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三国]兴汉(三国同人)——剑鸣如歌

时间:2021-07-31 08:32:49  作者:剑鸣如歌
  糜菍接到凌寒的任命之后,自然立即应下了。
  离纺织厂正式开工前还有一段日子,这些时间,足够让她补充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
  从糜府出来后。
  凌寒沉思了一阵,开口询问道:“师兄,你会不会觉得,我这些日子的种种行为很是奇怪?”
  在兴修工厂这件事上,他收到的支持多于反对,这没错。
  可是,凌寒并不能确定,支持他的那些人中,心里究竟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如太史慈,工厂的前期工作免不了要调动士兵。
  “殿下想怎么做,怎么去做便是,末将一切都依照殿下的吩咐行事。”
  又如陆康,他听到此事之后并未询问,而是立刻查阅,然后上报适合建厂的土地位置。
  “庐江的兴北街、洛方街,皆有符合殿下所需的地方。”
  ……
  下属这么说了,凌寒也不便再去追问:诸如你觉得这个命令如何如何。
  令行禁止,上面的人怎么说,下面的人便怎么做,不需要去追问原因。
  在封建时期,这大概算是一件好事,说明集权的程度高,君主的控制力强。
  可问题在于,这本是一件离经叛道,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即使是凌寒在书院里讲述它的好处,那也已经是开始兴建工厂以后的事了。
  似乎在许多人心里,他决定要去做这件事本身,比这件事究竟利弊如何,还要重要。
  这或许会给人带来一丝暗爽。
  可从大局来看,并不合适。
  万一将来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岂不是整个国家都被带进沟里了?
  这绝不是他所期望的局面。
  赵云如实道:“的确如此。”
  他知道师弟在担忧什么,又道:“只是这些事虽然怪异,却总归不会造成太过严重的后果。”
  “师弟此前所做之事,也有诸多不同寻常,于扬州却有莫大的益处。”
  “我想,他们定然是在心中相信师弟。故而,即便离经叛道,也愿意尽力去做。”
  凌寒眨了眨眼,原是这样吗?
  若是如此,自己倒有些多虑了。
  不过……
  凌寒又道:“在师兄看来,我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吗?”
  赵云一怔,好似没想过会被这样问。
  很快,他意识到,师弟所说的不同,与自己所想的不同,不是一回事。
  于是,赵云想了许久,才回答道:“从常山与师弟初遇之时,一直到今日,师弟的确是与众不同的。”
  “不管是与那位陈留王相比,还是别的什么人相比。”
  凌寒心想,果然如此。
  生而知之这个说法,不可能所有人都可以接受。
  若说这世上谁最觉得自己“可疑”,那自然是从一开始就在自己身旁的赵云了。
  不过,或许这样也不错。
  穿越的秘密,他一直藏在心里,从未向任何人透露。
  许多知识从何而来,以他的身份,也不需要向任何人做解释。
  但师兄终归是不同的。
  凌寒不知道要怎样主动开口,也不知道贸然说了,对方会不会担忧自己是得了什么癔症。
  想来最好的法子,便是先让赵云自己在心底有所猜测了。
  凌寒没有再继续纠结这件事。
  扬州的基建还任重而道远。
  搞定了纺织厂,庐江的基建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他非常清楚,生产工具的制约,使得变革暂时已经难以更进一步了。接下来要做的,是将庐江的变革向外推广。
  这一点儿也不简单。
  无它。
  扬州的确是生产力最发达的一个州。
  可庐江,又是整个扬州生产力最为发达的一个郡。
  并且,凌寒在庐江待得最久,掌控力最高。此外,庐江也是他个人权威最高的地方之一。
  种种因素相结合,才勉强顺利进行。
  想要向外推广,就必须用庐江基建以后的成绩来作为辅助了。
  这需要时间。
  就在凌寒周旋于十几个工厂时,荆州传来了一份战报。
  司隶地区的曹军,近来不断调兵。
  庐江郡首府。
  凌寒端坐正前方,问道:“诸位如何看待此事?”
