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空地的正中央,长着一株巨大的槐树。
北泉朝那株槐树一指,示意那便是他们的目的地。
卫复渊点了点头。
两人不再浪费时间,径直朝空地中心的槐树走去。
第146章 秘境-04 太奶奶,打搅您老人家了
直到走到近前, 卫复渊才确定,这株槐树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光是槐树的树身就足足得十个人才能勉强环抱,树枝更繁茂如盖, 密得几乎不透半丝光亮。
卫复渊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槐树的树叶。
柔软纤韧,脉络分明,与真实的叶片触感并无差别。
若不是亲眼所见, 卫少爷实在很难想象, 在不见天日的幽冥地府之中, 万物皆是纸糊的亡灵之城里,竟然还能长出这么一颗巨大的、活生生的槐树来。
“不用吃惊, 黄泉地府也是有植物生长的。”
四周空无一人,北泉也就不再刻意压低声音了。
他笑着对卫复渊解释道:
“若是再往前走,在三途川岸边还能看到大片的彼岸花, 很壮观呢。”
卫复渊勉强挤出了一个微笑。
他心说能见识到真正的三途川花海的,除了北泉这般身怀秘术的能人异士之外,怕是只有死人了吧。
“来,这边。”
北泉拉着卫复渊, 绕着树干走了小半圈。
卫复渊这才发现, 原来在槐树后还有一间简陋的小木屋。
小屋看着很是有些年头,陈腐变形的门楣上没有挂牌匾,门板的红漆已经快要脱尽了,要掉不掉地挂在门框上,感觉稍用些力气就能把整扇门给拽下来。
最重要的是, 这间小屋和槐树一样,不是纸糊的, 而是货真价实的用木头搭建而成的,连接处还是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的卯榫结构!
“果然还在这里。”
北泉笑了笑, 抬手在摇摇欲坠的木门上敲了两下。
“进来。”
一把苍老的声音应道。
北泉伸手推开了门,带着卫复渊进了小屋。
屋里的光线很暗,暗到只能勉强视物,不至于一头撞到墙上的地步。
木屋本就不大,里面还放满了高低错落,层层叠叠的杂物架,每个架子上都塞满了大大小小的盒子,乍看起来像极了一间好久没收拾过的储藏室。
屋子的最深处,光线最暗的地方,隐约站着一个人。
卫复渊眯起眼睛,努力辨认了许久,依然看不清对方的长相。
只不过,从那人的头顶与屋梁的距离来判断,那人起码比自己高足足一个头。
要知道卫复渊已经是个身高一百八十七公分的大个子了,比他高一整个头,那起码得是两米一往上了!
想到这里,卫少爷深深的蹙起了眉。
可他刚才听到的,分明是一个老妪的声音!——又有哪个老太太能长到两米一的个头呢!
就在卫复渊忍不住怀疑自己方才是不是听错了的时候,屋里那人又说话了。
“北泉,我就算到你今天会来。”
声音好似砂纸打磨过一般,干涩、嘶哑而疲倦。
确确实实是属于老妇的嗓音。
北泉微微一笑,“太奶奶,打搅您老人家了,真不好意思……”
“得了,甭客套了。”
对方打断了北泉的寒暄,“你一个已死之人,不要在阴间待太久,小心出不去了。”
逆光的人影似乎做了个挥手赶客的姿势。
“要找什么人,赶紧说吧。”
对方说得如此直白,北泉也就不再跟“祂”客气。
北泉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黄纸,上面写着一串生辰八字。
随后他又拿出一只锦盒,“这是谢礼。”
说完后,他将锦盒连同黄纸一起留在了靠门的一张矮几上,撂下一句“告辞”,就领着卫复渊出了小屋。
“什么?”
卫复渊看北泉掩上房门,面露惊诧,“这就完了?”
