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点头道:“可以尝试,再往上报来审批吧。当前取暖的成本太大,不是说这个冬天预计还有至少四个月吗?”
黎韩非心底咯噔一下。现在就快元旦了,四月份才过去?
这里差不多算是热带地区了,至少也是亚热带地区。这里按理说是个四季如春的地方。
当前冬季的情况,是黎韩非在帝都十年间也鲜少遇见的。南方尚且如此,北方呢?
东北,恐怕是要比西伯利亚更加恐怖寒冷的地方了。
越城道:“所以才要才用这个全新的方案来降低取暖成本。就算来年用钢问题解决了,每个人都用上也需要时间。但塑料的成本相对容易获得。而且今年这样的情况,谁知道明年的冬天不会。”
这是一个需要长久时间去解决的问题。
眼镜中年人和厂区领导带上了黎韩非二人,又一块去了政府管理层研究这件事。
前往政府办公地后,面对领导说完了黎韩非关于塑料方舱的设计后,越城又从口袋里掏出了新的几张纸:“这个,是我关于本地电力部署和发电计划的一点想法。”
几个人沉默些许。
领导问:“那还有别的吗?”
越城道:“有,我在这里的几个月时间,可以用我所知的一点事物来做很多事情,但是相应的……”
领导皱眉:“你想要什么?”
这人还挺聪明,黎韩非看过去,瞧见他一身制服,人瞧着也就四十多岁的样子。
“一艘大船。”越城开口便道,“一艘不低于五十米的大船。”
所有人都沉默了。
黎韩非心跳加速,看向每个人的表情细节。
如果有一艘轮船,黎韩非开年就可以准备去南极了。虽然到时候处理船上杂物的问题会很多,不过只要有船,什么事情都是小事。
那领导偏瘦,脸颊凹陷后颧骨有些高,看上去就很严厉。
“不可能,”领导摇头,“这样大的船,但凡找到,也是用来救援了,就算不救援,也可以跑运输。现在军用船只都投入使用了。就算是政府和军队,在船只方面也是极度紧缺。何况还要分一部分出去给受灾的内陆区域。”
越城坚持道:“我只要一艘船。”
领导不知道越城为什么这样坚持:“以你的才华和能力,就算是送去帝都也会有一番作为。如果你想,我这边跟帝都打招呼,直接用直升机送你过去。只要你贡献足够大,有什么需要的活动,完全可以给你派遣专用的船只,你到哪里都可以拥有最高待遇,何必非要一艘自己的船?”
越城看了眼黎韩非,道:“我没有在任何地方长久停留的打算。”
“因为……我们要去南极,”越城道,“这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做下的决定。但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有一艘自己的船。我可以接受是打捞上来的船只,我们自己修。但必须要有一艘船。”
作者有话要说: 冲鸭~
第90章
越城告知对方,自己要去南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就是不接受劝说。而且他必须要有一艘船,这是为官方效力的唯一要求。
话说到这里,领导也有些明白他的用意了。
“你跟南极科研队有关?”
黎韩非插嘴道:“我哥就是在那里失踪的。”
领导摇摇头,黎韩非立刻到:“您不用劝我。我们这一路劝说的人多了,如果我们听劝,早就放弃了。只是一直到现在,还在想着要一艘大船,您就应该知道我们决心了。”
越城应了一声,重复了一句:“我只要船,其余的我们都有。”
不需要其他任何报酬和待遇,越城想要的,只有一艘船。
虽说一艘船放到现在,也是非常重要且稀有的奢侈品。
黎韩非又道:“我们可以用两条船来换,一艘十米长,一艘十五米以内。两艘船都不小。加上他做的事情,难道还不够换来一艘五十米以上拥有多个房间的轮船吗?”
如果有了新船,旧船就没必要带走了。
黎韩非确实舍不得,毕竟他生活质量所有的提升都是从这艘船开始的。
但还是拿去换,他要去南极,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就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了。
话说到这里,几人差点把一开始说什么的事情给忘了。
工厂领导捏了捏眉心,道:“或者……来年如果打捞出符合你们需求的船只,再给你们,可以吗?”
黎韩非不傻,知道这是在画饼。打捞上来的渔船吗,是否符合他们的要求,就全是他们说的算了。再不济,他们干脆不打捞渔船又该如何?
