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好艾蒿之后,苏白就去准备馅料,好在家里红豆绿豆都是有的,红豆和绿豆分别放到锅里去煮。因为豆子没有提前浸泡过,煮的时间要稍微长一点才能煮烂,放着这边的锅在煲,他就去忙别的。
正好刚才带回的东西里面就有肉,把瘦的切出来做成肉松。
做肉松只要瘦肉,不要肥肉,肥肉炒起来会出油,不能使肉松干爽。
把瘦肉切开,用擀面杖擀平之后,然后用手撕开。
下一步就是炒肉松了,在锅里放入油、酱油、盐和糖,然后把撕好的肉松放进去,快速不停的翻炒三十分钟即可出锅,需要的肉松就做好了。
等他把这些东西都处理好了之后,盆子里的艾蒿已经泡好了。
把泡好的艾蒿倒入石舂里面,捣碎了,把青汁滤出来,不要渣。然后把青汁倒进锅里煮开,把煮开的青汁倒入面粉里面,用筷子搅拌,然后揉成面团。
旁边两个光看着也不懂得帮忙的人,苏白怕这两个人会越帮越忙,反而他自己做还快一些。
就是准备的馅料比较麻烦,做了一样又一样,等把熬出来的红豆和绿豆都做成豆沙,最后一步就是包青团了。把面团捏成小碗状,往里面塞入馅料,然后收口,用手心把青团搓圆了。
在下面垫上叶子,把包好的青团一个个放上去,大火烧十分钟左右,锅里的青团就做好了。
这期间,旁边一人一狐一鸟都没有离开,三双眼睛都盯着锅看。
算着时间一到,苏白就去把盖子掀开,把里面蒸好的青团拿出来,见小火儿伸出一只小爪爪过来碰,他连忙的抓住这只小爪爪,“别碰,等会凉了再吃。”拿了一个盆子过来,他把蒸好的青团都捡出来,又另外的放了一锅进去蒸。
刚才做的青团太多了,一锅蒸不完,要分两锅蒸。
“唔~”小火儿只好把小爪爪收了回去,盯着蒸笼上一个个绿色的小团子,小鼻子动了动,一双眼睛眼巴巴的看着苏白。
“别着急,等等就能吃了。”苏白一脸哭笑不得,找了一个小盘子过来,按照味道的不同,挑了几个青团到盘子上,端到外面的小桌子上去放好,身后一只大尾巴的小狐狸跟着。
就连段玉衡都挪了一个地方,问他,“这就是你刚才说的青团?”
“嗯,是啊,这个是用艾高打出的汁做的,做出来的团子就是这个颜色。”苏白记得小的时候,每年清明节他爷爷和奶奶都会做青团吃,那个时候他还在老家读书,一直都跟在他爷爷奶奶的身边,这些东西看多了,他便也会做。
等到他稍大了一点之后,家里很多活都变成了他爷爷指导,干活的是他了。
不过想到那个时候,苏白还是觉得那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间。
到青团放凉了,旁边等了许久的小火儿迫不及待的捧起他的那一个青团咬了一口,小脸上的表情有点小纠结,似乎不太喜欢吃,但是又舍不得不吃。
段玉衡看着这个青色的小团子,两只手指捏起来,咬了一口,外面的皮柔软弹牙,他拿的这个是肉松馅的,咬进去里面是肉松。
“怎么样?你们觉得好吃吗?”苏白自己也拿了一个来试试,他拿的这个是红豆馅的,咬进去里面是红豆馅,他盯着在吃青团的段玉衡问道。
“嗯。”段玉衡点了点头,第一次吃这样的东西,觉得尚能接受,就是外面有一股青涩的味道,应该就是刚才苏白倒进去里面绿色的青汁的味道了。吃完了第一个之后,他又吃了第二个,吃的第二个是绿豆馅的,他还是觉得前一个的味道更好一些。
不过小火儿一个都没吃完就跑了,显然是不太喜欢吃这个。
“……”苏白。
等他做完青团都已经是下午了,做这么几个青团花了他半天的时间。
第二锅青团起锅放凉了,苏白找了两个小篮子过来,装了两份青团进去,另外的又装了两小坛子的酒,准备进村子里一趟。不然等到明天刘掌柜那边派人过来采茶,他还要忙着炒茶的事,这么一忙活大概又要忙半个月,可能就更没有时间进村里去打听消息了。
好在家里的小家伙还在睡午觉未醒,段玉衡在他的屋子里面,他也没有进去打扰,就提着小篮子,关了院子的门,往村子里回去了。
回了村子,他第一个去的是村长家,把东西交给七婆,说道:“这是我自己做的青团,还有一小坛子的酒,这个酒的劲酒有点大,您让村长喝的时候小喝两口就好,不要贪杯。”
“好好,你这孩子,怎么还送这么东西过来啊,也不留着你自个吃的。”王氏接过小篮子,她还记得上回苏白送他们的几个饺子,到现在她都还记得那个饺子味道。不过他们总不好去别人家问别人要,就只能吃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吃过了。
倒是没想到这个孩子今日又跑来给他们送东西,还是送的这什么团子,他们从来都没见过,更别提吃过了。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么么哒!
