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送的东西可够贵重的啊?”林七的眼神一直往绸子那里飘:“这得多少钱?”
“我这是给夫人的。”丁田扫了他一眼:“你也知道,这位新老爷的后院……呵呵……。”
比起杜大人的夫人,以及宁静的后院,这位马大人的后院可谓是精彩纷呈啊。这才几天的时间?
大家都知道后院不仅有夫人,还有一位宠妾,如意姨太太。
妻妾在后院斗法,闹的是乌烟瘴气,偏偏马大人对妻子尊重,对美妾也舍不下,哎呦喂,忙的呦!
丁田也想好了,那是人家的事情,他管不了也管不着,他呢,就老实的当自己的牢头儿。
所以送了点重礼,只希望上头的人别找他的茬儿,就可以了。
古代不如现代那么开放,封建时代,哪儿都讲究个人情世故,他是上一任老爷钦点的牢头儿,加上丁大海的“因公殉职”,他也算是烈士后裔了,地位稳如泰山
“呵呵……。”林七挤眉弄眼:“我看如意姨太太身边的丫鬌也生的不错。”丁田的眼神立马就变了:“你小子可有点逼数吧?那是什么人?”
那特么的是老爷的通房丫头,你看上了是咋的?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林七赶紧否认,这点轻重他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我就是看她长得漂亮,跟咱们这儿的闺女不一样。”
“那能一样么?”丁田小声警告他:“那都不是闺女了。”
“我知道……。”林七泄了气:“老爷命真好。”
“呵呵……。”丁田不置可否。
他们送的礼物,在当地已经算是重礼了,但是接礼物的人,管家马忠却很不满意,给钱的一个都没有,全都是东西,这些猪肉是不错,可夫人喜欢的是银子啊。
所以他就没给个好脸儿,众人送了重礼,却没有得到个笑脸,顿时就心里犯嘀咕了。
马县令不能说自己爱钱,但是看到不是鸡蛋就是猪肉的,也很心塞,也就丁田的两匹绸子让他扫了两眼,其他的都太具有乡土气息,根本懒得看,同时心里也酸唧唧:以前在富庶的县里当官,逢年过节的,那都是有人送礼,起码十两银子起。丁家村也送了礼物,是一头已经剥皮处理好的羊。
很肥的一头肉羊,老里长没来,来的是村长,带着俩人将东西送进了县衙,名义上自然是给“辛苦的老爷”补一补身体。
当然,这种冠冕堂皇的名头,也就是那么一说。
除此之外,还有两匹粗布,两匹细布,一匹绸缎。
其他里长送的都差不多,胡家村不止送了节礼,丁田的舅舅胡勇,还另外送了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过来。
第五十五章 主簿徐账房
毕竟胡勇是县里唯一的秀才,虽然送来的文房四宝都只是普通货,却花了胡勇好几两银子。
丁田也趁机买了一套文房四宝送给舅舅,胡勇不要:“你在县城里一个人,总归是要有一些银钱傍身才行。”
“我知道的舅舅。”丁田是请了舅舅吃了一顿饭后,将东西硬塞进了舅舅的马车里:“舅舅,回去当心啊,走吧!”
现在还算是农忙的尾巴,在种植了大田之后,这会儿该种植菜园子了,全家一年的菜,可都指着菜园子出呢,所以这会儿村民们也很忙,舅舅家也有菜园子。
送走了胡家舅舅,丁田回了衙门,却看到了徐账房拎着东西,摇摇晃晃的去了老爷的书房。
丁田想了想,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他这里是牢房,连饭都不跟大家一起吃的,所以不太吉利,平时大家伙儿也不会没事来他这里讨晦气。
今天光是送礼,他就花费了不少,尤其是丁家村那里,不少人托村长给他捎来了鸡蛋、鸭蛋和鹅蛋等等蛋类。
丁田请客吃猪肉的事情,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都说他大气,不愧是吃公家饭的〇
倒是徐账房,他是最后来送礼的,手里拿着个四四方方的礼盒,这种装糕点的礼盒,马县令今天收到了三五十份,估计卖糕点的铺子的存货,全都来了他家。
马忠管家本来非常不高兴的接了过来,但是随后,徐账房又变着戏法一样的掏出了两锭银子:“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马县令的眼睛“刷”的一下子就亮了!
连他的管家都笑了:“您客气了,客气了!”
五十两一锭的银元宝,雪白,闪亮人眼,非常的“大礼”啊。
徐账房的一百两银子没白送,三天之后,他就成了县衙里唯二有品级的官员,马县令一高兴,他就当上了主簿!
