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天下”这三个字,是谁都能用的吗?
除了万岁爷,也只有太子爷能用,还不能挂在嘴上,现在太子爷虽然看似春风得意,可选秀只给太子爷定了两个庶福晋,两个格格。
多少大臣家的女孩子,是奔着东宫去的?结果呢?全都铩羽而归。
大家心里头明白,万岁爷这是开始冷着毓庆宫了。
毓庆宫,即太子爷的东宫。
俩小孩儿不明白这里头的事情,他可不能不明白。
“哦。”俩小孩儿点头。
法喀赶紧告诉俩小孩儿,要好好读书,老生常谈的调调,听的俩小孩儿满眼睛的蚊线香,最后他说的口干舌燥才把俩小孩儿放走。
不过被安排在了第一排的位置上,左边是常年缺席的十一阿哥,右边是连话都说不太清楚、就蒙语说得好的十二阿哥。
后面是堂兄弟六个,在后面是堂兄弟八个。
还有不少哈哈珠子残差不齐的坐着,反正人是不少,大小不一样。
《论语》么,全文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法喀大概是真的是个满族里少有的读书人,有点酸腐的意思,抱着书就跟抱着个宝贝似的,哪怕是一本很普通的《论语》他也十分郑重。
开篇就是“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让大家读一百二十遍!
小十四顿时就蒙圈了!
这就要读一百二十遍?
其他人都在读,就这么几句话而已。
还有,这是什么书?
竖版,他知道,古代的书籍都是这么写的,但是,为毛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要学生自己“断句”!
擦!
他六岁,不是六十岁的老学究,这就要他自己断句?
怪不得那家伙一口气读下来,连个停顿的地方都没有。
合着这时候没标点符号,《三字经》是三个字三个字的分开读,《百家姓》则是四个字四个字的那样读,还有《千字文》也是四个字一押韵。
这是启蒙教育类书籍,简单易懂,一学就会。
可真正上了学,学正经东西,是不会有现成的断句的,都是各学各的,断句同样如此,像是他们这样的小孩子,就需要老师来教导,一般的都是老师如何教导他们就如何办,但是皇子阿哥们的教育问题不能这么干,于是法喀就来了这么一招,一口气读完!
怎么断句,怎么理解,先让孩子们自己看着办。
等他们读完一百二十遍,也晕头涨脑了,然后开始写。
一百二十遍,同样是一百二十遍的写,小十四咬牙,忍了,就当练字儿了。
写完这一百二十遍……好了,休息时间到了。
法喀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一群孩子哀嚎。
先生可是走了!
这个时候,小瓶子就带人进来了,给阿哥爷跟小主子们(即哈哈珠子们),端来了点心,奶水和小吃。
别误会,点心是豆面饽饽,红豆糕,豌豆黄跟枣花酥。
奶水则是热牛奶,蒙古奶茶两样,但是小十四跟小十三喝的就是热牛奶。
小吃则是鸡蛋卷跟猪肉脯,这是德妃跟敏嫔为俩孩子准备的东西,让人带来十份。
八个哈哈珠子,跟两个小阿哥都有份儿,另外,两位小阿哥还多了一份原味锅巴和江米条。
这就体现出皇子跟伴读的区别了。
不过一群小孩子在一起也没太认真的区分阶级,小十三还问他大表哥,家里的猪肉脯都有什么口味的?
小十四则是喝了热牛奶,就趴在桌子上要睡个觉了,中午了好么!
他的东西都是带来的,薄被叠一下就是个抱枕,他人又小,趴在桌子上睡正好。
只是他的哈哈珠子们怕他睡着滚落下去,立刻就站在了桌子四周,起码他滚着滚着,掉不下去。
学堂里轻易不许奴才们进去的,所以小瓶子送了吃的就出来了,等主子们享用过了他再进去收拾一下,发现自家爷没吃啥东西,特意偷偷留了一碟猪肉脯跟原味锅巴在桌堂里。
小十四中午这一觉睡得香甜,但是很快,他就被人吵醒了。
“十四爷?十四爷?先生就要来了,马上要上课啦!”此人嗓门儿很大,手下的劲儿更大。
小十四想也不想的就吼了一声:“别吵我睡觉!”
声音消失了,也没人推搡他了,世界清净了,小十四舒服了。
可是随后,他就听到了他亲爱的亲哥的声音:“小十四!”
第043章 混乱的上学生涯
小十四迷迷煳煳地翻了个身,然后自由落体,他就睁开了眼睛,正好看到自己在他亲哥的怀里头:“哥?你怎么来了?”
