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皇阿玛,叫御医给您看看。”十四爷暗中给康熙撑腰,让他不要倒下去,手里头扣着康熙的手使劲儿的揉,康熙都没感觉。
上次就是这样。
十四是唯一一个,敢在这个时候,还跟康熙唱反调的人。
康熙怒瞪十四,却在十四清澈的眼神中,看到了紧张和在乎,看到了担忧和害怕。
他在害怕什么呢?
康熙一低头,发现十四都快把他的双手掐紫了,可是他一点都没感觉。
康熙想起了上次,也是他在暴怒的情况下,十四担心的看着他,在他周围护着,暗中扶着他。
“皇阿玛!”十四眼里头有些祈求,一如多年前,他没有变。
“朕……朕有些眼花,十四,扶着朕。”康熙绷直的身体,放松的倚靠在了十四的身上。
其他人也紧张的看着康熙。
“来人,吩咐下去,将所有送来的活物都检查一遍,那几个鹰奴好好审讯一下,都是什么来路?派人回京,廉贝勒胤禩、延寿溺职,停食俸。”康熙当场谕大学士:“朕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答奏折,期于不泄漏也。”
在场的人都跪了一地,只有十四没有,因为他要扶着康熙。
“散了吧!”康熙摆了摆手。
所有人一下子就都得了特赦一般,跑得飞快。
这个时候,在御前等于是坐在火山口上啊!
没走的是十四跟年羹尧。
十四看人走了,毫不犹豫的扶着康熙回到了屋里头,上了火炕,让御医赶紧来看看:“快,给万岁爷看看。”
御医赶紧号脉,脸色也不好看:“万岁爷怒大伤肝,还请万岁爷多多息怒,不管是什么事儿,终究是生气伤身体。”
“就是,皇阿玛,儿臣都说过的,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十四爷一边叫人给康熙泡菊花茶,一边给康熙顺气开解:“皇阿玛,不要动怒,为了那么一个玩意儿,生气不值得。”
“朕不生气。”康熙闭了闭眼睛:“朕的眼睛发花了,看不太清楚。”
十四爷一愣:“怎么会?”
“很早就这样了。”康熙知道现在瞒不住了,才开口说了清楚:“怎么治疗都无效。”
十四爷明白,这是老花眼。
人老了,身体机能每况愈下,再怎么保养也不行,何况康熙这人的工作量太大了,太费脑力,每日看的折子那么多,闲暇时还看书,几乎是“手不释卷”。
这能不老花眼吗!
看东西能不花么。
大概是康熙跟自己的儿子说了自己的最大的弱点,心情不好的康熙,有些害怕的道:“朕……看不清楚折子上的字,让人念给朕听,老八他肯定是知道了,才会送了朕一对垂死的玉爪海东青,笑话朕!”
十四爷这才明白过来,康熙刚才不是生气的没反应过来,而是心里害怕了,他怕被人知道,他老了,眼睛花了,看不清楚东西了。
所以康熙这是惊怒交加!
其他人一脸惶恐的样子,知道了这样的秘密,要么被灭口,要么……不敢往下想。
“原来是这样啊!”十四却是舒了口气:“您早说啊!不就是老花眼么?”
“嗯?”康熙抬头,看着他十四儿子。
“皇阿玛,很早就有眼镜这个东西了,您不知道吗?”十四爷哭笑不得:“您每日看那么多折子,还手不释卷,儿臣知道,您从小就是这样,这么长时间的费眼睛,能不老花眼吗?配上一副眼镜就是了,老花镜,怕什么?您呀!”
十四爷毫不在意,甚至是轻松愉快的样子,也感染了康熙。
“没多大问题?”康熙为此,纠结了好几年,越是想要遮掩这一缺陷,越是觉得眼睛不够用了。
所以这几年,康熙备受煎熬。
谁知道这事儿在十四儿子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是啊,您放心,你要是不爱用洋人的玩意儿,儿臣让玻璃窑那边给您单独烧制一下镜片,老花镜的镜片,单独给您配镜片,以后就不怕看不清楚字了。”十四笑的阳光灿烂:“您早说儿臣早给您烧制了,对了,朝中那些老臣们是不是都有这个毛病啊?”
“都有。”康熙抿嘴,不太高兴的道:“年纪大了嘛。”
“这眼睛啊,跟年纪没太大的关系,年轻人也有看书看坏了眼睛的,不是近视就是远视。”十四爷嘟嘟囔囔:“儿臣也觉得自己有点近视。”
“那你多做一些,除了给朕的,还有几个老臣也需要。”康熙立刻就道:“我们戴眼镜会不会很奇怪?”
