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清十四的奋斗史(历史同人)——初吻江湖

时间:2021-10-06 09:39:47  作者:初吻江湖
  于京畿小汤山建汤山行宫,泡温泉疗养。
  玻璃窑那边,老花镜不到一个月就研究出来了。
  腊八的时候,十四爷亲自带着老花镜,去了小汤山行宫。
  “这就是老花镜?”康熙看着眼前的一排八个眼镜。
  这可是金子打造的镜框,镶嵌的最透明最好的老花镜镜片,十四爷找了好几个老花镜的人试过了,不论是舒适度还是透明度,都很不错。
  “是,这是最新最好的八副,儿臣都给您带来了,另外,还在研究生产,到时候,送去内务府备用,皇阿玛想怎么戴,就怎么戴。”十四爷得意地道:“看不清楚了,还能继续调试镜片,您放心,有您儿子在,您老的眼睛是明亮的!”
  “嗯。”康熙心情很好,拿了一个金边眼镜戴了上来,那眼睛还带着两个金链子,这是装饰也是起到平衡的作用。
  这金边眼镜看着简单,但是却是老匠人用心之作,不止戴着舒服,这金子是兑了铜的,硬度上很客观,换言之,这很结实。
  康熙戴了金边眼镜,打开了奏折,如今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光线不是很强,也不刺眼,还没有点灯。
  但是康熙就是看的很清楚,奏折上的字迹。
  再也不用旁人给他念奏折,再也不用担心,给他念诵奏折的人,是别有用心之人,不给他好好念,或者隐瞒什么重要信息。
  说白了,康熙对人的信任有限,不管是谁,他都不如自己看得清楚奏折的好。
  “以后啊,您尽量晚上别看折子了,年轻人晚上看书还伤眼睛呢,何况是您这上了年纪的,儿臣不怕跟您说实话,眼睛就得好好地护着,没什么事情,不要看奏折,白天的时候看,晚上您就喝点清肝明目的东西,做点开心的事情。”十四爷絮絮叨叨个没完:“要不就跟二十一弟弟玩一会儿,他还小,需要皇阿玛照顾。”
  二十一皇子三岁了,正是好玩的时候。
  康熙乐呵呵的听着十四爷嘟囔:“好了,好了,朕知道了,你是真的儿子,管着朕干什么?”
  “儿臣要是不管着您,您都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十四爷将眼镜收起来,放到了康熙的炕柜里:“还有啊,以后不许生气了,这气大伤身,您又不是不知道。”
  “嗯,嗯!”康熙点头,很享受被儿子唠叨的感觉。
  第二天,康熙就回了京城,他平时不戴眼镜,但是看折子的时候,就得戴了,而且果然听话的白天看折子,天黑了,点灯了他就不看了,除非是八百里加急。
  这么养到了过年的时候,康熙的眼睛竟然好了许多,他本人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这一年,是康熙五十四年,康熙已经六十二岁了。
  东宫没有任何继任者,大家都有些担心未来,不然的话,废太子的行动不可能那么顺利,都废了两次了,还能联系到对他忠心的大将。
  不就是因为一直没有立新的东宫么。
  京中过年的气氛很浓郁,十四爷赶紧挨家挨户的送分成和红利,不过今年有点奇怪,这些人今年对分成和红利很在意,这让十四爷有些莫名其妙。
  最后还是四福晋跟他道:“皇阿玛恐怕要对户部欠银下手了。”
  “早就该动手了,怎么拖到了现在?”十四爷很早就以为他皇阿玛会动手,结果拖到了现在。
  “听爷说,以前是因为皇阿玛看不太清楚欠款的欠条……。”四福晋抿嘴偷乐:“现在看清楚了,老爷子很生气。”
  十四爷:“……!!!”
