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晚风呼呼地吹着,吹得双手撑着脸颊坐在窗前的邹云发丝飞扬,也吹得他心乱如麻。
平日到了晚间8~9点,林哥总会给他念他最新誊写的话本,有时候邹云仗着自己在现代经常看一些小说,指手画脚一番,而林哥不仅不嫌弃邹云大字不识,还会细心地记录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直到深夜,戚林还没有回到卧室,邹云偏头看着快燃尽的蜡烛,瘪了瘪嘴。
万万没想到,他也有独守空房的一天了……
熟悉了林哥每天晚上揽住他的腰身,两人青丝缠绕,一同进入梦乡,以至于现在他孤枕难眠……
如同史莱姆摊成一团的001看着宿主撅着嘴,上面仿佛都可以高高挂一个油瓶的模样,有气无力地扇了扇小翅膀,心想着到底是最近任务简单了,只要求牵牵手、抱一抱、亲一亲……积分像不要钱似的蹭蹭蹭往上涨,才让脸皮逐渐厚起来的宿主有空和尊贵的“衣食父母”闹别扭。
看着面前这不争气的玩样儿,001恨不得撬开他的脑子看看里面是不是装着一桶废水,惹人生气了也不知道哄,光知道发呆,就这咸鱼样,他的粉丝还能昧着良心闭眼吹:【谈恋爱小能手】也是不容易。
好在邹云最后也意识到干坐在这儿胡思乱想是没有用的,还不如去书房一探究竟。
书房里。
戚林执笔半天,却只落下寥寥几笔,不及之前半分。余光间,他瞥见一道黑影在门口鬼鬼祟祟走来走去,时而耳朵贴着门缝,时而抬起一只手悬在半空,想敲门又不敢敲,最后怂哒哒地落下,他叹息一声,将毛笔洗干净后放回原处,修长的手指抚上紧锁的眉头。
这人一举一动总能轻易勾动他的情绪……
门外的邹云端着一小碗素面,宛如猴子挠腮般上窜下跳,小动作不少,但没有半点实质性进展。
终究不舍得看着小夫郎一个人在外面吹冷风,戚林起身朝屋外走去。
紧闭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戚林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视线范围,邹云惊喜抬头:“林哥,你怎么知道我在门口。”
这傻子……像只小奶猫似的一直用手指挠着木门,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苦巴巴在外边等候着。
看到人的瞬间,心就软了半分,再看着他手中的那碗面,气几乎消了,晚间厨房里已经没有什么食材了,做碗面小夫郎怕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和时间。
他轻睨了一眼邹云,接过他手中的素面,柔声道:“外面风大,进来吧。”
屋内。
邹云乖巧的把手搭在膝盖上,见戚林久久不动筷,把土瓷碗碗他面前推了推道:“林哥,快吃吧,再不吃面就坨了。”
吃完他好认错!!!
这是他投喂式道歉法,以往不管是惹了经纪人还是好友生气,承认错误之前他总会亲自动手做一份小甜点或者请他们吃一顿饭……
眼巴巴等着戚林吃完后,邹云缓缓开口道:“林哥,刚才的事是我考虑不周,没有顾及到你的想法,对不起。”
他和林哥是两个时代的人,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隔阂是正常的,只是他不应该在没有和戚林商量的情况下私自做了决定。
戚林垂眸看着小夫郎湿漉漉的眼眸,他神色微动,揉了揉他的脑袋轻声道:“云哥儿,这件事我也有错,但你我即是夫夫,我希望你能把我当成你的退路,而不是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把我推开。”
……
次日,天刚蒙蒙亮,邹云听到床边窸窸窣窣的动静,也跟着起来。平日里,全家就他最爱赖床,每天都等着戚林把早餐准备好之后,才磨磨蹭蹭地起身洗漱,今天倒是转了性。
这样想的不是戚林一人……
睡眼朦胧的宁哥儿起床后看到邹云蹲在水池旁洗葱,吓得整个人都清醒了。
冬天的被窝太舒服了,早上起来后他又缩回被子里小眯了一会儿,真的就一小会儿,他就比云哥儿起得晚QAQ……
怀疑人生JPG
邹云起身看到宁哥儿被受打击的模样,感到好笑,佯怒:“宁哥儿,在你心中我就是那般喜欢赖床的人吗?别抬头望天了,你没有睡迟。”
心思被看破,宁哥儿面上闪过一丝儿的窘迫,但也知晓邹云并不是真的责怪他。
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的好,宁哥儿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面对邹云的打趣,他不再像之前一样手足无措,宁哥儿绽放出笑脸,轻易化解了邹云的玩笑话,还把人逗的哈哈大笑。
宋大娘端着一小盆馄饨,踏着青石板路,远远就听着两人的欢声笑语,便扯着大嗓子道:“云哥儿,发生什么好事了,一大早就那么开心,快来尝尝大娘刚朱的馄饨,顺道给大娘说说。”
宋大娘包的馄饨皮薄馅大味鲜美,吃的邹云意犹未尽,想着等着镇上的铺子开了,可以新添一道美食:红汤抄手。
吃饱喝足,宋大娘才和邹云谈起要紧事。
宋大娘担忧道:“云哥儿,昨天大壮把地里剩下的红薯全部挖出来了,只有200斤了。”
红薯的出粉率低,200斤制作的粉条最多十几天,邹云琢磨着是时候把收购村里红薯的计划提上日程了,等到铺子开业,他还想新增凉皮、宽粉……到时候红薯的需求量更大。
“大娘,现在村里的红薯还是卖不出去吗?”
