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相乱欲何如(历史同人)——长空asakori

时间:2021-05-27 16:41:33  作者:长空asakori
  月上枝梢,冬夜里的大明宫寂静得令人生畏。已是戌时,紫宸殿依旧灯火通明,作为大唐最高的权力中心,日夜不停地运转着。
  李弘走上阶梯时,殿内刚走出来两个老臣,心下已经知道里面母亲夤夜还在工作,略蹙了蹙眉,不知想了些什么,还是走了进去,毕恭毕敬地跪下:“儿子参见母亲。”
  武后从奏折堆里抬起头来,脸上立刻带了笑容,亲自走下来扶起儿子,看他冻得脸通红,有些心疼:“这天气越发冷了,弘儿这么晚了怎么还过来?”
  “阿娘这么晚了不也还在批奏折么?”弘礼节性地笑笑,面带遗憾,“只可惜儿无能,不能替阿娘分忧。”
  听到这样的话,武后也不再说什么,走回案旁坐下,又命给李弘赐了座,开口缓解尴尬的气氛:“听说弘儿今日跟弟妹们一同去内文学馆上学了?”
  “正是。今日令月第一天入学,兄长自然是要作陪的。”
  “那弘儿觉得,他们的学业可有长进?”
  “所有人都在博士来之前就到齐了,听课都很认真,博士还夸赞贤的学识渊博,只怕就要把儿这个阿兄给比下去咯!”弘不好意思地笑笑,又委婉地引出自己的来意,“只是……这些都不值一提,儿今日遇见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心下有一些提议,想跟阿娘商量商量。”
  “哦?”饶有兴味地抬起头,武后难得看到弘诚恳的眼神,“你说。”
  弘认真地开始表述:“今日内文学馆外羽林卫抓住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据校尉说是经常擅闯学馆的‘惯犯’,儿便盘问了她几句,发现这孩子聪明伶俐,且擅闯学馆竟然只是为了旁听博士上课。如此好学,儿实在是不忍心压制其求学希望,所以斗胆求请母亲,开放内文学馆,让宫中想念书的宫婢们,不论品阶,都能来接受教育。”
  武后听着,浅浅地点点头:“弘儿说得很对。大唐自开国以来,能得重用之臣哪个不是名门望族,可名门望族真就有这样多的人才么?寒门人才之多,皆从‘好学’二字始,若是在其少年便抹杀了,绝非仁君之举。”
  “那阿娘是答应了?”
  “嗯。弘儿宅心仁厚,明晓人才不问出处,母后又怎能不答应呢?”难得母子同心,武后笑着拿起笔,“这道诏书,阿娘亲自来拟,责令中书省连夜下发。”
  弘拜谢道:“儿就知道母亲是爱才之人,况且这内文学馆本属后宫,后宫之事,还应是找母亲商议才对。”
  武后兀自拟着诏,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心里却明晓得很,李弘故意这样说,武后怎能听不出来其中影射了她后宫干政?武后也不理会,只将须臾拟好的诏令交给贴身宫女吩咐下达中书省,然后找了个无害的问题岔开话题:“弘儿今天遇见的那个小女孩,可知道叫什么名字?”
  简单回想了一下,弘才回答:“哦,好像是叫婉儿吧?”
  点头沉思:“婉儿……”
  掖庭宫。
  明月的辉光洒进小屋内,凹凸不平的地面明一块暗一块地亮着,婉儿趴在窗下小小的几案旁,望着那弯明亮的小小月牙出神。郑氏端了烛台过来,看着女儿这般入迷,小声地提醒她:“婉儿,想什么呢?”
  “啊,阿娘!”婉儿回过神来,“阿娘,我今天又去内文学馆了。”
  “又被赶出来了?”郑氏很无奈,女儿乖巧,却唯有不准去内文学馆这一点就是不听话,每次被抓回来都会受掖庭令的罚,有时甚至会挨上几板子,自己心疼,却不知道婉儿她哪里来的这般执拗。
  “没有,这次是羽林卫的叔叔们送我回来的。”婉儿眨着眼,天真地笑着,“我今天遇见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可温柔了,像个大哥哥一样!”
