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穿到古代当捕快(穿越重生)——清秋烟雨

时间:2021-10-23 09:45:10  作者:清秋烟雨
  钱仵作和俞百里用毛巾掩住口鼻做好防护,再一一查验。发现死者躯体真的没有变黑,指甲虽然灰暗,却看不出青黑之兆。他又以银针刺喉,发现银针虽然变色,却未变黑。钱仵作由此猜想,死者有中毒迹象,却并非被药物毒杀。
  他向县衙捕头及守在墩子家的捕快了解了一下初到案发现场的情景,从墩子家饭桌上剩余的残羹中发现了两种属性相克的食物。这两种食物属性相克,不懂饮食之人一起吃下,量大的话足以产生致人于死地的毒素。于是钱仵作对墩子之死下了自己的结论。
  误食相克而亡。
  整个过程俞百里也在现场,他虽不敢置信,面对现实也只得接受。
  得出这个结论,整个县衙上下都松了一口气。通过他们与墩子的亲友交涉,对方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同意墩子下葬,此案了解。
  和静县衙上下一片喜庆,县令贺于琦为此还特意嘉奖了钱仵作。为避免夜长梦多,第二日,墩子就下葬了。
  在下葬之日,作为县衙的主事仵作,钱仵作再度验证尸首正身。在收殓尸体的人们给死者穿寿衣抬动胳膊时,却发现这尸首与昨日所见,右边腋下少了一颗痣。
  明明昨日还见着有的。
 
 
第129章 误食案(25)
  死者右边腋下那颗痣不是像寻常的痣那样,  只在肌肤上起一个黑点,而是有黄豆大小的凸起,像一个小瘤子。瘤子周围,  还有几根毛发,  因此钱仵作在验尸时只是扫到一眼,  却也印象深刻。
  而且他也分明记得,俞百里所给画像中的尸首,  死者腋下的确也有一颗痣。
  事出有异,他赶忙叫了一声:“且慢!”
  屋子里的村民,  包括闻讯赶来送葬的一些流民都望向钱仵作。很多流民的目光饱含着警惕与敌意。
  钱仵作这才想起,此事涉及流民,兹事体大,一颗痣说明不了什么,却可能再引起一场混乱。况且葬礼现场,目前只有县衙捕头的职位最高,  却也做不了什么主。他不敢随意质言,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怀疑,  脸上保持一个主事仵作的风范:“死者少年流离,客死他乡,  也是可怜。我送他一程吧。”
  说着上前几步,去给死者穿寿衣。屋中众人,特别是那些流民听他所言、见他所为,  这才逐渐放下戒备。
  钱仵作借着给死者送行的当口,一边给死者穿寿衣,  一边不动声色地检查了尸体的腋下。
  那里的痣真的没了。
  他还怕是尸体腐烂自动脱落了,特别留意了腋下肌肤的状态。虽然腐败严重,却没有肉块掉落的痕迹。
  腋下一片光滑,  那里好像根本就没有长过一颗痣。
  死者的棺木抬了出去,钱仵作还站在原地发愣,他甚至在想,是不是自己昨日看错了?为了确定这一点,他还又找来尸体画像,腋下明确标注是有一颗痣的。
  钱仵作心生疑窦的合上画像,低头沉思,目光漫无目的飘散着。突然,视线扫过方才收殓尸身的位置。地面上,一颗并不显眼的黑色小点就那么突兀的映入钱仵作的眼帘。
  他走过去,拾起那颗小黑粒。
  小黑粒是一颗肉瘤子,周围还留着几根毛发,与他昨日在死者腋下所见一模一样。钱仵作将那个小瘤子翻过来仔细看了看,以一个主事仵作的眼光,他一眼就看出,这颗痣分明是被刀剜下来的。但他方才给尸首穿衣时明明细查过,死者的右边腋下光滑,并无任何肌肤脱落痕迹,更不可能有被人剜下这颗痣的刀口痕迹存在。并且观这颗瘤子的切口已有数日,这瘤子并非今日,甚至也并非昨日才被剜下。