丁田随大流的给“徐主簿”送了一份薄礼,也就是一篮子鸡蛋,他现在厨房里最多的就是各种蛋类。
吃不掉又怕坏,所以丁田这些天基本上跟“蛋”干起来了。
买了好多盐巴腌了两大坛子的咸蛋,剩下的实在是腌不下了,就赶紧的送礼送出去。
徐主簿也不吝啬,他带着大家去吃了一顿,还是丁田请客吃饭的那个酒楼,席上丁田才清楚,主簿是干什么的。
主簿由吏员拔擢除授,是知县的佐贰官,别称“书记”“三尹”等,秩正九品,主管户籍、缉捕、文书办理事务,在主簿廨办公,下设攒典一人办助办公。
还有这个说法啊?
丁田表示理解了。
不过徐主簿却在酒宴上透露了一个消息:这个端午节,马大人没去府衙,而是让邢师爷带着一封银子(一封银子就是五百两)的巨款,以及两匹绸缎,四匹细布,十匹粗布,一头大肥猪,去了府衙。
东西少没关系,主要是钱多就行了。
但是……这么白目的送钱,不太合适啊!
可是他们县里也没啥像样的东西适合送礼,难道老爷家里也没有么?
这个实在是让人费解……。
吃过了饭,大家就散了,丁田现在的生活很平静,就是外头的天气越来越热了,丁田也在街面上看到了卖各种野菜的村民,一两个铜板就能买到不错的新鲜野菜
他就买了不少回来,吃野菜是健康的,更何况,他用鸡蛋炒野菜,味道非常好啊。
小曰子就这么过了一个月,发工钱的时候到了,这次大家都去领工钱的时候,对徐主簿就更恭敬了,这位可是掐着他们的命门的人。
只是这次发了工钱之后,大家发现老爷的脸色不太好看,私底下大家都在猜测,这是为什么呢?
倒是有一天傍晚,丁田买了一筐野菜拎着回来,正好碰到了徐主簿,徐主簿拎着个烧鸡,俩人在门口遇到了,就一同往里走。
徐主簿小声的跟他嘀咕:“马老爷恐怕是想插手县衙里的工钱。”
丁田听了脚步一顿:“嗯?您……他想怎么样?”
现在的工钱,可是多发的,按照全员足额发放,实际上,他们没有那么多人。
第五十六章 盛夏时节
“眼红n贝!”徐主簿嗤笑一哼哼:“县衙里的那点油水,不够啊!”
县衙就这么大,在杜大人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多少油水可以捞了,看马大人那样子,就知道不是个能守得住清贫的人。
那一大家子人,他一个小县令,能有多少俸禄?
按照大青律,县令每年的俸禄也就六十两银子,县城这边的米价,是一两银子两石,也就是二百斤。
平均一下,一个月也就五两银子的俸禄,可人生在世,不能只吃大米吧?
吃喝拉撒睡,出门应酬,加上雇佣的师爷、杂役、佣人……恐怕一年的俸禄,也养活不了那一大家子人一个月的。
这妥妥的是在赔钱当官啊!
“可是……他那一大家子,也不用县里的百姓们来养活吧?”丁田皱眉:“杜大人当时也没那样啊?”
“你懂什么?”徐主簿白了他一眼:“天下间有几个杜大人那样的好官?都是千里当官只为财的多
丁田还想说什么,已经到了岔路口,徐主簿撕下了一条烧鸡腿儿,塞给了丁田:“不要每天都吃野菜,你这小子是不是在装可怜啊?”
“没,我挺喜欢吃的。”丁田乐了一下:“春天火大,去去火气但是很明显,徐主簿翻了个白眼儿,根本就没信:“你好自为之。”
说完转身就走了,他有专门的一个小院子,现在那里就是他的了。
徐账房成了徐主簿,他就将他儿子设成了攒典,父子俩一个是九品的主簿,一个是没品的攒典,都成了吃公家粮食的人,两份工钱,日子更是过的美滋滋了。
只可惜,这个主簿啊,不是那么好当的,虽然现在看不出来什么,但是谁知道以后呢?
