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办?您说吧!”
许承泽低头沉思,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心里又是焦躁又是懊恼,明知道严府好多人 见过阿莲,怎么还让她去打听消息呢?
他后悔,早知道,该听郭珩的话,多要几个人来伺候的。
只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先把阿莲找回来再说吧!
他抬起头来,眼中已经多了几分清明。
“于七,去请你师叔来。”
于七知道他请于秋远过来,应该是要去严府打探消息。
“许大人,要不卑职让孙强他们过来?他们人多,而且功夫又好。”
许承泽摇头,“不,他们是大内侍卫,万一出了差错,难免被人人出来。于师兄是江湖人 士,他们不认识。而且于师兄功夫了得,我相信他不会有事的。”
于秋远听说要去严府,自然是一口答应。
他之前去严府没有看到孩子,已经心有不甘,这次则发誓,一定要把阿莲找出来。
于秋远穿上夜行衣,一跃跳上墙头,瞬间就淹没在夜晚的黑色里了。
于七看着他消失的身影,难怪许大人不让我去,我跟师叔的功夫差远了。
许承泽转头看了眼恨不得跟着一起去的伊娜,吩咐于七,“于七,你把伊娜看好了,我怕 她冲动。”
“曰 ,,
疋。
于七巴不得守着伊娜,“伊娜姑娘,时候不早了,你先去睡吧!放心,师叔会有消息的。
”
于秋远走了,许承泽点着一盏灯等着他,他不那么确信,于秋远能找到阿莲。严府那么大 ,想要藏一个人太容易了。
只是等啊等啊,天快亮了,于秋远居然也没有回来。
许承泽这下子坐不住了,难道于师兄被发现了,也被抓起来了?
这个念头一出来,许承泽就摇头,应该不会。于师兄的功夫比于七和孙强他们不知道高了 多少,即便是严府里有侍卫,即便是发现了他,他也不会脱不了身。
难道是他发现了阿莲?这个倒是很有可能。既然找到了阿莲,为什么不救她出来呢?是很 棘手吗?
许承泽恨不得也追到严府去,可是,该怎么去呢?总要去的光明正大。
许承泽几乎一夜没睡,伊娜来伺候他洗漱的时候,也是顶着双大大的黑眼圈。
两人相视一眼,都明了彼此的担心是一样的。
许承泽再担心阿莲和于秋远,也是要去上朝的。告不告诉郭珩呢?他现在还没拿定主意。 给许承泽穿好朝服,伊娜噗通跪倒在许承泽面前,“公子,求求您,救救阿莲。”
许承泽连忙扶起她,“伊娜,我担心阿莲跟你是一样的。何况,现在于师兄也没没回来。 你放心,即便严府是刀山火海,龙潭虎穴,我也要去闯一闯。”
伊娜瞪大了眼睛,“公子,您的意思是,您要亲自去严府?”
许承泽点头,“不错,我这个二品大员,总该去拜会一下太师,不然,太过目中无人了, 你说对吧?”
第163章 指证【一更】
在金銮殿外,许承泽看到了候着的严政,只见他身边围着他的几个拥趸,脸上淡淡,看不 出什么。
现在的严政跟许承泽虽然不是势同水火,也是那种相看两厌的那种,早就摒弃了装腔作势 的寒暄客套。
孔清平看到许承泽精神不好,关心了一句,许承泽含糊着混过去了。
郭珩在龙椅上坐下,目光往殿下一扫,就看到了许承泽明显的黑眼圈,不由的纳闷,出什 么事儿了吗?
最近严政一党十分低沉,朝堂之上没有什么大事,除了皇后之事,有什么事让小泽如此烦
恼?
他看了许承泽几眼,可许承泽一直低垂着眼睫,看都不看他,像是睡着了一般。
许承泽的这种态度让郭珩着恼,有什么是他他知道的?
“许爱卿!”
郭珩叫了一声,许承泽没有反应,他又提高了声音,叫道:“许若虚!”
许承泽一个机灵,脊背下意识的挺直,却依然低着头,“臣在!”
他心里懊恼,没想到自己在大殿之上走神了。他实在是太困了!虽然他的人还在站着,可 他的思绪已经涣散了。
如果是别人,郭珩定然会训斥几句,可是许承泽的这副样子,只让他心疼。
“许爱卿,退朝之后,跟朕到南书房来。”
“曰 ,,
疋。
当着满朝大臣,许承泽无法拒绝。
他知道郭珩肯定发现了他的异常,还没退朝,就考虑起说辞。
郭珩才要说退朝,就听严政道:“皇上,老臣有本。”
不光是郭珩,满朝文物都十分诧异,严太师韬光养晦了这么久,现在又有本要奏了?