“不会啊!”十四爷道:“眼睛不好使,戴个眼镜而已。”
其实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明代已有西方的眼镜经过西域或南洋传入我国。
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这时的叆叇即最初的叫法。
虽然说,十四爷还不能逆天的将近视、远视的配镜弄出来,但是老花镜比较简单,技术并不难,十四爷觉得没多大问题,他连光学望远镜都弄出来简易版了,何况是一个老花镜了。
康熙像是去掉了心事似的,突然觉得心情好了很多:“十四啊,那你让人回去给朕多做一些。”
“好的皇阿玛。”十四脆生生的答应了。
平肝顺气的汤药端上来,康熙喝了,御医又给康熙针灸了一番,又给康熙号了号脉:“万岁爷的脉象平稳了下来,这是好事儿,万岁爷千万不能再动怒了。”
这么大惊大怒的,对身体可不好。
“就是,皇阿玛,今天要去打猎呢。”十四爷努力的活跃气氛:“要不,儿臣给您打千八百只的兔子,咱们吃个麻辣兔头吧,宫保兔丁什么的,全兔宴?”
“就知道吃,朕不想吃兔子。”康熙斜倚在炕上,让十四去自己想辙儿逗自己开心。
“要不,儿臣跟您一起去外面走走,采点野菜回来?”十四爷想了想:“或者去儿臣的菜棚子里看看,有什么想吃的?咱坐在大棚里吃,黄瓜吃一根丢一根砸人去。”
康熙微微一笑:“朕不想吃菜。”
“那咱们吃鱼?儿臣让人给您做个石锅鱼好不好?”十四爷突发奇想:“石头锅子煮的鱼,也挺好吃的。”
“也不太想吃鱼。”康熙现在很难伺候。
“那儿臣再去想想,吃点啥!”十四爷现在就往青菜上盯。
“嗯,去吧!”康熙笑了笑,就让十四爷退下去想办法了,年羹尧也退了下去,不知道康熙又安排了什么。
十四爷下午没干别的,指挥三个弟弟去择菜,他亲自上手在厨房那里捣鼓了起来。
前世十四也会做饭,就是没多少好手艺。
今生他是皇子阿哥,一生下来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手艺有点生疏了,不过做一顿饭还是可以的,他没用任何御厨房里的人,而是一切都是他们兄弟四人动手,从大棚里采摘来的菜开始,除了烧火的是年羹尧之外,其他的都是他们哥四个做的。
康熙等着这顿晚膳,结果晚膳时间,他看了一眼餐桌:“这是今天的晚膳?”
李德全低头:“是。”
康熙眨了眨眼睛:“朕的眼睛虽然花了,但是没瞎,今天是谁掌勺?”
“十四爷掌勺,切菜的是十八爷,择菜端盘子的是十九爷,给您选了几道菜的是二十皇子。”李德全低头,有点忍不住笑道:“没用御厨帮忙,从大棚里摘菜开始,四位爷都是亲自动手的,知道您心情不好,所以特意做了这顿饭,侍膳的太监说,味道还不错。”
本以为无法入口的,他们都想好了,要是实在太难吃了,就不给万岁爷端去了。
结果一吃之下,还不错哦。
十四其实给康熙做的就是一桌家常菜。
简单的香米饭,玫瑰花卷和奶香馒头。
这就是主食了,别的十四也不会,他烙饼的手艺也不咋样。
菜品也简单,太复杂的他也不会,清炒苦瓜,地三鲜,角瓜鸡蛋,一盘的红烧鲫鱼,小鸡炖蘑菇,小葱拌豆腐。
排骨海带汤,还放了虾米进去。
卤牛肉和白切肉,以及一份蘸酱菜。
味道是不错,有别于御厨的手艺,带着一点家的温暖,让康熙吃着吃着,心情就平复了很多。
康熙吃了一碗米饭,一个玫瑰花卷,一个奶香馒头,喝了一碗汤:“不错。”
不过别看康熙平静了,实际上,这种平静下,是暗涛汹涌。
第266章 阔别已久的京城
虽然玉爪海东青的事情,大家都不提,但是心里都清楚,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万岁爷也一如既往的举办了木兰秋狄。
年羹尧大展拳脚,果然给康熙打了两头大黑熊,十四爷也吃到了熊掌。
而十四爷呢,为了逗康熙一笑,他真的打了几百只兔子回来,做了麻辣兔头,宫保兔丁,拨霞供。
拨霞供其实就是兔子火锅。
康熙吃着这种复古的火锅,每次吃一口,都会笑一下:“十四你这臭小子,倒是为了吃的不怕麻烦。”
“为了口吃的,儿臣容易么儿臣。”十四爷一边摇头晃脑的啃着麻辣兔头,一边抱怨连连:“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儿臣爱打兔子了。”
幸好,旁边的年羹尧,也打了不少野鸡回来,让人做了飞龙汤。
野鸡肉少,又柴,是炖汤的不二选,飞龙汤里头还撒了葱花香菜沫儿,加上一些青菜碎,蘑菇丁,味道很不错。
十四爷面前就被年羹尧放了一碗。
吃那么多麻辣兔头,万一干着了呢?辣着了呢?