  好吧,他皇阿玛就是这样的人。
  送完了分成和红利,十四爷又去看了看姐姐温宪公主,温宪公主去年生了个女儿,现在已经有了两儿一女,两个儿子还好,温宪公主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女儿。
  “叫什么呀?”十四爷看到粉雕玉琢的小女婴,还挺可爱。
  “还没起名字,小名就叫团团,你看她,白白胖胖的是不是很可爱?”温宪公主道:“两个臭小子,终究是要长大的,那是额驸该操心的事情,这个女儿可是本公主的宝贝疙瘩。”
  “团团,是有点像汤圆儿。”十四爷乐了:“白白胖胖的,怪不得姐姐喜欢,以后也得给一副丰厚的嫁妆。”
  “就怕会嫁去蒙古……。”温宪公主有些不开心的道:“这扶蒙,扶蒙,不止是皇室的公主,还有宗室女。”
  的确是如此,嫁去蒙古的不止是皇室公主,还有王爷家的郡主,宗室女。
  公主的女儿,也算是宗室女。
  “不会的,以后啊,咱们家的女孩儿,想嫁去蒙古,就嫁去蒙古;不想嫁去,就不嫁了,日后对待蒙古的策略,也该改一改了。”十四爷有火器在手,而且跟蒙古的关系,没有依靠联姻也很可靠,尤其是康熙已经有了羁縻蒙古的意思。
  蒙古现在被拆的七零八落,很多部落之间都是有仇恨的,根本团结不起来。
  联姻了三代人,也差不多了,而且联姻的效果越来越不好,还要十四爷出主意,才能保证公主们在蒙古那边的利益。
  像是纯禧公主那样的毕竟少见,很多公主都没有孩子呢。
  和硕端静公主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要养大也要时间。
  下一代里,有不少公主所出的孩子,康熙觉得差不多了。
  “可能吗?”温宪公主低头,有些落寞的道:“上次,几位公主回京探亲,见到我都哭了,她们都比我小好几岁,可是看起来比我老了好多。”
  温宪公主是五公主,可是现在看起来,其他比她小的公主,看起来都比她老好几岁的样子,风霜在她们年轻的脸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第267章 回京之后……
  就连最小的十五公主和硕敦恪公主,看起来都比温宪公主要沧桑许多。
  尽管十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让公主、郡主们在蒙古能有更舒适一些的生活,连她们的帐篷,都是十四派人特别制作的那种,可也无法磨灭她们生活在冰天雪地、瑟瑟寒风之中的事实。
  蒙古草原地蒙古人来说是水草丰美的家乡,但是对满人的公主们来说,就是个穷乡僻壤。
  十四不想再有女孩子嫁去蒙古吃苦,就想着改变一下联姻的布局。
  经过几年的努力,康熙也有了这么一点想法,可喜可贺。
  离开了温宪公主府,十四爷去了郊外走走,京城的郊外也比一般的地方繁华许多,正好赶上了一个地方的庙会,市集很热闹,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到这些,十四的心情好了很多。
  回到府里,才听佟佳庆桂说,八爷被万岁爷叫去训斥了一顿,一撸到底,成了个光头阿哥!
  而且停了给八爷的俸禄和供给。
  下了正式的旨意去内务府,就差跟八爷断绝父子关系了。
  “这么严重?”十四爷一愣:“八哥干了什么?让皇阿玛这么生气?”
  “听说八爷派人打听御前的事情,还有,万岁爷那段时间不是眼神不好吗?八爷就派人打听折子上都写了什么……。”佟佳庆桂道:“这可是犯了大忌讳!”
  其实所有人都想打听来着。
  可是也没人像八爷那么积极主动,加上八爷这也太明目张胆了一些,万岁爷忌讳的东西,就不许人碰的,他非得迎难而上,还让人抓住了把柄,康熙抓住的,你说康熙能不生气吗?
  没直接杀了八爷,已经是顾念父子之情了。
  历史上,多少太子想整死皇帝自己登基?
  八爷还不是太子呢,他还想当太子,就是没当上。
  四爷早就看明白了,当太子没什么意思,他直接越过了太子,看向了皇位,这下子就清楚多了。
  可惜,八爷没有那么大的悟性,还惦记着太子之位呢,这个时候就不能当储君,要当就直接当君主。
  当皇帝,一步到位。
  “他这是自己作死,跟旁人无关。”十四爷瘪嘴:“咱们就当不知道,明天爷入宫去看看情况,你也打听打听,但是别沾染的太多。”
  佟佳庆桂点头:“奴才知道了。”
  佟佳庆桂这些年以恂亲王府长史的身份,没少处理事情。
  而且因为他的姓氏关系,很多人都大开方便之门,加上他本人也挺出色的,故而在京中,还有他这么一号人。
  不过佟佳庆桂是佟佳氏的旁支,跟佟国维那一支关系远了些,可只要这个姓氏在,就有人给面子。
  加上佟佳庆桂自己也不惹事儿,这些年王府长史干的兢兢业业。
  十四爷对这位发小还是很信任的,主要是佟佳庆桂胆子小,除了爱八卦,美色啊,美食啊,他都不爱。
  要是个胆子大的,十四爷也不敢用啊。
  他现在这恂亲王,在京里头不说数一数二,也是排得上号的。
  第二天,十四爷带了点东西去宫里头,马上就要过年了,宫里的年节气氛越发的浓厚,十四爷去见康熙,康熙都已经是封笔的状态了。
  折子也没有几个,这会儿正在跟二十一阿哥玩儿呢。
  鹤发童颜的康熙,三五岁的稚子,看起来像是祖孙,实际上他们是父子。
  “十四来了?”康熙将二十一皇子抱到了怀里,小孩儿也很亲近自己的皇阿玛。
  “十四给皇阿玛请安。”十四爷正儿八经的给康熙见礼。
  “起来吧。”康熙把二十一皇子正对着十四:“看看,你二十一弟。”
  “嗯,二十一弟身体很棒啊!”十四爷伸手,把小孩儿抱过来:“认识我不?”