  陆康道:“据臣所知,曹操先前在司隶地区施行屯田之策。”
  “眼下距离来年播种的日子已然不远,此时调兵,会极大地损耗日后的收成。曹操必然是有所图谋。”
  周瑜道:“若是从司隶行军,无疑是想要谋取荆州。”
  “以曹军集结的路线来看,荆州首先会面临攻击的,大概是南阳郡。”
  凌寒点点头,两人的分析的确有理。
  可是有一个问题——
  南阳郡,留有三千扬州军,五千荆州兵,共计八千余人。
  此外,襄阳郡可以很快发起支援。而在襄阳,有三千江东军,五千扬州兵,两万荆州兵,以及孙策。
  司隶地区的曹军,多为董卓手下的西凉兵。
  凌寒不确定究竟有多少人,但不可能超过十万。
  就算真的有十万大军,想要顺利攻下南阳并且守住,那也得倾巢而出才能做到。
  可一旦倾巢而出,难道司隶不要了?
  要是真的留下空城,东面的豫州与兖州,可都有兵力立刻进攻司隶。
  凌寒有些想不通。
  他道:“曹操数日前才彻底占据冀州,并且仍在与北方的袁尚纠缠。除此以外,诸葛亮也遵本王令,不断在南面发起骚扰。此时此刻,曹操怎会想要进攻荆州呢?就算是以攻为守,也没有这样的攻法。”
  “若是曹操举司隶全部兵马去攻打,却没有成功,他便只剩下青州与新占不稳的冀州了。”
  如果出招的是其他人,凌寒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昏招。
  但对手毕竟是曹操,更别提,他麾下还有着众多能人。
  又或者说,曹操兴师动众,只是为了掩人耳目?
  可损失的是无数的粮草。要知道,粮草很多时候便意味着兵马,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凌寒陷入了深思。
  堂下的其余人等也不例外。
  作者有话要说:  为党庆生……很晚才开始码字_(:з)∠)_字数有点少,见谅见谅
  安利大家去听《错位人生》建档百年版!歌词超级戳人!!
 
 
第127章 
  讨论了许久,也没能分析出曹操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最终,凌寒决定,不妨静观其变,暂且只令南阳加强防守,等到对方有了后续的动作,再采取应对的行动不迟。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从各地传过来的战报却愈发使人看不懂。
  两日前,兖州传来了一份较为详尽的消息。
  先前,凌寒只知道司隶地区的曹军在不停地调动,具体细节却并不明朗,因为敌方排查得十分严格,探子并没有办法太过靠近。
  数日前,甘宁遵诸葛亮之命,率领几个善水的精锐,藏身于一条护城河里,观察了整整两日,再加上此前获得的情报,总算得出了一个相对确切的数字:陆陆续续汇集与司隶河南郡的曹军,合计起来只怕真要接近十万大军了。
  河南郡与南阳毗邻,针对的无疑就是荆州。
  诸葛亮虽在兖州,但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刻派信使一人三骑,快马加鞭地前来庐江报信。
  与此同时,徐州,郭嘉也发来一封书信。
  信上说,活跃在青州北海郡一带的曹军近日有兵马调动的痕迹,似乎是想要对琅琊郡有所图谋。
  凌寒召集诸人,公开了这几条情报。
  陆康不能理解道:“这曹孟德怎地东一棒槌,西一棒槌,难不成他竟以为,如今的局面,自己还可以同时吃下荆州与徐州吗?”
  太史慈哼道:“只怕他有这个心,没这个能耐!”
  周瑜缓缓道:“如若二地同时发动进攻,以曹操的兵力,想要攻下,那么司隶、冀州、青州,便会几尽成为空城。”
  “殿下仁义爱民,即使曹操真的攻下了荆州或是徐州,一时之间也难以收服百姓,很难守住。”
  正如周瑜所说,无论怎么看,都难以解读曹操的动作。
  他就好像是一个溺了水的人,找到一根稻草便紧抓不放,什么也不顾了。
  凌寒道:“琅琊是徐州的北方门户,不容有失。荆州的军情同样紧急。”
  “土地虽然可以收复,可是一旦被攻下,免不了会有无数百姓要遭殃。曹操的攻击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我们必须尽快支援徐州与荆州。”
  大军行动不比信使,需要时间。
  正因为曹操的行动看起来无比荒诞,所以完全没办法以常理推测。
  并且,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曹操一定是放弃继续北上攻打袁尚,而要立刻对凌寒的势力发起进攻了。
  那么,此刻便不能再犹豫了。
  比如荆州,如果真的是十万精兵一齐而出,说不定三日就能攻破南阳。
  至于徐州,郭嘉传来的战报上没有详细的信息。按理说,如果司隶汇集了曹操的十万精兵,那么青州不可能再有太多的人。
  可曹操究竟有多少兵马,凌寒并不能拿得太准。
  万一他这些日子以来不管不顾,竭泽而渔,以青州未来十数年的战争潜力为代价,再凑出一个十万兵马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城池被攻破,就算曹操守不住,他至少能杀掉城里的人。
  比如郭嘉与荀彧,凌寒甚至想不到他们有任何活下来的可能。
  更别说城里的百姓。要知道,曹操在历史上可是屠过城的!