  钱仵作心中升起万千疑云,他赶忙将那颗痣用纱布包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县衙,向时任和静县县令贺于琦禀明了此事。
  贺于琦看着他手中纱布里的东西,脸色难看了那么一瞬,然后望着钱仵作笑道:“此案不是昨日已经审结了吗?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不要拿在手里。”
  说着又拍了拍钱仵作的肩膀:“对流民之事,朝廷一向要稳。你这次重新验尸有功,促成此案了解,如果记上一功,荫及后代,也未可知。据我所知,你那儿子可是对你这衣钵没有半点兴趣,你就不为他的将来打算一下?俞百里初出茅庐,却有后来居上的意思。加之他太过张扬……这县衙可是只能有一个主事仵作。嗯,呵呵。”
  钱仵作听了贺于琦前面一句,心下已然了然,但他内心还有一点挣扎。此案就此了结,对俞百里势必不利。然听到贺于琦后面几句,内心那点挣扎就被按了下去。
  俞百里后起之秀,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如果他继续露脸,自己前程堪忧。如贺于琦所说,一个县衙只会有一个主事仵作,俞百里上来了,自己年事已高,当如何自处。何况,此案自己立功,还会有荫及子孙的褒奖,在利益的驱使下,钱仵作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属下明白。”他恭敬地答道。
  做出了选择,接下来就该处理手上那颗肉瘤子。神差鬼使,他没有随意扔掉那颗瘤子,依旧用纱布包好,埋在了县衙的一颗桂花树下。
  几日后,朝廷的嘉奖下来,不仅贺于琦被吏部大加褒奖,连钱仵作也被提名。钱仵作得了免除税赋的奖励,并可传子孙一世。这简直就是莫大的荣耀和财富。要知道,就算是读书人考上秀才,也不过免本人赋税一世,而钱仵作得到这分奖励还能传给儿子。
  钱仵作得到了褒奖,而俞百里由于误验一事在衙门受尽排挤。有人提议要依律处置俞百里,被贺于琦拦下了。
  俞百里捅了那么大的篓子,县令大人却看重昔日情分,轻拿轻放,这分胸怀在县衙广为流传,人们越发敬佩。相反,俞百里在和静县衙的的日子越发难过。
  后来,一次公务后的闲话中,贺于琦无意中提起附近州县衙门招录仵作之事。钱仵作也不懂自己是良知尚存还是难以面对,他将这个消息告知了俞百里。俞百里对他再三感谢,前往云岭县应招,不日举家搬离和静县。
  俞百里一家搬离和静县后不到一月,误食案之后第三个月,县令贺于琦平步青云,升任庆州知州。
  事后钱仵作得知,误食案时,县令贺于琦正处于升迁的当口,与他同期的还有另外一个县的县令。因朝廷认为他处理误食案有功,最终贺于琦平步青云,而另一个县令则与这次升迁无缘。
  儿子不喜自己的职业,转而经商。钱仵作看在眼里,失落之余也有些庆幸。起码儿子不会背负自己这种经历。
  这些年来,他也不是没想过俞百里总有一日会相通这其中的关节,找上门来。只是对方没有找来,他便可佯装不知,在和静县衙一直干到七年前因年龄卸职还乡。
  三年前沉疴之际,自觉时日无多,想起陈年往事,思绪复杂,于是提笔写下此手札,并锁在一处铁箱之中。临终之际,钱仵作将钥匙交给自己的儿子,告知儿子此物细心保管,若有人来找为父,再把此物拿出阅览。
  如何选择,但凭选择。
  钱仵作自己一生不敢担当,把选择权交给了儿子。
  十七年前那装误食案之前只靠猜测推理的环节,也终于有了证人证物。虽然有的事情还没有直接的口供与证据,但所有的情节都串联了起来,可以作为事实写入卷宗。
  楚霄云在看到钱仵作手札内容之时,就叫派人去请了县令韦京翰、也通知了俞家父子到场。此时众人都围坐在楚霄云的廨房。
  传阅完钱仵作的手札,大家眼神交流片刻,楚霄云问道:“钱许氏,这手札是如何在你手上的?”
