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穿越重生)——邓糖那

时间:2021-06-12 10:09:15  作者:邓糖那
  如果按两个人的劳动力,那只有过一段时间才能去卖一次,那能赚到什么钱呢?
  如果按这个速度卖菜赚钱,那他得存多少年钱,才能够实现自己买山、买地建农场的愿望。
  因此在一次午饭时间,何君对景文说出人力不够的问题。
  景文想了想对景行说:“景行,如果你木匠活不多,就一起过来帮忙。”
  景行咬了一口菜窝头说:“不忙的情况下我肯定会过去帮忙,不过这次师父接了几单大活,都是准备娶媳妇过门的,得帮他们打新家具,都是赶着时间要的,肯定要忙过这段时间才得空。”
  琴儿:“我们这边绣活也多,不过我挤时间也去帮下你们。”
  何君冲琴儿温和一笑。
  “琴儿你本来这边活都忙不过来,况且我那边菜地都是重活累活,你一个女孩子不适合做,你跟大娘就专心在这边把制衣坊搞好就行了。
  我想好了,既然我一心想把种菜规模扩大,现在光我和景文两个人是不够的。
  我想招收一些品行好的人手一起种植,以后菜成熟了,再拉到集市上去卖,然后雇人分几个地方去卖。
  这样虽然雇人要付工钱,但这样可以打开销路,能让更多百姓吃到我种得菜,以后还愁赚不到更多的银子吗?”
  何君一席话说下来,把大家的心都说得热乎起来。
  这制衣坊刚建成,就办得红红火火的。
  再加上何君对农场的规划,大家对未来生活是越来越有信心,这离好日子不远了。
  徐慧芝听到何君想招人手,第一个想到了梅香的儿子远明。
 
 
第58章 这新招很实用很大胆【一更】
  远明自从煤窑塌方后,梅香婶害怕煤窑再出事,就不准让他去煤窑干活了。
  远明这段时间在家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活干,而梅香婶与他也是孤儿寡母的生活艰难,幸好她在这边做做活还能赚些铜板。
  徐慧芝对何君说:“何君,你说想招人去种菜卖菜,我觉得也可行,人多些能干的活就多。
  我觉得现成有一个人很合适,就是梅香的儿子远明。
  你们也都认识,他跟景文原来在煤窑里一起做事的。
  我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他人品很不错老实正直,干活也是把好手。”
  何君与景文听了都表示同意。
  何君:“那行,远明人是不错,知根知底的就先招他一个吧。
  等以后种菜多了,另外有碰到合适的人品好的,再来招也不迟,就让他下午过来和我们一起去月鸣岭,干一天结一天的工钱。”
  大家正说着话,梅香婶早早吃了饭就过来干活了。
  她也是没办法,那口子过世的早,现在远明一时没找着活干,她得赶紧过来做绣活赚钱。
  “呀,梅香正说着你们家呢,你赶巧就来了,何君说菜地想再招一个人干活,我就想着叫你们家远明过来,你看怎么样?
  如果同意,你就把他叫来,下午就可以跟景文何君他们去地里干活了。”
  梅香一听可高兴了,心思这景文一家可真是自己的贵人,正愁着远明没找着活干,
  慧芝嫂这一通话真是解了自己家的困顿了。
  “那可太好了,我替远明谢谢你们了,这就回家去叫他。”
  梅香婶喜滋滋的小跑着回去喊了远明过来。
  吃完中饭,景文、何君与远明带上工具与一些菜种去了月鸣岭。
  现在何君手上有很多的菜种,他就想把月鸣岭大部分的地都开垦出来。
  到了菜地,远明呆呆看了会果树,指着开花的桃树和梨树惊奇地叫了起来。
  “你们看现在已经快十一月了,这桃树和梨树竟然开花了,这是怎么回事?它们不是春天开花的吗?”
