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进男频搞基建(穿越重生)——封玖

时间:2021-06-19 09:54:32  作者:封玖
  狗屁!
  郭濂为他的无耻感到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几日后,青石盐场进行整改,郭濂下令保留煮盐的器具,并调拨一部分盐工去开辟更多滩池。
  煮晒兼并后,青石盐场的盐产量肉眼可见地翻了好些倍。
  除去上交官盐的数目,余下的盐通过郭濂的路子,秘密销往全国各地,仅一次,获利数万两!
  至于珍稀奢侈品雪盐,楼喻只提供了五百斤,却也赚取两万多两白银!
  他将自己和郭濂的分利,全都记在小本本上。
  郭濂已经不在乎这些了,他和楼喻如今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只要楼喻不想死,他就不会暴露。
  他入账数目,除了晒盐和雪盐的一成,还有大部分煮盐获得的利润,不比楼喻拿到的钱少。
  事情已进入正轨,楼喻无意继续待在盐场,便令人收拾行囊,打道回府。
  盐场成天风吹日晒,楼喻觉得自己的脸蛋不仅黑了一个色度,还糙了许多。
  回府后,庆王妃见到他,果然心疼连连,“黑了,瘦了。”
  楼喻比比自己头顶,“没有瘦,就是长高了。”
  这趟行程他挺满意的,不仅打通了源源不断的钱利来源,还锻炼了自己的身体。
  “娘让人给你做几身新衣裳。”
  楼喻笑着点点头,“谢谢娘。二笔他们这些天照顾我也辛苦了,给他们每人都做几套吧。”
  “行,”庆王妃笑着点他鼻尖,“就你会疼人。”
  母子俩闲话半天,庆王妃终于恋恋不舍放他回了东院。
  绣娘适时来替他测量体型。
  楼喻吩咐冯二笔:“将三墨、霍延、继安他们统统叫来,大家都做几套新衣裳。”
  冯二笔欢喜极了,不迭地拍着马屁,让人去传话。
  转念又道:“殿下,阿纸还在田庄,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楼喻交待:“等他下次回来,赏点银子让他自己去绣庄。”
  “好嘞。”
  不一会儿,冯三墨、霍延、杨继安、阿砚都来了。
  楼喻已经量好,就笑眯眯地坐在一旁看着他们被绣娘摆弄。
  绣娘一双手生得柔若无骨,袖口带着甜软的香味,在小少年的身上绕来绕去,小伙子们全都身体僵硬。
  霍延紧绷着一张俊脸,双拳紧握。冯三墨面无表情,身体僵得厉害。冯二笔最游刃有余,在绣娘靠近的时候,还使劲嗅了嗅。杨继安年纪小,最为乖巧顺从。
  楼喻越看越觉得有趣。
  等绣娘测量完毕,他问:“静文呢?替她也量一量。还有霍煊和霍小娘子,都做几套衣裳。”
  反正他现在有钱,几件衣服算不得什么。
  霍延却拒绝:“他们不必。”
  无功不受禄,霍煊和霍琼如今在庆王府白吃白喝,还能跟着夫子读书,霍延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没事,见者有份。”楼喻对自己人向来大方。
  孙静文回府后,就去了荒院寻霍琼,听闻消息便带着霍煊和霍琼一起过来。
  听说要做新衣裳,小孩们脸上都洋溢着惊喜和期待。
  本以为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楼喻完全没放在心上,未料裁缝新衣一事,竟在东院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事件的发生,源于东院女仆和王府杂役的一次争执。
  提起东院的仆从,不得不说明东院的仆役配置。
  笔墨纸砚是楼喻的亲随,一般是出门时带出去办事充场面的,也是楼喻最器重的存在。
  冯二笔是其中最得用的,他在楼喻身边待的时间最长。从前拍马逢迎受“楼喻”喜欢,如今做事体贴同样受楼喻看重。
  冯三墨虽是隐形人,但他做的事情却少有人能替代。
  阿纸和阿砚就比二笔和三墨低一等,通常处理一些跑腿喊话之类的杂事。
  除了四个亲随外,东院原先还有四个贴身婢女和四个粗使婢女。
  不过经过上次王府放仆,如今只剩下四个婢女。
  逢春、采夏照顾日常起居,阿兰和阿竹做的是洒扫等粗使活计。
  采夏为人泼辣,又是东院的一等婢女,在庆王府的奴仆中,也算得上金字塔顶端的人物。
  以前她性格活泼,颇得庆王世子喜爱,可楼喻穿来之后,几乎很少使唤女婢做事,有些关乎隐私的活儿他要么自己干要么吩咐冯二笔。
  如此一来,采夏的地位势必受损。
  她相貌美艳,心高气傲,不敢冲到楼喻面前问个明白,便只能对着底下人发火。
  当然,她也不是无缘无故地发泄火气。
  起因是一个粗使杂役冲撞了她,撞坏了她手中的汤盅,汤汁洒满一地,碗碟俱碎。
  这可是专门给殿下补身体的,里面的肉都是最精华的部分!
