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劫道(近代现代)——阿堵

时间:2021-08-23 08:16:08  作者:阿堵
  “叶苦寒先生是大艺术家,我一介俗人,哪里敢比?林大哥谬赞,谬赞。”徐文约嘴里说着“谬赞”,脸上却是容光焕发,显见十分受用。
  陈阿公道:“徐先生写得好是当然,小小少爷和小小姐,这么点年纪,也写得这样好,才是不一般哪!”
  安裕容见两个孩子红着脸直笑,回复道:“小孩子不经夸,阿公莫叫他们飘上天去。”
  原来附近村庄每逢过年,都由上村一个前朝老秀才写春联,各家拿些鸡蛋菜干之类换取。陈阿公也提前换了几副备用,早起正要张贴,叫徐文约看见,无非“福书村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之类陈词滥调,心下颇为嫌弃。正好林满福买回的年货中有几刀洒金红纸,家里也有现成的笔墨,遂亲自动笔写起来。
  地下摆着已完成的三副春联。一副写的是“江南塞北皆春色,笑语欢声俱好音”。笔致清丽,稍显稚嫩,应是十三岁的国中生颜舜华所作。一副是“昨日理想同今日,新年气象胜旧年”。昂扬豪迈,充满少年意气,想必是很快要成为高中生的颜皞熙手笔。另外一副行书字迹圆润而流利,写的是“阶前翠竹迎归客,槛外红梅似故人”。正是徐文约亲笔。
  安裕容一拉颜幼卿:“来来,咱们也写几句。”
  颜幼卿笑笑:“可不敢与徐兄大文豪比。”
  徐文约哈哈道:“自己人面前,搞什么假谦虚。”让开位置,将笔一递,“来,正好还差掬芳圃、涵翠轩两副。华儿的言辞喜庆大气,可贴厅堂。熙儿的志向宏伟,贴外头难免自吹自擂之嫌,贴书房正好。我这个么,区区不才敝帚自珍,就贴我与映秋住的竹篁里罢。”
  安裕容道:“芳芷姐大才,不敢越俎代庖,他们娘儿仨住的涵翠轩待会儿请她自己写罢。华儿,你娘忙什么呢?怎不见人影。”
  “娘跟林家大娘在厨房准备年夜饭呢。我去问问她得空不。”颜舜华说着,一溜烟跑了。
  安裕容瞅一眼颜幼卿,颜幼卿摆手:“阿哥你来。”遂不推辞,接过徐文约手里的笔。林满福动作麻利替他换了纸。
  沉吟片刻,毫端落墨,笔走龙蛇,一挥而就。
  徐文约背起双手,边看边读:“掬庭水以鉴春色,伴君子而度芳华。”读至最后一个字,摇头叹气,啧啧有声,满脸揶揄。
  安裕容毫不在意,洋洋自得,颜幼卿则被兄长揶揄得脸色发红。幸亏跑回来传讯的颜舜华拯救了他:“小叔,娘正跟林大娘从坛子里掏红糟肉,手上不得空,她说了两句,叫你帮写一下。”
  颜幼卿赶忙将安裕容所写对联撤下桌,铺了两条新纸,抄起笔问:“写什么?”