可话说到这里,总不能硬要下来船吧。
就在黎韩非陷入两难的时候,忽然脑海里听见了系统的声音。
“叮!系统升级完成。宿主获得奖励如下:幸运值+10,全员体魄+10,储存格+5,实时世界地图电子版+1,已传入平板电脑,奖励牲畜猪+6,已加入储存格中。备注:牲畜猪取出后无法再放入储存格,储存格无法收入生物。敬请注意。”
这么快?
这才两三个小时,系统这就升级完成了?
幸运值?体魄?储存格?最重要的是,有猪啊!
而且是直接给放进储存栏的。
之前给的动物,都是自然来的,比如鸡,是那个绝望的老爷爷留下的遗物,鸽子,是从竹筏上飘来的!
而这次,是直接放进储物篮!黎韩非只要觉得时机成熟,自己偷偷拿出来就没问题了!
这边原本严肃的说着事情,黎韩非忽然没由来的笑了,虽说没笑出声,可那状态留跟中邪了似的诡异。
就在他人奇怪的看着他的时候,领导桌子上的内线电话响起来了。
领导摆摆手示意讨论暂停,回头拿起电话来接听。
领导听完也没说话,只是表情相当诡异的看着黎韩非和越城。
越城开口:“我听见了,他们刚找到了一艘58米长的远洋渔船。正合适。”
黎韩非看见越城微微翘起的唇角,就想到了系统给他增加的十个幸运值。
之前只给加了五点幸运值,这一路上他就幸运爆表。比如拆快递,他拆到的,多数都是最好的,或是他们最需要的。
江月初都没少吐槽他,说他的幸运值跟开了挂一般。她不知道的是,有了系统幸运加持的黎韩非,还真就是开挂了。
气氛有些凝固和尴尬。
越城又道:“他们里面没人,且动力系统出现了问题。你们可以不管,等来年化冻以后,我会自己负责带回和修缮。”
话已经说到这里了。领导只抽了抽唇角。
“我一个人做不了这个决定。”
“可以理解,”越城点头,却将自己拿出来的纸又折起来收回了,“这样的话,我的精力还是留着继续寻找船只吧。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发育,总能积攒下足够买下一艘大船的钱。”
越城脸上没什么表情,说着相当谦逊的话。
好一出以退为进。
“现在的年轻人。”领导也只能无奈的笑一笑:“算了,我这边回头回去开会决定,然后给你一个答案。不过年轻人,如果最后决定可以给你们。你知道这样一艘船的价值。你带来的改变和作用,一定要超过这一艘船。”
这个世道,人才是珍惜且宝贵的。如果越城真的能尽己所能,那么对本地,乃至对周遭的所有幸存者,都是特别重要的改变和转折。
屋子里的这几人,差不多是整个安置所最顶端的一批人了。越城面对他们毫无惧色,且对答如流。
黎韩非只站在他身旁,那心底的紧张感就少去了很多。
他这个人,真的最适合站在世界的顶端,用他独一无二的大脑来发光发热。
用不了多久,他的才华就掩盖不住了。
这样的人,真的会让人觉得距离太远太远。
越城听了领导的话应了一声,随后转头对眼镜中年人道:“你们有物理基础教科书吗?”
眼镜中年人怔了怔:“有倒是有,你需要复习什么内容?”
就算是大佬,有时候也要翻看一些最基础的东西。
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基础的东西,往往就是高楼的根基。
越城点头:“我同期只需要借几本书,就从最基础的开始。”
“那没问题,一会儿你跟我来就行。”
现在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不过打捞时候,因为考虑到孩子们的教育,也打捞上来了不少教科书,其中也有高校教材。其中就有物理教科书。
事情说到这里,已经没有说更多的必要了。上面怎么决定,才是决定后续的关键。
随后离开了,二人先跟着眼镜中年人去取书。
等快到地方的时候,走在前面的眼镜中年人回头看向越城。
“说句实话,我看你有些眼熟,你过去不会是个无名无姓的人。”他道。
“我叫黎月城。”越城和喜欢黎韩非随口给他取的名字。
眼镜中年人又看向黎韩非:“你也不是他的助理,因为你对这方面根本一窍不通。”
那一瞬间,黎韩非自己也想不明白自己哪里的胆子,伸手抓起越城的手,十指相扣的握在一起。
我们确实不是助理。
看着那十指相扣,和两个人淡漠又冷静的目光。
眼镜中年人顿了顿,也只能叹口气:“是我老了。”
二人对视一眼,黎韩非从越城的眼睛里看到了笑意。
越城在教科书里挑了三本书,黎韩非看那个厚度都觉得腿软。从越城手里接过书,随便打开看一看,虽说被海水泡过,里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可见。
只是书那么大,字那么小,还那么厚。
黎韩非已经感觉到绝望两个字怎么写了。
这些还只是基础。
鬼知道哥哥当初是怎么学进去的。
黎韩非哭丧着脸自己抱着书跟越城一块离开。越城目光时不时的往黎韩非的脸上飘,忍俊不禁。
“还想学吗?”