  采夏气急败坏,怒斥道:“不长眼的东西!”
  那杂役吓得跪地求饶,采夏不为所动,沉冷着脸道:“你同我一起去东院磕头认错。”
  杂役连连磕头,一直恳求采夏放他一马。
  采夏原本都心软了,可偏偏有人好死不死,说了一句风凉话:“还以为自己是东院的姑奶奶呢,你们看世子殿下如今还瞧得见她吗?”
  采夏气得脸都涨红了:“刚才谁在说话?!”
  “采夏姐姐,我们又没有说错话,如今殿下可还看重逢春姐姐和你?之前殿下赏赐新衣,有你们的份儿吗?”
  采夏红着眼:“那是他们跟在殿下身边立了功!是他们该得的!”
  “二笔大人和三墨大人就算了,可不是还有个孙小娘子嘛,殿下宁愿带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小丫头,也不带你和逢春姐姐,唉,我们都替你叫屈呢。”
  采夏气愤之后反而冷静下来,这种挑拨离间的话她才不会上当。
  “闭上你们的臭嘴!殿下待我如何还轮不到你们置喙!”
  她警告完,盯着跪在地上的杂役,“你撞倒殿下的汤盅,必须随我去东院认错!”
  一盅汤而已,楼喻并不在意,没有惩罚杂役,甚至连句斥责话都没说。
  杂役开心了,采夏却回到屋子大哭一场,哭完竟发起了热。
  逢春发现后吓坏了,匆忙跑去求见楼喻:“殿下,采夏病了,求您开恩替她请个大夫吧!”
  说完砰砰磕头。
  楼喻一听到磕头声就牙酸,他忙道:“你先起来,二笔,速让人去请大夫!”
  冯二笔应了声,面色有些沉凝。
  大夫替采夏诊了脉,言明没有大碍,写了份药方便兀自离去。
  逢春红着眼去煎药,竟慢慢落下泪来。
  她们服侍殿下多年,同冯二笔关系虽算不上亲厚,但也能说上几句话。
  冯二笔心有不忍,不禁劝道:“等采夏醒来,你劝她不要胡思乱想。”
  府里的事瞒不过冯二笔,尤其是有关东院的事。
  逢春擦擦眼泪,颤声道:“二笔,殿下是否真的厌弃我和采夏了?”
  “当然不是!”冯二笔解释道,“你们莫要在意那些贱奴的酸话,他们指不定在心里偷偷嫉妒你和采夏呢。”
  逢春默默抹眼泪,不知该说什么。
  冯二笔暗叹一声,他其实也并不完全明白殿下的心思,不好保证什么。
  回去后,他左思右想,一时觉得不应该拿这等琐事烦扰殿下,一时又觉得府中流言影响到东院不该不管,整个人都有些不在状态。
  “在想什么?”
  笔杆敲在脑袋上,瞬间让他回神。
  冯二笔看向楼喻,见他眉目温柔和气,下意识道:“在想流言。”
  “什么流言?”楼喻好奇。
  冯二笔下定决心,将采夏之事说了出来。
  言罢偷觑楼喻脸色,见无异状,方大着胆子问:“殿下到底是如何想的?当真厌了逢春和采夏?”
  楼喻:“……”
  他能说自己完全忘了还有这两个婢女吗?这会不会更伤人?
  他斟酌着道:“并非厌了她们,你也知道,我带孙静文是因她有画图之才,无人可以替代。但逢春采夏能做的事,却有无数人可以替代,包括我自己。”
  冯二笔为人机灵通透,笑道:“奴明白了。奴会劝她们的。”
  “不必。”楼喻摇摇头,“此事倒也提醒了我。”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采夏是个有追求的婢女,而且也不冲动无脑,最多就是自己郁气沉积,生了病。
  逢春沉默少言,但见姐妹受难,也有勇气为两人进行争取。
  或许加以培养,也能是个人才?
  委实是他手底下的人才太少了,不够用啊!
  他道:“等采夏病愈,让她二人来见我。”
  “是!”
  两日后,采夏病情大好,同逢春一脸羞愧地来见楼喻,双双跪地。
  楼喻温声道:“都起来吧。二笔跟我说了采夏的事,你二人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同我说。”
  “殿下,都是奴婢的错!”采夏没有起身,惭愧道,“奴婢不应为些琐事烦扰殿下,请殿下责罚!”
