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进男频搞基建(穿越重生)——封玖

时间:2021-06-19 09:54:32  作者:封玖
  到底年少,尚且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
  楼喻知他想问什么,遂好心道:“两人皆完好,待田庄事毕,你们叔侄便可团聚。”
  霍延仿佛松了一口气,又将脑袋扭回来,向楼喻极轻地点了点,以示感谢。
  要不是楼喻一直关注他,估计都接收不到他传递的讯息。
  楼喻不由暗笑,这别扭的性子还挺可爱的。
  他翻身上马,身姿利落。
  “回罢。”
  霍延立在原地,抬眸目送少年潇洒的背影,眼中渐生迷茫。
  鉴于冯二笔宣传工作到位,庆州府的百姓基本都得到消息,庆王府田庄要收购大量牲畜排泄物和骨头,而且不论斤买,是论石收购!
  庆王府要那些腌臜东西做什么?
  茶楼酒肆、大街小巷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大着胆子跑去庆王府前询问事情真假。
  冯二笔汇报完工作进度,没忍住好奇心:“殿下,您收那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意?”
  楼喻耐心解释:“我问过庄头,庄头说,田庄的收成逐年减少,可不论是麦种还是气候,皆与往年无异。”
  “那是为何?”冯二笔没种过地,完全想不明白。
  “许是地力不足,庄稼吸收不到养分,自然干瘪无谷。”
  楼喻跟他举例子,“就像人一样,若是从小饿肚子,也会长得瘦小。”
  冯二笔理解了一半。
  “粪肥奴懂,可骸骨有什么用?”
  楼喻一愣,因为骨头经蒸煮后磨成粉可以增加钙和磷啊!
  他没法跟冯二笔解释钙和磷,有些憋得慌,只好道:“你依我吩咐去做便是,莫要多问。”
  “是。”
  冯二笔就要告退,突然想到什么:“殿下,有人问收不收鱼骨,奴该如何回应?”
  “当然要!”楼喻眼睛一亮。
  他暗恼自己没交待清楚,立刻嘱咐:“鱼骨,鱼鳞,虾壳,蟹壳以及牲畜蹄角我都要!”
  言罢顿了顿,问冯二笔:“庆州府能收到大量鱼虾骨壳吗?”
  按理说,沿海城市更方便提供这些。
  冯二笔细眉一弯,“殿下,咱庆州府临海,有不少鱼贩呢。”
  “当真?”
  楼喻坐直身体,这可是意外之喜啊!
  他穿来这么多天,因原主没有相关记忆,又无地图可查,还真不知道庆州府竟然是近海城市!
  也就是说,他可以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资源!
  在古代,什么最赚钱?
  贩盐绝对是其中之一!
  有海就有盐啊!
  他立马问:“海边有无盐场?”
  冯二笔颔首,“有的。”
  楼喻摸摸下巴,不可避免地心动了。
  若他没记错,古代一般是盐铁官营,盐场乃官府所建。但很多地方私盐猖獗,官府不是管不过来,就是与私盐贩子勾结在一起攫取巨利。
  大盛朝不可能没有私盐。
  庆州府拥有盐场,他就不信庆州知府不会从中牟利。
  楼喻如今最缺的就是钱,而目前看来,最赚钱的就是贩卖私盐。
  粮食增产的战线拉得太长,但贩盐绝对是短期内可以获取巨利的事。
  不过,若想动朝廷的蛋糕,还得徐徐图之。
  有机会,他一定要去盐场瞧瞧。
  他不禁笑起来,看向冯二笔:“你立大功了。”
  冯二笔茫然陪笑,他自己都不知道立了什么功。
  图谋盐场一事急不得,楼喻暂且搁置脑后,冷静下来,嘱咐冯二笔:“收购之事尽快落实,你去将庄头叫来。”
  片刻后,庄头恭敬过来,战战兢兢行礼:“殿下有事,尽管吩咐小人。”
  楼喻让他起身,废话不多说,展开田庄地图,开门见山:“据我所知,此处皆为上等田,此处为中等,此处为下等,是不是?”
  管理田庄多年,庄头对田庄熟得不能再熟,连连点头,“殿下所言极是。”
  “如此,我便吩咐你做一件事。”
  楼喻指尖从图上掠过,“上中下三等田里,分别划为两部分。一半为试验田,一半为普通田,可听明白了?”
  这几日田庄大动干戈,庄头约莫猜到楼喻的目的,遂试探着问:“殿下是想一半用新法种植庄稼,一半用旧法种植庄稼,依此进行比较?”
