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周哥你又红了(穿越重生)——山中散材

时间:2021-09-25 20:34:22  作者:山中散材
  这种明星的气势,那种桀骜不驯的风采,让他一张脸,无论如何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故事性。
  凭借着那种从小养出的明星气势,他永远都无法出演配角。
  那实在是一张天生的主角脸,一路上满是繁花与掌声。
  现在原主的这张漂亮脸蛋反而使他的戏路变得狭窄了。
  这可真是一种历史性的倒退。
  这张受尽苦难的,悲怯的、无奈的脸。哪怕原主他那么年轻,却也有了一种不经意流露出的苦相。
  人的经历是会在脸上显现出来的。
  而原主,毕竟,他只是拥有先天给予他的一张漂亮脸蛋儿,却没有与脸蛋匹配的能力与经历。
  古人有云,德不配位。
  原主拥有一张漂亮的脸,可惜,他并没有与美貌匹敌的能力。
  美貌与能力,手腕,个性,才华任何一个相匹配都是王炸。
  可美貌不能只是美貌。
  周扬深深地清楚这一点。
  他每天都在不断的磨练演技,为了《风流》把里那个鲜衣怒马的纨绔子弟谢尚演出最精彩的一幕。
  为了演好谢尚,周扬阅读了几十本魏晋方面的书籍。并且把《风流》的原著也阅读过,甚至去拜访过写《风流》原著的作家,问及他对谢尚的构建、感受。
  “他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人物。”
  “他是魏晋风流时代的缩影,向往自由却被时代的牢笼所圈禁,不得以的去追求畸形的的自由。”
  “他不是个英雄人物。”
  “他是个悲情人物。”
  “自从他跟玉山相遇,他们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不得善终。”
  周扬每天都在做笔记,标注,谈感想,写读后感。
  越走进魏晋南北朝这个时代,越了解那个华衣的谢尚,也就越来越清楚,谢尚虽没有谢安恒温那么出名,却有自己独属的光芒。
  也就越来越能演活这个人。
  无论是导演老王还是剧组的工作人员,还有同剧组跟他演对手戏的演员,都发现,相比较一开始,周扬的进步越来越大。
  他演的谢尚越来越活灵活现。
  唐斜安沉浸在戏中的时间越来越长。
  这一次剧组放假,给予主角团的沉静时间更加长了。
  每一个人都在寻求演技的进步。
  包括周扬。
  在这次放假之中,周扬每天都在跟088聊天。
  088是个很能说的女人。
  不过前阵子一直在剧组的时候,088一直没说话。
  这让周扬感到很诧异。
  就像邻居家养的鸭子突然闭嘴了一样。
  人们总是会怀疑它是不是被宰了吃了,而不是它不想说话了。
  【周扬:088,你最近一直在干啥,你一直都不过来找我。啥情况?】
  【088:嗯,最近呢我投稿在系统废文网的您与唐斜安的同人文那啥,嗯,一直在努力更新呢。嗯,我一直持续关注您们的生活呢,请不用担心。】
  【周扬:我觉得你有问题,海棠文作家,你一直在嗯嗯嗯,你迟疑了唉,说实话,你是不是在撒谎?】
  【088:……这个(?⊿?)?~怎么会呢宿主~人家家一直在搞社会主义兄弟情呢,特别特别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扬:…………行吧】
  跟明显满腹心思不说人话不干人事的系统088掰扯完后,周扬开始清算微信好友。
  互联网没有记忆。
  红了点后的周扬收到了认识的、不认识的、认识的半生不熟的各色人等的“恭喜”。
  无论这些人以前是怎么欺负原主,个个是大爷样的。现在周扬一红了,就必须打脸一样上赶着回来当孙子。
  孙子当的很到位。
  瞧瞧这彩虹屁一个个吹的,比周扬那些粉丝都好,肯定都是那些文科毕业的宣发团队写的,还怪有文采的。
  “您是夏天的风,吹动我心房”
  “您是秋天的雨,降在我心上”
  这俩人宣发是不是撞了?怎么这么像?
