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于仁王的“一场比赛解决不了就两场”的说法接受良好,或者说他本人就是“有什么事打一场就能够解决”这种理论的信奉者。
虽然用来请假的“感冒”是借口是谎言,但仁王一整天高强度练习下来,脸色确实不是很好看。这天见面的每一个人第一反应都是问他“没事吧”,就连鹤守前辈都皱着眉过来,问他“比赛没问题吗?如果身体不适,就延期”。甚至真田都板着脸让他好好休息。
仁王又是哭笑不得,又感受到了被人关心的暖意。他想,太犯规了啊,这些人。
前一天高强度的练习里,光是速度练习他就完成了三组,整整九个小时的时间。也是因为冲刺练习练太多了,最后才会到肌肉无法控制的程度。
成果也是显著的。原本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积攒了不少速度练习的进度,这次成功在觉醒期间完成了数值增加,因此直接是两倍,让数值 2,而按照排位任务的升级速度来看,这个月里他至少还能再升十几级,换算成觉醒就是至少三次觉醒。
觉醒期间开启两倍,再加上原本1.2的底数,就是2.4倍的练习加速。如果按照三次觉醒算,每次觉醒他都会让自己保持十二小时左右的练习时间,完全能够再完成2-3个的五维项增加。毕竟原本一个多月的练习就已经积攒了不少训练进度,不少课程都已经在60%和70&的进度上,只差冲刺了。
如果只差那么一点,那么他咬着牙也会完成最后的练习的。
现在他的五维数值是力量59,速度64,体力61,精神力70,技术69,精神力和技术反而会因为“灵光一闪”而突然增加,只有最基础的力量,速度和体能毫无捷径可走,只能不断练习。好在觉醒条也大部分是这三个项目的练习加成,让他能保持颇快的进步速度。
加上小屋道具的加成,他的五维是力量64,速度70,体力67,精神力77,技术75。虽然换算成标准数值都是3,但是70以下的速度和70以上的速度还是有小境界上的差别。这样看,他和鹤守前辈在速度上的差距也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原本他就拥有体能和精神力上的优势(哪怕不使用体力瓶,他的体力值也比鹤守前辈要高不少),在速度上的差距变小之后,他对胜利也更有把握了。
接受了自己“身体不适”的设定,仁王晚训时背着网球袋,在路上遇到丸井时还被塞了一颗巧克力。
并不喜欢甜食,但确实有点低血糖的仁王考虑到之后的比赛,就把巧克力包装拆了塞进嘴里。
丸井看着他,表情复杂:“这么好吃的东西,你的表情为什么像吃药一样?”
puri,对我来说和吃药也没有什么差别啊。仁王想。
走到球场门口,就在公告栏前看到了一个陌生的身影。红色卷发,穿着普通体育课穿的运动服。狄堂前辈在他旁边和他说着什么,手指还比划着公告栏上的正选选拔赛名单。那个红色脑袋就间歇地点头。
丸井扯了扯仁王的袖子:“那个就是毛利寿三郎?”
“……可能?”仁王也有些迟疑。
他去年看过全国大赛,本身就对四天宝寺印象深刻。可他记得,四天宝寺当时的两个一年生正选,都是小个子啊?大概也就一米五多一点。而面前的这个人,看身高都和自己差不多了。他可有将近一米七呢!
“我怎么记得,毛利寿三郎……应该和你差不多高呢?”仁王侧过头看丸井。
丸井愣住:“你这是想说我矮,还是觉得我以后也能长高?”
他没有纠结很长时间,就直接的下了定论:“就当你是认为我以后也能长高吧!嘿~”
第一天的比赛对上的对手都不难对付,前两轮本身就是为了筛选掉部里的初学者和实力不强的对象。仁王打完自己的比赛,想去看看毛利,却没在找见人。
“他打完比赛就走了。”柳也在这边球场,见他来了就解释道,“还有一些手续没有办,社团的运动服也还没定。”
仁王算了算时间:“那他比赛打得很快。”
“他很强。”柳的神色有些凝重,“以我的观察,比三枝前辈更强。”
“比三枝前辈更强吗?”仁王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样一来……
“鹤守前辈这次不会真的成不了正选了吧?”
