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到古代当捕快(穿越重生)——清秋烟雨

时间:2021-10-23 09:45:10  作者:清秋烟雨
  “好,回头我考虑一下。”俞鹤道。
  楚霄云点点头:“现在说说,尸体的发现现场。这尸体保存如此完好,实在罕见。你可去过尸体发现之处?”
  俞鹤笑道:“这你还真问对人了。这小贩的尸首几乎是刚见天,我就知道了。”
  楚霄云不敢置信又惊喜异常:“这么巧?”
  俞鹤微笑着点头,将自己发现小贩尸首的始末一一道来。
 
 
第147章 防川水道(4)
  那日阳光正午,  天气暖和,水波不兴。他正与随自己一道前来大成增长见识的友人乘舟而下,在舱外饮茶。船行至防川县,  忽见一渔民划着船慌慌张张地从平江一个隐藏于芦苇中的岔口逃出,  见到江中过往船只便大喊:“死人了,  死人了!”
  平江上素来船只往来如云,听到渔民这么一喊,  就有不少行程没那么急的客人让船家把船靠上前去询问缘由。俞鹤他们一路云游,行程也无定数,  听到出了人命案,也让船家将船靠了上去。
  听了一会,俞鹤就明白怎么回事。原来逃出来的这个渔民误入平江中的一条平日无船行走的支流,刚开始想起以往的一些传说还有点害怕,后来又想着这条水道无人前来,水下的鱼肯定比外面船来船往的平江水道丰富得多,  他这趟误打误撞进来,没准发了。这么想着便下了网。
  没多久就感觉到网中一沉,  看来是有鱼儿进网了。又耐心等了一会,估计时候差不多了,  便收网。谁知渔网拉上来后,他看到的不是满网的鱼,而是一具胸前捆着一块大石板的尸体。
  看清楚自己渔网里的东西,  渔民吓得连声尖叫,扔掉渔网落荒而逃。
  听到渔民的诉说,  围观的船只上的人们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听了故事离开继续赶路;有的胆小又想看热闹的就原地徘徊;脑子比较清醒的赶忙提醒报官,就是无人想着进去一探虚实。
  或许是以往职业使然,俞鹤听了却想去见见那条无人行船的水道里的尸体。他请渔民带路,  但渔民害怕不敢再入,只告诉了他渔网的位置。于是俞鹤就让船家把船驶入了那条隐秘的水道。
  那条水道行船不通,素有恶名,船家不肯前去。俞鹤把船费翻了两倍船家才勉强答应,还特别强调,如是发现奇怪的事情,哪怕没到也要返回,而且船费不退。
  俞鹤答应了。
  他们进去还算顺利,按着渔民的所说,在进入那条水道三里后的一个地方,就发现了被渔民扔掉,挂在芦苇上的渔网。
  俞鹤让船家帮着自己,将渔网拉了起来,的确看见渔网中有一具绑着石板尸体。俞鹤想把尸体拉到船上来,船家打死也不同意。俞鹤知道金钱的魅力,但苦于囊中羞涩,就在他苦恼之际,他那个同行的友人拿了银子出来,余船家说买下他那条船。
  船家见对方给的银子完全能做一条比自己现在这条船还要大的新船,经不住诱惑答应了。于是那具尸体就被打捞上了船。
  尸体打捞上来,作为一个要继承仵作衣钵和捕快出生的人,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查证死因。俞鹤蹲下身翻过尸首,正准备验尸,却在看清尸体面孔的时候惊呆了。
  一年前被和静县捕房追逃的包子铺小贩,怎么会死在这个无船行走的水道里呢!不管是原来的误食案、还是后来钱铸被杀一案都与胡人有关,朝廷发下海捕文书,也没能将其缉拿。他们都以为小贩已经逃走,却不想对方已经命丧于此。只是不知对方是何时死的。
  想到这里,俞鹤赶紧验了验小贩的死亡时间。这又给了他一个意外。小贩竟然是死于一年前,而不是最近!想来是那小贩逃走后不久便死去。
  确定了死者的身份,俞鹤又发现死者身上绑着的石板有断裂的痕迹,绑着石板与尸体的绳索也有放空的地方,可以证实尸体上原来绑着的石板比如今绑着的要大得多。或许正是因为石板的断裂,减轻了压着尸体的重量才使得尸体被渔民打捞起来。
  钱铸被杀一案的关键证人被害于此,此事背后绝不寻常。不知又会牵扯到了什么。
  俞鹤在尸体打捞的地点留下记号,让船家掉头返回平江,他要将尸体送去防川县捕房。刚到岔口,就遇到接到船家报官前来查探情况的防川县捕快的船只。他们两人,连同船家和那具尸体都被防川县捕快带到了捕房。
  船家交代了俞鹤加钱让他的船进去无人水道寻尸体,又给钱买下他的船的事。俞鹤对此供认不讳,让防川县捕房的人大感疑惑,将他二人按照嫌疑人扣下。俞鹤为了早日查清案情真相,说出死者乃和静县一年前涉案的一名证人逃犯,才有了今日楚霄云出现在此。
  “都说那条水道邪乎,无人敢走。但我却在里面发现了行船的痕迹。”说话间,俞鹤靠向楚霄云,以只有他能听见的声音道。
  “有这样的事?”楚霄云惊讶地看向他,“会不会是误入的船夫和渔民?”