严氏一党全都兴奋的看着太师,而孔庆书和孔清平都打起了精神,不知道他又要耍什么花
样。
郭珩道:“太师请讲。”
严政朗声道:“皇上,臣怀疑,许若虚大人是十年前的罪臣许宜修的儿子。”
他这话一出,殿中发出有一阵惊呼声。
殿中大多数臣子都是有了年纪的,自然知道十年前许宜修一案。而年轻的,像周代、孔清 平,也都出身世家,当然听说过。
郭珩心中一惊,下意识的看向许承泽,只见许承泽静静站着,面色不变。
他心中赞叹,小泽真是有大将之风,不慌不忙。他却不知许承泽只是精神不济,虽然表现 出来的样子还有些呆呆愣愣,其实脑子已经急速的转了起来,严政居然发现了自己的身份? 许承泽快速的回想着,有人知道自己当年死里逃生吗?随后他又肯定的回答自己,没有! 因此,他的神情更加坦然。
许承泽的表现让郭珩稳了心神,淡淡道:“太师此话可有证据?”
严政道:“臣找到了当年许元帅的手下王志,他曾经见过许宜修三子许承泽,臣请皇上宣 他上殿作证。”
“王志?王志是谁?”
郭珩的目光看似在堂下转了一圈,实际上是在询问许承泽。
你知道这个王志是谁吗?他会不会认出你来?
许承泽此时完全清醒了,心里冷笑,严政居然能猜到他的身份,也是不简单了。但是他有 完全的把握,没有人能认出他来。那个王志,自己连听说过都没有,说他是跟在父亲身边的人 ?怎么可能?
当初跟着父亲出生入死的那些人,他不能说全都认识,但相信父亲带出来的人,怎么可能 助纣为虐,为难自己呢?
他冲着郭珩眨眨眼,意思是你放心,让他上来就是。
郭珩放了心,又问道:“太师,这位王志是什么人?他的话可靠吗?”
严政道:“皇上,王志曾经啊许宜修的副官,后来许宜修回京,他人留在了边疆,这两年 才回来。他十年前是见过许宜修的儿子,如果许大人不是许宜修之子,让他见见又有何妨?”
严政这话说的,意思就是如果许承泽不见的话,就是心虚。
许承泽冷笑一声,心道,我才不怕他看呢!但是,我凭什么要让他看呢?
他淡淡道:“皇上,太师这样做,对下官太不公平吧?”
郭珩知道他不会这么容易被欺负,顺着他道:“哦?爱卿何出此言?”
严政也转向许承泽,冷哼一声,“怎么不公平了?”
许承泽一开口,孔清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上前一步,淡淡一笑,“许大人说的对,严大人此时找人来说,许大人是许宜修的儿子 ,让人来认人,这根本就是给许大人定了罪,哪里公平了?如果下官说,太师是几十年前的江 洋大盗,也找个名其妙的人来指证,太师觉得如何?”
郭珩跟许许承泽对视一眼,心道,这孩子长大了。
他们再看向孔庆书,只见他坐在一旁,微微垂眸,看似面无表情,实则嘴角微微翘起,俨 然是赞赏的模样。
严政脸色一变,沉声道:“简直是岂有此理!老夫生平清清白白,怎么可能是什么江洋大 盗?孔清平,你不要污蔑老夫!”
孔清平笑起来,“严太师也觉得受到了侮辱,那么你怎么能凭空污蔑许大人呢?”
“你!”孔清平虽然是孔庆书的儿子,但严政平日里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总觉得他还是 个孩子,并没有多难对付,此时却被他说的哑口无言。
马彪沉声道:“孔大人此言差矣。太师在朝中几十年,他的生平履历,大梁朝上上下下的 官员都十分清楚。太师不可能是江洋大盗,下官可以作证!”
谭兴运、纪玉堂也纷纷道:“我等可以给太师作证,太师身家清白,孔大人绝对是污蔑朝 廷命!。”
许承泽淡淡道:“几位说可以为太师作证,是因为你们跟太师相处了这么多年,所以相信 他。可是,太师二十多岁才中状元,入了朝堂。可是,他在中状元之前呢?你们知道他做过什 么?或许真的是江洋大盗也未可知呢!”
“你! ”马彪瞪了许承泽一眼,却无从反驳。
孔清平正色道:“许大人言之有理。如果诸位大人可以给严太师作证,那么下官也可以给 许大人作证。许大人出身清白,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严政终于找到了反击的话,他冷冷道:“如果许大人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是如何认识孔 侯爷的?侯爷的府邸,不是那么好进的吧?”