  “俞捕快前往我家之后,第二日早上我家相公让我们回娘家去住几天。走之前让我把这东西带上,寄放娘家。并嘱咐我不可与人知晓。相公死后,我回想起来这事,越发觉得当日相公让我和儿子去娘家,是心中有事。于是找出这东西翻看。我识不得几个字,好在程儿上了几年私塾,认得些字。我就让他把这东西里的字念给我听。”
  钱许氏说到这里,忍不住声泪俱下:“程儿念完,我与他抱头痛哭。想来就是这东西给我家招来的祸害。我问程儿,这事如何是好。程儿说,爷爷和爹爹大约就是选错了……呜呜……”
  钱许氏的哭声日大,钱程紧紧的抱住自己的母亲,想给她依靠。
  楚霄云望向钱程,十四五岁的少年脸上悲伤却又坚韧。
  韦京翰在一旁道:“钱许氏、钱程,你们可知,此事一旦披露,钱仵作生前所受的功名会被悉数收回,你父亲经营十数年所免去的税赋会被追缴。”
  钱程抱着母亲,目光异常坚定:“我可以养活母亲。但求县令大人一事。”
  “何事?”韦京翰问。
  “父亲与爷爷做错了,爷爷不该得到的公禄应该收回,但父亲罪不至死,恳请县令大人为我父亲做主!”钱程说着跪向韦京翰拜了一拜。
  韦京翰道:“当官自当为民做主,你不说,本县也会去做。”
  钱程听了,朝韦京翰又拜了两拜。然后转向俞百里,朝他拜了一拜:“俞伯父,我爷爷有愧于您,但他人已故去,我代爷爷向您赔罪!”
  说罢又连拜了两拜。
  俞百里赶忙去扶人起来。
  钱程起身,转向俞鹤:“我爹爹是选错了,但他罪不至死。如果你真是杀我爹爹的凶手,我绝对不会就此作罢。”
  俞鹤望向钱程,目光真诚而又坦白:“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杀你爹爹,也没有这样做过。我为父亲追求的是清誉,更不会亲手让他蒙羞。你父亲之死,另有隐情。”
  楚霄云点点头,向钱程讲述了他们的调查经过。
  “那个所谓证人包子铺小贩是不是凶手不好说,但他的确做了伪证,俞鹤不是杀害你父亲的凶手。包子铺小贩我们会继续缉拿,你父亲的案子我们也会继续追查。”楚霄云最后总结道。
  这也是一种承诺。
  钱程和他的母亲呆愣愣的听完这一切,又是一阵长长的压抑的痛哭。
  隔日升堂,韦京翰审结了俞鹤与钱铸之死一案并白水村枯骨案,并纠正了十七年前误食案。
  钱仵作生前功名悉数被收回,钱铸十多年经营免去的税赋也将悉数追缴;因俞鹤在枯骨案中涉嫌越职调取文书,私下取走部分证物,一度误导案情,有违大成律令,依律本应判处监刑两年,鉴于其在本案及其它涉密案件中的功劳,将功折过,故责罚20水火棍,并免去俞鹤和静县衙捕快之职。
  案子结束了,俞鹤被责打了二十水火棍,整个过程却始终都是微笑着。俞父在一旁看得心疼,却也为自己孩子洗刷了杀人的嫌疑感到欣慰。
  楚霄云站在堂下,静静的看着面前的一幕。
  十七年前那桩误食案终于真相大白,重新有了律法的判定,错误的判决和对待终于得到纠正。
  俞百里渎职害人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事实,他的验尸结果没有问题,再也不用背负渎职害人却没有受到处罚还当了逃兵这样一个心理包袱。只是,十多年前那个名扬千里的青年仵作,他的一生却因为那个案子黯然失色。原本他应该有辉煌灿烂的一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屈居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做一名声名受损的仵作。
