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者无心,曹操听了却感到恼怒。
这股恼意自然不是针对张辽,而是针对长沙王刘影。
你我分别领军作战,你却将大部分兵力搁在另一边。
如此自负,实在可恨!
曹操又愤愤地抬眸朝帐外看了一眼。
还有这场春雨!
张辽建议道:“既然长沙王如此做,主公不妨再从北门抽调部分兵力,事先隐于南门西侧的林间,战酣之时突然杀出,给他一个措手不及!”
程昱却不认同道:“只怕不妥。此前南门已然差点被攻破,下午长沙王必会加强防守,倒不如集全力进攻北门。”
曹操陷入深思,思索两人建议的可行性。
“殿下,方才实在是太危险了。”
琅琊郡守也挨在南门边上。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官,即使敌军站在跟前,他也未必能够举刀将其砍死,自然没有登上城墙。
“依下官之见,殿下还是再从高将军那里调些士兵过来吧。”
在郡守看来,战事进行到这种程度,哪怕曹操攻破了琅琊城,殿下也能够脱身。
假使曹操攻破了北门,殿下得到消息后,完全可以立刻带一队精锐突围离开。此刻双方的大军皆已疲惫,援军也已不远,曹操几乎不可能追得上。
可要是被攻破的殿下所在的那一处城门,那便凶多吉少了。
曹营。
许褚也赞成张辽的观点,反驳程昱道:“今日琅琊差点被攻破,长沙王说不得已经生出了突围之心。他随众人守城守到这个地步,此刻离开,任谁也说不出一点儿不是来。”
“万一主公竭尽全力攻破了北城门,却得知长沙王已从南门逃走。那死去的士兵们不但是白白牺牲,剩下的人也都将没有生机了!”
听到这样的话,程昱一时哑然,也对自己先前的主意产生了怀疑。
曹操却是摇头道:“不!长沙王当初既然留了下来,就绝对不会再逃离琅琊。这点看人的本事,吾还是拿得准的。”
众人纷纷躬了躬身。
曹操思索良久之后道:“就按照仲德的主意行事。”
他开始下令:“于禁,你现在就去将南郊的防军调向北边。注意,一定要隐秘行事。”
那是用来防守徐州其他各郡的援军的,原本共有两万人。
因为通信彻底被曹操所阻断,徐州南方几郡无法与琅琊取得联系。
这种情形下,一切自然由糜竺主事。他与陈登两人紧急地抽调各郡兵力,凑出了一万兵力,结果被这两万伏军打得大败而回。
若非徐州的士兵战力强悍,别说逃走一些残兵,便是这两人的性命也一定会被留下。
于禁问道:“主公,南郊大约还有一万五千人。全部调过去吗?”
曹操道:“全部调过去。”
上一次的失败,想必徐州其他几郡已经不剩什么兵力了。
今日几乎是决胜之局,防备琅琊与徐州南方几郡的联系,早已经意义不大。此时不全部用上,还留待何时?
于禁抱拳领命道:“是!”
琅琊。
面对郡守的提议,凌寒考虑了片刻,最终还是摇头道:“不必。”
“南城门守军虽然多出将近一万,可要论及压力,也不会比本王这里小。”
郭嘉固然有才,在纯粹的攻防守城方面,却难以起到什么作用。
高览无论是武力还是威望,更比赵云差了太远。
而自己对士兵们所能起到的激励作用,会随着士兵们的疲惫,变得越发明显。
既然自己决定要守住这座城,与全城的将士百姓共进退,那么最重要的,是补全短板。
午后,雨停了。
地面却是一面湿润,根本不可能燃起,火箭所能起到的效果也无限趋近于零,
凌寒站在城头上,望着敌军压来,不断靠近,高声对将士们道:“敌军如今已是秋后的蚂蚱。只要守过了今日下午,他们便再也翻不起任何风浪!”
他拔出佩剑:“诸位,随本王一起迎敌!”
数丈之外,曹操的坐骑渐渐停下脚步。
大军开始厮杀。
他凝视着城头上那道最为瞩目的身影,本是尊贵非凡,气质非凡,此刻却浑身染血,击杀敌人时,更显出几分面目狰狞。
“杀吧杀吧,只可惜,我所期待着的战场,并不在殿下你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 曹操的谋算可能成功吗?
