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笑了笑:“臣可以跟王爷秉烛夜谈。”
小瓶子板着脸,气鼓鼓的样子走了。
年羹尧知道,他们俩的事情,瞒得过别人瞒不过这些贴身伺候的,小瓶子他们是以十四的“娘家人”自居呢,对他可不客气了。
不过,能理解,谁让十四是被压的那个呢。
年羹尧带着自己还没打开的行李卷儿,十几个亲兵常随的就去了恂亲王的别院,此事很快就让别人知道了。
但是大家都没有往歪了想。
毕竟俩人同进同退是有道理的,他们俩可是此次大战的功臣。
听说兵部连请功的折子都写了起来,就是这军功还没彻底的拿到清单,这需要十四爷跟年羹尧以及萨春大将军一起交上来才行。
其实十四爷跟年羹尧已经将一切交给了萨春大将军来办,老将军可公平了,并不会吞谁的军功,何况这次军功简直是一目了然,头等的肯定是火器营啊!
十四这里没迎来年羹尧,就迎来了十八十九跟二十阿哥这三个家伙。
尤其是十八阿哥:“十四哥哥,我定亲了。”
第264章 海东青
“哥哥知道了,恭喜啊!”十四爷摸了摸十八的头,这个孩子是因为他才留了下来,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幼年早夭,终究是不一样的弟弟:“等回到京里头,看看你府邸建在哪里?好好地拾掇拾掇,以后成亲了就是大人了,一家之主,不能再小孩子气了。”
“才没有。”十八阿哥蹦蹦跶跶的道:“弟弟已经跟我未来的福晋说好了,我们好好过日子,有时间就出门逛逛街,吃好吃的,以后生几个孩子,看着孩子们成家立业……。”
这打算还挺长远。
十四爷觉得十八阿哥也长大了呢。
“十四哥哥,今天晚上能一起吃饭吗?”十九阿哥比较腼腆:“弟弟让人做了汆白肉的锅子。”
“好啊!”十四爷点头:“正好,自打哥哥回来了,咱们兄弟都没好好说话。”
在草原上的时候,都忙。
二十阿哥只管点头,他还小,哥哥们的事情,他都说了不算的,但是十四爷单独给他点了虾仁豆腐和肉沫鸡蛋羹。
年羹尧兴致勃勃的拎着行李卷儿到了地方,果然是客房,而且是在客院里的客房。
一问才知道,十四爷陪三个皇子阿哥呢。
没办法,他晚饭只好跟自己的亲兵们吃了,幸好,他的晚饭十四爷早就叮嘱过了,没别的,火锅。
其实在草原上的时候,青菜也是稀少的东西,但是到了热河行宫,这里有专门的种菜的地方,还有十四爷建起来的蔬菜大棚,就是为了让他皇阿玛能好好的吃到一口新鲜的菜。
所以这里的菜就多了起来,菠菜、油菜、油麦菜的绿汪汪的就上来了,还有蒜拍黄瓜。
这可真是要了人命了,这些亲兵涮肉,涮菜,吃的头不抬眼不睁,年羹尧难得体会了一把很久之前的军中用餐气氛,抢的也是筷子飞起呢。
倒是十四爷那边,除了汆白肉的锅子,竟然还有水煮鱼!
十四爷看到的时候,顿时惊喜万分:“你怎么知道哥哥我想吃这个了?”
年羹尧看他看的很严,有伤身体的东西不许他吃,何况大秋天的吃水煮鱼,十四爷又是个爱上火的体质,那不是遭罪么?
“弟弟看哥哥自打回来之后,吃个烤羊排都要掂量着辣椒粉的分量往里放,就知道哥哥这段时间受苦了。”十九阿哥也心疼十四哥哥:“出门在外不容易,但是到了行宫什么没有啊?就叫人用这七八斤的大草根,给您做了这份水煮鱼。”
草根,就是草鱼的别称。
“好弟弟,还是你想着你十四哥哥。”十四爷这个美啊,让人将上头的辣椒麻椒的都用漏勺捞走,他拿起筷子,吃了一片儿肥美的鱼肉:“香!”
汆白肉的锅子,水煮鱼,光是这两道菜,十四爷就吃掉了两碗大米饭。
一道清炒时蔬也很解辣,老醋白菜更是开胃。
哥几个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还挺美。
今天康熙自己用晚膳,吃了点东西就不用了,反倒是问起了身边的李德全:“他们几个去哪儿了?”
“去十四爷的别院用晚膳。”李德全道:“哥几个还点了菜呢。”
“他们点了什么?”康熙顺嘴问了一句。
“十八爷要的清炒时蔬,十九爷要的水煮鱼和汆白肉的锅子,二十阿哥没点菜,但是十四爷点了虾仁豆腐和肉沫鸡蛋羹,这一看就是二十阿哥的菜啊!”;李德全道:“就是水煮鱼比较得脸,今天厨房有一条七八斤大的草根,被御厨拿了出来做了一大盆子的水煮鱼送去了。”
他故意这么说的,希望万岁爷去看看,到时候,万一还能再用点什么呢?