“慢慢来吧,谁还在着急似的。”黎韩非低头看看书,“我哥算上大学,足足九年才学有所成。这样都被称为天才。你十九岁就开始读博了,那时候你就已经是海内外最顶尖的著名的天才之一。现在,不也一样23岁才开始实习。我才十八,就算28才小有所成,也是正常的。”
黎韩非说想学,并不是临时起意。
既然做下了决定,那么他就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
他并不孤单,身边有越城,遥远的目标,还有他哥。他不缺支撑下去的信念。
“我陪你。”
二人再度回船上,已经中午了。窦林伟一家三口正跟江家兄妹在竹筏上搭桌子吃饭。看见二人回来了,忙放下筷子迎过来。
要知道,这件事大家也不清楚怎么回事。
黎韩非立即开口道:“咱们很快就要有大船了!”
这一下子,大家满肚子的疑问都忘了:“真的?”
黎韩非将刚刚的事情言简意赅的说了,虽说船的事情还没拍板,不过以当前来看,应该差不多了。
江月初忙到:“那我是不是就能有自己的房间了!”
越城道:“那是一艘远航渔船,一定会有船员宿舍,但有几间还不清楚。”
“但一定会有很大的货仓,和足够放下更多杂物的船舱。”黎韩非道,“甲板上也会有很多空间。”
一艘五十米长的大船,肯定要比两艘十米长的小船空间充裕太多。
窦林伟道:“就算没有那么多单间,一个大房间,也可以做几个小隔间,用泡沫的话,基础的隔音效果还是不错的。”
窦林伟可以来改装。
江月回头看了看竹筏和集装箱:“可这些东西呢?”
两艘船可以处理,可集装箱和温室是没办法处理的。
这个竹筏上,还种了椰子树,移栽也是个问题。
“集装箱必须留着。那个车也留着。”
黎韩非道:“用这两艘小船都托着这么长时间了,不怕继续托着,尤其是温室,等到了南极那边一样需要吃。”
江月东听到:“船足够大的话,其实可以在室内种植。而且甲板够大的话也可以建造。”
“但那最多只够自己吃。咱们的目标,还是做一个大温室,多种一些菜。南极那边情况咱们还不清楚,如果人多,咱们买菜当补充物资也不错,再不济,就算是用来种水稻一类主食,甚至种牧草来喂羊都可以,不管怎样都要保证充足的种菜空间。如果房间足够,牲畜可以暂时搬进船舱里,一来不容易被偷,打来打理起来也方便。”
“那样守夜应该就更不用担心什么了。”江月初道。
“那种船应该会有防盗系统,”黎韩非道,“就算没有咱们自己安装就是了。反正还是以人身安全为主,能堆放在甲板上的,基本都是次要的,如果看管不利,丢点无关紧要的东西都没关系,但人的安全必须保证。”
江月东听这话,沉默些许又问道:“那么还有一个问题。”
“你说。”黎韩非问。
“谁来开船。”
他们手里的小船,基本都是用船尾的发动机推动的,其实都是相当粗糙且古早的船。
这种船虽然问题多,不过也有相当多的优势,比如故障率小。就算是出故障,一个发动机,只要对内部构造了解的人,就可以修。
可一艘大的远航船,其上面的构造之复杂,操作之困难,这些都需要解决。
江月东摊手:“我是不会。而且据我所知,开这种船的证件都挺难考的。也许在出发前,可以让政府来教,但必须要解决。”
事情可能不难,但必须解决。
黎韩非看向越城,越城摇摇头,只道:“我可以学。”
总不能什么都依靠越城。黎韩非的想法还是自己来。
75/218 首页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