柳看着他:“如果你能赢的话,可能性很高。”
“稍微有点愧疚,稍微。”仁王笑着说。
柳瞥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你就说吧我一个字都不信”的意思。
这次正选选拔赛仁王在A组,A组还有柳和道江前辈,B组则是狄堂前辈和鹤守前辈,幸村和真田都在C组,同在C组的还有毛利,D组则是三枝前辈,宇佐见前辈。以立海大现在的正选选拔赛规则,算起来AB组是一个半区,CD组是另一个半区,而每个半区选出四个正选。从赛程来看,下半区的竞争要更大一些。
仁王第二天的第三轮比赛,就直接对上了鹤守前辈。这是提前安排好的,两个人都不感到意外。
“你真的痊愈了吧?没问题?”赛前鹤守还再确认了一次。
仁王无奈道:“没问题的。不过前辈啊,如果我生着病,你还输给我,那这次就没有借口可讲了吧?”
“……我才不是在找借口!”鹤守皱起眉,“你还是闭嘴不要讲话好了,听着心烦。”
仁王做了个拉拉链的姿势,意思是“我不说了”。
他这场比赛原本就没打算说太多垃圾话。
用真正的实力去拼,只有这样才能让前辈真正的认同。如果是和其他学校的人比赛,当然是怎么打都行,打赢就好,可这是内部的正选选拔赛,对个人实力的认证就要回归到最原始也最有说服力的方式。
“猜球吧。”仁王将球拍立在地上。
第44章 二十三
第一局的发球局是鹤守的。
仁王握着球拍严阵以待。
加上今天,他已经打了五天的排位副本了。这五天里他平均每天会遇到鹤守一次。正选选拔赛一共就六轮,打快一点一天就能打完一次完整的正选选拔赛,而如果他在一开始就和幸村或者狄堂前辈抽到一组,一天甚至能打完两次正选选拔赛。
每次比赛的录像系统都有保存,他在晚上睡前还会特意将与鹤守的比赛录像调出来,仔细复盘一遍。
鹤守习惯的起手式,怎样的小动作会有怎样的应对,更倾向于怎样的回球方式,这些信息不断完善,继而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模型。
当然,这样的人物模型,时效性稍弱,因此不能百分百适用。可距离上一次正选选拔赛满打满算也就两个月,预留出这两个月可能会有的改变,也并不难办到。
此时鹤守一摆出发球姿势,他就有了预测:前右半场,侧旋,落点会尽可能压线,速度在180左右。
他没有念出数据的习惯,只是放在心底分析,身体提前做出反应,又控制着相应的反应速度,不至于到万一预测出错就反应不过来的地步。精神力高度集中时,网球在他眼里的速度都变慢了。这是他发觉自己在集中精神力并且充分运用自己动态视力后能达到的效果,仿佛时空凝固。只是这一招不能频繁使用,对精神力和目力的消耗太大了。
当然,这一招的效果也十分显著。他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做出调整。于是两个球后,他就估算出了自己建立起的模型和现在面前的鹤守的真实数据的误差,继而进行修正。
前场,左半边靠近中线,贴地大概45度的弧线——
正确!
仁王赶在球落地前到达了落点。他正手接球时手腕自然向下削。是一个看上去有些别扭的动作,他做起来却无比流畅。运用关节次数多了以后他的柔韧性也因此而不断加强,一些原本会伤到的动作现在也不会再受伤了。人的身体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像是一些从小练武的人,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网球诡异地向上挑了很短的一段距离,将将擦着中网,过去后迅速向下落,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鹤守原本在中场的位置严阵以待,没料到网球球路突然发生改变。
“30-15!仁王!”
幸村和柳都在场边看着这场比赛,真田也在。看到这一招时柳飞快地在笔记上写着什么,而幸村微笑着感叹:“这样的招数……看起来仁王在技术上又有新的突破。”
这样对手臂的精准控制,两个月前仁王还不能完全做到。两个月前仁王对旋转的运用很多样化,却还显得略微粗糙。而现在,这种对旋转的利用,已经愈加精细化了。
真田板着脸,看不出表情的变化,只是在幸村说出这句话后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道:“移动速度。”
“嗯?”幸村眨了眨眼。
旁边的柳反应过来,往前翻了两页,又抬起头确认了一下场内仁王的状态,露出有些惊讶的神色:“移动速度变快了。不,不仅是如此,冲刺时的反应也变得更灵敏了。”
虽然场内两个人还在试探的阶段,但与从前的数据作对比就能够很明显看出仁王的进步。这种不属于技术而属于基本功上的突破,是很难达到的。毕竟仁王现在的水平已经不能够被称作初学者了。
“看起来他加练了不少。”幸村下了定论。
这类基本功上的进步是没办法打折扣也没法走捷径的。就像是真田远超同龄人,甚至比前辈还强悍的力量,就是他从小练习剑道,无一日休息,寒暑不辍,才练出来的。幸村自从三岁学习网球以来,也从未懈怠过,但单纯对比力量,也无法胜过真田。当然,相对应的,真田繁重的剑道训练也影响到了他的网球。哪怕技术可以互相转化,但剑道的习惯也一度拖慢了他的网球进度,在很长一段的阵痛期后才能将二者融会贯通。这也是他很难打赢幸村的原因。打网球又不是掰手腕,单纯某一项数值的优势如果无法利用到技术上,那优势就相当于不存在。
眼下仁王的速度已经提上来了,并且看上去也充分融入到了他的步伐当中,能在网球比赛上运用纯熟。这就属于完全掌握了的“进步”。
但这样的速度,对比起鹤守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鹤守的速度是立海大正选中的第一梯队,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他的左右折返跑成绩一度破了校运会记录,田径队的部长还试图来挖过墙角。
仁王也知道单纯比速度,他是比不过鹤守的。
可这速度也要能运用在比赛上才行。
他并不需要“胜过”,只需要“抵挡”。速度的冲刺是没办法长时间保持的,鹤守的肌肉强度不允许,体能也不允许。
而他对鹤守的了解,和他建立完全的鹤守的比赛模型,就成了他“抵挡”的基础。
本身的速度追不上没关系,预测成功后他就能提前做出反应。这确实会消耗他的精神力,可精神力的优势不在这时候用,又在什么时候用呢?