今天晚上万岁爷就用了一小碗米粥,吃了两口菜而已。
结果康熙没动地方!
“一群臭小子。”康熙说完就没下文了。
十四爷跟三个弟弟吃过了晚饭,让人送他们回去了。
第二天是年羹尧跟他一起用的早饭,素三鲜馅儿的包子,豆浆,鸡蛋焖子,和十几样的小菜。
年羹尧却一口一个鸡蛋焖子,吃的及其豪爽。
“你慢点吃。”十四爷剥了个鸡蛋给年羹尧:“吃点菜啊。”
卤牛肉也有一大盘子呢。
这地方不缺牛羊肉,早点里还有牛肉汤呢。
十四爷喝了一碗,牛肉汤里头不止有牛肉,还有粉丝白菜丝干豆腐。
吃过了早饭之后,康熙派人来叫,俩人又进了热河行宫求见。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马上木兰秋狄了,康熙叫俩人来,是为了跟他们说说,打猎的事情。
“这次你们俩军功卓着,也得显出来你们俩的勇武。”康熙心情好啊:“去打两头熊来,朕想吃熊掌。”
“好,皇阿玛想吃就有。”十四爷笑了起来:“这次木兰秋狄,儿臣给您打个百八十只的兔子,再给您做一份麻辣兔头?”
“朕不想吃兔子头,朕看你是想吃了。”康熙跟十四爷俩儿逗闷子玩儿。
“儿臣还想吃狍子肉呢!对了,多打两只鹿,回头送去雍亲王府,给儿臣做点烧鹿筋。”十四爷还惦记京中那口吃食儿。
其他人都调侃了一番,说万岁爷跟大将军王想吃熊掌和猩唇了。
就年羹尧记得,十四爷想吃麻辣兔头的事儿。
就在大家热火朝天聊的时候,京中来了人。
是十七阿哥,他带的队!
别看康熙五月份就从京中出来了,可是京中的消息一点都没断,四爷在京中什么事情都瞒不住康熙。
这次京中来人,带来了京中送的重阳节礼物。
还有木兰秋狄的东西,比如工部新制的弓箭,以及秋收后,朝廷的赋税情况。
更有宫里娘娘们给康熙的东西,衣服啊,被褥啊,皮草之类的东西,以表示她们对万岁爷的关心。
德妃就给康熙送了一床厚实的绣花锦被,敏嫔的狼皮褥子。
王氏给做的茶香小枕头。
而且来的人是十七阿哥,他还带来了廉贝勒送给万岁爷的礼物:一对儿海东青。
“老八踅摸到了海东青?”康熙有些惊讶了。
海东青又名矛隼、鹘鹰、海青,是一种猎鹰,分布在北极以及北美洲、亚洲的广大地区,在中国原产于黑龙江、吉林等地。
海东青身小而健,其飞极高,是狩猎中的重要帮手,能袭天鹅、搏鸡兔。
海东青可分为秋黄、波黄、三年龙、玉爪,其中纯白色的玉爪最为珍贵;而且传说海东青以珠蚌为食,食蚌后将珠藏于嗉囊。
“海东青”是古肃慎图腾,有“万鹰之神”、“神的使者”、“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选中的子民”等含义,这里的神指的是肃慎文化的最高神天神之母阿布卡赫赫。
在通古斯语(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达斡尔语等中,海东青的发音雄库鲁、宋昆罗,肃慎、女真、诸申、诸神、朱理真,都是满语,这些都是同一个词不同汉译和转译。
可以说海东青就是肃慎(满洲)民族的族名。
海东青不单纯是一种真正存在的物种,类似于汉民族的凤凰图腾崇拜。
在满族的历史上,海东青是神鸟。
海东青中以纯白的”玉爪”为上品,另有秋黄、波黄、三年龙等名目。到了清代,如果一个刑徒捕捉到一只海东青并进献给朝廷,则可免一切死罪,可见其何等珍贵。骄奢的末代辽统治者天祚帝年年派出银牌使官向女真族索要海东青,且“每至其国,必欲荐枕者。其国内轮中下户作止宿处,以未出室女待之后,使者络绎,恃大国命,惟择美好妇人,不问其有夫及阀阅者”。
此举激起了当时女真人的怨愤,在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率领下,“集女真诸部兵,擒辽障鹰官”。
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评价道:“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久停。”
可见,一只鹰虽微不足道,却关系到辽金的兴亡。