  一查,俩演员果然是同公司,估计是咖位小,宣发是同一个吧。
  过去周扬微信里就没几个大咖。人家都不屑于加他。
  现在走哪都能听到微信提示音,几个小演员说他是他们偶像,想合照。几个综艺咖说有节目,要带带他。当然,各人心里门儿清,蹭热度的委婉说法而已。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娱乐圈这个圈里,只要有人能火,那有些人可真是想不劳而获多分点流量。
  只不过要脸和不要脸的区别而己。
  这些人像潮水一样涌来,欢呼声,赞叹声。
  周扬一直在翻以前的聊天记录,翻完微信翻□□,翻完□□再进朋友圈,看有没有人给原主点赞评论。
  他发现原主是真的很爱发朋友圈,开始他以为可能就是那么一些。后来一直翻,一直翻,一直翻。完全翻不到尽头。
  他发现原主每天都要发个几条。
  最高记录是每天十条。
  他后来绝望的发现原主发了整整上万条微信。
  周扬:我湿你怎么那么能说呀?!你!!
  从几年前原主注册微信开始。
  一开始,原主就非常爱发朋友圈。
  在工地搬个砖都要拍几张夜景,然后几个工友给他点赞。
  工地搬砖太累了,就牢骚比较多,原主特别瘦弱,本身干这活就吃力。
  几个工友天天给他点赞,评论,鼓励他。
  一道斜阳降在工地上。
  显得落魄又悲壮的城市。
  第一个朋友圈是原主周扬发的几张照片。
  川阳工地王国瑞:小周,拍照拍的不错啊
  川阳工地陈景:小周啊,打的饭给你留外头了,别光顾着拍照看书,也顾着身体
  川阳工地赵小磊:周哥,今天我又瞅见小玲姐了,她可真好看啊
  川阳工地赵小磊:周哥,我在电视上看见你了!
  川阳工地赵小磊:周哥,你昨不理我了噻?
  最后一条显示时间是最近。
  周扬觉得很尴尬,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他的身体,所以他根本就没有理高阳工地赵小磊。
  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这些人。
  原著里根本就没有说。
  打开微信赵小磊,发现人家已经给他发了N条微信,一条比一条真切。
  赵小磊:周哥,我发现你演的那个《风流》火了呀。
  赵小磊:周哥你真厉害!
  赵小磊:周哥,你还记得小玲姐吗?我俩处对象了。过些日子我们就结婚了,我俩想着肯定要给你说呀,哪怕你现在可能来不了,也没关系,知道你比较忙。就只会你一声儿。
  赵小磊:就8月25。人家说是黄道吉日,我俩结婚。
  赵小磊:周哥,你是不是特别忙呀?
  赵小磊:周哥?
  ……………………………………
  突然就觉得有点对不起人家。
  周扬感觉到了愧疚。工人子弟就是纯朴,这破事儿要是放到娱乐圈里,人家准以为你是红了,现在看不起以前的人了。
  分分钟给你曝出来。
  多个嫌贫爱富的绯闻。
  怀着万分的歉意,并且翻看了以前的聊天记录,搞清楚原主跟赵小磊是怎么样聊天的。周扬回了赵小磊
  周扬:对不起啊,小磊。周哥最近一直在拍戏,戏里头导演要求收手机。所以一直没回你消息。
  当然这都是扯狗屎,演员,最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戏里当然不收手机,只是为了给这么多天都不回赵小磊消息捏造一个理由。
  周扬:你那日子我会过去的。
  周扬:哥给你当伴郎。
  赵小磊暂时没回。
  周扬继续翻看原主的朋友圈。
  艰难的工地时期里,原主成天拍拍照念念书,认真的过日子。而且经常把自己的摄影作品拿去投稿,别说,还有人收,
  一个十八线小城里,原主的摄影作品居然也算是一个糊口的选项。
  发觉自个儿在艺术上很有天赋了之后,原主就天天想着要考一个艺术类的大学。
  然后自己照相,摄影。
  这是原主一开始最淳朴的想法。
  学艺术是最烧钱的。
  原主想要以后好好的干艺术。
  得要赚很多很多的钱。
  于是,他飘向北方。
 
☆、原主的朋友圈2
 
 
  北方有一座城。
  宏伟,繁华,不可一世。
  城市正中心是封建帝王昔日的宫楼殿宇,如今成了享誉全球的博物馆。环路一圈又一圈,分割了城市。
  古城新发,北方曲折蜿蜒的胡同小巷,京味儿浓厚的口音。
  不时响着自行车清脆的铃声,追逐笑闹的少年们骑着自行车驶过青石板的路。
  几个巷口团团坐在大榕树底下的、清一色穿着软的面下去的白色背心跟深色大裤衩的老大爷扇着蒲扇,操着京音,时不时地聊着些国家大事。
  几只串串品种的狸花猫,被喂的油光水滑,懒洋洋地从檐上迈着猫步踱过去。
  几只土狗,趴在家门里的阴凉地,这么热的天,狗动也不动一下。
  然而在时间仿佛很慢很慢的胡同之外,是正飞速发展的城市。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日星月异。
  几千万人寄居在这座巨城。商业街白日里人流如织,摩肩接踵,黑夜中灯红酒绿,软红十丈。
  轮船从世界各地而来,带着商品、机遇和欲望,万国来朝。
  再繁华的城市,也有阴冷的角落。
  有人穿金戴银,富贵逼人,追求生活品质的高尚。便有人蜗居角落,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
  原主周扬便是这样一个人。
  他只有高中学历,在这座城里,什么也不是。
  他认认真真的去投稿,去摄影。
  但是人家看不上原主,这年头,连摄影作品也要问英雄出处。
  问你是哪个艺术学院毕业的,最好是国外。
  可原主哪里有这东西呢?