  逢春也道:“奴婢同罪,请殿下责罚!”
  楼喻有点头疼,动不动就下跪求罚,显得他很暴虐啊。
  “先起来,有事说事。”
  二人只好乖乖起身。
  楼喻道:“如今我需要你二人照顾起居的时候不多,你们若有想做的事,尽管道来。”
  “殿下,”采夏面色苍白道,“奴婢和逢春姐姐只想侍奉您左右。”
  楼喻也不卖关子,“孙静文替我做的事,许多男人也做不得,所以我重用她。我如今不需要太多侍奉的人,只需要能做实事的人。”
  话已明了,端看她们如何选择。
  逢春毫不犹豫:“奴婢可以学,只要殿下需要,奴婢一定去做!”
  采夏亦连连点头,“奴婢想为殿下分忧!”
  “城中有书铺,你二人去调查各家书铺的纸价以及纸张出自哪个造纸坊,汇总后交给我。”
  庆州府没有自己的造纸坊,这些书铺都是从外地进货,算上成本费和交通费以及税收,估计不会太便宜。
  楼喻观察过田庄附近的地形,有山有水,适合建造一处造纸坊。
  一来废纸可以解决如厕问题;二来日后若庆州有所发展,纸的需求必不可少;三来,造纸坊可以别有他用。
  如此也算是未雨绸缪。
  采夏和逢春愣了一下,才连忙领命退下。
  她们走后,冯二笔嘀咕道:“殿下,此事奴不用问都能说出个三两句来,岂不是太简单了?”
  楼喻笑道:“你整日随我出门遛弯,对府城大小事情自然耳熟能详,可她们不同。”
  替他做事,总得先出去见见世面。
  采夏和逢春从小到大都在府里,做的也都是起居活计。提及胭脂水粉,她们或许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文房四宝不见得。
  冯二笔懂了,调侃道:“殿下就不怕奴直接告诉她们?”
  “若真能让你说出口,那也算是一种本事。”楼喻笑道。
  冯二笔一时也不知这句话是夸奖还是敲打。
  反正他只知道,他绝对不能说!也不能让三墨他们说!
  楼喻忽然想起什么,“郭棠如何了?”
  “殿下,此事由三墨负责,奴也不清楚。”冯二笔道,“奴去叫三墨过来?”
  “好。”
  一开始将郭棠交给冯三墨秘密看管,楼喻其实并没有抱有太大希望。
  郭濂执掌庆州多年,找一个人轻而易举。
  但他不惧。
  即便郭濂找到郭棠,不用再投鼠忌器,可分摊盐利已上正轨。只要郭濂不想玉石俱焚,就不会轻举妄动。
  但他没想到,郭濂身为知府,耳目众多,居然真的没能从冯三墨手底下搜到人。
  须臾,冯三墨一袭玄衣走进。
  楼喻问:“郭棠现在何处?”
  习武后,冯三墨身形越发精干挺拔,不论是行进还是站姿皆具行伍之风,与霍延逐渐贴合。
  不过他和霍延还是有区别的。
  霍延出身贵胄,家学渊源,更偏向英武霸气;冯三墨则人如其名,像是一团溶于幽潭的墨,更偏向内敛深藏。
  搞情报工作需要的正是这种气质。
  楼喻暗暗感叹,甚为满意。
  “回殿下,人在田庄。”
  楼喻奇了:“人在田庄,郭濂居然没找到?”
  冯三墨道:“奴将他伪装,旁人无法轻易认出。”
  楼喻来了兴致,恰好他正想去田庄走一趟,便吩咐冯二笔:“备马,去一趟田庄。”
  年后天气转暖,楼喻不用再受寒风折磨,出行自然首选骑马。
  出发前,他特意找来霍延:“随我去一趟田庄。孩子们也可以一起去玩,你要不要带霍煊和霍小娘子同去?”
  小孩子总是憋在府里不利于健康成长,去田庄就当是踏青了。
  霍延摇摇头,“他们不会骑马。”
  虽出身将门,但两人年纪小,还没到学骑马的年纪。
  “继安和静文也不会,我骑马,他们坐马车去。”
  哪有主人骑马,仆从坐马车的?冯二笔在旁腹诽。
  霍延也知这个理,不过到底心疼侄子侄女,遂躬身一拜:“多谢殿下。”
  “不必谢来谢去,”楼喻伸手扶起他,“此去田庄,我有重任交给你。”
  霍延眉目微凝,“好。”
  楼喻拍拍他的肩,笑容和煦:“不用紧张,对你而言很简单的。”
  霍延余光轻扫,肩上那只手玉白修长,他垂眸敛目,到底忍住避开的冲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