北泉微笑回答:
“别急,等着就是了。”
果然,片刻之后,窗户开了巴掌大的一条缝,一只“手”从缝隙里探出,两指间夹着一张纸。
卫复渊倒抽了一口凉气。
他看到了一只皮肤黑,枯瘦干瘪到皮包骨头的“手”。
若那只手仅仅只是瘦得厉害,自问经历过不少事,好歹算是见多识广的卫少爷怎么着不至于如此震惊。
让他感到悚然的,是那只手的五根指头都比正常人的手多一个指节,再加上长而弯曲的指甲,视觉效果起码拉长了一倍,仿佛是只会出现在科幻片里的外星生物的爪子。
“你要找的人在这里。”
那只手放下纸条,又缩了回去。
关上窗户前,老妪的下半句话隐约飘出,“算你们运气好,‘它’人还在城里。”
北泉客气地道了声谢,取过枯手留下的纸条,打开看了一眼。
“确实,我们的运气不错。”
北泉笑着将纸条折好,揣进口袋里,又低头确认了一下时间。
“‘它’住的地方离我们不远,刚好赶得及一个来回。”
卫复渊本有满坑满谷的疑问想说,但北泉一提到“时间”,他立刻想起了出发前姜南岸叮嘱他们的“一个时辰”的限期。
他没有可用来计时的物品,在这般不见天日的阴曹地府也无法正确感知时间的流逝,所以卫复渊不知道究竟还剩多少时间,难免心中焦急。
他顾不得向北泉询问先前自己看到的种种怪事,只一心催促:“我们走吧!”
北泉重新抓住自家小男朋友的手,安抚似地握了握,“别担心,来得及。”
接着,他又叮嘱道:
“只是,离开这棵槐树的范围后,记住一定不要开口说话。”
&&& &&& &&&
北泉按照刚刚从“太奶奶”那儿得到的地址,再次领着卫复渊穿街过巷,很快来到了纸城的另一个区域。
卫复渊不久前才评价过这座城乱得像九龙城寨,结果等他看到此刻出现在他眼前的建筑物时,才知道自己先前的吐槽说早了。
那是一幢扭曲得难以形容的纸制的高楼。
或许更准确的说,它是由许多残破的纸扎品拼凑与黏贴而成的,勉强能算得上是“楼房”的东西。
因为拼接它的纸扎品大小、尺寸不一,以至于它几乎没有相邻的两堵墙的长宽高是一致的。偏偏它还要一层一层地叠加上去,令整幢建筑物好似一座变形的塔楼,歪七扭八,仿佛随时都要坍塌的样子。
这样一幢古怪的“楼房”突兀地矗立在周遭大片低矮的二三层小楼中,实在显眼得要命,哪怕隔了好几个街区,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北泉停在大楼前,示意他们到了。
卫复渊心想,刚才那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太奶奶”,八成就是阴间的情报贩子了,不然又怎么能在偌大一个鬼城里找到一只孤魂野鬼,还能正确地指出它住在哪里呢?
想到这里,卫复渊抓起北泉的手,在对方手心画了个问号,又朝房子的方向一指,意思是“我们要怎么进去?”
北泉对他比了个“跟紧我”的口型。
然后他牢牢牵住卫复渊的手,纵身一跃。
卫复渊:“!!!”
他看到自己被北泉整个人“拽”了起来,像科幻电影里的宇航员一样,脱离了地心引力,一跃便足有两层楼高。
然后他们俩轻飘飘地落在了一个撕坏了半边的阳台上,稍一借力,又跳了起来,落到了再高两层的一户人家的窗台上。
如此好几次后,卫复渊发现他们已到了二十多楼的高度,此刻正站在一扇歪斜的纸窗前。
北泉伸手在窗户上一推。
“刺啦”一声,金纸糊的“玻璃”从中裂成两半。
北泉带着卫复渊从破口处钻了进去。
这间房屋又窄又黑,目测大约只有十平米左右,地板向左歪斜,天花板则向□□倒,整个屋子竟然莫名有种后现代解构主义的空间设计感。
屋里的家具非常少,只有一张六十年代风格的纸床,一张破旧的书桌,一把瘸脚的椅子,以及一只少了一扇门的壁橱而已。
一个男人正坐在书桌前,不知在研究什么。
他被窗“玻璃”撕裂的声音惊动,吓了一跳,猛然站起身,带翻了那张瘸腿的椅子,只不过纸制品落地的动静并不大,只有一声轻得几不可闻的,“啪”。
男人震惊地瞪着两名闯入者,张口似要说话,北泉二话不说拍出一个咒符,将他掀翻在了纸床上。
“制住他,不要让他大喊大叫。”
北泉在卫复渊耳边悄声命令道。
卫复渊即刻照做。
