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到古代当捕快(穿越重生)——清秋烟雨

时间:2021-10-23 09:45:10  作者:清秋烟雨
  “我一定要抓住他!”楚霄云发誓。
  那个人杀了钱铸一个无辜之人不说,还差点害了他最好的搭档俞鹤,他绝对不会让那人逍遥法外。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9-04  00:00:08~2021-09-06  17:45: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046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0章 水落石出(12)
  所有人散去后,  除了先前写就的关于弹劾庆州知府贺于琦渎职、包庇的文书,韦京翰又另写了一封奏折附上,除涉及接下来抓捕内线事宜外,  主要请皇帝示下胡国二王子相关事宜,  一力主战。
  不久,  皇帝密旨到达和静县,令韦京翰持尚方宝剑查办庆州知府贺于琦。重点查办他有无叛国行为。对胡国二王子事宜简单略过,  意思内有燕王忧患,不宜大动兵戈。
  韦京翰带着楚霄云等人前往庆州府衙,  贺于琦开始还自持庆州知府二品大员身份,放言韦京翰一个小小七品县令没资格查他。直到韦京翰请出尚方宝剑才知大势已去,脱力似的瘫倒在地。
  皇帝让便宜行事,审查贺于琦之案的公堂就设在庆州府衙,韦京翰借衙办案。
  面对如山铁证,贺于琦在公堂上痛哭流涕,  陈述了自己当年为谋求升职,压下误食案的疑点,  令俞百里含冤远走他乡之事。
  韦京翰一拍惊堂木:“那么假顾青云一事你作何解释?”
  自从贺于琦得到顾家少爷失踪的消息,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他也没有作无谓的挣扎,  把与假顾青云相识之间的关联一一陈述。
  六年前的一天,门房之人前来通报,府衙外有一名女子求见。一方首府,  自然不是谁都能见的,门房自然不肯通传。那名女子却道,  只要门房将一件东西带给知府大人,知府大人必将见她。倘若还是不肯相见,自当立即离去。
  女子给的打赏很多,  又见信物是锦囊,门房的人怕是知府大人的相好,终究通传了。贺于琦打开门房递过来的锦囊,从中取出一张纸条,上书三字“白水村”,并包了一颗带着毛发的面团,犹如人体上的一颗痣,令人恶寒。
  十多年前的往事浮上心头,贺于琦大感不妙,忙让门房将人引了进来。
  前来求见的女子正是秀珠,秀珠陈述了顾青云的现状,让贺于琦务必要截下和静县发往刑部关于顾青云的案卷。
  顾青云的案子,贺于琦是知道的,不仅是因为顾青云的大成首富之子的名气,还因为他的好友井深曾与他提及。
  而井深真是此前和静县县令,顾青云的案子之前正是由他审理。然则前不久,井深在任上离世,顾青云的案子便遗留了下来。井深离世之后,在燕王势力的支持下,县丞等人把持了和静县衙,朝廷只能无奈妥协。
  面对秀珠的要求,贺于琦自然不会答应,并逼问秀珠是受何人指使。
  秀珠冷笑道:“贺大人,有时候知道得多了并没有好处。你也不想落得井深井大人的下场吧?”
  贺于琦吓得连连后退:“子溪,子溪是被你们杀害的?他不是病死的?!”
  秀珠再度冷笑:“贺大人,这样说来好像你对朋友很深情似的。那是谁在十几年前渎职压下案子的疑点,抢了井深的职位?你这知府之位本应是井大人的,你平步青云这些年,可有想过你的这位知己好友?”
  贺于琦更是大惊失色:“你,你,你怎么……”
  秀珠道:“我来也无废话可讲,你一心只想攀附皇上,早就得罪了燕王,如果你此番放过卷宗,燕王得势,想想你的下场。”
  贺于琦道:“如此更有负皇上圣恩,贺某做不到。”
  秀珠哈哈大笑:“贺大人,你十多年前渎职,放过真凶,你以为你一心攀附的皇帝又会放过你?今天我把事情告诉了你,做不到,你和你的家人就只能到阴曹地府去给你的好知己井深大人赔罪了。”
  想到自己可能因此身败名裂、被朝廷问罪,还可能家破人亡,贺于琦迟疑了。秀珠见状,嫣然一笑,却是神气缓和下来,温声道:“其实你也没做什么,只要你压下和静县送往刑部的卷宗即可。我想,你们大成皇帝也不想顾青云死吧?他死了,顾家就没有怨恨!”
  “他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顾青云!”
  贺于琦恨恨道。
  “但他现在就是!”秀珠温和第尊尊诱导。
  “是井深发现了他的疑点?”贺于琦问。
  秀珠笑道:“贺大人,我早就说过,知道太多,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
  贺于琦不甘:“你们为何不收买子溪?而要杀害于他?”