  太子弘么?温柔得像个大哥哥,这还真像他。郑氏想着,婉儿尚不明自己的身世,弘也问不出什么来,一时才又放下心。血洗的上官府还历历在目,她实在是不想再让上官家的孩子跟皇室再有任何瓜葛。
  “阿娘,我想,书上说的‘君子’,大概就是太子殿下这样的人吧?”婉儿嘀咕着再次出了神,“只是不知道,毕竟还是冲撞了贵人,今后还能不能去听课呀……”
  “婉儿……”郑氏刚想着安慰女儿,门外就听说有舍人来宣旨了。
  难得有旨意下达掖庭宫这种地方,所有人都跑到广场来齐刷刷地跪了一地,听着那来自永远也到不了的地方,那个至尊之人的命令。在听到“着令诸宫人,不论品阶,皆可入学”时,婉儿兴奋得差点当场跳起来。本以为会有赦免旨意,没想到听到的是这样的话,大家都有些不悦,却只有婉儿难以抑制高兴地向郑氏扑了过去。
  “阿娘!婉儿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去上学啦!”
  郑氏微微笑着,此时让婉儿狂喜的消息,只不知会带来什么,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第二章
 
 
  冬日难得有这样的晴天,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过宫道,内文学馆从没有这样热闹过。
  婉儿置身于人群之中,看看那轮熊熊升起的朝阳,映着白雪有些刺眼,抬手微微遮住阳光,却仍止不住偷偷地看它。
  多美的太阳啊!这是婉儿名正言顺来这里上学的第一天,看着周围众人穿着的裘袍,再看看自己身上单薄的布衣,婉儿浅浅地笑着,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诏书上写的是自愿入学,整个掖庭宫只有她一个人应了诏,毕竟那样的地方,很少会有人觉得凭自己的力量还能改变些什么。
  “大家静一静!”学馆掌事出现在门口的台阶上,抬手示意喧闹的众人静下来,然后接过馆丞奉着的长名单,一双苍老的眼睛巡视一圈,语气中带有长着之威,“兹奉圣诏,内文学馆收受新生,名单在此,老夫念一个进去一个。”
  大家都不再说话,学馆门前的小广场上安静得能听见鸟叫。婉儿看向那棵最为枝繁叶茂的柏树,那叫得正欢的小鸟儿一定就停在这棵树上,毕竟这一年天天往这里跑,她对这里太熟悉了。说到这古柏,据说那是大明宫修葺之先就有了的,为汉武手植。而皇宫建造时,先太宗文皇帝特下诏令将内文学馆修建于此,不许挪动古柏,也算是彰明敬古崇文之意。
  广场上的人几乎都进去了,婉儿耐心地等着,毕竟她是掖庭宫的人,名字理应排在最末。
  “豫王府,韦团儿。”
  “在。”
  “掖庭宫,婉儿。”
  “在。”
  听到自己的名字,才低着头要趋行进去,突然听到头顶传来一声冷笑,婉儿抬头,错愕地看着那个站在台阶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刚才听到,她好像是叫韦团儿。
  “哟,掖庭宫的小奴婢也来这里凑热闹啊?”韦团儿冷冷地笑着,话里尽是轻蔑。
  婉儿并不想与她理论,掌事已经回屋,里面也快开课了。婉儿一言不发,绕过韦团儿就想走。
  “你给我回来!”韦团儿一把拽住婉儿,这不咸不淡的样子实在让她来气,“你一个掖庭宫的小奴婢跟我摆什么谱?好歹也是豫王府的人,你这小奴婢,恐怕连豫王的面都没见过吧?呵,瞧我跟你说了些什么,还是把你看得太高了,婉儿,连个正经的姓都没有,还到这儿来读什么书呢!怕是连自己的阿爷都不知道是谁,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这儿是你该来的地方么?”