  景文与何君肯定知道这些果树开花的真正原因,但是不能说,就是说出来怕也没人相信。
  何君只是“嘿嘿”地笑着,而景文又拿出那套说词,就说他们买到这种比较昂贵的树苗与菜种,是适应季节变化的生长很快的种子与果树。
  听闻后,远明不觉“啧啧”称奇。
  而何君每棵果树都仔细地查看了一番,除了一棵苹果树,其他的果树基本上都开花了。
  这让何君兴奋又开心。
  “景文,估计再过一个月,这些果树都能结果子了,这可太好了。
  有些果蔬不是这个季节却能成熟,如果到时候拿到街上卖,那是不是又会遭到疯抢。”
  景文心里也为这些果树上开得正艳的花儿感叹呢。
  他看看花,又带着温柔眼神看向何君……这何君真是让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真令人惊奇。
  何君被景文的眼神看得很不自在,他低下头,轻轻咳嗽了声。
  景文回过神,自知眼光有点露骨,赶快转移话题。
  “那,那个我们三人来分一下,今天我与远明各开出六块地,何君你开四块地就行。”
  “怎么你们开六块地我就只开四块?不行我也和你们一样。”
  “行,行,开始干活。”
  三人一上午挥汗如雨地干活,中午就吃带来的干粮,下午继续整地。
  黄昏时分,他们在开出的十八块地上先种上了能抗寒的菜种。
  三人去给菜地浇水,景文与何君配合默契,景文从塘里拎来水都让何君先洗下手,再一起同远明去浇水。
  三人干完活回鹅湾村,远明回自己家。
  何君对景文说:“我觉得雇一个人干活还是慢了,我们再雇一个人吧,景文你说找谁好?”
  景文仔细想了想。
  “我看就是跟我一起在煤窑做事的小荣吧。
  他也挺可怜的,他从小就只跟他爷爷相依为命。
  煤窑出了事,他爷爷也不让他去煤窑做事了。
  他现在也是闲在家,你别看他瘦瘦小小的,他可有的是力气,而且我跟他都很熟悉,他人品不错的。”
  “那行吧,明儿叫上他和远明,尽量把月明岭那块地给开垦出来。
  我们有那么多的菜种,而且我还有一个设想,可以不分季节,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
  “哦?什么设想?”
  景文很感兴趣,他现在真觉得何君的聪明无人能比,他的很多点子、很多想法总是那么的新奇……他本身就是一个宝。
  “我想把一些菜地布置成可以遮风避雨而且保温的蔬菜棚。
  我已经有办法了,但还需要景行帮忙,让他帮我用竹子做很多支架。”
  “行,没问题,我就去跟他说,何君,你想做什么、用什么尽管开口,我一一照办。”
  这几天景文与何君忙开了,幸好小荣也来了,等干上农活就知道,别看小荣瘦瘦小小的,但他做起活来满身的劲,也确实是干农活的好手。
  多亏小荣与远明很快就又开出了四十多块地,当然月鸣岭十五亩位置是相当的大。
  加上原来的菜地,再加上这几天开垦出的五十多块地,也还没有到一半。
  不过何君觉得暂时开出这些地也够用了,一口总吃不成胖子吧,别急慢慢来。
  目前有个更重要的事,是要先把自己设想的蔬菜棚搞好,若这能保温的菜棚搞好了,还怕以后没有蔬菜种吗?
  趁景行还在做菜棚需要的支架,何君与景行赶紧去了阳岗县一趟。
  他们买了很多大张的薄的白色油纸回来。
  等景行把竹子支架做好送到菜地后,大家在何君的指导下,将支架分别在四十多块菜地上搭建好。
  景行帮他们把支架搭好后,因王木匠那里接了很多活,便匆匆赶回去干木工活了。
  其他人则再在支架上煳好油纸。
  这四十多块蔬菜棚都煳上油纸,就需要很多的油纸了。
  所幸何君心里已经算好,四十多块蔬菜棚需要多少油纸,因而他这次买的油纸是非常的多,也足够搭建蔬菜棚了。
  大家边搭建边好奇地询问何君,搭这个棚是何目的?