  如果对方的人收买了井深,他就完全不用趟这趟浑水了。
  秀珠脸上的笑意没了:“贺大人,您身居高位,难道这一点也不清楚?有的人是可以威逼利诱的,有的人却不能。当年你与井深同窗八载,同榜高中,共为邻县县令,共为知州人选,井深明明比你更体恤百姓。后来你误打误撞经手误食案,并压下该案疑点,却得了个破获涉及流民的大案,安一方民心的赞誉,得到朝廷青睐。”
  “事后你怕事情曝光,影响你的仕途,升职之后以朋友之情,将好友井深调来你任职的和静县,不就是想利用他对你的信任,不翻你的旧案吗?你跟他说和静县来重要之地,缺他那样的好官守护,他就在县令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半辈子。你说,这种人怎么收买得了?”
  贺于琦绝望地闭上眼睛。他没有井深的骨气;他也知道,自己没得选。
  于是,在秀珠的威逼利诱下,贺于琦利用职务之便,压下了和静县发往刑部的卷宗。
  以往贺于琦本来就是以保皇党自居,他的这番作为不仅没有引来半点怀疑,一度还让保皇派大赞他坚定不渝的忠心!
  没想到从贺于琦这里还得知前任和静县县令井深竟然不是劳累过度倒在任上,而是因为发现了假顾青云杀妻一案的疑点惨遭毒手。
  胡人的血债又添了一笔。
 
 
第181章 水落石出(13)
  韦京翰审结贺于琦的案子,将卷宗和人一起押送刑部判决。
  送走贺于琦后,楚霄云问起胡国二王子一事。他知道对手很可能是对方一国未来之主时,  就知道要想将人正法没那么容易,  但倘若置之不顾,  又觉得如鲠在喉。
  韦京翰的将皇帝的意思转达:“如今我大成内有燕王之忧,陛下也是两难啊。倘若边境重燃战火,  内部空虚,就可能给燕王可趁之机,  到头来遭殃的还是百姓。”
  楚霄云想了想,也是这么回事。这时他不免有些天真地想,要是燕王从国家大局出发,与皇帝和解多好。但朝堂政治,不是你死,就是我忘,  哪有那么容易。
  在楚霄云感慨之时,有衙役来报,  顾青云回和静县了。
  当初楚霄云与顾青云在京城道别时,顾青云养好伤是要北上秘密进入胡国,  带回在那里放养的马匹。如今他人回来,想必战马也到了。大成有了战马,就能训练出骑术高明的骑兵,  就能对抗胡国的骑兵战术了。
  回想起在秦川看到的惨景,楚霄云心中升起一些希望。
  韦京翰听闻顾青云回了和静县,  也颇为激动,他对方凌峰道:“收拾一下,打道回府。”
  在随行整顿回程行李之时,  韦京翰写了封奏折上奏皇帝,推荐了庆州知府的人选。
  和静县县令一行刚回到县城,还没进县衙就收到前方差役来报。顾家此前已经送信过来,顾家少爷想来县衙拜访,有事相商。
  韦京翰道:“派人速速去请。”
  于是县令一行前脚刚进府衙,后脚顾家的人就到了县衙。
  事隔数月,楚霄云再见顾青云,发现他几乎换了一个人。虽说当初拔了银针醒来后人也显出几分沉稳风范,但精神和身体上毕竟受过摧残,看起来整个人还是缺乏气势。经过几个月的修养,如今再见,整个人的精神气度焕然一新,虽然整个人看起来依旧如同昔日画像上那般儒雅,但举手投足见显出笃定的气概。一看便是胸有沟壑,运筹帷幄之人。也不怪他此前能把顾家的产业发展到那么大。
  “顾公子,一别数月,一路可好?”楚霄云关心他胡国之行。
  顾青云坎坎身,拱手道:“一切尚好,也都顺利。多谢楚捕头挂念。”
  然后对韦京翰行礼道:“韦大人,学生今日前来,是有两事相求,还望官府相助。”
  韦京翰道:“顾公子不妨直言。”
  “当初内人与顾某和离,不是学生本意,学生此次前来请求官府撤销和离,还我妻周英名正言顺的名分。”顾青云道。
  韦京翰闻言笑道:“顾公子是重情之人,此事只要你认可,官府自然无意见。那么另外一件事呢?”
  “当年顾家护卫队遭遇不测,几近全军覆没,学生愧不能归家,无法对他们家人更好的安抚。如今学生得以归来,除了楚捕头及官府各位大人的相助,也少不了随行护卫当初的拼死相救。学生想抚恤昔日旧部家眷,无奈他们中有的人家已经搬离和静县,还望韦大人能帮忙发布通告,学生想要感激他们的恩情。”顾晓云将心中所求一一道来。
  韦京翰深受感动:“当初顾家已经抚恤过死者家属,没想到顾公子历经磨难,还挂念着昔日旧部家属。如此有情有义之事,我和静县衙怎会袖手旁观!”
