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三国]兴汉(三国同人)——剑鸣如歌

时间:2021-07-31 08:32:49  作者:剑鸣如歌
  却须纵观北城全局,调整守军,更换策略。
  在无数的流矢面前,即便有披甲与卫士的保护,依然随时都有葬送性命的危险。
  不远之处,高览面沉如水,眼神坚毅。
  他深知曹操麾下非但兵强马胜,良将更是如云。这一次,却要以徐州一州之地来相抗其全部,可谓是难到了极致。
  此刻,琅琊的北城门,能堪大用的武将有不少,勇于牺牲的士兵更是不可计数。但要说能与张辽于禁等人抗衡的,恐怕唯有自己一人了。
  尽管如此,高览并不为之感到畏惧。
  敌军数倍于己,敌将数以百计。那又如何?
  这一城门的得失,关乎的不仅仅是自己,不仅仅是数万将士,甚至也不仅仅是数十万的百姓。
  它关乎着的,是殿下的安危,是汉室的兴颓,是整个天下的去从。
  高览不相信殿下会陨落于此,不相信汉室会就此覆灭。
  他更加不相信,最后能够统一天下的,不是清明仁义、愿与将士百姓共存亡的皇长子,而是残忍狡诈、如今好似亡命赌徒般的曹孟德。
  所以,他也完全不相信自己会守不住这道门。
  敌军,终于到了眼前。
  高览握紧手上已然出鞘的佩剑,缓缓举起——
  “殿下的安危,全在于我们手中的武器。”
  “决不能让这伙叛贼突破城墙!”
  “杀——”
  厮杀裂吼之声久久地回荡在这片天地,整个天空都仿佛被鲜血染红。
  和煦的春风吹过,带来的却不是复苏之气,而是一股接一股的血腥。
  整个琅琊城附近,仿佛人间地狱,每个眨眼间,都有数名士兵倒下。
  这是高览经历过的最长久而最残酷的一场战争。
  他的身体渐渐开始感到疲惫。
  他的盔甲在一次又一次的击打中,变得磨损。
  但,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他的意志始终没有半分屈服。
  环顾身旁的将士,同伴的死亡也同样没有为他们带来任何畏惧。
  战斗一直持续着,从第一抹曦光亮起,到让人感到刺目。
  当太阳升到最高的位置,远处终于传来鸣金之声。
  敌军如潮水般迅速退去。
  高览短暂地松了一口气,下令休息调整。
  但他并没有彻底松神,更根本没有时间去统计伤亡,因为那数字过于庞大。
  同时,他知道,下午必将迎来更加猛烈的进攻。
  甚至,未必会等到下午。
  士兵的力气需要保留。
  死者及重伤者,城内的百姓自告奋勇地承担了此事,将他们抬下城头,搬运至一旁,或掩埋或救治。
  琅琊郡守则带着人送来食物与水,就地使用。
  南面城门。
  这一城门,曹操亲自领军,投入了更多的兵力、更多武艺高超的将领,典韦、许褚、李典、曹仁……
  然而,他们取得的战果反而远远小于张辽。
  并不在于这一处有赵云,而在于凌寒。
  殿下这两个字,于守军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意义。
  赵云从远处从来,面色沉重:“粗略估计,上午一共阵亡了两千七百名将士,伤者不计其数。”
  凌寒没有说话。他伸出手,为面前一名死不瞑目的士兵,缓缓盍上双眼。
  两名百姓抬着一位重伤者从凌寒身前走过,当这名伤重的士兵看到凌寒时,原本因失血畏寒而缩成一团的身体,微微动了一动。
  眼神也变得热切起来,隐隐闪着光亮。
  他名为丁宇,本是青州北海人士,数年前的冬季,染上了时疫。
  那时的北海,哀鸿遍野,尸体遍地。一旦染上时疫,必定没有生机。
  母亲就是死在那场时疫当中的。
  而在为母下葬的时候,他也不幸染上了时疫。
  他自认倒霉想,自己马上也要死去了。
  甚至,死后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他打定主意,等到快要不行的时候,就跑去母亲的坟前。
  这时,他听到了一些消息。
  “徐州的时疫已经解决了,长沙王找到处理时疫的汤药了!”
  “听说长沙王早就公开了方子,只是那些大人不肯告诉咱们!”
