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问句,但林含柏压根没打算听从容初的意见。
自顾自脱了外衫。
正是女子最好的年纪,含苞待放,不,已然对一人绽开。
容初只知道死读医书,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此刻的林含柏。
她想,她比书好看。
于是手里的医书就这样滑落下来,砸到木板上,没人去管。
林含柏把人给压到地上,制住了她企图挣扎的手。
“昨夜还未尽兴,不若……”
“这可是在外面!”容初声音都拔高了一个度,“你荒唐也要有个度!”
林含柏诧异看她一眼:“说什么呢,我只是说,想给你捏捏肩,昨夜累着了吧?马车颠簸,正好可以补一觉。”
容初讪讪,理亏:“哦,哦,这样啊,那,那你捏吧。”
林含柏在容初看不到的地方狡黠一笑,得寸进尺固然很好,但这般也别有乐趣。
乐初容,我会跟你慢慢纠缠的,该是我的,你躲不了。
***
容初赶到都野城的时候,萧启正忙着命人处理乱葬岗的尸首。
所有人,穿上厚厚的不透气的衣裳,布条、油纸,什么有用的都用上,全副武装,以前所未有的紧张态度对待山林中的乱葬岗。
这里,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是他们,他们的祖祖辈辈欠下的债,所以只能偿还。
越过层峦叠嶂的山林,来到山脚下,已搭起了厚厚的柴火堆。
为避免引起山火再生事端,刻意选了片空旷的地方,离人所居住之地有一段距离,虽不知燃烧升起的烟会不会有所害,但总归避着便是了。
他们怕了,喝水、接触、谈话……正常的生活因为这病而彻底摧毁。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小心些总归是有好处的,从河里捞上来的湿漉漉的尸体,烧是肯定不能烧的,知府寻了座破庙,把捞上来的尸体全都放进去。夏季的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萧启发现乱葬岗的第二日,天便放晴了。
于是所有人行动起来,在太阳底下晒……尸体。
这画面极其的诡异,像是丰收之时农民晒玉米粒、种子之类的。
只是鼻尖嗅到的不是粮食的香味,而是尸臭。
他们苦中作乐:等这一次过去了,明年,会丰收的!
姜根的病,还是没有转机。
如姜根这般的人很多,是凭着闵于安带过来的药材吊着命,但没有恶化就是好消息。
可药材也不多了。
等到这些药材用完了,又该如何呢?
漆黑的烟雾、冲天的火光,烈火熊熊的燃烧者,就像是人们心中的希望。
源头解决了,那么以后,会有转机的吧?
老天似乎听见了他们心里的愿望,陆陆续续有医者赶来。
而这其中,容初等人被军队服饰的人所包围,格外显眼。
“兄长怎么来了?”问这话的是闵于安,既来之则安之,成日呆在府里,实在不是她的作风,所以干脆到了城门处迎接前来增援的大夫,把他们都给妥善安置了。
能够得到公主殿下的亲自接待,他们与有荣焉。
“这话应该我问你的。”容初说。
闵于安眉眼弯弯,理所当然道:“她在这里啊,我当然得在。”我怎么会丢下她一个人,她也别想丢下我。
容初神色复杂。
林含柏从马车上下来,凑到闵于安面前挤眉弄眼:“公主是不是还忘了臣?!”
闵于安同她交换一个眼神,立刻就懂了。与自己一般的死缠烂打,死不放手,林含柏也得到她想要的东西了啊。
这样很好,想要的就要自己去争、去抢,一味的等待,不会有结果的。
至于失败?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她本就一无所有,而现在,有了这个人,她便拥有了一切。
看看,这不是就成功了吗?
“兄长这一路辛苦了,府里已经没有空房,只好委屈兄长住客栈了。”
容初摇头:“哪里,与志同道合之人住在一起,交流心得,求之不得。阿启她……”
“她正在忙,等忙完了,我会让她来见兄长的。”
容初颔首:“那你自己小心,别太累了。”
然后便跟着其余人去了分配的客栈。
闵于安站在原地,愣了半晌,哑然失笑。
终于得到容初的认可了……
除了萧启,她不在意任何人,但容初不同,她是萧启的阿姐,在萧启心里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闵于安想融入萧启的生活,就得接受她的一切。
不远处,林含柏有些吃醋:“你都没跟我说过这种话!”