宋大娘点了点头:“今年不光我们白桦村,临近的镇子情况也差不多,红薯泛滥,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了。”邹大娘说完,摇了摇头。
村子里的人一直拐弯抹角问她地里的红薯去哪里,是她都守口如瓶,不敢透露出半点风声,怕害了云哥儿。
宋大娘说了老半天,邹云大致摸清了村里红薯的状况,但一次性采购以他目前的能力是办不到的,只能找村长协商协商。
第35章
田埂上,劳作半天的村民们一边吃着午饭,一边聊天。
“天天都吃红薯,人都快变成红薯了,还有这青菜,猪油都不舍得放一点,吃的脸都绿了。”男人撇了撇嘴抱怨道,嫌弃地用木筷把稀粥里红薯块拨到碗沿,干力气活的十天半个月没沾点荤腥,简直没劲儿。
他身边的小媳妇听了这话儿,心里可不乐意了,这不就是嫌弃她扣扣搜搜,炒菜不舍得放油,不给一家老小买肉吃!
她一手端着碗,另一只手用力地拧了男人的耳朵道:“地里的红薯还有几百斤呢,扔在镇上都没有人拾,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文钱都没有赚到,现在有碗稀粥都不错,再过几日官府下来征税了,你等着喝西北风吧!”
村里又不止她们一户人家是这种情况,听了杜春娟这话,纷纷没有胃口。又不是没有心肝的白眼狼,想着一两个月后冰天雪地,山上连野菜都没得,一大家子老老少少只能挨饿,心里直纳闷,这日子怕是过不下去了。
“这可不行啊,俺家三个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村长可不能不管我们,当初可是他让我们每一户人家多种些红薯的!”
“对啊,俺家五个娃呢!”
“我家大妞最近饿瘦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句应和起来,互相倒苦水。
“我们得去找村长,让他想办法帮大家度过难关!!!”有人建议道。
“找村长有什么用,他自己都自顾不暇。”杜鹃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那咋整啊!活生生看着大伙过不下去?现在谁家的红薯卖的出去呀!造孽啊!”
杜鹃不屑地睨了一眼只会怨天尤人的旁人道:“谁说没有的,村里有户人家闷声发大财,自己偷偷摸摸把地里的应该全卖完了,不管我们这群人死活……”
“谁啊?”大家扭头往田地里看去,企图找蛛丝马迹。
田地里地瓜叶一亩接着一亩长得郁郁葱葱,唯一到宋大娘家断层。
“那不就是宋桂花家的地吗?红薯只剩下那么点儿?”有人指着不远处的田地惊呼道。
“这宋桂花不厚道啊……”
原本大家地里的情况都差不多,彼此间还能寻个安慰,现在宋大娘家的难题解决了,就有人开始不满。
见大家越说越离谱,越说越过分,和宋大娘处较好的李大妈站出来主持公道:“大家伙可别乱猜啊,说不定是镇上饭馆收得。”
杜鹃双手环胸,冷哼一声,讽刺道:“看来宋大娘没有告诉李大妈你呀,她家红薯全卖给了云哥儿,而且前些日子云哥儿还招人削红薯,一天50文,大妈你也不知情呀……”
李大妈被她说的脸一阵青,一阵白的。削红薯的事,宋大娘问过她,她一听到是云哥儿招人,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但宋大娘把红薯全卖给邹云,她的确不知情。
“云哥儿?他要那么多红薯干什么?”吴铁柱挠了挠头,提出了村民们内心的疑惑。
“他在镇上卖的酸辣粉就是用红薯做的。”杜鹃肯定道,在发觉不对劲的一瞬间,她偷偷摸摸跟着宋大娘,发现她每天早上趁着四下无人,固定拉几十斤的红薯去邹云家。
因此她顺势把红薯粉的制造方法摸得一清二楚,在家也制作过,但少了油辣子,再加上她调料比例不对,煮起来的粉条和她在镇上吃的天差地别,于是歇了心思……
“酸辣粉那么赚钱吗?几百斤的红薯说买就买?”
