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进男频搞基建(穿越重生)——封玖

时间:2021-06-19 09:54:32  作者:封玖
  谢茂一下子后退一步,面露惊色。
  “娘您想干嘛?那可是长公主!还是朝廷命官!您打听这个干什么?”
  佟氏低叹:“只是求她帮个忙。”
  说完又嘀咕一句:“一个女人,当什么官。”
  谢茂随过庆军打仗,知道庆军中有军医组,军医组里面还有不少姑娘家,而且他听过很多关于庆州的事迹,对女子当官并无多少排斥。
  不过,他偶尔去茶楼散心,倒是听过不少人议论这女子当官一事。
  相熟的郎君们也跟他抱怨过,说女子未经科考都能当官,他们凭什么不能。
  想必朝中一些大臣心里更不得劲儿吧。
  谢茂无奈道:“娘,她们都是功臣,怎么就不能当官了?”
  “待在一群男人堆里,有伤风化!你少看报纸,看你都被蛊惑成什么样了。”
  谢茂无奈,只好转移话题:“求她帮什么忙?”
  佟氏没好气道:“别多问,让你去你就去!”
  “可是娘,窥测皇室行踪是大忌啊,而且,您要是真想求她帮忙,直接递帖子进宫好了,若是当街拦驾,要是治您一个冲撞之罪可怎么办?”
  佟氏是命妇,还是有资格入宫求见公主的。
  “你也知道咱们家以前对她如何,你觉得长乐殿会应我的帖子?”佟氏长叹一声。
  谢茂微怔:“好像有点道理哦。不过,您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佟氏见他不应,只好无奈道:“行,就听你一回。”
  勤政殿。
  冯三墨低声同楼喻汇报完消息,便听楼喻交待冯二笔:
  “去跟长乐殿说一声,若是哪一日收到佟氏的帖子,便接了。”
  冯二笔应声退下。
  殿中只剩楼喻和冯三墨两人。
  楼喻问:“你觉得,如今暗部与皇室暗部相比,如何?”
  冯三墨认真分析:“陛下,奴以为,咱们暗部分布全国各地,消息网密布,但真正能接触到核心的不多。皇室暗部扎根于京城,一是用道观吸引信徒,从世家大族的内宅琐事中甄别拼凑出重要信息,二是借伎馆便宜行事,即时探听消息。”
  楼喻颔首,这两者皆有优缺点。
  暗部发展不过几年,能将网撒到全国大部分地域,已经足够优秀了。
  但缺乏顶尖的探子。
  道观则不同,京城有不少世家大族都信奉紫云观。
  今天这家去祈愿,明天那家去祈愿,他们可以通过看似寻常没有关联的消息,去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信息链。
  不得不说,开国皇帝的目光之长远还是值得肯定的。
  世家大族基本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背后或许都能牵连出无数枝叶。
  利用道观明目张胆地收集消息,还从不会引人怀疑。
  这就是高明之处。
  不过,紫云观只有一座,基本也只在京城活动,是以,他们难以看清天下大事。
  史明窃国,汤诚谋反,似乎都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而且,当初楼秩与史明密谋,他们也不知道。
  这个缺点相当明显。
  不是所有人都信奉道观,那么,这些人的言行在道观那里就是空白。
  据他所知,楼秩既不信道,也不爱召唤优伶看表演,是以,皇室的暗部没有获悉他谋反的意图。
  那么,如果他将庆州的暗部与京城的暗部结合起来呢?
  岂非优势互补?
  楼喻问冯三墨:“我打算将皇室暗部并入咱们的暗部中,由你担任暗部首领,你可愿意?”
  冯三墨怔愣几息,回过神后连忙俯身跪地。
  “奴愿意!”
  “起来吧,”楼喻又问道,“汤诚军师的事情查出来了吗?”
  “还有一些线索不明,需要继续追查。”
  “嗯,你先下去吧。”
  冯三墨离开不久,冯二笔就回来了。
  他正要替楼喻打扇,却听自家尊贵的陛下低叹一声。
  “陛下因何事烦恼啊?”冯二笔替他扇着风,问道。
  楼喻放下折子。
  “今天已有不少官员上书女子为官一事。”
  六部变九部,没问题,大家都可以接受。
  官制自古以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女人为官,恕他们不能接受。
  庆州嫡系出身的官员已经习惯,可其余官员并不习惯。
  更何况,一个财政部,尚书和左右侍郎都是女的!