  他原本想着,至少要等到安安稳稳地收了益州,再考虑北上的。
  数日前,徐庶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可是蜀道难行,想要换防交接,无疑耗时良久。
  眼下必须暂且搁置了。
  “太史慈!”
  “末将在。”
  “本王命你领两万精兵,赶赴南阳,现在便出发。”
  “是。”
  “赵云!”
  “末将在。”
  “你也领两万精兵,本王与你一道前往徐州。”
  “是。”
  两人抱拳领了命令,即刻转身前往军营。
  四万精兵,这是庐江的全部兵马了。
  不过其余各郡林林总总加起来,也还有接近两万人,加之扬州地处东南隅,倒用不着担忧安全问题。
  周瑜上前请命道:“此次支援,殿下不予臣命令么?”
  凌寒道:“工厂之事同样重要,半点不可荒废。张刺史古板守旧,本就极力反对。”
  “本王担忧这一走,工厂的建设会完全停滞下来。郑老先生虽然全力支持本王,但他毕竟已经年迈,许多事情并不方便。”
  “唯有公瑾留下,本王才能安心。”
  “除此以外,公瑾可执本王令,将各郡的兵马召出三千,汇集于庐江。如若哪处的军情出了变故,有公瑾留守在扬州,也好及时做出调整。”
  周瑜于是抱拳道:“臣领命。”
  他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忽然心中有些不安,又回头道:“殿下此去徐州,一定要平安无虞。”
  凌寒笑道:“那是自然。”
  周瑜离开后,凌寒又吩咐了陆康与糜芳一些事宜。
  相对而言,并不太紧要。
  午后,赵云与太史慈各自点好了兵马,随时可以出发。
  凌寒看着自己的大军,心想:虽然不知道曹操图谋的到底是什么,可是只要守住这一轮次的进攻,他就再也不足为惧了。
  这样想着,凌寒心里忽然又生出另一个念头。
  很快,他又摇了摇头,觉得这想法未免太过天方夜谭了。
  赵云留意到了这一幕,不由问道:“师弟?可有什么不妥?”
  凌寒偏头看着赵云。
  片刻后,他终于还是道:“麻烦师兄替我准备一些纸墨。”
  赵云面露疑惑,完全不明白,师弟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写字。
  但他并没有多问,立刻唤来士兵,让对方拿纸墨过来。
  于是,临行之前,凌寒又写了一封书信,发往兖州。
  并交代信使,送信时告知诸葛亮:待他看过自己的信件之后,一切便宜行事。
  作者有话要说:  回家后就闲下来了,本来打算好好码字,结果犯懒,直接葛优瘫了两天QAQ
  接下来作者要雄起了!敬请大家监督!!!
 
 
第128章 
  徐州琅琊郡。
  郭嘉在向凌寒发出信件之后,便与高览赶往琅琊,亲自坐阵此城,并不断派出人手打探青州的消息。
  数日后,凌寒也终于来到琅琊。
  所携的两万精兵入城之后,赵云带着他们前去军营,与高览交接。
  郭嘉则伴着凌寒前往郡守府。
  凌寒边走边问道:“奉孝,你前日传来的信上说,青州兵已经发动过一次进攻。具体情形如何?”
  信上只说:琅琊的北城门遭到了青州兵的攻击,不过攻势不算猛烈,完全能够守得住。
  话是如此说,可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便有大军降临?
  青州是曹操控制的最好的一块地盘,侦察敌情远比司隶地区还要困难。曹操若是精心准备,琅琊派出的侦察兵未必就能洞察清楚。
  因此,凌寒十分焦急,一路经过广陵与东海,甚至没有入城。
  可他也不敢夜里继续赶路,否则抵达时琅琊时便成了一支疲军。
  士兵们不知详情,可以安然睡觉,凌寒却难以睡得着。
  “是臣下的过错。”
  迎接凌寒时的第一眼,郭嘉便从脸色上看出,殿下这两日是如何度过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