  “不错。”楼喻颔首。
  庄头虽觉不靠谱,但田庄的收成又不是他的,主子怎么吩咐,他就怎么做。
  “小人立刻去办。”
  得知王府田庄收购秽物,郭棠“噗”一声,茶喷了仆役一脸。
  “你说什么?!”他一脸菜色,“楼喻收那些秽物做什么?他疯了?”
  仆从亦摇首不解,“原先没人信,但有屠宰场的屠夫运了一些碎骨头过去,真的换到了钱。如今大家都疯了跑去田庄换钱。”
  能拿不要的废物换取钱财,谁舍得拒绝?
  即便大家都将庆王世子看作傻子,但他们都巴不得庆王世子多出这样的主意。
  田庄每日送货的络绎不绝。
  楼喻定的收购价极为低廉,但依旧挡不住老百姓的热情,谁都想趁着年关没来,多攒几个钱过个好年。
  在楼喻指挥下,那些牲畜排泄物皆被埋入挖好的粪池里,加上杂草、秸秆之类的,等发酵腐熟后便可施入田地增肥。
  碎骨硬壳等物,楼喻召集整个田庄将之煮烂捣碎,亦封存发酵。
  试验田和普通田也已分配完毕,就等春耕来临。
  田庄上空的疑云一天比一天浓重,庄户们对楼喻划分田地的举动很不赞同,但只敢私下说说。
  只是流言到底瞒不住,一些暗地里贬损楼喻的话传入主院,冯二笔气坏了,就要去惩治那些长舌之人。
  楼喻倒是淡定,将他拦住:“庄户忧心明年收成,人之常情罢了。”
  “可他们忘了,这田庄是庆王府的,殿下您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要是殿下不让他们继续种,他们哪还有明年?”冯二笔护主心切。
  楼喻不在意被人说,不过继续让流言甚嚣尘上,确实影响田庄安宁。
  恰好他的试验田需要能人负责,便借此机会,给庄户们找点事做,打消他们的疑虑。
  他吩咐冯二笔:“传话下去,让庄户们一一讲述耕地的经验,你负责将其记录于册,若有真本事的,本殿必有重赏。”
  这些庄户种了一辈子地,多多少少攒下一些经验,或许比不得农学大家,但矮子里面挑将军嘛,姑且用了再说。
  冯二笔领命下去做事,田庄又热闹起来。
  庄户们得知殿下又要当“散财童子”,纷纷跑过来,声情并茂地讲述种田的那些事儿。
  人太多,冯二笔不得不叫了阿纸和阿砚来助阵。
  庄户们有很多口齿不清,废话连篇,冯二笔记录的时候头都大了,简直想开嗓骂娘。
  阿砚同样性急,恨不得让那些庄户别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大家各说各的,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阿纸静静观察片刻,对冯二笔附耳低语几句。
  冯二笔闻言赞他一眼,起身厉色喝道:
  “所有人排队!不排队者不予采纳!”
  不采纳就没有钱,庄户们立刻排起队来。
  冯二笔又道:“每人只有一盏茶工夫,不得重复前面人说的话,如果没有新鲜的,就自行离去!”
  他年纪虽不大,但跟在楼喻身边久了,倒也沾染上几分气势。
  庄户们被他唬住,重新讲述时,比之前流利简洁许多。
  事情进展顺利,不过半天工夫,楼喻就收到一沓厚厚的纸。
  这些经验记录工整,且无过多赘言,楼喻很快翻完。
  倒是让他发现了一个特别的。
  庄户们讲述经验以零碎居多,完全是想到哪讲到哪,可这位名叫“林大井”的人不同。
  他讲述的经验,相当具有条理性。
  从春耕到秋收,按时间顺序来,系统地走完整个流程。而且这些经验明显是经过分析论证后的结果。
  楼喻叫来庄头,询问林大井此人。
  “林大井?”庄头整理措辞道,“他做事很认真,就是有时候太过较真,地种得确实比别人好。”
  “既然你知他种得好,田庄为何不用他的法子?”楼喻问。
  庄头连忙请罪:“殿下有所不知,就算用同样的法子,他种出来的麦穗就是比别人的沉。”
  楼喻不由笑了。
  他一直坚信,无论哪个领域,都有能人存在。
  这个林大井,他务必要见上一面。
 
 
第十四章 
  排队讲述完经验,林大井回到家中。
  水还没喝上两口,妻子就急急忙忙问:“怎么样?殿下赏钱了吗?”