  他听得不是很懂,唯一有些明白的是,好像只要逃到徐州,就有可能活下去。
  从北海到徐州,沿着山路,只需要步行两天。
  求生的本能战胜了一切。官府巴不得染病之人离开这里,他与几位同乡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徐州。
  本就是重病,一路走来,早就用尽了所有的力气。
  意识模糊之间,他听到两名士兵在交谈,似乎是有关着自己。
  “这人就剩最后一口气了,汤药还管用吗?要我说,别浪费了,直接把他处理了吧,反正也没人知道。”
  “殿下有命,所有逃难到这里的人,都要用心救治。我这条命是殿下给的,决不会违抗殿下的命令!”
  于是,他得到了不算精心却足够尽心的救治。
  他幸运地活了下来。
  在徐州定居以后,尽管长沙王不在徐州,却时常听到长沙王的事迹。
  他知道,不仅仅是这条性命,自己所能享有到的一切,全都是那位殿下的恩赐。
  一番努力之后,终于入了军。
  他心里想着,只要成为那位殿下的士兵,未来的某天,或许就能一睹殿下的风采。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希望能与殿下握个手——他听说徐州有一些士兵曾经得到过这样的荣耀。
  这是他心中最大的心愿,远比传宗接代还重要得多。
  而今日在琅琊城头,便是他从军以来,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殿下。
  其实并没有看到,因为殿下是背对着自己的。
  已经没办法发出声音了,喉咙被利箭所射中。
  披甲的保护,使他没有立刻失去性命。可身上多处伤口,面部也被长矛所刺中,他觉得自己这次不大可能活下来了。
  方才的挣扎,是因为他想要在生命的尽头,得到殿下的垂怜,哪怕只有一眼。
  但这挣扎须臾间便停了下来。
  他想起,自己在这一战里其实没有做出多少贡献,杀掉四名敌人之后,便倒了下去。
  面部被刺一定很狰狞无比,吓到殿下可怎么办?
  已经没有再作战的能力了。
  他缓缓闭上眼,打算安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
  这时,一只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手握了上来。
  恍惚之中,他睁开眼,竟望见肖想已久的殿下,就站在自己的身边。
  尊贵、英俊、凛然不可侵犯,仿佛天上的谪仙。
  他曾经无数次听过这样的词汇形容那位殿下。可是当他亲眼,无比真切地见到殿下时,却觉得还不够,远远不够。
  凌寒见到士兵伤成这副模样,心中十分不忍。
  一支矛头甚至还插在他的头盔上。
  于是,凌寒伸出手,越过对方不堪入目的脸伤,将矛头拔了下来。
  “努力活下去。”
  “活下去,以后便有好日子了。”
  丁宇呆愣愣地望着眼前,如仙人般清俊,却又温和亲切到了极致的青年。
  这便是自己为之作战的殿下。
  -殿下没有被我的脸吓到,反而为我的痛苦感到悲伤吗?
  他多想开口说一句: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人,并不值得您这样做。
  可惜,他没办法传递自己的想法。
  凌寒又对身后的两名百姓道:“辛苦你们了,带他下去救治吧。”
  百姓很快将丁宇抬下去。
  丁宇却不再闭目,而是拼力地睁着眼睛,绝对不肯让困意占据上风。
  他仿佛回到了当年,从北海前往徐州的路上。
  求生的意志,甚至比当时还要强大。
  “殿下让我努力活下去。”
  “我一定、一定会为了您努力活下去的!”