  尚书是楼荃,左右侍郎分别为唐雯和尤慧。
  三个女人执掌一部,何其荒谬!
  冯二笔也在宫中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他义愤填膺道:“迂腐!”
  “哈哈哈,”楼喻调侃他,“我记得当初在田庄时,你还觉得孙静文不能胜任绘图一事。”
  冯二笔脸色倏地一红,“当初是奴愚昧,不知孙测绘有这么大能耐。”
  测绘小组很早就成立了。
  在孙静文的带领下,测绘小组的成员越来越多。
  这几年中,他们的足迹踏过大盛所有州府,不断改进测量工具,创新测绘方法,这才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楼喻他们行军时用的地图,都是出自测绘小组之手。
  这其中,孙静文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新朝成立后,楼喻特设测绘局,任命孙静文为测绘局局长,专门从事测绘工作。
  测绘局里也有不少女性,只是因为这个部门声名不显,大家没怎么在意,因此折子上提都没提。
  “所以说,观念是可以改变的。”楼喻淡淡道,“这些叫嚣得凶的,他们抨击的不是新的制度,而是会伤及他们利益的制度。”
  冯二笔不解:“女子当官,怎么就伤到了他们的利益?又不用他们发俸禄!”
  “这个利益,不是金钱上的,而是权势、地位、男人的自尊心和掌控欲等等等等。”
  冯二笔摇首叹息:“奴不能理解。”
  “朕虽不怕他们上书反对,但朕看到这些却也烦得很。”
  冯二笔立刻心疼了。
  “陛下,您才是天下之主,管他们干什么?”
  楼喻不由哂笑:“该管还得管。”
  当然,具体怎么管,就不是那些人说了算的。
  他吩咐道:“把霍延和吕攸叫来。”
  片刻后,二人进殿拜见。
  楼喻赐座后,先问吕攸:“京郊烈士公墓和纪念碑建得怎么样了?”
  这是他登基没多久,就下令工部督建的。
  工部招募了大批的工匠,在京郊选了处风水宝地,建造烈士公墓和纪念碑。
  吕攸道:“按照进度,下月初十前应该能完工。”
  “快了。”楼喻想了想,交待道,“届时朕欲亲自前去祭奠英灵,你用朝廷的名义,去请紫云观的道士为亡灵超度,让他们走得安心些。”
  “臣遵旨!”
  吕攸又问:“朝中官员是否同往?”
  “三品及以上官员同去。”
  “是。”
  楼喻又看向霍延:“咱们庆军有成熟的伤亡补偿条例,但之前在京城牺牲的禁卫军没有,他们的亲眷是如何安置的?”
  一旁的吕攸不禁再次拜服。
  陛下是真的有心了。
  霍延回道:“臣依照之前朝廷的规定对他们进行了补偿。”
  当然,这个待遇肯定没法跟庆军比。
  楼喻颔首:“好。那牺牲战士的遗孀们可有生计?”
  霍延愣了一下:“此事是臣疏忽……”
  “并非你的疏忽,而是整个朝廷的疏忽。”
  朝廷的那一点补偿金,根本不够一家老小过活。
  若牺牲的将士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一死,整个家就都倒了。
  他们的父母怎么办?妻子怎么办?孩儿怎么办?
  不能战士为国捐躯,到最后一家老小都没法存活下去吧?
  吕攸闻言,也不由戚然。
  楼喻郑重交待霍延:“你这几日派人去询问那些烈属,看他们是否愿意一同参加祭奠。”
  “臣遵旨!”
  “吕爱卿先下去,朕同定国公还有要事商议。”
  “臣告退。”
  楼喻瞥一眼打扇的冯二笔,冯二笔会意,立刻放下扇子出了勤政殿,并体贴地关上殿门,守在外面。
  殿内,霍延起身坐到楼喻旁边,接替冯二笔的工作,替楼喻摇扇子。
  殿中虽置了冰,可毕竟是盛夏,天气热得燥人。
  楼喻恨不得直接换上背心和短裤。
  可他是皇帝,必须得端正仪容。
  “阿喻以后若是苦夏,可去避暑山庄待上一段时日。”霍延提议。
  楼喻叹口气:“我就是劳碌命,哪有什么闲心去避暑山庄。”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政务,每天都有见不完的大臣。
  霍延握着他的手,摸到他批阅折子磨出的新茧,心中怜惜更甚。
  “阿喻让烈属参与祭奠,一是为了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敬,二是为了提高女子地位一事罢?”