他像一个称职的打手般两步蹿到男人身边,使出擒拿技,从后方将人钳制住,一条手肘呈“V”字型压在对方的喉结上,让男人只能拼命伸长脖子,别说叫喊了,根本连哼都哼不出声音来。
在卫复渊虐待鬼魂的时候,北泉则祭出倾光万象笔,飞快地画了一个套嵌符咒。
这也是他自创的小把戏之一,能同时达到隔绝一定范围的空间中的所有声音与气息的双重效果。
符咒完成后,北泉将它往墙上一拍。
顿时,咒文像涟漪一般散开,顺着倾斜的墙壁、地板与天花漫延开去,直至将整个房间“吞没”为止。
“好了,可以放开他了。”
北泉用正常的音量对卫复渊说道。
卫复渊松了手。
男人捂住自己的喉咙,歪倒在纸床上,用恐惧而无措的眼神瞪着两人。
“祝泓汯。”
北泉叫出了对方的名字。
第147章 秘境-05 我就这么当了只不明不白的糊涂鬼
倒在纸床上的男人听到“祝泓汯”三个字, 顿时愣住了。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话,但嗓子里发出的却是含糊的喉音。
“哎呦, 忘记了。”
北泉快速画了个简单的符咒,拍到了祝泓汯身上。
“下了地府的魂魄大都心有不甘,未免他们互相抱怨, 所以纸城里不能随便说话。”
北泉向卫复渊解释道:
“只有到了判官面前, 它们才被允许申诉冤情。”
卫复渊“哦”了一声, 总算明白北泉千叮咛万嘱咐他不能说话的原因了。
北泉又转向祝泓汯:
“现在,你可以开口了。”
祝泓汯试着清了清嗓子。
“咳!嗯, 咳咳!”
发音清晰,确实是他本人的嗓音。
祝泓汯抬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这四个字。
“你们……究竟是谁?”
许久未曾开口, 祝泓汯似是快要忘记应该如何说话了。
他的吐字很慢,发音有些含混,断句也不太自然:
“为什么知道……我的、名字?”
“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
北泉一笑,“因为我们在找你。”
说着, 他拉过卫复渊, 伸手搭住自家小男朋友的肩膀,“至于我们,是特地从‘上面’下来,向你询问一些事的。”
祝泓汯定定地凝视着他们,片刻之后, 他倒抽了一口气。
当然,魂魄是不需要喘气儿的, 这只是他作为一个新死不久之人仍然保有的,生前的习惯而已。
“你的意思……是, 你们……其实是、活人?”
北泉含笑点了点头。
这个答案实在太过刺激,祝泓汯的表情终于有了明显的裂痕。
他站起身,踉跄着往前走了两步,朝两人伸出手,似乎想要感受一下属于“活人”的体温。
但他在触碰到北泉和卫复渊前翛然醒悟,连忙又缩了回去。
“你们是来找我的?”
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之后,从祝泓汯口中说出来的话语明显流畅了不少,“你们是不是知道……我身上发生了什么?”
“多少知道一些。”
北泉笑了笑:
“然后,其他事情,还得由你来告诉我们。”
&&& &&& &&&
“我没想到,自己会遇到那样的事……”
祝泓汯的自述以此作为开场白。
作为一个民俗学家,祝泓汯一年起码有六个月的时间都在上山下乡,到处搜集与记录当地的民风民俗。
这项工作在许多外行人的想象中简单而又浪漫,好像只要跟老乡们聊聊天,听听故事再写几篇文章就可以了。
然而谁干谁知道,民俗学研究其实是非常辛苦的。
祝泓汯供职的研究所给他安排了一个小团队,连他本人在内,一共三个人。
另外两人,一个是所里的研究员,另一个是个学考古的研究生。
大约自三年前开始,祝泓汯他们就在进行一项西南地区的民俗学研究课题,专门考察当地的祖先崇拜与祭祀风俗。
课题开展了三年,这三人小团队也跑遍了西南地区的穷山恶水。
然而大约在一年前,队里的研究生学成毕业,而另一名研究员也因为家里有事临时请假两月,只剩祝泓汯一个人仍然坚持继续他未完的乡野考察。
祝泓汯坐在那张瘸脚的椅子上,将他在阴间仍然笔耕不辍的记录拿给北泉和卫复渊看。
北泉接过,一页页翻看起来。
109/154 首页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