丁田在这里生活了也有小半年了,他还学会了如何赶马车,牛车和驴车。他发现马车最不稳当,牛车最能载重,驴车则是最稳当的,不过,目前他只有一辆马车,一匹拉车的驽马,和一匹骑着的马。
偶尔他赶车回丁家村,还能捎带一下熟人。
只是新的马大人家,真的不平静,后院隔三差五的就闹出事情,虽然都是无伤大雅的内宅私事,却也让众人觉得,这位马大人……恐怕真的不怎么样。
不然堂堂一县父母官,竟然连自己的婆娘都搞不定,这是不是也太没用了?大家嘴上没说,心里却一直在犯嘀咕咧。
天气热了起来,但是丁田却觉得凉爽,第一呢,这里不是现代,没有那个温室效应,气温不高,最多二十六七度,二十八度最热了。
但是古代的气候好啊,除了蚊虫有点吵人,他就放上蚊帐好了,他的窗子上都是的蒙的纱,透光好,但是不进蚊虫。
而且他的坑上还挂了纱帐,还有一些瓜果,可以放在院子里的井里灞凉了吃。纯天然的绿色无污染。
他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外头的热闹,偶尔听别人说一说,却绝不参与,只看两个师爷对衙门上下其手,马大人又家宅不宁,整个衙门渐渐地,有些乌烟瘴气了起来。
其实主要是马大人什么事情就知道指使两个师爷做,自己呢?
在后宅陪一陪宠妾,就连端午节的节礼,都是让两位师爷拾掇好了送去的,他也就看到了那一封银子,就心疼得要命,可是这破地方有钱你也买不到好东西,因为根本就没好东西!
“田儿啊,田儿!”林七又跑来了,一进门,就自己端起茶碗灌了下去,丁田这里的白开水永远都是从井里刚拿出来似的,在这么热的天气里,喝一碗,特别的〉示爽。
“这又是怎么了?”丁田手里一把大蒲扇,哗哗的给自己扇风。
“大事儿啊!”林七就是衙门里的顺风耳:“听说后宅,夫人让如意姨太太给她打扇,如意姨太太扇扇子扇的手腕子都肿了,胳膊都抬不起来。”
第五十七章 马大人的后院真热闹
“是吗?”丁田对古代的妻妾宅斗并不感兴趣。
“是啊!”林七一脸的八圭卜样子:“不吵架不知道,原来如意姨太太也是官家小姐,只不过当时她家里只不过是一个八品的县丞,一直到后来,成了县令,据说是个穷地方,后来才慢慢的升了上来,不过他当了县令,是最近两年的事情,那个时候,如意姨太太已经是老爷的妾室了。”
“哦。”一盆狗血。
“不过夫人娘家也不是吃素的,听说夫人娘家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娘家有位哥哥,现在是翰林院里的翰林,弟弟学问不错,现在是举人。”林七八卦的特别专业:“现在看不出来,但是有后劲儿,如意姨太太家现在是县令,但是娘家兄弟并不成才,恐怕日后……没后劲儿啊!”
“哦。”又一盆狗血。
“而且我听说,马大人的姐夫,是原来的知府,现在被调走了,这靠山没了,马大人虽然调到了这里,却不得不缩着脖子过日子。”林七侃侃而谈:“而夫人的娘家哥哥,据说要外放了,北地这边刚经历战乱,很多地方都缺人手,你说,会不会来我们这里当官?”
“这谁知道呢?”丁田乐了:“来了也是从知县做起,老爷怕什么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林七一听丁田这么说,立刻就更来精神了:“咱们这位马大人,只是个同进士,你也知道‘同进士,如夫人’的说法,他顶天了就能干到知府那个位置,再往上,可就难了,除非有像杜大人那种功劳,抹杀不了的,才能继续往上走一走,可是进士就不同了,他们可以一直往上升,甚至做到阁臣的也不少。”
这个时代就像是明清时候那样,非进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院出身不入内阁。
文官这一套执行的特别严格,不想武将,只要肯在沙场上拼命,根本不看出身,升官就跟做火箭一样的快。
皆因武人没有读书人那些花花肠子弯弯绕,反倒是比文官系统更容易出人头地
“这个我懂,比你懂多了。”丁田当年可是大学毕业,哪怕是个警察大学,那也是大学,高中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历史也学过:“科举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起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这里的“同”实际上表示的却是“不同”,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落第举人一点心理安慰,省得他们一时想不开了上街游行,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此相对应的是“如夫人”:所谓“如夫人”乃小老婆……小老婆当然不是夫人,可为了安慰她,或者为了给她指明一条“光明”前程,大老爷就称她为“如夫人”:字面上好像是说,你在我这里“如”同“夫人”一样,不会受到任何歧视;而实际上不过是点明你只是像夫人罢了,根本就不是夫人,要做夫人,你才“万里长征”只迈出第一步!
16/314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