  颜舜华在案旁站立,定了定神,朗声诵道:“春风春雨涵万物,翠叶翠枝媚千村。”
  徐文约拍手赞道:“芳芷姐果然大才,胸襟旷达,文思敏捷,巾帼不让须眉。”
  颜幼卿端端正正写下联句。安裕容静立侧旁笑而不语,眼中满是欣赏喜爱。徐文约则叹道:“幼卿,你这一笔本家字体,功力不浅哪。”
  颜幼卿用的正是“颜体字”,遒劲雄健而又不失端庄媚秀。听见徐文约夸赞,谦逊道:“幼时被家里人逼着练过几年,幸而未曾忘记。”
  一时春联备妥,两个孩子加上一个年长不了多少的孔文致,三人兴高采烈,领走了贴春联的活计。
  午后,郑芳芷与满福嫂,加上主动帮忙的黎映秋与颜舜华,在厨房烹煎炸煮,汆溜炝拌,为年夜饭做最后的准备。陈阿公专管灶下烧火,颜皞熙对此大感兴趣,钻进钻出,挂了满头草屑烟灰。
  男人们围坐一桌包饺子。手艺最好者,竟是平日没见过下厨的孔文致。他这包饺子的本事也不是白来的,当年孤身漂泊许久,别的复杂菜式不会,曾经见熟了母亲在世时包饺子,时不时便练习尝试,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好似得了其母真传。孔文致说起缘由,语气轻松自在。尽管曾经许多坎坷,然而苦尽甘来,眼前的日子简直天堂一般,便是叹息,也带着三分笑意。
  颜幼卿负责擀皮儿。这是他第二回 擀饺子皮儿。不由得想起去岁今日,也是一桌人围炉包饺子。尚先生在座,张传义、刘达先与自己负责动手,杨元绍专管拖后腿,包出许多咧嘴胀肚瑕疵品,而峻轩兄在一旁专心致志烤毛芋。其时平安喜乐,又如何想得到后来发生诸多变故。耳畔欢声笑语,不觉一阵恍惚,颇有物是人非之怅然。忽然脸侧一暖,转头看去,却见安裕容举起沾满面粉的一只手,正笑盈盈望住自己。对面徐文约啐道:“多大人了,还没个正经!幼卿,赶紧去擦一擦。”
  安裕容遂揽着颜幼卿,硬拖去院子里大水缸边照了照。脸颊上三道白杠子,滑稽得很。水中倒影清晰,背后冒出嬉皮笑脸的半个人。颜幼卿来不及瞪眼,另一半脸颊上也添了三道杠,左右对称,活像一只炸毛的猫。他作势往水缸里伸手,安裕容赶忙拦住:“哎,这个水凉,进去拿热毛巾,我给你擦。”却不料被颜幼卿反手一带,将剩下的面粉统统扑在了衣襟上。只见面前人狡黠一笑,整张脸在自己肩头滚过,一个横跃纵身跳开,倏忽进屋去了。
  安裕容拍着身上的面粉,摇摇头,笑了。
  门里却又探出一个脑袋,故作凶相:“还不进来?想挨冻着凉么?”
  “不敢不敢,来了来了……”安裕容笑出声来。正要抬脚,院墙外有人问:“陈阿公在么?”
  “在,哪一位?”安裕容一面应声,一面心中纳罕。江南风俗,关门吃年饭,一说闭门生财,也有人说为的是年关躲债。总之到得除夕日午后,村中皆默认互不串门走动了。陈阿公虽是孤老,辈分却不低,这时候有人上门找他,大约是村里出了什么事。来人是个年轻后生,见了应门的安裕容,十分拘谨,坚持不肯进屋,只磕磕绊绊说明来意。
  原来清湾镇地界上下五村,历来有舞龙舞狮做春会的习俗。各村或出一条龙,或出一对狮,自新正初一到初五,五个村子轮番演一圈,最后到清湾镇汇合,争个高下,赢个彩头。本村自来出一对狮。未料舞狮中有一人昨日下塘挖藕,不慎扭伤了脚。情急之下不知何人可替,村老们需聚在一起商议此事。
  安裕容忙去厨房寻陈阿公。陈阿公放心不下灶火,颜皞熙直拍胸脯:“阿公放心,有我哩!我都会了!”
  陈阿公虽犹豫,到底春会舞狮事关重大。再者这般聪明伶俐文武双全的小小少爷,举人老爷的春联都能写,小半天工夫,学会烧个柴火灶,想来不在话下。擦把手便走了。
  颜皞熙端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撑住膝盖,两眼直勾勾瞪着灶眼。安裕容瞧得有趣,乐了一回,转身去看女士做菜。郑芳芷正在炸酥肉,满福嫂则从坛子里往外掏红糟肉。她二人一个做的是兖州名菜,一个拿的是越州佳肴,南北搭配,相得益彰。这边颜舜华给母亲帮手,那边黎映秋为满福嫂端盘,大小四个女人边干活边聊天,锅中劈里啪啦,嘴里叽叽喳喳,端的是热闹非常。
  忽听得满福嫂惊呼:“哎!这大锅怎的不上热气了!”