  好在俞鹤再也不会因为背负父亲的愧疚,走自己本不愿走的路。虽然错过了好些时光,也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时间,但幸运的是他年纪还不算大,还有机会重新规划他的人生,继承父亲衣钵,发扬光大。
  退堂之后,楚霄云问起韦京翰时任县令贺于琦之事。韦京翰道:“贺于琦如今是庆州府知府,朝廷正二品大员,我一个七品芝麻官,无权对他问责。不过我已经将此案上奏朝廷,剩下的事就不该是我管的了。”
  俞百里虽说因案情所致不得已,但也在和静县耽搁太久,如今案子了结,自然是要回云岭县。俞鹤现在无公职在身,闲人一个,俞百里原本想把俞鹤带回云岭县,但于师爷说,俞鹤身上的伤势不宜于长途颠簸,楚霄云也极力劝阻。
  云岭县那边还有公务,不能再耽搁,俞百里只能暂且将俞鹤留在和静县,由楚霄云照看。
  俞鹤因没了和静县衙捕快的身份,就不能再寄住县衙的休憩室。楚霄云将韦京翰分给他的厨房隔了半间屋子出来,买了日常生活用品,让他住在那里疗伤。平日他忙于公务,就由苏文照顾,每日给他送饭倒水,换换药什么的。
  数日后,楚霄云带人巡视县城,路过小胡同街,发现钱铸家有陌生人进出。上前询问,旁边好事的邻居说:“他们家老爷子是个贪慕虚名之人,如今功名悉数被官府收回,还不起朝廷这些年免去的税赋,官府就只能将他们家房子罚卖啰。”
  楚霄云听了,心中百感交集:“那你知道他们家搬去哪里了吗?”
  那个倔强的少年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谁知道。”耳旁只留下邻人轻飘飘的话语。
  作者有话要说:  有一个案子结束,下一章开启下一个案子。
 
 
第130章 误食案(26)
  几个月后
  “哇,哇……”屋内传来一阵嘹亮的婴儿哭声,打破了被田野环绕的农家小院清晨的宁静。也让在屋外时而来回踱步、时而引颈张望的楚霄云停下了脚步。
  “吱嘎。”随着房门开启,  稳婆一脸喜气的从房内出来。
  “文文他怎么样了?他还好吗?”楚霄云见人出来,  赶忙上前问道。
  “好、好、好,  母子平安。”稳婆喜笑颜开地答道,尔后又挺奇怪的问,  “人家都是问是男是女,是双儿还是小子,  你这小子怎么什么也不问?”
  “啊?”楚霄云的思维还没拐过弯来,顺着稳婆的话问,“那是男孩还是女孩?”
  “恭喜恭喜,是个大胖小子。”稳婆喜庆地道,“这孩子哭声真是响亮,将来一定是个有福气的人。”
  “哥,  嫂子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我当叔父啦。”一身皂服的王三强一蹦三尺高,比当了父亲的楚霄云反应还强烈。
  王三强昨夜夜班轮值,  今儿早上才放衙。回到家听邻居说苏文今日生产,他娘已经来楚霄云家了,  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匆匆忙忙赶了过来。
  楚霄云整个人还处于一种傻愣愣的状态,听了稳婆的话也只是“嗯嗯啊啊”地,  没说出个所以然来。还是王大娘出来倒水,看到傻愣愣的楚霄云忍不住笑道:“还愣着干啥呢,  进去看看你家小夫郎啊。对了,让你煮的粥煮了吗?我去盛点给咱们苏娃子端进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