  何君耐心地回答。
  “我搭这个蔬菜棚是为了保温,为什么选这个油纸煳上,是因为这油纸不像平常的纸张那么薄。
  油纸本来是用坚韧的原纸,浸泡到桐油里面加工而成的,因而它的防水性好。
  如果碰上暴雨的天气,这些小苗肯定就被淋死了,但盖上这油纸就可以避免暴雨淋坏菜苗。同时冬天到了,它又可以保温,不至于使棚内气温太低而使菜苗冻坏。
  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冬天种夏天或春天的菜了。
  而且我特意选择白色稍薄些的油纸,是因为它也能透光,使冬天蔬菜棚也能保证到太阳的光线的照入。”
  大家一听完,纷纷感叹这何君头脑灵活,分析有理有据,而且眼光独到,确实是块经商的料。
  小荣带着崇敬的眼神。
  “何君,我可是第一次听这样的话,看这样的操作。
  这简直是神了,你可真是太、太聪明了。”
  远明也觉得这何君真是不同凡人,真心觉得跟着他干绝对不亏。
  “何君,我以后绝对跟着你干,你说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大掌柜的。”
  景文听大家纷纷夸奖何君,心里又是欣喜又是得意。
  欣喜的是自己身边竟然有这么一位聪明能干的人儿,得意的是……看吧,何君跟咱住在一起,我们关系可铁着呢。
  等搭好了蔬菜棚,何君便把适应春、夏、秋季的蔬菜种子整理出来,同大家分别种在这四十多个搭好棚的菜地里。
  因为种的蔬菜种子品种太多了,为了怕弄错蔬菜地,何君特意找来几块木牌用毛笔在上面分别写上了蔬菜的名字,然后把它插在每个蔬菜地的前头。
  接下去的浇水环节,依次是由景文负责打水过来,由何君洗完手再分别提给小荣与远明去浇。
  等把蔬菜种子都种好并浇完水,何君看了围着田野的那一排果树。
  现在菜地已初见规模,而果树园却还没有建成,只有这十八棵,且种在这蔬菜地的旁边有些不伦不类。
  再看看果树,基本上都已开花,估计过一个多月果实都能成熟。
  十八棵果树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于何君心里的那个愿望来说,还是远远不能够达到。
  他希望建立一个很大的果树园。
  他脑海里忽然又萌发出了一个想法。
  他有点兴奋地问景文。
  “景文我们现在手上还剩多少银子?”
  景文:“买马车用去了三十多两,娘手上还有上次剩的一些,包括我们这次卖衣服赚的一起有四十多两。”
  何君在心里头打着算盘,他现在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把月明岭这一片田野租下来做菜地了,那么干脆把月明岭这片山也一起租下来,全部用来种果树。
  于是他跟景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景文我其实是想建一个菜园和一个果园,我想把月鸣岭这片山给租下来全部种上果树,建一个很大的果树园。”
 
 
第59章 租了山再把童涛“拐”过来【二更】
  景文似乎没料到何君会提出这样一个想法,他觉得菜地才建成不久,还有制衣坊也才刚刚起步,然后一下子还要包山下来种果树。
  这样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就怕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他有些迟疑:“这菜地还有制衣坊都需要人帮忙做事,现在一下包这么大片的山去种植,我怕会忙不过来。”
  而何君却雄心壮志,他兴致勃勃地说“光靠我们几人是做不了这么多的,如果租下来了,我们再去多雇些人手。
  按照平常果树一般没个三、五年是结不了果的,但是我自己的手有催长的灵力,就不用怕。要不了几个月,我们的果蔬就能够上街卖了。
  到时候果蔬大卖,能够赚很多的银子,还怕付不了那些人的工钱吗?”
  景文听了何君这话确实在理,再者他也很欣赏何君的才智及眼光,当下也同意了。
  于是他二人回到家,向徐慧芝把这个租山种果树的想法说了出来。
  徐慧芝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对何君的了解,她也已经很信任何君,并且对他的才华也常常暗自赞赏。
  听到他又想出创业的点子,便二话不说,拿出景文给她的银子全部交给了何君。
  “好孩子,你有什么想法,你就大胆去做,大娘相信你。”
  何君心里涌上满满地感动,婆婆的信任是对自己最好的推力。
  婆婆一共给了何君四十两白银。
  从上次租这十五地的租金来推算,这四十两白银租下月鸣岭应该足够了。
  景文带何君去找了方村长说明了来意。
  方村长听了越来越对何君刮目相看,别看这小子文文弱弱的,却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
  于是方村长也坦言相告。
  “农民来租田是经常有的,但是来租山的人却从来没有过。
  因为乡下人租田地可种粮食,而山又不能种稻谷所以没人租过。
  不过你们既然开了口,我代表村里就破个例。
  月明岭这片山很大而且山不高,土质很肥确实很适合种果树。
  这样吧一年租八两银子,连续五年包租优惠一起三十五两,你们看怎么样?
  同意的话,我就起草租山契约。”
  何君与景文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满意之色。
  何君想起如果租下山,还需要去买果树,那又得花很多银子,于是他有些腼腆的同村长打商量。
  “村长,我还要留些银子去买果树,你看能不能像上次租地一样,给我们一年的时间,一年时间一到,我们就把租金补上。”
  方村长笑笑回到。
  “这样吧,租地的租金我已经给你们延后了。
  现在租这么大座的山,你们就先付十两租金吧,另外二十五两我在契约上写明一年之后还清。
  因为村里、族里不光是我一个人管事,还有其他几位叔公,我总要在他们面前好交代过去,是不是?”
  景文点头:“那谢谢村长体谅了,我们就先交租金十两。”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