再六个球,最多八个球。不需要在回球的当下就去想怎样让鹤守前辈无法回击,而是选择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将球击打到对面,在那之后去计算可能的应对,不断衍生算下去。
仁王觉得自己陷入了一种很难形容的状态,冥冥中整个球场在他眼里就像是三维模型,网球划过的线变成了带着坐标点和方程式的图形,打球也与计算几何算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甚至能计算出差不多打几个球就能够得分,而他的计算结果也都是正确的。
这时候就算他不开口,也能看出对面的鹤守前辈完全陷入了他的节奏里,不由自主开始焦躁。
但总是还差一点。
精神力像是隔着一层膜,只要捅破这层膜就能更进一步的感知到更多东西了,可就是只差一点——
深呼吸,仁王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需要感知到更多东西吗?
从这场比赛来说,不那么需要。
那么没必要因此而失去冷静。且看眼前,专注于现在的比赛。
“1-0!仁王雅治!”
第一局拉锯了不短的时间,比分交替上升,每一分最少都花了十个回合。仁王在那种玄之又玄的状态下破解了鹤守的发球局。胜利的天平稍稍向他倾斜了一点。不过在准备发球时,他也感觉到,刚才那玄之又玄的状态消失了。
好在他已经冷静下来,也不感到失望。
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他扔起网球,选择了外旋发球。
这一招他练的还算熟,却远远没达到极致。他研究过比赛录像里四大满贯赛事中的职业选手打出的外旋发球,越看越觉得精妙。只是那种网络上找到的转播视频远没有系统视频来得清晰和身临其境,不方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好在他拥有之前Jr大赛上和手冢比赛的录像,在比赛中手冢也打过外旋发球。他现在的外旋发球就是照着那个练的。
如果有机会和其他职业选手比赛,再让系统录像,就好了。不过以他现在的水平,就算和职业选手对决,也学不到太多有用的东西,层次差别太大了。
并不打算冲着人的身体而去,因此外旋发球也只是中规中矩擦着对手的脸侧而过。
增长的力量和对身体的运用让这次的外旋发球威力比两个月前高许多,不只是速度和力度,就连角度也更加刁钻了。
追身球越是贴身,越是让人难以应对。
“15-0!”
鹤守狠狠皱起眉:怎么可能?!这一球……对面那个小鬼,两个月就可以进步这么多吗?!
可紧接着的第二球,第三球,甚至比第一球更为刁钻。
鹤守显得有些狼狈。他并不打算直接让仁王就这样拿下发球局,因此在第四球时猛地侧身,利用自己的反应力和肌肉伸缩能力击回了外旋发球。他斜侧着身体,腹部收紧绷住了核心,手臂肌肉也微微隆起,竖着球拍。网球和接近拍框的位置相触,手腕向后折起卸力时手腕的肌肉生疼。鹤守咬牙忍住后顺着网球的力道又后仰的几度,手臂顺势向上划起,拍框也随之转动,用拍面和网球的摩擦去卸掉网球上原本带着的旋转和力量,让球拍绕着身侧划了一大圈后才用肩膀和大臂一起发力,将球击回出去。
仁王却像是早就算到他会这样反应一样,几步跑到落点以后反手握拍。
鹤守瞳孔一收,就见仁王反手削球,手腕精妙地微挑——
30/246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