  远处,属于敌军的鼓声再次响起。
  中间休止了还不到半个时辰。显然,这根本不是休息,而只是一次轮换攻击。
  一上午的战斗,凌寒的身体已经十分疲惫。
  但听到鼓声之后,他立刻重新戴好头盔,准备接下来的守城之战。
  凌寒深知,自己是否登上城头,于将士们来说是截然不同的。
  即使杀不了多少敌人,他也必须一直坚守在这城头上。
  作者有话要说:  没错,这是(1)。这场战争得写好几章……
  其实丁宇这个人,好像跟下面的剧情放到一起看更合适,但是作者今天写不完了,就先到这里结束吧(捂脸)
 
 
第131章 
  距离琅琊北城墙数丈之外,曹操骑在一头高大的红色战马上。
  他嘴唇微微抿起,双目紧紧地盯着前方,观察着攻城的战况,一刻也不想错过。
  根据消息,此刻的琅琊城里,应当只有四万士兵。
  可面对十八万大军,又经过了一上午的苦战,这些琅琊守军却没有显出丝毫的怯意。
  曹操感到不能理解。
  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场战斗,真的准备了很久。他不断潜移默化地告诉自己的士兵,使他们坚信——
  西凉军昔日侵入洛阳,在皇城里犯下种种罪孽,不可能被长沙王所饶恕;青州兵曾经参与劫杀长沙王,害死他的爱将与心腹,又几乎逼死他本人,亦是足以死上千百回的罪行。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此战一旦失败,除非逃入荒山,否则天下决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不胜则亡。
  这种全体抱着必死之心而战的军队,理当是最强的。
  曹操一直对此坚信不疑,破釜沉舟,死地而战,本就被公认为最强的意志。
  可是今天,他发现自己似乎错了。
  不看城墙,不看士兵本身的战力,单单论战意,论士气,抱着必死之心作战的士兵,仍然不是最强大的。
  至少对面的琅琊守军,就明显更胜一筹。
  曹操亲眼看着琅琊城头的某个守军,分明已经被流矢射中要害——
  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一旦中箭,就算并非要害,也足以使他失去全部的力气,再不能有任何战斗力,这是人尽皆知、没有任何争议的事实。
  可那位士兵却不是。
  琅琊城头一角。
  这名被曹操所观察着的守军,在中箭的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的守城之战,到这里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就要死了。”
  “殿下在看着我。”
  “殿下正与我一起作战。”
  “我还能为殿下做点什么呢?”
  “我应当再努力为殿下做点什么。”
  这个念头,甫一生起,便极其强烈,甚至让他暂时遗忘了久战的疲惫,箭伤的痛楚。
  他隐隐有种感觉,好像方才失去的力气,也随之回来了一些。
  于是,他凭借着这股重新生出的力气,将自己的身躯往前去挤。
  利箭射在他的肩上,长刀砍在他的手臂上,剧痛无比,却不能磨损他的意志。他像是完全感受不到痛觉,只知道一点点艰难地往前挪动着。
  这个时间其实很短,于他而言却很漫长。
  终于,到了想要的位置。
  他咬着牙齿,用尽浑身上下最后的一丝力量,笔直地往下栽倒。
  生命在这一刻彻底结束,却又没有完全结束——
  下方,云梯上的数名曹军,竟被这名琅琊守军的尸体统统砸了下去,它的连带效应,甚至使得整个云梯也翻倒在地面上。
  扶起云梯,重新搭上,这意味着又是几条性命。
  死地而战的确已经到达了一个极致,但极致并不意味着无法超越。
  为着坚定不移的某个信念,为着深藏于心的某个信仰,在这片古老而饱经风雨的土地上,涌现过许多奇迹。
  而对于琅琊守军来说。
  他们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几个字,并不知道信念是什么,信仰又是什么。
  在封建落后的公元三世纪,或许是因为愚昧,或许是因为无知,又或许,那个人的出现,是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
  为殿下而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便成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意义。
  当信念与信仰集于到一个人的身上,当他们心中认定的那个人正在遭受巨大的威胁。
  生命的奇迹不断地出现在琅琊城里。
  远处,视力极好的曹操看完了整个经过。
  他面无表情地将视线投往别处。
  一刻钟后,曹操的脸色愈发难堪起来。
  在这个巨大的绞肉场上,临死前还能狠狠咬下自己一块肉的琅琊守军,竟然并不少见。
  包围琅琊以来,这是曹操第一次,对自己即将到来的胜利产生了怀疑。
  常言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可长沙王与士兵并肩作战,竟然激发出部下如此强烈的战意。
  必须得想个法子!
  很好。
  长沙王不是与士兵们并肩作战吗?那就将他逼下城头!
  普通士兵射不到他,低阶武将射不到他。难道自己手下箭术最好的那几位,配以精弓铁箭,也对他造成不了威胁?
  念此,曹操对左右命令道:“速速将夏侯渊、曹洪、李典给我召来。”
  很快,他们被叫了回来。
  “你们三人,接下来不必再指挥战事了。只有一件事:射箭攻击长沙王!”
  “哪怕杀不了他,也要将他逼下城墙!”
  射箭需要搭弓瞄准,位置就不可能距离城墙很近。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射出箭羽之后,能不能中全看运气。这种射箭更多的在于大范围的进攻,用于攻城时掩护己方,想要指定射中某个人,根本没有可能。
  而即使是顶级的箭术高手,如赵云吕布之流,站在城下往上射,想要射杀一个身着上等盔甲的武将,同样非常非常艰难。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