情说了一下。大家都是满脸的惊讶,不明白张泽怎么突发奇想,要把厂子搬到县城去了。
“厂长怎么突然要挪地方呀。”牛素芳心直口快,最先问道。
张泽把自己去省城开会的事儿跟大家说了下,“主要是这个原因,本来高省长是想让我直接搬到省里的,但我担心你们以后上班不方便,就提议在县城算了,毕竟我们村实在没有那么一大片地方能容纳这么些工人。”
他刚说完,狗蛋他妈立马吃惊道:“好家伙,工厂还会倒闭呢。”
张泽笑笑,“这怎么不会呢,经营不善不就倒闭了。”
狗蛋他妈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也不懂这个,我寻思着那么大个厂子,还是国家的,咋弄也不可能这样呀。”
在狗蛋他妈的记忆中,火柴厂那可是省城的大工厂。他们送孩子上学,就希望孩子以后毕业能去这样的厂子当工人去。那可真是,说光宗耀祖都不为过。在她眼中,火柴厂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自然跟‘倒闭’这两个字挂不上边儿。
其他人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贺小娟还在一旁掰着手指头絮絮叨叨的算了起来。
1000多个工人,三个月的工资,都被卷跑了,这可真是老大一笔钱了。这人要被抓回来了,非得枪毙不可,心实在太黑了,贺小娟在心里纷纷不平道。
等大家嘀嘀咕咕讨论了半响,声音渐弱后张泽才接着道。
“开这个会就是给大家通知一下,大家都没有什么问题吧。”张泽说着扫视了大家一眼。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没问题,毕竟县城离的也不远,这么好的工作,傻子才不去呢。
倒是王老太和胡老汉面色有些犹豫,毕竟两人年纪大了,为了上个班还要跑那么远。倒不是不乐意,就是以后怕是要辛苦些了。
张泽又等了一会儿,见大家都没什么话说了便说散会。
“胡大爷,王奶奶你们等一下。”张泽站起身把准备离开的两位老人家叫住。“你们先坐着,我有话要跟你们说。”
胡老汉跟自家老婆子相视一眼,面带疑惑地坐了回去。
“怎么了,爱军。”王老太道。
“是这样的,我们不是要搬去县城嘛。但你们二老年纪有些大了,怕是每天过去不方便。我特意在厂子里安排了一间房给你们两个住,也省的来回跑了,你看怎么样。”两个老人家毕竟有些年纪了,胡老汉有时又要上夜班,更是不方便,还是住在厂里好。
但这只是张泽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还不知道他们两个老人家愿不愿意。毕竟有些老人年纪大了就不愿离开家里,要是他们两个不同意的话,张泽只好再想想其他办法。毕竟王老太可是他们厂子专门负责卤蛋的技术工人,可千万不敢弄丢了。
“这,还给我们提供房子呀。”王老太搓搓手难为情道。
张泽笑笑,“这不是换了个大地方嘛,刚好有员工宿舍,我给你俩在一楼留上一间。”
王老太听后激动的看向胡老汉,想看看他是咋想的,反正自己挺乐意的。毕竟人家爱军都给自己提供房子住了,以后住到县城不就离在省城上学的孙子更近了嘛。胡老汉见自家老婆子乐意,他哪儿敢提反对意见,便答应了下来。
工人这头的问题解决好了,接下来就轮到扩展市场这块了,不然产量上去了,产品卖给谁去。
张泽首先想到的就是南方的市场,毕竟改革开放后首先发展起来的就是南方。那里的人们消费水平偏高,消费观念也受西方影响会比较超前。从他们的穿着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时尚、前卫、大胆是他们的专属标签。
这样的年轻人,在张泽看来,他们不仅乐于接受新事物,也会更舍得在吃喝上花钱。所以西方的零食在南方很受欢迎,哪怕价格昂贵,也是供不应求。
正好现在厂子也扩大了,生产量上去了。不如趁机打入南方市场,较早的占有自己的一方席位。
77/88 首页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