  所以无论原主拍的多好,也没有人收他的。
  非常搞笑的一件事情,在18线的小城,反而有人欣赏原主的才华,不在意原主的学历。而在这样一座开放发达的大城市,反而事事都要用学历来说话。
  学历就这么好用吗?
  在经历了很多次的拒绝以后,原主下定决心要考一个好大学。
  成天下决心似的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好大学的照片。
  然后,原主继续他的打工生涯。
  这一次,是理发店。
  以前同是晨阳一个孤儿院的、己经被领养的一个姐姐也来到这座城市打拼,在夜总会上班,原主叫她阿弥。
  很偶然的一天,阿弥到原主所在的理发店剪头发两个人才相认的。
  理发店时期,原主也是非常喜欢发朋友圈。
  好像有一种不表达就会死的大病。
  那个时候原主的人缘好像非常好,天天一群人给他点赞评论。
  他还是热衷于拍景色,不过这回还陆陆续续拍了人。
  这一张图,是树。
  盛夏。
  白日。
  能被几人环抱的大树。
  一座破破旧旧的理发店门囗,黯然无光的招牌上缠绕着几个半死不活的小夜灯,有一个破了外壁,裸露着里头的灯芯。
  几个人倚在洗剪吹门囗遮天蔽日的树,有男有女,清一色地杀马特头,五颜六色,有蹲有站,摆着夸张的姿势,正向着镜头笑。
  笑的很狰狞。
  配上那些头。
  原主一头质地柔软的黑发,一袭白衬衫,一张清丽脱俗的脸,鹤立鸡群。
  小清新跟重口味。
  在这一张照片里淋漓尽致。
  却又异常地和谐。
  这张照片就周扬这种平常人来看,都能说是一张青春气息扑面、动静结合的佳作。
  结果原主发的朋友圈是:“投鎬叒莈洧荿。圖爿潑茬萠伖圜,汏傢①赽俽賞妑(投稿又没有成。图片发在朋友圈,大家一块欣赏吧)。”
  洗剪吹王老板:尒淍莂洃杺,哪呮哪幇ふ亾芣慬兿朮(小周别灰心,是那帮子人不懂艺术)
  冼剪吹李财:僦湜,洎汏傢哆恏看妠(就是,咱大家多好看呐)
  洗剪吹孙伟:莪覺着尒淍芣烫個頭扝孒(我觉着小周不烫个头亏了)
  洗剪吹吴伟:當個汜淰(当个纪念)
  洗剪吹杨小彤:(????????)
  清一色的火星文,连原主都在用。看的周扬脑壳子疼,括号里的内容全是翻译,都是周扬百度之后的结果。
  真的是很不容易呢。
  原主这个进城打工人,真的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方式下掌握了很多没有什么用的技能呢。
  后来,原主又离开了理发店。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朋友圈并没有显示。
  就,到夜店去工作了。可能是那个叫阿弥的姐姐的介绍吧。
  原主人长得好,人又踏实能干。在夜店里赚的不少。
  反正这个时候的原主朋友圈就是一种变相的炫富,几张照片上,几捆红色的票子搁在酒盘子上。鲜艳又漂亮。
  原主虽然是一个小城市的孤儿院里长大的小孩儿,很质朴实在。但年纪尚幼,也难免会被大城市的奢华、拜金主义所腐蚀。
  但原主还没有失去初心。
  他每天坚持拍照,摄影。在朋友圈里发的照片越来越成熟。
  光与影的交错,酒瓶,少女,阳台,窗户,以及逼狭的出租屋里任何一件东西都可以成为他的作品。
  在夜店时期,原主赚的钱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网络的发展,原主也向互联网上投稿。
  原主的作品终于出现在摄影期刊上,有一回甚至被国家公认的优质地理期刊选成封面。
  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有一次,原主甚至拿着照片去参加了国家的摄影比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