  林大井平静道:“先记录下来,给殿下看过之后才知道。”
  他对赏钱倒没多大期待,他更希望自己说的经验能被殿下看重。
  观殿下到田庄后所做之事,林大井与其余庄户想法不同。
  他不认为世子在胡闹,反而觉得殿下心有成算。
  殿下召集庄户讲述经验,必定有他的用意,林大井是希望自己能得殿下青眼的。
  妻子目露忧色:“殿下那般出身,怎会懂得种地?这到底靠不靠谱?”
  “靠不靠谱得看结果,当前说什么都没用,”林大井淡淡道,“庄子上那些风言风语你别瞎掺和,殿下要做什么,是咱们能说的吗?”
  田庄是庆王府的,殿下是田庄半个主人,不论明年收成如何,那也是王府的事。
  妻子嗔道:“我可没乱说!”
  茶不过半盏,门忽然被人敲响。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期待和忐忑。
  开门一瞧,就见庄头站在门外,脸上满是笑容。
  “大井,殿下要见你,你快准备准备。”
  在脑子里畅想是一回事,事情真正发生又是另一回事。
  林大井见过的最大的官就是衙门的皂隶。
  世子殿下,那可是皇帝的亲侄子!
  殿下真要见他这个泥腿子吗?!
  他见到殿下要说什么?他这身衣服合适吗?头发有没有乱?身上脏不脏?要不要洗把脸换身衣裳?
  还没想出个门道,就晕晕乎乎被庄头拉走了。
  楼喻平日在庄子上活动,身边常有亲随或府兵跟着,就算遇到庄户,亲切地问候两句,庄户们也都不敢抬眼去看,故庄户只知世子殿下清贵无匹,不甚清楚他真切容颜。
  简单来说,就是气势太过慑人,让人不敢亵渎尊容。
  林大井一路都在想,见到世子殿下该怎么行礼,要如何说话。
  结果真站在楼喻面前,脑子空白一片,先前想的那些东西,歘一下全都消失不见。
  “你就是林大井?”
  世子殿下清亮的声音响起。
  慌乱之下,也不知咋想的,林大井竟抬起头,直直瞅向楼喻。
  这个老实汉子瞬间怔住了。
  殿、殿下莫非真的是天上仙童下凡?
  见他冒犯,庄头立刻捣了一下他的腰,低喝道:“殿下问你话呢!发什么愣!”
  林大井猛然回神,低下头结结巴巴:“回、回殿下,我、小、小人是林、林大井。”
  “我看了你讲的经验,从春种到秋收,每一环节都具体完整,都是你自己总结出来的?”楼喻笑问。
  他语调温和亲切,让人心生暖意。
  林大井忐忑渐缓,慢吞吞道:“回殿下,是小人想出来的。”
  “那你可知田庄收成为何逐年递减?”
  谈到本职工作,林大井来精神了。
  “回殿下,田地年年耕种,地力年年减少,收成自然也一年不如一年。”
  楼喻又问:“依你看,该怎么办?”
  林大井大着胆子回:“殿下用那些腌臜东西,是不是要喂给地里?”
  “粪肥小人也用过,但收成并没有多多少。”
  楼喻直言:“因为那些庄稼还缺其它养料。”
  粪肥确实能够提供氮,但普通的动物粪便没有经过发酵腐熟,其中的养分极易流失。
  豆科植物有固氮的功能,如果田地使用轮作制,一季种麦一季种豆,或许能增加小麦收成。
  但对百姓来说,麦比豆要重要,没人愿意冒着这么大风险去尝试。
  林大井闻言,突觉自己抓住什么重要的点,但又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殿下恕罪,小人愚笨。”
  楼喻却笑道:“这些等以后再说。你可识字?”
  林大井摇摇头,“小人不识字。”
  “我想交待你做一件事,但做这件事必须要先学会写字,你若愿意,我会让人教你识字,你若不愿,我再找他人。”
  楼喻温和问他:“你愿不愿意?”
  林大井猛地双膝跪地,眼含热泪道:“殿下,小人愿意!小人愿意!小人一定把事情办好!”
  他居然能读书识字了!他能识字了!他真的能识字了!
  殿下真的是仙童下凡!
  林大井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连一旁的庄头都震惊在原地。
  殿下为何要让一个庄稼汉学认字啊?实在是暴殄天物!
  楼喻早已料到林大井的态度。
  他从林大井的经验里就能看出来,这是个不认命的人。
  比起其他得过且过的庄户,林大井有自己的抱负,他想出人头地。
  这样一个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楼喻愿意加以培养。
  他抽出一张纸和一支炭笔,递给林大井:“好好学。”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