  一席话句句戳中伤口,婉儿这次是真的来气了,抬头看韦团儿的眼神竟是狠戾,胸中郁结百转,却竟找不到一句话来反击,韦团儿说的,好像都是事实。
  婉儿曾无数次地问过母亲关于父亲的事,可是母亲只字不提,甚至还刻意逃避。自她有记忆起,便一直在掖庭宫中,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人,也迷茫于自己将往哪里去。
  气氛就这么凝固了下来,韦团儿也是逞一时口快,虽说诏书上说的谁都可以自愿入学,然而刚才名单上的人还是非尊即贵,她一个都惹不起,也就只能把积压的怨气撒在这个看起来很好欺负的小妹妹身上了,可谁料到这人会瞪得自己心里发毛。韦团儿绷着面子,抬高声音像是在为自己壮胆:“喂!你倒是说话呀!看你跟个呆子一样,还念什么书啊!”
  “是谁在学馆外大声喧哗?”
  一个严厉的声音传来,韦团儿看向那个一身锦绣袍服的男人,那是……腿一软,韦团儿惶恐至极地跪了下去:“参见太子殿下!”
  “你刚才说的我都听见了。”弘不悦地看着脚边的韦团儿,“我平生最恨妄言之人,你可知你们能进这内文学馆,全赖婉儿一片好学之心感动皇后,这封诏书正是婉儿的功劳!”
  “奴婢知错了!”韦团儿一个劲儿地磕头求饶,谁知太子这尊真佛会在这时候来。
  “夫子所言‘孺子’‘朽木’,我起先还不以为意,现在看来,这世上还真有这样的人。我看你也不必再使宫教博士浪费口舌了,也不必再回豫王府,八弟身边有这样的人,我身为兄长也不放心,还是趁早撵了去的好!”
  “殿下绕了奴婢吧!奴婢真的知错了!”一听说要被撵出去,韦团儿才意识到自己祸闯大了,见弘一脸决然,只好扑到婉儿面前,“婉儿,婉儿,我错了,我错了……看在同窗之谊,你帮我求求饶……”
  所谓贤人思而后行,愚人不思而行,人之可怜,莫过于此。婉儿看着韦团儿,也想到她们其实是一样的人,命如蝼蚁,全凭权贵一句话决定生死。慢慢地跪下来,郑重地给弘磕下一个头:“太子殿下,婉儿虽愚,尚听说过‘民德归厚’四个字,上天生民,其德相似,其化不同,故有教习之说,以先知教后觉。若是殿下这就将团儿撵出去,岂非负了上天化民之德?不如将她留在学馆,受圣贤之教,归德于敦厚,一来全天德,二来明殿下之德。”
  一段规劝说得比朝上的谏官还令人信服,弘赏识地点点头,确信自己真的没有看错人,那自己若是再深究下去,倒是失了德行了,于是向韦团儿道:“既然婉儿都这样说了,我今日也便放你一马。今后可牢记见贤思齐,婉儿于你有恩,切莫再犯!”
  “是,奴婢谨记于心。”瞬间感激填满心中,韦团儿看婉儿的眼神都变了,她本并不愿惹是生非,只是为了面子加以挑衅,更加之刚刚的话说得她五体投地,什么门第之见,全抛到脑后去了。
  “婉儿有这般才华,埋没可惜。不过我以后可能就不常到这里来了,那这样吧——六弟。”弘回头去唤跟在身后的贤,“婉儿今后就做你的侍读,你可得好好待她,莫再叫人欺负了去。”
  “臣谨遵吩咐,婉儿跟了臣,便是雍王府的人,臣自当好生照顾。”贤方才冷眼看着,本以为婉儿就是个呆丫头,念过书也只能是书呆子,却见今日她应对自如,不由得生出点兴趣来。
  坐在侍读的位置,只有一个小屏风遮挡,博士讲的课听起来这样清晰,对于婉儿来说,世界上再没有这样美好的事。现在的她可以光明正大全神贯注地听课,而不是时时刻刻担忧着会被禁卫军抓走。
  结束一天的课,从学馆里出来。已是黄昏,金色的晚霞中隐隐约约能看见月亮的影子,看来明天又是个晴天。婉儿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扬起一抹惬意的微笑。
  “婉儿。”贤总是穿着玄色的衣服,通身的气场很诡异,这点让婉儿始终觉得他并不如弘平易近人。
  “大王有何吩咐?”