  大灶上蒸着红糖年糕,好几个笼屉层叠,正等着猛火上劲。原本笼屉底下大铁锅里开水咕嘟,蒸汽冒得直冲屋顶,这会儿却散了个干净,仅余水面一点涟漪。
  “哎呀我的小小少爷,怎的剩了你一个在这里?看这烟熏的,快出来快出来……”
  颜皞熙眯着眼灰头土脸钻出来,不甘挫败:“为什么添柴之后火反倒小了呢,不应该哪……”
  满福嫂气得咒了句:“陈阿公个糊涂老头子,真个靠不住!”她焦心灶火,偏生手上满是掏肉沾的红糟米粉。一厨房能干人,除去她没一个会烧柴灶的,大眼瞪小眼,爱莫能助。满福嫂急忙忙便要去洗手,孰料救星从天而降。原来颜幼卿见安裕容半天没回去,遂寻到厨房来,瞧见这番狼狈景象,来不及笑话黑脸包公般的颜皞熙,呆头鹅般傻站着的安裕容,先弯腰收拾满灶膛浓烟弥漫的柴火。他抽出一根堵塞烟道的老树桩,将闪着红星的灶灰用铁钳扒开,再架上几根带叶枯竹。轻吹一口气,转瞬间如变戏法般,火苗呼呼上窜,熊熊燃烧。锅里开水咕嘟,蒸汽上涌,红糖发糕的甜香顿时绵绵四散,暖人心肺。
  满福嫂长吁一口气:“多亏小少爷来得及时。这发糕最怕一把火烧不到头,软塌塌发不起来,不吉利的哪。”
  颜皞熙作为新式学堂出来的新式少年,当然不信这些无稽之谈,但仍然羞愧得低了头。被母亲赶出去洗脸,径直去了前边包饺子,再不肯回来烧火。厨房众人又是一场笑,安裕容趁着笑声钻进灶台后,与颜幼卿挤坐在一处咬耳朵:“我看屋后檐下晾着芋头,洗几个过来烤正好。满福嫂秋天做的桂花糖还有几大罐子,咱们帮她多吃点。”
  因午间没正经吃饭,天刚擦黑,年夜饭便吃起来了。厅堂里支起大圆桌,桌下摆着火盆,四周点起新式油灯,暖和明亮。桌上南北大菜并集,山珍海味齐聚,中西美食合璧,新旧风格交融,锦绣荟萃,惹人垂涎。
  当中两个热腾腾大铜火锅,一个里是油汪汪的红焖羊肉,一个里是清凌凌的酸汤老鸭。这边一个红烧鱼翅,那边一个清蒸鳗鲞,这边一个红焖大虾、那边一个爆炒虾仁,这边一个炸酥肉,那边一个红糟肉……葱爆海参、糖醋鲤鱼、四喜丸子、芙蓉鸡片,这是兖州北派风味。珍珠丸子、梅子排骨、大汤黄鱼、火腿春笋,这是越州江南特色。三鲜饺子、红糖发糕、桂花芋泥,奶油蛋糕,甜咸点心属南北中西合璧,家酿花雕、舶来洋酒更是显出新旧风格之交融。
  陈阿公派人回话说就在另一户村老家中吃了,林满福夫妇坚决不肯留下同桌吃饭,只因推辞不过,装了几样菜带回家去吃。又特地交代少爷夫人们吃完不必管,明日清早他夫妇两个来给主子们拜年,顺便收拾即可。
  这一顿年夜饭,吃得畅快无比。兄弟三人皆无父母在堂,不必管那些繁琐规矩。又是暂驻他乡做故乡,祭祖上供之类也省了。林满福想得周到,年货中备下了香烛纸钱。然徐文约以长兄身份发话,倡导新风,大人孩子举杯默祝一番,以示追念,便罢了。两位女士都能喝几杯低度酒,男士们更是酒量不浅。颜皞熙自认马上要成年,磨了母亲半晌,往桂花蜂蜜水里兑进去半盏花雕酒,故意喝得频频咂舌,专馋自己妹妹。
  酒过三巡,菜也回锅热了一回,众人愈发随性。兄妹俩合唱了几首学堂里教的新歌,郑芳芷与黎映秋也不忸怩,朗诵了近期在同声诗画社沙龙里写的诗。徐文约模仿说书人口气,讲了一段从前办报时听来的市井趣闻,逗得大伙儿哈哈直笑。随后安裕容站起身,来了一段《锁麟囊》:
  “这才是今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
  “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
  “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