  毕竟发现小贩尸体的不也是个打鱼的渔民吗。
  俞鹤摇摇头:“当日我进去,偶有看到河岸两边的芦苇有被碾压过的痕迹。绝对不是渔民或者一般的客船造成的痕迹。我在心里计较了一下,船绝对不小,甚至可能不只一艘船。”
  说话间一行人已到防川县码头,前面负责领路的捕快招呼他们下马换船,两人停止了交谈。上了船,楚霄云问防川县捕快:“发现尸体的那段水道为何没人走?”
  防川县的捕快道:“那是一条支流,河面极窄却水深异常,水下情况复杂,行船的人就少。越少就越没人走,越没人走就越没人管,行船肯定就很危险。再说了,谁又会放着外面好好的大江不走,去走那些险道呢。据说以前也有人想抄近路什么的走那条道,后来频频有船进去了出不来;也有人说,那条河道根本就只有一个口,能进,不能出,又进去了没出事的,都说走不通,走了一段时间又绕回来了。越传越邪乎,那条水道几乎就再也没人走了。”
  “几乎再也没人走了?”楚霄云疑惑道,“还有什么人会走呢?”
  那捕快被问得一愣,尔后笑道:“比如这次发现尸体的渔民可能误入;还有胆大不怕死的可能会去猎奇;嗯,也有人说曾在三更半夜见过一个船队在那条水道航行,想来不过是谣言。”
  楚霄云道:“何以见得就是谣言?”
  捕快笑道:“就是街头巷尾的传言,也不知道谁说的,找不到出处,也没有证人。况且我们捕房也按照传言的时间查过那段时间本县境内往来船只的记录情况,那段时间并未有船队在本县通行。除了是传言,又能是什么呢。”
  楚霄云没有说什么,只是琢磨着防川县捕快的话。
  穿在平江上大约行了半个时辰,就看见前面的分叉水道。水道入口就有不少芦苇丛生,若是不仔细,根本意识不到里面藏了条河流。自己上下庆州府路过这里也好几次了,却也没留意到这条水道,何况寻常人。
  捕房的船行进大约三里地,就听俞鹤说地方到了。
  俞鹤指了指自己系在芦苇上的布条:“上次就是从这里把尸体捞起来的。”
  说着附耳到楚霄云身旁:“你看,前面那里是不是有折断的芦苇?刚才我们进来的时候,水道比较窄的地方,你有没有看到折断的芦苇?”
  楚霄云点点头,表示自己注意到了。
  这时听得防川县捕快朝他们道:“那人死了一年,尸体却未腐败,却不知是为何?我们县的仵作也说不出个所以,只言这种情况在水中有过。”
  在县衙,自家捕房已经给出了结论,即便心中仍有疑惑,他们自然不好再问旁人。但架不住心中的好奇,如今出来得了机会,没了诸多管束,自然也就敢问了。
  其实这个问题楚霄云是知道的,这条废弃的河道面窄水深,小贩又是被绑着石板扔进去的,泡在这样水流几乎常年静止的河道中,与空气隔绝,自然是不会腐败。但这个时代,作为一个捕快知道这些算不算超纲,他还是拿不准,所以还是望向俞鹤。
  俞鹤望着幽深的河水沉默了片刻道:“大约是跟水有关系。捕快可知做腌菜的道理?将菜放置在水中,菜便不会腐败,但露在外面的,很快就坏了。这条河道狭窄幽深,又水流静止,想必更有利于尸体的保存。”
  捕快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楚霄云在一旁总结道:“结合来时路上俞鹤与防川县同僚跟我的介绍,现在有两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那渔民能将尸体捞起来,一是那尸体上绑着的石板断了一大半,重量减轻了许多,这才致使尸体往上浮,被渔民打捞起来;另外一点则说明这条河道没有人行船,或者只有凶手从这里行船,才使得一年多无人发现这水中沉尸。”
  楚霄云说出这番话,船上众人都惊呆了。防川县带路的捕快问:“楚捕头何意觉得?”
  楚霄云道:“若非如此,死者何以死在这里,难道他,或者他们就不怕?既然他,或者他们敢来这里杀人,能走一次,就可能走无数次。”
  说着楚霄云望向幽深的河面。来时路上,防川县捕快曾说,这条河道根本就只有一个口,能进不能出,进去了没出事的,走了一段时间又绕回来了,都说走不通。如今他看这这条河道。水流的确几乎是禁止。倘若真是一条河流,怎会如此?难道这条河流真的走不通?可是有人见到的在这条河里航行的船队,还是来时路上他们看到的芦苇被压过的痕迹又该怎么解释?
  想到这里,楚霄云道:“要想破这个案子,少不得搞清楚这条河道怎么回事。今日,我们就把这条河道走它一遭!”