  贤细细打量着婉儿,看了好一会儿才道:“你大概知道要做皇子侍读是需要考核的吧?虽说你是太子亲自指到我这里来的,但我还是得考考你有没有那能力,如果没有,我也不会顾及太子的面子。希望你有所准备,跟我回雍王府吧。”说着也不管婉儿跟没跟上,径自便走了。
  考核?婉儿轻蹙秀眉,只好跟着去。
  到雍王府时,天已半黑。婉儿等在小房间里等着贤理政完毕,冷风拂过烛台,把那微弱的光吹得扑闪扑闪的。身上的衣服永远没法抗衡这长安的严冬,婉儿习惯了这种感觉,伸手环住自己,希望能缩出一点温暖。她耐心地等着,为奴为婢的人除了耐心还能有什么呢?掖庭宫的人就是最底层的人,谁的命令都不敢违抗。
  门“吱呀”一声开了,紧接着整个屋子都亮了起来,小小的屋子因为主人的光顾而蓬荜生辉。婉儿站起来才发现整个人都快被冻僵了,恭恭敬敬地行过礼,艰难地站在一边。
  贤早就看出了她的虚弱,或者说,这都是他造成的。贤不以为然地坐在对面,开始问话:“你叫婉儿,姓什么?”
  “回大王,奴婢不知道。”婉儿心里一万个不情愿,这个问题是她的禁忌。
  也不再追问,贤换个问题:“你读过什么书?”
  “回大王,许多书籍只是略有涉猎,之前在内文学馆旁听,得了一些零散的道理。”保持着谦恭的态度回话,是一个侍读应有的姿态。
  贤就着烛光看着她略显清瘦的脸庞,问道:“《论语·为政》中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你怎么解释?”
  心下暗自舒一口气,看来贤表面上严肃,却并没有为难自己,于是婉儿从容应对:“这是说君子为政,以德化天下,任人唯贤,则可高枕无忧,无为而治……”
  “浅鄙!”贤突然打断她的话,反问道,“北辰犹君,为天之枢,而天之风云不测,譬如今夜,群星璀璨而独北辰隐于幕后,黯淡无光,何言无为而治?不过是喧宾夺主罢了。”
  婉儿撇撇嘴,她怎么不知道贤话里有话?如果把当今圣人比作北极星,那皇后就是离北极星最近的那一颗,然而如今北极星的光芒竟然比不上皇后那一颗了。皇帝经年不朝,皇后垂帘辅政,大权在握,大臣有奏议,首先便报与皇后知。而自上官仪忤逆被杀,皇帝也懒得再去管皇后的事,整日避居深宫,任自己的儿子们跟皇后争得不可开交。可即便是在这样的一团乱象下,皇后仍能匡治天下,俾其不乱,甚而还取得多方文治武功,因此婉儿是打心眼儿里佩服皇后的。
  虽然知道明白人这时候就听着训教就好,然而婉儿还是压抑不住心底的倔强反驳起来:“夫子此言,根本在‘德’,行大德者之谓北辰,若使天下有识之士皆甘为众星,拱卫天子,也得看是贤君还是昏君。譬如商汤、文王,顺天应民,则有伊尹、子牙之辈为之用而不生反心;然夏桀、殷纣,逆天暴民,则天下才人皆反之。故非为喧宾夺主,而为北辰之德薄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