十四爷只好默默地干了一碗飞龙汤,然后继续在年羹尧不赞同的目光下,啃着他的麻辣兔头,吃着他的奶香馒头。
康熙总算是笑了,大家心里松了口气。
可是他们放松的太早了点儿。
木兰秋狄之后,康熙就宣布回京,因为十月份是颁金节,他们必须回京去庆祝大清的成立节日。
一大群人行进的速度还挺快。
回京之后,十四爷就忙了起来,到处送礼,还要进宫去看德妃和敏嫔,跟兄弟们见面。
忙的不可开交。
年羹尧也是如此,他人回来了,这就往兵部去报道,他好歹也是兵部侍郎。
加上又要给大军报军功,还要去拜见雍亲王,看年氏。
别人都知道大将军王回来了,可是大将军王太忙了,想要求见一面都难。
十四爷不止要忙这边,还要抽空去看看姥姥跟舅舅,然后就是颁金节了。
颁金节其实就跟逢年过节的时候一样,这是满人的节日。
只是这次过节,废太子跟直郡王缺席也就罢了,八爷也没在席面上,十四爷看九爷一个劲儿的喝酒吃菜,十爷劝他都不听。
十四就端着酒杯过去了:“九哥干啥呢?一个人在这里吃什么好吃的?头不抬眼不睁的?”
抻脖子一瞅,其实跟他的菜一样。
都是那些宫廷大菜,一般都凉了的,只有几个锅子,因为下头放了木炭,还在咕嘟咕嘟的冒泡。
一品红白鸭子锅;飞龙榛蘑锅;鹅雁双飞锅子……。
“十四,你现在意气风发了,大将军王了,你哥哥我……我多惨啊!”九爷抹眼泪儿:“我哪儿知道八哥那鸟儿,咋变成了那德行?我额娘把我一顿骂,五哥也不给我好脸色,我不就是给八哥寻摸一对儿玉爪海东青了吗?我……我花了银子还得了一堆的不是。”
九爷冤枉,喝闷酒把自己喝得有点大了,这就抱着十爷跟十四爷不撒手,一个劲儿的诉苦。
十四爷这才知道,那对玉爪海东青,是九爷花了大价钱,派人寻摸来的,他只是想给八爷一个机会,起码让八爷,能有点差事干,这么干靠着也不行啊。
就算不当皇帝,日后当个贤王也行啊。
谁知道还送出事儿来了!
“九哥,来,喝点解酒汤。”十爷叫人送来了一碗解救汤,想给九爷灌下去,结果九爷不喝。
“解什么酒啊?爷要一醉方休。”九爷将解酒汤扫到一边去:“十四啊,哥哥我心里苦啊。”
能不苦么。
十四爷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九哥,九哥,弟弟知道你不容易,乖,去那边坐着休息一下?”
九爷不,九爷耍酒疯,抱着十四又哭又笑。
十爷一脸惨不忍睹的表情。
颁金节的宴会上,人不少,九爷这么一闹,基本上都看了过来。
五爷最着急,赶紧的过来:“喝多了?闹起来了?”
“没有。”十四爷摇头:“五哥,九哥喝多了。”
五爷也压制不住九爷,十四爷更不行了,十爷觉得这么下去不行啊!于是,十爷干了个能耐的事情,他抄起酒壶,给九爷灌醉了过去,喝多了,睡着了,总比让九爷在这宴会上,嚷嚷出来什么让人震惊的话合适。
十四爷眼睛都看直了!
五爷赶紧叫人,扶着他弟弟走人。
康熙看着远处的闹剧,就当自己没看到,跟几个老臣聊聊天,说说话,几个老臣也是眼睛有点毛病的,其中眼睛最好的是一个武将,眼睛最不好的就是一个文臣,那眼睛别说看字儿了,他看人都要眯眯眼的凑过去,幸好这是七十来岁的人了,要是十七八岁,看女子这样的眼神,就叫“色眯眯”了。
过了颁金节,十四爷才知道,咸安宫的废太子胤礽,以矾水作书,嘱大臣普奇举己为大将军,被四爷雍亲王发现,举报给了康熙,普奇获罪。
随后,康熙就停了给皇八子胤禩的爵俸。
221/242 首页 上一页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