 
 
第148章 防川水道(5)
  听楚霄云说要去探这条神秘的水道,  不管是他从和静县带来的捕快,还是防川县带路的捕快,心中都有些畏惧。
  毕竟这平江流域广阔,  两岸支流众多,  主航道尚有很多险阻,  那些没人走过的繁复支流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说其他有的支流尚是情况不明,这条支流却是明明白白在防川县,  甚至庆州府都有一定令人生畏传言。明知前路险恶,还要涉险,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嘀咕。
  楚霄云鼓励道:“防川地界都传言这条河道令人生畏,但亲见者无;见者无非说的是走不通。走不通,咱们再折返便是。不去走走,怎么能查清事实的真相呢?”
  众人脸上的畏惧的神色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因众人皆是楚霄云的下属,也没人率先出声反对。大抵防川县那名捕快也看出这其中的关节,  最忍不住开口:“活着出来的人是说走不通,亲见险境的无,  那是因为见过的人都没能活着出来。”
  听闻防川县不快之言,和静县捕快们一脸赞同。
  楚霄云见此场景,  心知一时也改变不了众人的想法。他此行不过是想见识一下这条传言中神秘的水道,又不是去缉拿凶犯,也不需要人多势众。便道:“想去的,  便与我一道;害怕的,将你们送回外面主水道,  找船载你们回去。好了,现在要去的站左弦,不去的站右弦。”
  楚霄云说罢,  自己先站去左弦。
  王三强几乎是同时站去了左弦,咧着嘴嘿嘿傻笑:“哥,你走哪我走哪。三强永远信你。”
  俞鹤也在楚霄云话音落下时站去了左弦,与楚霄云四目对望,笑了笑。
  此前众人以为除了楚霄云,当无人附议,没想到楚霄云话音刚落,就有人站了过去。毕竟是下属,不少人还是后来招考中楚霄云点笔进的捕房,这在文官官场,算是师生情谊了;在武官官场,算得上师徒情谊;在捕快这个小行当里,即便没有那么正式,也算有点提携之情。有两个平时就比较崇拜楚霄云的捕快,犹豫着站了过去。
  毕竟同衙上下属,见又有人站过去了,剩下的人经过心理斗争,陆陆续续也都站了过去。防川县捕快见就剩自己没表态了,只好道:“那就去吧。先说好,若临险境,还是保命重要。也不是每个案子都能破的。”
  对方说话也是事实,楚霄云也并不想拿大家的性命开玩笑,点头道:“这是自然。”
  意见达成一致,船只再度起航。一路走去,除了他们,再无其他船只,四周安静得可怕;再就是脚下江水,幽深漆黑,显然水深无比;加之周围丛林繁密,遮天蔽日,一时间的确容易让人心生畏惧。
  楚霄云为了调动大家情绪,不被这样的环境感染,一直活跃着气氛,与他家分享一些捧腹之事,还将前世现代的一些科学知识,简而化之,说给大家听。船上众人投入,一时倒也忘了心中的那份不安。
  船行大约三十余里,前面有一处开阔水域,大家正在欣喜,却在走进时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那片开阔的水域中却是芦苇横生,被分成许多大小不一的苇荡,船行进去,犹如行走迷宫,很容易迷路。
  这里大概就是进来的人大多折返的地方了。
  众人望向楚霄云。
  楚霄云让船家拿出罗盘和船上能系的带状、绳状物,让大家站在船沿,给手边够得着的芦苇上系上手上的布条,留下记号。俞鹤系着系着,却在一处芦苇丛上看到一小块挂在芦苇枝头的布料。他摘下来仔细辨认,竟与包子铺小贩身上的布料很相似。
  俞鹤将这一发现告知楚霄云:“看来包子铺小贩到过这里,可能这里才是他真正遇害的地方。只是他的尸首是如何飘下去的呢?”
  楚霄云望了望脚下幽深的江水,这里的江水依然十分宁静,好似从不流动一般。故而沉吟道:“或许这江水的流动只是我们目所不能及,或者还有什么别的法子。总之,把这条水道走一遍,问题应当迎刃而解。你将那块布料收好,带回去比对。”
  即使楚霄云不交代,俞鹤也会那么做。他将那小片布料小心收起,与楚霄云一起寻找前方的出路。
  楚霄云让船家抛锚探测苇荡深浅,在缆绳上系上抓泥的物什。等缆绳升起时,取下河底的淤泥,一并交由俞鹤保存。
  他们在芦苇荡转到月亮东升,终于走出了那片迷宫一般的水域。看着黑下来的天空,船上几乎所有的目光都望向楚霄云。
  在这样神秘的环境中,夜行自然是危险,但谁又知道留此过夜又会有什么样的遭遇。楚霄云略一思考便道:“大家先补充一下饮食,随后我们换班前行,轮流休息,不要在这里停留。”
  这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了,船上无人反对,按照楚霄云的意见行动起来。夜越来越深,又一路向前走了十余里,江水突然一下子消失了踪迹,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座大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