当然不可能。
第133章
琅琊北城门。
守军的数量原本足有一万六千人,接近南门的两倍。可是经过四个时辰的苦战,这个数字早已成为过去。如今这里剩下的,堪堪七千余人。
尽管战事极尽艰难,高览并没有感到气馁。
他深信,此时此刻,久攻琅琊不下的敌人,内心只会更加煎熬。
张辽的心情却不是高览想的那样。
恰恰相反,他此时心中满怀期望、满怀信心,同时又略带着一丝紧张。
他知道,这是己方所能使出的最后的雷霆手段,不成功,便成仁,再无任何转圜的余地。
战况终于到了最为激烈之时。
张辽抬头朝西方望了一眼,已到了约定的时候。便让那一万五千体力充沛的士兵,给琅琊守军以致命一击。
远处,尘土开始飞扬。
于禁率着增援浩浩荡荡地冲了过来。
并不需要掩饰。这种时候的支援,越是大张旗鼓,越能对琅琊的军心造成动荡。
而在战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敌军主将根本没有办法恢复士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麾下的战力大打折扣。
甚至,就连同主将本人也极有可能因这突如其来的增援,措手不及,陷入绝望。
不过,琅琊守军的情况也与张辽想象的不同。
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以后,高览回过神来,马上命令第二营的守军顶上去。
信心虽然有所下降,可他们每一人都知道这道城门的失陷将意味着什么,这是一场绝对不能后退半步的战争。
半步之后,便是家乡,便是殿下。
于是努力振作精神,继续英勇地作战。
曹军所能使用的攻城器械是有限的。
支援的于禁军,顶替了原先的疲军,再加上士气的打击,这的确给琅琊守军带来了一波极强的冲击,伤亡不小。
但要说使得琅琊守军丧失战力,却不可能。想要立刻攻下琅琊北门,更加不可能。
张辽见状不由感慨道:“这种时候还能坚守在城墙而不退怯,还真是顽强啊!”
话虽如此,他面上已显出轻松之色。
思索片刻,张辽命一批士兵往前去喊话。
虽然难以交流,但只要多喊几遍,声音大些,守将总会听得到。
“不是说,代表着汉室正统的长沙王殿下,懂得什么引雷之术吗?为何你们苦战两日,却迟迟不见他召下天雷呢?”
“如若他没办法召下天雷,不如趁早降了吧!今日你们是决计守不住琅琊城的!”
民间盛传,长沙王曾经引下天雷,攻破了九江郡城。
张辽虽不知对方是如何做到的,对这种言论却是半个字也不信。
莫说一个皇子,便是皇帝,如果有这等能耐,当初又怎么会因为黄巾之乱焦头烂额?
话是这么说,与一名汉室皇长子为敌,张辽仍然感到不自在。
这种不自在,早就深植于内心。任他怎么敌视长沙王,也不能完全消弭。
唯有先行损害对方的威严,稍后去擒获时,他才能安心一些。
城头上,高览听闻敌人如此挑衅,纵然愤怒,心中却是叫苦不迭。
他仰头望了望天。
不是等什么天雷,而是在看天色。
距离天黑起码还有两个时辰。
自己能守住撑住两个时辰吗?
不可能的,士兵们已经到了极限。
再有半个时辰,最多一个时辰,北城门必定就沦陷了。
高览不禁向右偏头。
隔着很远的一段距离,他遥遥地望向郭嘉。
这两年来,一直由他们两人主徐州事,分别主管徐州的文与武。
每当遇到什么难题,或是陷入困境之时,奉孝先生总是有办法解决,他早已经习惯了去向对方寻求帮助。
只可惜,这一次并非是先生的强项。
郭嘉望着城头上的狼藉,面上并没有焦虑之色,更不像高览那样愁眉苦脸。
那始终气定神闲的姿态,也让许多士兵保留了一丝信心。
身处琅琊城头的正中央,也是绞肉场的正中央。
郭嘉忽然浅笑一声。
“来了。”
与诸葛孔明相处的时日虽然不长,二人却早已互相引为知己。
故而他十分清楚,当对方收到殿下的信件之后,会如何行事。
身旁的护卫不由问道:“先生说什么?”
郭嘉的笑意又明显了几分:“殿下引的天雷来了。”
说来也巧,当他对身旁的护卫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城下的张辽也感觉到了不太对劲。
不远处,一名手下骑着快马狼狈奔来。
张辽面色不善地望过去。
对方满身写着焦急二字,下马时甚至不小心摔落在地,头盔直接歪向一边,然后屁滚尿流地爬起来。
“将、将军,援兵!长沙王的援兵!”