“……”容初颇有些无奈,“你用得着我说?”从小就惯会偷懒,从不累着自个儿。
林含柏:“我在你心里就是这样?!”我生气了!不哄哄是不会好的!绝不!
隐约听到这些的闵于安,从身侧的荷包里取出颗糖塞进嘴里,不知从何时起,她也有了这样的习惯。
林含柏跟自己还是不同啊。
像个有恃无恐的小孩,可以放心大胆的索要更多。
不过自己这样也不差。
闵于安怎么会知道,林含柏有的,她一样不缺。
她的将军,早就喜欢上她了。
不是单相思,而是……两情相悦。
萧启为了她可以不要命的猛攻辽国,无惧刀枪剑戟浴血沙场。
只为了接她回家。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她的将军没死在战场上,反倒憋屈地死在了某人的后院。
若非造化弄人,那年踏平辽国的,应该是萧启。
她会牵上她的手,带她回家。
这一切闵于安都无从得知。
但那些经历过的岁月,总不会白费。
她们现在很好。
这便够了。
第109章 为何
人力有限, 只能将有限的精力集中于一件事情上。
之前觉得,在生死面前,所有纠结的心思都是再小不过的事;而今, 事关这么多条人命,儿女情长就成了小事。
萧启所纠结的那些东西,关于闵于安的不对劲、她重生之后所走的路, 都无暇顾及。
眼前最重要的, 是人命。
客观地的说, 这些人的生死与她无关, 是死是活,萧启都不受影响。但她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人活着总得做些什么, 留下些什么, 所以尽力而为。
为此, 付出些牺牲也是值得的。
都野城曾是座繁华的小城,来往人流颇多,而疫病这种东西,就悄无声息地, 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传播开来。
知府以为火烧病人就能阻断,可他关起来的那些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罢了,这病起初表现出来的只是里急后重, 普通人谁没拉过肚子呢?若非严重到无法遮掩的地步,知府也不可能硬把人给关起来。
可越来越多的人染了病。
像是白粥里扔了一粒老鼠屎,只一粒,整锅粥都毁了。
鼠,也是疫病传播的关键。
它们可在任何地方生存, 吃什么都能活下去,尸体,也是其中之一。
吃过染了病的尸体,再钻进正常人家的米缸里蹦跶两下,就会有人遭难。
这么多的途径,仿佛一瞬间,老天就不再眷顾身为万物之长的人,一门心思地想灭掉他们。
但他们想活。
所以挣扎求生。
***
瘟疫,是一个让所有医者的闻之色变的词。
有史料记载:“□□疫病,朝发夕死。”
当下的情况虽没有这样严重,但也差不离了。
《琐碎录》又说:“沟渠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
依照前人留下来的经验,在保持饮食住所干净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寻找解决方法,是他们唯一能做的。
查案讲究追根溯源,萧启以为找出了源头,便可以顺利解决,但总归是她天真了。
将死之人,无药可救,无医可治。
在疾病面前,人力所及,少之又少。
而城里的百姓,连个可以怨恨的东西都没有,这是他们祖祖辈辈欠下的孽债,只有拿命去还。
佛家讲的因果论,是真的。
当漆黑的烟雾带着难闻的气味播散开来,面掩布条的他们心里满是茫然,全然没有找出源头的惊喜。
——怎么办?
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自然是有人来解决。
车马太慢,消息闭塞,没有救助,所以发展到了这样严重的地步。但当消息传播开来,就陆续有人赶来,城里的客栈住满了人,全是大夫。
黄帝内经有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士农工商,高低贵贱,人分三六九等,普普通通的一个职业,都可以分出等级来。
但是真到了这种时候,谁又会在乎那些呢?