他亲哥跟他差了一个班的距离呢。
“先生马上就要来了,赶紧起来,躺在课桌上睡觉,像什么样子?”四阿哥这个气啊,同时也是后怕,他都成亲了,自然知道这前朝后宫,暗潮汹涌。
更知道,皇阿玛先是“皇帝”,后头才是“阿玛”,要是不得圣宠,再大的力气也是白费。
小十四现在是圣宠不假,可是后头肯定还会有比他小的孩子出生,将来会怎么样,他也不敢保证。
太子爷也是皇阿玛的心头肉,现在还不是被皇阿玛防着么。
所以不要惹怒皇阿玛,进了尚书房,就要好好的读书,免得给皇阿玛留下坏印象。
“哦,我知道了,哥,你赶紧回去吧,免得被先生罚。”小十四扭了扭身体,四阿哥把人放到了地上:“哥,走吧,走吧!”
推了推他哥,没推动。
“你也不要太放肆,这里是尚书房。”四阿哥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你刚来不习惯,慢慢就好了。”
自由惯了的小野孩子似的十四,的确会觉得尚书房这里约束,憋屈。
但是习惯了就好。
人终是要学习知识才对。
小老百姓没这个机会,他们天生就是皇子阿哥,何必浪费这个福气呢。
“知道了,哥。”小十四点头。
他也没想到,会被亲哥抓包,还是第一天上课,就被抓了个正好。
不过,他下来之后,小十三告诉了他,那四位哈哈珠子的举动,小十四很满意,最满意的是,小瓶子很贴心,给他留了吃的东西,分了一点给四个伴读,也就一人一口猪肉脯。
四个伴读还谢了半天,小十四赶紧吃东西,他这小身板子别看单薄,却不抗饿,能吃但不能多吃,何况宫里头的点心盘子也不大。
上午有个法喀,下午更来了个惊喜。
教导《九章算术》的那位老师,名字竟然真的叫法海!
不过他乃是瓜尔佳氏,这名字起的……小十四都无语了。
瓜尔佳法海没有什么突出的家事,但是他的外形很是特别。
可是别看这位是个佛性十足的名字,却是个膀大腰圆的标准满族人的长相,大刀眉毛满脸的黑胡子,十分威武,却教他们打算盘。
说是先生,感觉更像是个屠夫。
不过他是康熙十年的进士,是少有的满族进士。
除了教导皇子们《九章算术》,他还是内务府的总账之一,身份不高但是油水足啊!
甚至还跟小孩子们粗略的讲解了一下关于他腰上带着的那块玉佩,那是一只小青马上骑着一只黄毛猴子的造型玉佩,这有个名堂叫“马上封侯”!
从玉的质地到雕刻的刀工,以及这寓意,说的头头是道,还让孩子们拿在手里头看的仔细:“以后出去都是有身份的人了,可不能让人给煳弄了去,分不清好赖。”
不知道他这是教数学的老师,还是教生活常识的老师。
而且这位法海竟然笃信道教!
满人的种族信仰是萨满教。
其次是融合度十分高的佛教,因为佛教不管是汉人、满人还是蒙古人,都可以信仰。
尤其是西藏,藏传佛教的活佛都是很神秘的存在。
道教虽然也历史悠久,但是道教乃是中原本土宗教,是汉人的传统教派。
没想到法海竟然是个道教徒,虽然只是俗家弟子,却有正儿八经的道号,叫纯阳散人。
嗯,这人是够“纯阳”的,看着外表跟大力士似的,绝对的屠夫样貌。
折腾到下午三点,终于放学了!
他想去找他哥,结果去了才发现,人家下午上的是武课,都在布库房那里,他们还小,要到十二岁才可以去布库房,这么点儿的孩子学不了摔跤。
虽然满人在关外的时候,这么点的孩子,已经可以抱着羊练习布库了,但那是野小子们才干的事情,皇子阿哥们这么大,怎么可能抱着羊咩咩练习摔跤呢?
他们先去学文,打好了基础,长大了身板子,再学摔跤不迟。
没办法,跟小十三一起,带着八个哈哈珠子,去了永和宫。
第一是给德妃和敏嫔看看,他们的陪读小伙伴们,第二是让两位额娘别操心,他们俩上学挺好的;第三就是,他们饿了!