张辽瞳孔猛地收缩。
他一把抓过这名士兵,冷声道:“哪里来的援兵!我们围困琅琊还不到三日,一来一回,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有援兵!?”
见将军不相信自己的话,士兵更加着急了。
“将军,是真的!”
“骑兵……好多骑兵,从西面来的!他们马上就到了!”
张辽闻言狠狠地松开了对方。
他转身望向西侧。原地等了片刻之后,视线里,竟真的隐隐出现了烟尘。
张辽的一颗心登时跌倒了谷底。
心头浮现出两个大字:完了!
不过也只是那么一瞬。
身为一名出色的主将,他当然不可能因此就彻底慌了神。
张辽迅速地平稳心绪,思索此时的最佳之策。
腹背受敌乃是兵家大忌。
尤其在攻城之时,后方突然遭受袭击,士气将会荡然无存,任人宰杀。
于是他下令道:“停止攻城!”
“停止攻城!”
“停止攻城!”
鸣金之声响起,北城门的曹军开始收拢。
为今之计,是要尽快弄清楚对方究竟来了多少人。
张辽派人去给主公报信,同时将全部兵马调转方向,迎接西面的敌人。
城头上,高览后知后觉。
大喜过望之后,他清了清喉咙,开始高声回敬对方先前的挑衅。
“援兵已经到了。”
“你们这群乱臣贼子,还不快快放下武器?”
“负隅顽抗只能是死路一条!殿下仁义,此刻投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之前的挑衅,琅琊守军只有部分能听得见。
反观现在,战事停止,几乎全部士兵都能听到高览的声音。
张辽恼怒却又毫无办法。
他此刻也没有心情与对方嘴炮这些,而是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西边的情况。
只见得对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丝毫没有降低速度的样子。
张辽不由大吃一惊。
在己方整军以待的情况下,对方竟不来探查情况,也不打算先与琅琊城内取得联系,而是要直接发动攻击吗?
骑兵的数量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的。
莫非这支赶来救援的骑兵,身后还缀着大军不成?
张辽回身望了一眼。此刻,军中的士气已因敌人突如其来的支援而大跌。
他思索片刻,决定退军。
一旦自己率领的这支兵马,再葬送掉大半。到时候莫说攻城,便是连突围离开都将变得不可能了。
张辽下令,命全体士兵,保持防守的阵型,缓缓向南方退去,与主公会合。
他本人则率百人亲卫,跑至大军最后,掩护士兵离开,以防对方袭杀。甘宁望着曹军离开,并没有选择追击。
他拿出弓箭,隔着距离,一次次搭弓拉箭,张辽的亲卫队则不断有人坠马。
张辽冷着脸抵挡箭羽,待到己方彻底脱离了射程,他才收了兵器冷哼一声。
大军能够安然退出,死了七个亲卫,倒也不算什么。
形势已变,主公得赶紧再拿个主意才是。
事实上,甘宁所率领的只有三千精骑,且是日夜赶路而来。
论战力,即使同等数量,也未必就比于禁的部下强多少。
四天前,诸葛亮收到信件之后,立刻开始行动。
他先命人前往冀州离得最近的一座重城试探,结果发现那里的守备无比空虚。
再联系信上所说,当即便确定了曹操的意图。
于是,诸葛亮派遣甘宁率领兖州所有骑兵先行一步,自己则率领步兵随后过来。
以步兵的速度,他们最快也要明日午时才有可能抵达。
如果张辽足够大胆,足够明智,主动对这支骑兵发动攻击。就算士气低落,却也能凭借数量优势占得上风,甘宁只能选择撤退。
以大军整体的速度,张辽的确很难追上这么一支骑兵。有甘宁的牵制骚扰,他暂时也难以继续进攻城门。
但是,张辽至少能将甘宁给赶到远处,挽救己方的士气。
然而,他这么急速地撤退,连一丝交战的欲望都没有,自然而然使得军心跌至谷底。
城头上,高览见张辽率军离开,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正欲命人打开城门,接友军进城,赫然发现,对方竟然带着骑兵们往另一处去了。
“难道是要去支援殿下吗?”
103/109 首页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