  随即韦京翰传来随侍差人,挥笔而就。命捕房将顾青云之意公告天下。
  顾青云再三谢过,并邀请和静县衙众人明日前往顾府观礼。
  此次顾青云历难归来,顾员外要正式传位给他,顾青云将是以后顾家名正言顺的掌舵人。
  韦京翰自然是欣然应下。
  第二日,除了留守巡值之人,和静县县衙诸人前往顾家观礼。
  殊不知这次不仅是顾青云新任顾家家主的典礼,也是顾青云重新八抬大轿迎娶周英过门的婚礼。整个和静县都轰动了,后续传往其他州县,成了当时大成的一大奇谈。
  迎亲礼上,顾青云骑着高头大马,胸戴红花,满脸喜气的地对两旁不请自来的街坊乡亲拱手示意,跟随小厮也不吝啬发放喜钱,惹得和静县的姑娘小媳妇羡慕不已,道路两旁不时传来欢呼之声。
  顾家庆典之中,韦京翰收到京城八百里加急密报,燕王心腹庄迪率军前往京城求和,如今驻扎在京城之外三十里地。皇帝听了亲燕王派大臣的汇报打算开城迎接,而保皇派大臣怕其中有诈,誓死不同意打开城门。如今两边相持不下,事情就耽搁了下来。
  韦京翰得到消息,略一思索便理通其中关节。
  庄迪带着十万大军前来求和,说是表明诚意,这说法也通;保皇派大臣说他心怀叵测,意图逼宫,这也能理解。韦京翰觉得这事倒也好办,让庄迪只身进宫表明求和诚意,十万大军留驻城郊,双方都安心。
  只是他一县父母官,受顾青云之邀,代表的是官府立场,是朝廷对顾家赠马功勋的表彰,不便离席,便让楚霄云回县衙代笔,回禀京城。
  楚霄云领命,与俞鹤离开顾家典礼,返回县衙。为了赶时间,他们没走大路,而是从百姓居住的胡同里穿插而过。在转过两条巷子时,看到前面一个一闪而过的背影有些眼熟。
  “前面那个背影好像是签押处的人,他们怎么也有人提前离场了?签押处今儿有急事吗?”楚霄云问。
  俞鹤早上才去过签押处,将殓房的记录归档。他对今日签押处的情况很了解:“签押处今日是曾书吏值守,我去时他还在说最近签押处无事可干,人都要闲出毛病来了。”
  说起曾书吏,俞鹤是有点歉疚的,当初他撕掉白水村的卷宗,连累过人家。后来上门致歉,曾书吏倒也没为难他,两人还聊得不错。
  闲聊着俞鹤又问:“你怎么确定就是签押处的人?”
  楚霄云道:“签押处的吏服我还能不认得?看他走得急匆匆的,我还以为最近签押处很忙呢。”
  俞鹤道:“那我们紧走两步,追上去问问,还能一起回衙门。”
  楚霄云道:“也好。”
  两人加快脚步追了上去,谁知那人早就失去了踪影。
  “啧,走的这么快。”楚霄云叹道。
  俞鹤笑道:“估计是有什么急事吧。”
  “你不是说签押处闲得长毛吗?”楚霄云打趣。
  “那也没准突然有事呢,像咱们这样。”吃衙门饭的,还不是随叫随到。俞鹤笑道,“你要是着急,我知道还有更近的路。”
  “还有哪里可以走?”楚霄云问。
  “太和街。”俞鹤道,“这边转过去两个拐就是太和街。太和街有一边连着直通县衙的路。只是前任县丞在的时候,为了谋取私利,堵了那条街和县衙之间的通道,所以现在没人往那里走。我们要想过去,可能要从人家院墙上借道。”
  “这好像还挺刺激的。”楚霄云道,“那就走太和街,到时候跟街坊借借路。”
  两人在巷子里转了两个拐,就到了太和街。谁知一出巷子却跟一个匆匆而过的人撞了满怀。
  “郑签押?”楚霄云惊讶地道,“你怎么在这里?”
  楚霄云突然想起此前在巷子里见到的签押处书吏莫非是郑兴?
  郑兴看到突然冒出的人好似也下了一跳,看到是楚霄云和俞鹤转而笑了:“原来是楚捕头和俞仵作。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楚霄云道:“我们回衙门。”
  “衙门有急事?”郑兴好像颇有兴趣。
  “是。”楚霄云道,“签押处也有急事吗?我们正好可以同行。”
  “啊,我呀,不是。”郑兴忙道,“我是家人托人送信去衙门,又找去顾家,说病得厉害。我早上走的时候都还好,没想到一下子这么严重了。主薄大人让我回来看看。”
  “原来如此,郑兄切莫担忧。会好起来的。”楚霄云道,“你家在哪,要不我们帮忙去请下大夫?”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