满族人以鹰用于狩猎,统治者则以鹰捕鹅雁,作为享乐消遣的手段。海东青的捕捉和驯服很不容易,民间常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说法。
将野性十足的海东青用捕鹰网捕获后,要拜谢“鹰神”格格的恩赐。
带回家放在熬鹰房将鹰上架,加上“脚绊”,几天几夜不让它睡觉,磨掉野性,叫“熬鹰”。再通过“过拳”、“跑绳”等环节,这时鹰就能听人的吆喝来到猎者的手臂上。
最后通过对鹰的“勒膘”,把肠油刮出,使鹰饥饿,但肌肉强健,便于捕获猎物。驯好的鹰就可以到山野之中“放鹰”了。架鹰者站在高处观望,让人用棒敲打树丛将野物轰出,俗称“赶仗”。
发现有猎物跑或飞出,鹰会立即尖叫着俯冲下去捕获住猎物,架鹰者要尽快赶到取下猎物,只给鹰吃点动物内脏,不可喂饱,所谓“鹰饱不拿兔”,就是这个道理。
除《清朝野史大观》外,《燕山丛录》、《辽史》等书还比较详细记录了辽国主纵鹰助猎的情景。次年早春,猎户们将鹰喂饱,除去铃铛和脚绊子,将鹰放回归大自然过春天和夏天,繁殖后代。
海东青抓着不容易,驯养更不容易,廉贝勒竟然送给康熙一对儿玉爪海东青。
在满族萨满教神谕中,唱赞鹰神有“遮雪盖地的金翅膀,怀抱两个银爪子,白天背着日头来,晚上驭着日头走”,是人世间光明与黑暗的支配者。
同时鹰神与雕神又是力量与威武的象征,雕神为最凶勐的宇宙大神。
康熙不是没有海东青,但是他的海东青里头,没有玉爪这么好的极品海东青。
“看来老八还是有点孝心的。”虽然喜欢玉爪的极品海东青,但是康熙不喜欢送海东青的人。
十七阿哥趁机上前道:“皇阿玛,八哥为了此事,可没少费心思,这是一对儿,将来能繁衍出来一大群!”
十七阿哥在京中没什么差事,能来这里是因为廉贝勒的举荐。
加上诚亲王故意跟雍亲王作对,本来这个差事,是五爷的,可是五爷也忙啊,七爷倒是想来,可诚亲王非得推荐十七。
加上诚亲王折腾起来也够让人烦心的,这不,十七皇子就来了。
这可是个美差,他就指着这次在皇阿玛跟前露脸,希望能得到一点关注,或者重用。
“你想的可挺好。”康熙淡淡的看了一眼十七皇子:“海东青呢?让朕看看。”
“哎!”十七皇子马上叫人将海东青呈上来。
十四爷摸着下巴:“爷怎么觉得,不对劲儿呢?”
不一会儿,一个用黑布罩着的大笼子,就被人推了进来。
第265章 毙鹰事件
有五六个奴仆照顾这两只海东青。
巨大的铁笼子,用黑布罩着,这个时候了,大家都围了上来,海东青啊,玉爪海东青,传说中的宝贝呢。
十四爷突然想起来了!
这黑布不能揭开!
想要阻拦,却来不及了。
黑布被掀开,里头两头海东青不假,可是并不神骏不说,还毛也乱了,精神头也没有,赤羽都掉了,蔫头耷拉脑的样子,简直是垂死之态。
玉爪海东青,要是这个样子,那可真是,名不副实。
康熙当时就暴怒了:“十七!”
十七皇子都吓的坐地上了:“皇阿玛,这、这……?”
刚才他跟皇阿玛吹嘘,说这对儿玉爪海东青如何如何,一路上他都精心照看,而且这次跟来的五六个奴仆,都是专门寻来的训鸟高手。
康熙阴沉着脸,看着眼前奄奄一息的玉爪海东青:“胤祀!”
十四知道康熙生气了,不顾康熙吓人的脸色,冲上前去,挡住了康熙的视线:“皇阿玛,消消气,消消气。”
同时,伸手捏着康熙的手,上次康熙就因为生气而身体麻了一半,这次十四更担心了。
那边,年羹尧赶紧让人将东西搬下去,这样半死不活的东西,放在万岁爷跟前,就是欺君之罪。
十七皇子傻愣愣了半天,才连滚带爬的冲到了康熙的眼前:“皇阿玛,儿臣、儿臣什么都不知道啊!”
比起十四关心康熙的身体,不停地给康熙顺气,揉捏胸口,顺下这口气,十七皇子只关心自己的清白。
他觉得自己真是倒霉啊!
本来这次的差事不是他的,是他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抢到了这份差事,结果一来就出事了。
“皇阿玛,皇阿玛!”十四爷看康熙阴沉着脸不说话,吓坏了:“您说句话,儿臣知道,您生气,但是您也要注意身体啊。”
康熙一脚踢开抱着他大腿哭嚎表白自己无辜的十七皇子:“朕没事,十四不用担心。”
220/242 首页 上一页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