一群小子去了永和宫,果然,德妃早就等着了,还有敏嫔。
这是光明正大的能看到娘家子侄们的时候,平时很少见到。
果然啊,德妃激动,敏嫔也激动,尤其是四个哈哈珠子都要叫她一声“姑母”和“姨母”的时候。
德妃让敏嫔带着小十三和四个哈哈珠子去她的偏殿:“都是你儿子的哈哈珠子,又是你的侄儿外甥,怕什么?去吧,用了膳,趁着宫门下钥前出去就行,宫门口本宫让人等着,接他们的家人也都在。”
这些孩子别看在她们面前是小男孩儿,哈哈珠子,但是在家里头都是宝贝儿,娇生惯养长大的心头肉,可不能有所闪失。
“谢德妃姐姐!”敏嫔欢喜得不得了。
“谢德额娘!”小十三也很高兴。
“谢德妃娘娘!”四个小男孩儿一起行礼之后,这才跟着十三阿哥与敏嫔,去了偏殿。
剩下的还不都是自己人,德妃跟两位乌雅氏子弟的关系,其实也没多少,他们最多叫一声“姑母”而已,而且还是族姑母,而不是亲姑母。
那位佟佳氏的子弟更尴尬,他们佟佳氏是出了皇后不假,还是两代皇后,可孝懿皇后当年可是德妃的主子,德妃入宫的时候还是宫女,伺候的最后一位女主子就是佟佳氏,当时佟佳氏还是贵妃。
乌雅氏是仆,佟佳氏是主。
现在反过来了,佟佳氏是仆,乌雅氏是主。
另外,乌雅氏还是十四阿哥的亲生额娘,他们的小主子。
哪怕佟佳庆桂只是佟佳氏一族里一个族人之子,此时的德妃,心里不得不说,十分微妙。
唯有伊尔根觉罗氏的松琴,客客气气,小模样招人喜欢,可把德妃喜欢坏了,比起自己家的淘小子,松琴不论是外形还是好学的性格,都十分讨喜。
果然,德妃对这个最小的哈哈珠子很喜欢,另外,对乌雅家的两个孩子也不错,尤其是乌雅壮,这孩子八成是所有额娘心目中的标准孩子长相。
“十四阿哥小了点,身体底子也薄得很,吃多少好东西,也扛不住他那没良心的小肚子,就是不长肉,壮壮日后可要多多照顾一下十四阿哥。”
“奴才遵命!”乌雅壮人长的壮实,性格也是个憨憨。
佟佳庆桂倒是没看出来什么性格,一切随大流,混迹在四个人里头,不出彩也不拖后腿。
乌雅喇苏有点当老大的意思,应对得体,德妃也挺喜欢他。
四个伴读德妃都很满意,晚一会儿的时候,四阿哥来了,今天他不回阿哥所用膳了,让福晋她们自己吃。
他还是不放心两个弟弟。
所以就来额娘这里蹭一顿饭,顺便看看小十四身边的哈哈珠子。
小十三的他是管不着,也管不了,但是小十四,必须要管好他!
他到了之后,果然,比起德妃的慈和,十四爷的随和,四爷跟“和”这个字,一点都不沾边儿。
先是抓着课业一顿问,让他满意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伊尔根觉罗松琴。
武艺上,唯一让四阿哥点头满意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乌雅壮。
不过总览大局上,四阿哥的确觉得乌雅喇苏的确不错,大概是年纪大了一点的关系,倒是挺能起到带头大哥的作用。
而佟佳庆桂表现平平,但是对于吃喝玩乐这方面,他倒是有点擅长,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吃出了牛肉干是来自漠北蒙古的喀尔喀,而不是漠南蒙古的科尔沁。
吃茶,配点心,然后寒暄,净手,去隔壁吃饭,就这么一个流程,其中还有德妃的欢喜,四阿哥的考核。
十四阿哥?
他只想睡觉!
下午五点,嗯,到了吃饭的点儿了,德妃其实早就命人准备好了饭食,都是孩子们喜欢吃且容易克化的东西。
以前小十四自己吃一碗鸡蛋羹,今日德妃让人做了一大盆!
特意让小十四跟自己的哈哈珠子们一起分食,虽然只是一盆鸡蛋羹,但是吃出来一点友谊的味道。
另外,肉末茄子墩和胭脂鹅脯最受大家的欢迎。
饭后的甜点则是清蒸牛乳。
一顿饭吃饭,果然,相处上就热络了很多,但是他们也耽误不了多久了,得出宫去,于是小十四送他们到永和宫门口:“明天我等你们上学来呀!”
“是,奴才们告退!”四个大小孩儿,小大人一样的告别了。
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看的德妃欣慰不已:“这是要长大了。”
四阿哥没吭声,但是德妃也没有停下唠叨:“当年你有人照顾,额娘想伸手都不敢,现在有你照顾你弟弟,额娘放心多了。”
四阿哥还是没吭声,德妃习惯了大儿子的沉默寡言:“看样子小十四今天中午没吃好也没睡好,一会儿你直接送他回干西二所吧,明天额娘给你们三个多备点牛肉干。”
“是,额娘。”四阿哥终于应声了。
小十四恰好听到这一句,顿时蹦高高:“谢谢额娘!”
34/242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