第69章 套麻包袋打一顿就好了!
“我包的多,家里还有,家里还有。”
“你这孩子,来来来,快进来我们家里头坐坐喝杯茶。”
“不了不了,我还要到周婶子家去一趟,就不进去坐了。”
面对妇人的热情,苏白有点无法招架,回答了妇人问的几句关心的话,他并没有进去里面坐,跟妇人道了一声告别,就提着篮子往他上次去过一回的周婶子家去了。
站在后面的妇人看着走了的少年,低头看了看手上的小篮子,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回了院子。
村长见到妻子提着一个小篮子进来,刚才他在屋里头听到外头的说话声,便问了一句,“刚才是谁来过了?你手里提的是什么?”
“是几个小团子,刚三郎那孩子来过。”王氏掀开篮子上面盖着的布,拿了几个小碟子,把篮子里面的小团子一个个收拾出来。村长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是谁,想了一下才想起这个三郎是哪个三郎,“这是啥东西啊?”
“说是青团,里面有红豆馅绿豆馅啥的,我也没吃过,你们尝个瞧瞧。”王氏把碟子摆在桌上,给坐在位置上的村长和儿子拿了一个,又给两个孙子孙女一人拿了一个。
今日是清明节,苏杨也带着媳妇从镇上回到家里了,他们是在镇上开酒楼的,一看就看出这个小团子很有特色,如果能放在他们酒楼里卖的话,肯定是不错的。
不过这个三郎是谁?苏杨有些好奇的问道:“阿娘,你们说的这个三郎是谁啊?”
“就苏家那孩子,以前脑子有点不聪明,你以往回来也见过的。”王氏说起了村子里发生的一些事,顺口提了提苏家的那些事。苏杨才从母亲的嘴里知道原来是村子里以前的傻子,哦了一声,“原来是他啊,我记得的。”
以前看那个孩子傻,偶尔遇见了,他还会给那个孩子一点吃的,没想到突然好了,“原来那孩子已经好了啊,我少回来村子里,都没听说过这些事。”
“你们少回来,自是没听说过了。”王氏笑道。
小丘氏看到婆婆拿出来的青色小团子,笑着说道:“阿娘,这几个团子看起来真可喜啊。”
“是啊,看起来是很可喜,我这都舍不得吃了。你们快尝尝看好不好吃。”王氏对上次吃的几个饺子还记忆犹新,就不知道这一次那孩子做的这个小团子味道如何。
村长接过青团子,咬了一口,就吃到了里面的馅,也不知道是啥东西做的。
“如何,好吃不?”王氏好奇的问道。
“还行。”村长摆摆手,让妻子自个吃个尝尝。苏杨也吃了一口小团子,他吃的那个是咸口,盯着里面的馅看了好一会,都没有琢磨明白这个是什么东西做的馅,“你们吃到的是什么馅儿的?”
“我的好像是红豆的。”王氏也吃了一口,满意的点点头,果然那孩子做出的东西味道就是好。
……
这个时候苏白到了上回来过的周婶子家门口,隔着院子喊了一声,一位年轻的妇人从里面走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儿。周婶子见到门外的少年,走过去开了小院的门,问道:“三郎你怎么来了啊?”
“我在家自个做了点吃食,想着给周婶子你们家送几个过来。”苏白把手上提着的东西递了过去,被请了进去,他跟后面走出来的周二牛打了一个招唿。
自从上回到苏白那儿去帮忙做工之后,周二牛对苏白的印象也很好。见到妻子的手里提着一个篮子,知道是苏白给他们送了东西过来,里面还有一小坛子酒。
周二牛平时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尝两口酒,见着有酒就笑得一脸眉开眼笑的,“怎的还给我们送东西过来啊,这坛子是酒不?”
“是啊,是我自个酿的酒,想着送点过来给周二哥你尝尝。不过酒劲有点大,周二哥你喝的时候注意不要贪杯喝醉了。”苏白在小凳子坐了下来,笑着应道。
“放心吧,你二哥我的酒量好着呢。”周二牛接过小坛子,一打开闻到这个酒味,简直是绝了,眼睛都亮了起来,“这个酒,香啊!”他喝了这么多年的酒,就没有喝过这么好的酒。
“呵呵,不是多好的酒,周二哥不嫌弃就好。”苏白并没有说他这个酒卖给酒楼可是卖二两银子一斤的,至于酒楼转手卖出去又卖多少钱,他就没问过了。
不过上回他们到四海八方去吃过东西,他也知道那里的东西吃出了名的贵,酒楼从他这里拿的酒,转手肯定不止卖二两银子一斤,可能二十两一斤都有可能。
“阿娘~”
见到阿娘拿了吃食,两个小儿蹭到阿娘的身边,一脸渴望的盯着小篮子里的东西,虽然没有吃过,还是姐弟两个还是知道这里头的是好吃的东西。
“两个小贪吃鬼,来,拿着去吃吧,去谢谢三郎哥哥。”妇人笑着给两个孩子一人拿了一个小团子,去拿了一个东西把篮子里的团子拿了出来,又往空了的篮子里面装了一些东西进去。
两个孩子也不怕人,拿了吃食就过来跟他道谢,苏白忍不住的笑着摸了摸小男孩,让他们拿着吃就好。
他今日来是想向周二打听一点村子里的事,两个人聊了几句闲话,他就顺口问起,“周二哥,我住在外边不怎么回来村子里,不知近来村子里可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吗?”