四处走街串巷的游医、大小城镇医馆的大夫、代代相传下来的医学世家、还有专为皇亲国戚治病的御医,全都不分你我聚在了一起,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救人。
进了客栈,说是休息,却没有人休息。
来的大夫们都只有一个目的:找出有效的方子来。
闭门造车,关起门来一个人死命的想,便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
在去专门安置病人的地方看过以后,从各地赶来的医者就把随身携带的医书典籍孤本之类的翻出来,从中寻找灵感。
但也并非是和乐融融,争吵在所难免。
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大夫同另一位不修边幅的大夫吵得脸红脖子粗,唾沫几乎要喷到对方脸上。
正是吵的激烈之际,眼角的余光瞥到撇到刚刚进来的容初,顿时休了战。
外表养眼的人,总能让人心生欢喜。
“后生,你来评评理,是我这个方子好,还是他的方子好?”
“你的一看就有问题,那一味药都是错的!”
“你才有错!呸!”
二人齐齐望容初:“你说谁的对?!”
一只脚踏进门内,另一只脚尚在门外的容初:“......”
她沉思片刻,说道:“不如都试一试?”
本就是和稀泥的说法,却歪打正着。
两个在外头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却好像刚刚想起来似的,都怪他们太在乎结果。
口头上说的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呢,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试过才知道。
他们从学徒时期开始背的医书典籍,不都也是前人一步一步试出来的吗?
于是门都还没有踏进来的容初等人,随着他们去了安置病人的地方,先看看情况再说。
进门便能闻到一股恶臭,混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便是环境再干净,还是有阵阵臭味传来,是呕吐物的气味,也是人的内脏腐败的味道。
腹泻、呕吐、里急后重、皮肤干瘪、形容枯瘦……
年纪性别不一样,却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都是……将死之人。
好像“死”这个字已经印在了他们脑门上,便是削下一层骨肉来,也无法剔除。
生不如死,只有绝望。
但活着,还是有希望的,就在大夫身上。
众多医者将这里围了个水泄不通,调动数十年来的知识储存,只为寻出个有用的法子。
药材煎煮的味道,渐渐盖过了臭味。
是希望的味道。
这厢忙得热火朝天,那厢却有源源不断的人送进来。
容初被那两个老者拉着评论谁的方子更好,还没有个完,无法脱身,随行的几位都各自散开来,自觉帮忙。
有人在门口大声宣告:“这边又来了几个!”
简陋的木板上,是不住吐血的女人。
穿着的衣衫已看不清原本的颜色,吐出的血染红了身下的木板。
李大夫凑上前去,想给她把把脉,怎么会吐血呢?
却有血喷溅在脸上,女人一慌,就要从木板上爬下来朝他道歉,被李大夫拦住,他不在意地拿袖子抹去脸上的血:“无事,你躺着吧,我来给你把脉。”
不一样,跟这里的所有病人都不一样,脉相太怪了。
李大夫从医十几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脉相。
***
闵于安在城门处守了一天,等来了换班的其余人,于是踏着月色回了知县府邸。
萧启指挥着人把尸体都给烧掉,烧完的粉末也不敢随意放置,统统收整好,放进盒子里,层层包裹在远离人烟的地方,挖了个大坑埋进去,当然,是避开了水源的。
被污染的河水需要好久等着它自己修复,而他们总不能把水都抽空吧,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时间,会抹平一切。
一整天的心情都是沉甸甸的,而晚上,大抵是少有的温情时刻。
洗漱完躺在床上,也不说话,就这样静静地躺着,闻着枕边人的气息,心就平静下来。
像是所有的消极都被抹去,暖暖的不想动弹。
舍不得睡去。
很困。
可是,舍不得啊。
发丝纠缠,不分你我,像是老夫老妻。
闵于安翻了个身,抱住了萧启:“淮明,我好累啊。如果可以,我真想什么都不管。”什么灾民,什么天下,自私也好,无情也罢,只要有你,我都无所谓的。
而回应她的,只有苍白的几字:“你不该来。”
如果你不来,便没有这样多的烦心事,可以安安稳稳的,你要的一切,我都会双手奉上。
但有你陪伴,心中竟可耻的有些欢喜。
轻轻搭在萧启身上的手猛然收紧:“你又说这种话!”
又是这种感觉,没来由地觉得奇怪。
萧启想起了自己的困惑,闵于安的不寻常理之处。
85/104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