  “十四哥哥。”小孩儿软软糯糯的叫人,非常乖巧可爱。
  “乖!”十四抱着这个二十一弟弟,亲了亲小孩儿的脸:“待会儿咱们跟皇阿玛一起吃鸡蛋羹,好不好?”
  “好。”小孩儿乖巧的点头,还拿着十四爷身上的一个玉佩自己玩儿。
  “快要过年了,儿臣进宫来看看,宫里头有没有需要儿臣帮忙的地方?除了青菜跟南边儿运来的海货,还有什么缺的没有?”十四道:“还有,儿臣那儿有一千头肥尾羊,咱们过年就吃这个羊肉吧!”
  “可以。”康熙点头:“宫里头好像也没什么缺的了,你去看看你额娘,她宫里头缺什么不?你四哥每次都送东西进来,其实朕也知道,你额娘那里估计也不缺什么,你去看看她,她就缺你们兄弟俩。”
  “那是一定的,呵呵……额娘那里其实也有好吃的,儿臣去看看,还有敏嫔娘娘那里,宜妃娘娘那里。”十四提到宜妃,看了康熙一眼。
  康熙没好气的道:“知道了,知道了,你那九哥多亏有了你这么一个好弟弟,哼!”
  九皇子跟八皇子牵扯不清,这事儿康熙早就知道了。
  不过毙鹰事件之后,康熙是彻底厌恶上了八皇子,知道九皇子出人出钱出力的帮着八皇子弄了玉爪海东青。
  八皇子被打落尘埃,九皇子也没好到哪儿去。
  康熙回来之后,一次都没有去过庄宜院,一次都没有跟宜妃说过话,包括九贝勒在内。
  五王爷是个老实孩子,也不知道要怎么帮自己的额娘跟兄弟。
  他从来不跟八皇子打交道,反而成为了亲王,自己亲弟弟可劲儿的折腾,挣钱不比十四少,却只得封了个贝勒,连个郡王都不是。
  同样是兄弟,雍亲王跟恂亲王,俩人都是亲王;他们兄弟呢?一个恒郡王一个九贝勒。
  他们的额娘同样都是皇妃。
  宜妃心里头肯定不舒服啊!
  “九哥也只是因为抹不开面子。”十四爷尴尬的解释:“何况,他哪儿知道,会是这个结局啊?他还想讨好一下皇阿玛。”
  “他是想着怎么做买卖吧?”十四的话,康熙听了一半进去:“他垄断了京中茶叶的买卖,你知道吗?”
  十四爷一愣:“不是吧?”
  京中所有茶叶的买卖,那是多大一块买卖啊。
  茶叶的利润,可是相当的惊人,尤其是京中,天子脚下,达官显贵无数的地方,茶叶这种东西,现在已经是很多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所需。
  普通百姓还能喝高沫儿呢,何况是一些小富之家,喝的最低等级的茶叶,也得一两银子半斤啊。
  垄断京中的茶叶买卖,九爷赚飞啦!
  但是吧,任何买卖,能垄断的只有朝廷,比如说黄金,白银这样的矿产,又或者是盐巴这种生活必须品,现在的盐税可比以前的多多了,盐商破产之后,再也没有了盐商富甲天下的事情。
  盐税上来了,还有海外的收益,康熙才能在自己六十大寿的时候,免了一年天下的赋税。
  赢得了百姓们的称赞。
  关键是这都是十四跟康熙整来的银子,同样做买卖,十四做的风生水起,带着整个大清朝在飞;九爷呢?他的买卖都是拾人牙慧不说,还对大清没什么贡献,跟百姓争利,就算是商场上掰腕子,商贾人家能掰得过九皇子?光是郭络罗氏一族,就够人喝一壶的了。
  “他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康熙生气的是这一点,十四赚钱,但是十四赚的钱都哪儿去了?
  不是分给了兄弟们,就是给了他这个皇阿玛,要不然的话,康熙也没钱给儿子们出宫建府,都在宫里头生活的话,宫里的开销也很大。
  出宫建府也好,免得住在一起事情多,麻烦多。
  康熙身边如今养的都是几个小公主,小皇子们。
  如今皇三代们也开始去尚书房读书了,康熙也没见偏爱谁家的谁谁谁。
  九爷家生儿子晚,孩子才三四岁,还不到去尚书房的年纪。
  但是九爷赚钱,也不少,可他赚的钱……不用说,是给八爷拿去做政治投资了,当然,现在估计是不给了,可是他赚那么多钱,不花出去干什么呢?
  十四的钱赚得多,花的也快。
  可是九爷赚得多,没见他有什么大的花销,家里那些美娇娘,能花多少钱?
  所以康熙怀疑九爷心怀不轨。
  “皇阿玛别生气,儿臣去打听打听。”十四爷赶紧道:“九哥不是那样的人,他对买卖感兴趣,对银子感兴趣,就是对朝局不感兴趣。”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