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孔庆书身上。
孔庆书不紧不慢的站起来,淡淡道:“皇上,此事扯到本侯身上,本侯不得不说几句话了 。都说神仙还有几个穷亲戚,再说本侯当年也是普通人家,自然有几个至交好友,他们都是普 通人。许若虚大人,正是本侯故人的孩子。他带了父亲的书信来投奔本侯,本侯当然要照拂一 二。人总是不能忘本的,皇上,您觉得呢?”
郭珩连连点头,“侯爷说的对。”
严政没想到他好不容易想出了扳倒许若虚的主意,也找来了证人,证人却连上场的机会都 没有。而孔庆书还暗中讽刺他忘了本,他怎么能甘心呢?
“呵呵,侯爷说许若虚是你故人的儿子,以何为证?”
孔庆书抬眸看向严政,带着几分冷意。
“严太师这是不相信本侯了?”
严政梗着脖子道:“侯爷要是有证据,下官就相信你。”
孔庆书冷笑,“本侯确实有证据,可是你凭什么让我拿出来?还是,你连我也怀疑?本侯 倒是想听听,严太师觉得本侯是什么人?是犯官的亲戚,还是儿子?”
严政没想到孔庆书会反应这么大,他暗自咬牙,自己斗不过这个老狐狸,还是把矛头对准 了许若虚就好。
他“噗通”跪下,“皇上,老臣在朝中几十年,不会冤枉好人。如果许若虚不是心虚,又 为何不让证人上殿?”
孔清平上前一步,却被许承泽挡住了。
他淡淡道:“太师,下官何来的心虚?只是不能被人这么白白诬陷了。下官请问,那王志 有何证据说明他是许元帅的手下,又有何证据证明他认识许元帅的儿子?”
许承泽这么问,是有充分的底气的,他确信他父亲没有王志这样的手下。
严政道:“他身上有当年服役时校尉的令牌。”
林子明在旁边闲闲开口 : “即便是有令牌,也不能说明什么吧?那令牌上也没有画像,怎
么就证明令牌是他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人突然冒出来,实在是可疑。”
蒋世云道:“林将军此言有理。再说当年许家一案,满门抄斩,许家三子,才七八岁,覆 巢之下,焉有完卵?太师说许大人是许家的幺子,岂不是质疑当年办案的人?”
许承泽听着蒋世云的话,想起自己惨死的一家,心里不是滋味。他怕发热的眼睛出卖了他 ,低下头去。
郭珩的目光扫过,知道他想起了不愉快的事,心里也不是滋味。
却见蒋世云跪下,朗声道:“皇上,臣进入大理寺之后,将多年前的案宗翻出一一查阅, 发现当年许元帅一案,有许多疑点,下官斗胆,请皇上下旨,重新梳理此案。”
郭珩早就想给许家翻案,可当时朝政被严政把持,他根本做不得主。现在朝堂势力有变, 可事情接二连三,让他应接不睱,此事也就忘了。此时听蒋世云提起,简直太合他的心意了。
他才要说好,就听严政沉声道:“皇上,许家一案,铁证如山,是先皇亲口御断,何来疑 点?”
第164章 表决【二更】
蒋世云毫不退缩,道:“先皇御口亲断又如何?皇上就不会有错吗?”
许承泽心里一沉,这个蒋世云说话太口无遮拦了。
果然,严政眼神蓦地严厉起来,冷声道:“蒋大人,你这是以下犯上,诋毁先皇,按律当 诛!你可知罪吗?”
蒋世云神色一怔,眼中毫无惧意,“皇上恕罪,臣无意冒犯先皇,只是就事论事。”
郭珩点头,“蒋世云,你对先皇不敬,确实该罚。如今将你降为大理寺寺丞,罚俸三月。
”
被从四品降到五品,蒋世云丝毫不以为意,依然梗着脖子道:“皇上,臣认罚,但臣坚持 臣的看法,许元帅一案疑点甚多,理该重审!”
严政冷笑:“重审?蒋大人倒是有魄力。时隔十年,人证物证早已不在,你如何重审?皇 上,臣以为,蒋世云藐视先皇,该严惩!”
许承泽没想到蒋世云如此固执,生怕连累了他。
“皇上,臣认为清者自清,不怕人证。只是,如果事实证明臣不是许家之人,太师又该如 何?是不是该治个诽谤朝廷大臣之罪?”
郭珩挑眉,“哦?你愿意宣人证上殿?”
“臣愿意。但需要严太师给个说法。”
严政恼怒,却很有自信。
“你想要说个什么说法?”
87/103 首页 上一页 85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