“一看就知道你这些日子没有去镇上,最近镇上人着迷似的,天天排着个长队伍,一碗6文也舍得买,有的一买就是3~4碗,不过香是真的香,老远闻着我的口水都快滴下来。”
“那好办啊,村里满地都是红薯,邹云家家户户收些,不就解了我们燃眉之急吗?”
“你想得美,酸辣粉再赚钱,红薯最近再便宜,云哥儿也不可能一次性买那么多。”
“哈哈哈,那倒也是。”
见话题越跑越偏,杜鹃满头黑线,她急忙把话题拉扯回来:“行了,在这儿嚷嚷有什么用,还不如大家伙一起找村长,让村长和云哥儿谈谈……”
于是,一行人放下手中的活儿,浩浩荡荡去村西找村长。
……
这边,邹云刚打算起身去镇上置办铺子,就瞧见村长就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走来了,后面还跟着一群村民,为首的就是那日怀疑宋大娘红薯去想的小娘子。
他打开篱笆门迎了上去,疑惑道:“村长,你们这是?”
被村民赖在家门口吵着闹着大半天的老村长此刻脸色难看极了,他挥起拐杖指了指身后的人吹胡子瞪眼道:“在我家打滚撒泼,现在一个个的怎么都装鹌鹑了,想要什么自己跟云哥儿说。”吼完,老村子觉得自己的这张老脸不要也罢!
“云哥儿,你是不是把宋桂花家的红薯全收了?都是一个村子里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多伤乡亲们和气!!!”
“对啊,云哥儿……”
有人开头了,接下来大家你说一句,我嚷一句的,絮絮叨叨的,吵得树上的喜鹊都扑棱着翅膀吓走了。
住在云哥儿家附近的宋大娘又不是聋子,这么大的动静这么可能不知晓,隐约传来的“红薯”、“一天50文钱”让她察觉到不对劲,她匆促打开远门,就瞥见邹云门口拥挤着得一个又一个的黑脑袋,傻眼了!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宋大娘挤开人群,双手叉腰,气急败坏喊道,神情像是要吃人似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杜鹃施施然上前一小步,微笑地说道:“大娘,乡亲们得知云哥儿把你的红薯全包了,就来问问云哥儿还需不需要红薯,没有恶意,你没必要如此心急。”
没有必要心急?!宋大娘气笑了,云哥儿好心帮他,反倒成了村里的罪人,领头羊反过来劝她不要生气。
她冷冷睨了杜鹃一眼,对村长说道:“村长,你也是怎么想的?云哥儿只帮了我一家,就对不起全村人?”
被点名的村长也没有老糊涂到这种程度,他开口道:“桂花,你误会了,大家伙来只是想问问云哥儿还要不要红薯,没有怪你的意思。”又转头对邹云道:“云哥儿,你要是有条件就帮帮村民吧,多便宜大家都愿意卖,比卖不出去烂在地里的好……”
众人期待地看着云哥儿,点了点头赞同村长的话,能卖出去赚回点本儿就可以了,他们要求不高的……
“没别的意思还带着一大群人来,不就是仗着人多势众,给云哥儿施压吗?”宋大娘眼眸里滑过一丝不悦,不满地嘀咕道,老村长就话说的好听,其他一无是处,天天被有心利用,指哪打哪……
邹云本就打算大量收购村里的红薯,但60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搁在平常人家身上,省点用可以花个三年五载,但放在做生意上,就得叫人发愁喽!
在西巷子方位最好的一年租个铺子起码50两银子起步,所幸他看中的凉茶铺在西巷子尾部,地租可以少个20两左右,至于家具类的,到时候找掌柜协商协商,买下他那些桌椅,将就着用,等赚钱了再重新置办,这样一来,又没了7~8两银子,剩下的20几两,再招个帮工,装修店面……真的是花钱容易挣钱难,邹云叹息,目前他最多能拿出7两银子购买村里的红薯……
之前是他把开店面想得太过于简单,想到为此还和林哥闹别扭、冷战,就觉得好笑,若手中真就30两银子,此刻定要灰溜溜地滚回去徐巷子那边。
邹云心里也明白,60两银子除了西巷子外,随便在哪个疙瘩窝都很吃香。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用心宣传铺子,掌控好食材的质量、口味……生意持续火热不成问题。
可西巷子机遇更大,店铺出租更是一年难得遇到几次,暗处还有不少的富商盯着这块白花花的肥肉垂涎欲滴。现在放弃了,将来不一定租的到这么划算的铺子。
唉,是西巷子呢?
还是在原来的巷子里租一间?
戚林垂眸看到小夫郎的眉间挂着明晃晃地纠结,下不定主意的模样,于是拱手道:“村长,采购红薯涉及到众多村民们的利益,此事容许我们再思考几日,再给村民们一个准确的回复。”话余,还意有所指地盯着杜鹃。
18/29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