  楼喻顺势靠进他怀中,闭目养神道:“朝中不断有官员上书,言女子为官有违祖制,实在是可笑至极!”
  烈属中有很多都是女性。
  她们难道不伟大吗?
  平日里,她们忙里忙外,操持家务,生儿育女;战时,她们担心忧惧,却又不得不撑起整个家。
  男人若牺牲了,家中就得由女人顶上;男人若残疾了,家中还得由女人支撑。
  她们是幕后的英雄,合该受到尊敬。
  反推过来,如果这些女子从一开始就有稳定的收入,那么遇到这些事,就不至于让家庭轻易崩塌。
  总而言之,女子有赚钱的营生,对自己、对家庭、对社稷都有极大的益处。
  这个营生,当然也包括做官。
  霍延赞道:“阿喻步月登云,所思所想皆是利国利民之善举,只是有些人鼠目寸光,无法理解阿喻的鸿鹄之志。”
  “若是朝中所有人说话都同你一般好听,我也就无需如此烦闷了。”
  楼喻捉住他的手凑到唇边,重重亲了一记。
  “明日上朝,定会有人提及此事。”
  霍延眸色坚定:“我会一直陪着你。”
  不管阿喻做什么,他都无条件支持。
  楼喻面露笑意,忽然翻身将他压下,低声道:“那就今晚留下陪我。”
  “好。”
  男人按住他后脑,温柔而强势地吻上去。
  翌日朝会。
  楼喻没等人出列反对“女官”一事,便主动开口:
  “近日有不少人上书,说女子为官有违祖宗礼法,楼尚书,你以为如何?”
  楼荃是财政部尚书,自然在朝官之列。
  她微微一愣,出列回道:“回陛下,臣以为做好分内之事便可,无需与旁人争辩。”
  她是长公主,是皇帝的亲姐姐,朝臣倒也不敢妄议。
  可唐雯和尤慧不是。
  便有朝臣将目光投向她二人。
  年轻貌美的女子,在一众朝臣中,显得格外突出。
  如今朝中大致有两派,一派是庆州嫡系,还有一派是土著京官。
  然庆州嫡系中,隐约有些分歧。
  如杨广怀、魏思、林大井等人,是全心全意听命于楼喻的,没有其他多余的心思。
  而范玉笙、吕攸、沈鸿、段衡、郎平等人,虽也是楼喻的旧部,但他们本来就是朝廷官员出身,骨子里依旧带着点陈腐的文官理念。
  虽然范玉笙等人明面上不反对“女官”,但他们也不会支持。
  薛齐出列道:“启禀陛下,自古以来,确实从未有过女人从政的先例。”
  杨广怀不由笑道:“科举制也不过前朝时才有。咱们中大多数现在能站在这儿,不就是得益于科举制?当时门阀和新贵吵得沸沸扬扬,不知诸位在读史书时,站的是哪一方?”
  诸臣静默。
  杨广怀继续道:“当时的门阀大肆抨击科举有违祖宗礼法,同今日的诸位何其相似?作为科举制的既得利益者,诸位难道忘记先辈的据理力争了?”
  “杨相,这如何能一概而论?”薛齐反问。
  杨广怀笑眯眯道:“如何不能?”
  “女子为官,岂非天下都乱了套?”
  霍延忽然出列,淡淡扫了薛齐一眼,并不跟他争辩,直接道:
  “陛下,臣以为,楼尚书、唐侍郎、尤侍郎在建设八州、铲除逆贼之事上功不可没,若只因祖宗之法罢其官职,未免令功臣寒心。”
  杨广怀点点头:“臣附议。”
  魏思:“臣附议。”
  林大井:“臣附议。”
  樊克:“臣附议。”
  其余人:“……”
  “诸位说得都有些道理,朕也觉得为难。”
  楼喻故作叹息一声。
  “不如这样,咱们今日便开一个不同寻常的朝会。”
 
 
第一百零六章 
  朝会还能开出什么别的花样来吗?
  众人皆茫然无措。
  楼喻吩咐冯二笔:“去,让诸位爱卿抓个阄。”
  朝会时分文武两列官员,刚才基本都是文官互相争辩,武将在旁看热闹。
  所以楼喻只让文官们抓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