说到这个啊……
周二牛一直盯着苏白看,见到少年的眼神清澈,并不像是被脏东西附身,神志不清的人,就把外头传的那些话告诉苏白,“外头那些话说得还跟真的似的,我是一点都不信,他们又没去过你那儿,连你的人都没见过几回,就在胡言乱语。”
“是啊,外头的那些话我也听到了。”正好这个时候周婶子从外头进来,听到了夫郎的话,附和道:“可不就是胡说八道嘛,也不知道谁那么缺德,传出这种话。”
他们在村子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村子里有些什么人他们都知晓,这些话肯定是有人传出来的。以前村子里的人就爱说傻子什么、傻子什么的,现在别人的傻病都已经好了,又在背后乱造这样的话,村子里那些无事的长舌妇,就喜欢在背后乱说别人的这些话。
“我没怎么进村子里,还真的没听别人说的这些话。”苏白想起了苏家人见着他的反应,他的心里还觉得奇怪,现在终于找到解释了。
还有他刚才从村子里走过,遇到几个村里的人,他还说怎么别人看他的眼神怪怪的,原来如此啊。
“你住在村子外头,没怎么回来村子里,没听过这些乱传的话自然也不出奇。”外头说的这些话,周婶子并不大相信,这个孩子他们看着长大,傻了这么多年,被兄嫂糟践欺负,好不容易这傻病好了,他们还说这个孩子苦尽甘来了。
“这些人整日在外面传这样那样的话,空口就来,真是太缺德了。”
“周婶子别气愤,是与不是,也不是外头的人说几句话我就怎么样了。”见妇人如此为他气愤,苏白还笑着安慰了两句。
“其实我今天回来村子里,也是想向周二哥和婶子你们打听一下村子里有没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是因为前几日我家里进了贼,我就怀疑是不是村子里有人到过我家里去。”
苏白很怀疑现在村子里传出的那些话,没准就是那一日到他家中去过的人回来传出的,现在只要抓到造谣的人,他就能找到那日去他家偷东西的贼了。
“不是吧,有没有少了什么东西?”周婶子一听,瞪大了眼睛,连忙问道。
“东西倒是没少,就是等我回家,院子里一片混乱,我收拾东西的时候,还捡到一只大码、男子穿的鞋子。”苏白心想就他们家五两银的那脾气,真不是普通人能偷得了的。
那一日回到家他就觉得有点奇怪,他还说拴得好好的驴子怎么被放出来了,肯定就是去他们家偷东西的人想要偷五两银,被五两银给收拾了一顿,才会把院子搅成那么一副样子。
苏白顺口提了一句家里养的驴子,“我家里养了一头脾气不大好的驴子,兴许贼去我家中是想偷驴子,后来没偷着,被驴子撅跑了。”
“哎?还有这种驴子啊,是头好驴子。”周二牛听得觉得神奇,不过他们都知道有的驴子的脾气是不大好,不然驴子也不会被人说是倔驴子、或是驴脾气了,就是说的驴子是有脾气的牲畜,一发脾气就撅蹄子。
说到这里,周二倒是想起了一件事,“你不说我差点忘记了,就前几日我见着老麻子他们几个一脸鼻青脸肿,像是被人打过似的,我们还在背后说了几句他们是不是到哪里去偷东西让人抓了。”
“现在你这么一说……我怀疑,没准他们就是到你家里去偷驴子,被你家养的驴子狠狠的收拾了一顿的!”
“就村口那三个人吗?”苏白眯起了眼,他对那三个人倒是很有印象,而且还不是什么好印象。
原因就是那三个人以前每回见到傻子都会捉弄欺负傻子一番,村子里有周婶子这样的好人,自然也有三个无赖那样的恶人。说到那个三个人,还真的是他们村子的极品,整日在村子里偷鸡摸狗、不干人事。
“对,肯定就是他们去过你家。”周二牛的语气笃定的说道。
“哎,你们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村子里一开始说你的那些闲话的人,可不是他们家来的人吗!”周婶子倒是也想起了一开始村子里流传出关于苏白的那些话,就是那几家人给传出来的。
39/176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