  “种福得福如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他唱这个有些从前功底,更兼眉修眼俊身段风流,惹得众人喝彩不停。在座诸人无不是劫后余生,从前萍水相逢,而今情意深重,虽前途仍难揣测,回思过往,确乎当得起“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这一部新戏刚在申城公演不久,十分红火,大人孩子多少都会哼几句,一时齐声应和,欢乐融融。
  安裕容借着微醺之意,非要拉颜幼卿一同唱。颜幼卿不擅长此道,终究拗他不过,窘迫道:“我给你、给你配一段剑舞罢……”脱去外衣,随手抽了屋角花架上梅瓶里一支腊梅,跟着词曲节奏舞将起来。举动之间刚柔并济,梅枝带起劲风,梅花却不惊一瓣。众人皆知他一身好功夫,却难得有此机会近处端详。待见他收势站定,推开扑过来的安裕容,脸红气不喘,便知只是羞涩而已。倒是另一个,分明有几分醉了。
  都是自家人,起哄的起哄,凑趣的凑趣。子时已过,郑芳芷把两个孩子赶去睡觉,拉着黎映秋去厨房,预备煮一锅甜甜的汤圆给大伙儿醒酒。
  听见院门响动,颜幼卿忙出外探看,却是村里后生送了陈阿公回来。见主家都在,陈阿公便过来招呼。徐文约问起春会之事,陈阿公连连叹气。舞狮共计四人,为春会配合练习许久,一个主力受伤,紧急之间,实在没有合适的人能替。只能天亮赶紧去别村看看,能否借到人手。
  安裕容趴在颜幼卿背上,眼睛半眯,酒香随着语声喷洒:“去别村借什么?我,还有阿卿,我们俩,舞一头狮,保管赢个头彩!”
 
 
第91章 照影若惊鸿
  正月初六,铺户开张,清湾镇上下五村舞龙舞狮于镇上汇集,演完这最后一日,春会便结束了。百姓走亲串户拜年问安已了,到这一日,自是举家扶老携幼而出,来镇上看龙灯狮会。大小船只密密挨挨,将河道挤得不见水波。各村舞龙舞狮的队伍乘大乌篷船,天不亮就出发,争相赶早到镇上预备着。
  早年间旧俗,舞龙舞狮沿着水道两边街市走一圈,各家铺户放个鞭炮,撒个红包,便算完事。自从江南艺术专门学校成立,便将校门前空地借出,供龙争狮斗舞个痛快,民众围观亦不再有落水之虞,也是与民同乐一桩盛事。
  依照市府规定,学堂春节不得放假,须照常上课。江南艺专才打赢官司不久,叶校长自问承了当局照拂之情,不好意思转身便过河拆桥,遂响应政府号召,遵照新规执行。只是到了初六这天,到底没法还把学生拘在课室内,于是寻个现场写生、实景采绘的由头,停了半天课。午间放学,学生们有如开笼放雀般涌出校门,午饭也顾不得吃,纷纷打算看完最后一场比斗,再去镇上饭馆酒店聚餐。
  俞蜚声同几个教员相携而出,闻得远近锣鼓喧天,鞭炮炸响,心头不禁蠢蠢欲动。只是毕竟争不过学生年轻力壮,也须顾及教员体面,才施施然安步前行。忽听前方喧哗议论:“举绣球那个,是哪个村子的后生,好俊俏的样貌!”
  “这长相,这身段,不会是请了戏班子里的小生罢?是哪个村子这般舍得花钱?”
  一群女学生听见,纷纷踮脚翘首:“哎,快瞧瞧,举绣球的什么样?”
  又有人道:“那滚绣球的狮子也抢眼得很呐!嚯,好漂亮的飞扑,比旁的狮子足足高出半个人身,不会是练家子罢?”可惜叫女生们争先恐后的呼喝声遮掩,留意的人不多。俞蜚声性好热闹,对那模样俊俏的举绣球者不感兴趣,倒是很想瞧瞧技艺高超的舞狮,紧走两步,挤进围观人群里去。
  忽然又是一阵喧哗,成群结伴的男女学生猛地骚动起来,一个个奋勇争先往中间钻,嘴上犹自不停惊呼:“真的么?不能吧?真是玉容先生回来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