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 煮了。好的。”楚霄云这才有点反应,呆头呆脑地进了房中。
王三强准备跟进去,被王大娘喊住:“你干嘛去?有你什么事?那边拿个盆子去菜地里拔点菜,今天做饭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哦。”被喊住的王三强只得停下想往卧房走的步伐往放盆的木架走去,王大娘又在背后补充一句,“别忘了再杀只鸡,给苏文补下身子。”
“知道了。”王三强觉得自己真命苦,小侄儿还没看到,就被自家老娘指使得团团转。走了几步想起手中的佩刀,对王大娘喊道,“娘,把我的佩刀拿进去。”
楚霄云进到卧房里,看到苏文特别疲惫的躺在床上,小小的婴孩放在身边的小摇篮里。
“辛苦你了,累坏了吧。”楚霄云走过去坐在床沿,握住苏文的手,眼里满是心疼,“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一定要与夫君说。”
“啊……这不是每个双儿都要经历的事吗?”苏文特别惊讶地看着他,“我挺好的,没有哪里不舒服。”
自己不自觉中还是带着前世的生活痕迹,而这个时代的人是无法理解那些观念的。楚霄云正想着转移话题,苏文却道:“夫君……你怎么不看看宝宝……”
说完小心翼翼的望向楚霄云。
“哦。”楚霄云这才恍然想起,“宝宝呢,在哪儿?”
抬眼望向一旁的小摇篮,起身将孩子抱了起来,左看右看,满眼都是欢喜,嘴角也不自觉咧开:“我儿子真乖,我儿子真可爱!”
他一时由于太过强烈的刺激而延缓反应的神经,这会终于激动起来。
苏文看着面前的父子,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时王大娘端着热气腾腾的骨汤粥走了进来:“来,小文先吃一点。那个小楚啊,你把孩子放下,小孩子不能总抱着,不然以后你就撒不了手了。”
“哦,好。”楚霄云又看了看怀里的儿子,凑到嘴边又亲了亲,才把孩子放进小摇篮里,接过王大娘手中的粥碗。
小家伙刚出生时哭得响亮,这会就睡得呼呼的。
他放下碗把苏文扶起来靠在床头,正要去端碗,想起还没谢过稳婆呢。从怀中掏出两吊钱递给王大娘:“大娘,麻烦你帮我谢一下稳婆。”
王大娘接过楚霄云递过来的钱:“好呢,你好好陪着苏娃子。三强那个兔崽子在做饭,别的事情我张罗着,家里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
楚霄云感动地:“大娘,这几天多亏你和三强,不然我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了。”
王大娘摆摆手:“跟我们娘俩千万别说谢,你帮了我们家多少啊。以前三强天天外面鬼混,也不正经做事,自从你给他找了份纸坊的活,他就开始认真做事,我们一家也不用挨饿了;后来你又帮他进了县衙,吃了衙门饭。我做得这点事算什么。”
楚霄云礼貌地目送王大娘出门,才端起粥碗一勺一勺的喂苏文。楚霄云把勺子递过去时,苏文伸手去接勺子:“我自己来吧。”
楚霄云满带笑意地:“夫君在此,哪需要你动手。”
苏文被他说话的样子逗笑了,就着楚霄云喂过来的勺子喝下一勺粥:“看来三强哥在衙门也做得很不错,王大娘现在整个人精神劲都比以前好了。”
“是啊,他虽然不怎么懂得案情推理,但是缉凶方面确实一把好手。他做捕快这方面也挺有天赋的。”楚霄云说着,目光却变得虚无起来。
看到楚霄云这怅然的样子,苏文知道他是想起了俞鹤。
“不知道俞大哥现在怎么样了。”苏文问道。
去年初冬,误食案审结,俞鹤被打了二十水火棍,免去和静县衙捕快一职。他在和静县养了十几天的伤,那段时间都是苏文在照顾他。伤好之后,就辞别了楚霄云一家。
分别时楚霄云道:“大人其实是看重你的,贪腐一案出了之后,现在县衙空缺很多。只是还没来得及一一补上,你留在和静县,以后还有的是机会。”
俞鹤笑笑:“正因为大人以前看重我,所以不能让他为难。你就别劝了。”
楚霄云沉默半晌:“那你此后有何打算?”
俞鹤信心满满地:“当然是回云岭县,我爹在那边还有几分薄面,以后就接我爹的衣钵,在云岭县衙混口饭吃那有什么问题。”
“那……也好。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楚霄云拍了拍之间昔日的最好搭档,“替我向嫂子问好。”
“嫂子?”俞鹤一脸诧异,“什么嫂子?”
楚霄云也蛮懵的:“你媳妇呀。”
“我媳妇?”俞鹤惊叫出声,“我还没娶老婆呢!”
“当初刚入衙门那会……”楚霄云明明记得俞鹤说过他老婆很能干,除了不会针线活,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
俞鹤听楚霄云提起往事,忍不住哈哈大笑:“我那是找个由头和你说话。当时我也是初来乍到,跟谁也不认识,那些人喜欢抱团,我也没那习惯,看你也没人搭理,想着咱俩就凑一块也没那么孤单。”
楚霄云闻言忍不住笑了。
“放心,现在我爹的事情解决了,以后一定给你找个嫂子回来,把你的问好带到。”俞鹤挪揄道。
两人在离亭道别,楚霄云一直目送俞鹤的身影消失在道路的尽头。其实他心里何尝不知,之前俞鹤拒绝了云岭县的招录,他的父亲俞百里早在云岭县衙带了徒弟,云岭县衙哪里还有他的位置。
但他也深知作为一个男人的骄傲,所有的尊严都是要倚靠自己的能力去获得,而不是在那里等着别人的施舍。
俞鹤走后,和静县衙捕房的缺口就更大了,后来又补招了一次捕快。楚霄云推荐王三强去参加招录。王三强在楚霄云的教导下,功夫也是突飞猛进,虽然与楚霄云没得比,但在捕房的招录考试中,依然位列三甲。
失去了俞鹤那个与自己默契相处的搭档,楚霄云终于又迎来了自己新的左右手。王三强脑子虽比不上俞鹤,拳脚功夫却是了得。最主要的是,有些需要保守的事情,他有了可信赖之人去分担。
中午吃饭的时候,楚霄云先盛了一碗鸡汤,连汤带肉都伺候苏文用下之后,才去厨房与王三强母子用膳。
“我不在这几日,衙门可有什么事情?”楚霄云问。苏文临近产期,他就休沐了,所以衙门的事都是通过王三强转述,捕房有大事需要他决策也是通过王三强转达。
王三强扒拉了一口饭,毫不迟疑地:“根据墩子给的线索,我们配合六扇门的人,在过年这几日又端了一个胡人细作在我大成的窝点。”
“这真是个大喜事。”楚霄云闻言喜上眉梢。
误食案审结后,韦京翰请示朝廷,朝廷同意了韦京翰的建议,收服墩子。并且通过大成在胡国的探子,打探了到了墩子祖母的下落。
当初墩子诈死,在大王子那边已经暴露,但是因为消息互不相同,加之药房掌柜之死,所以墩子在二王子这边还没有暴露。他的祖母在误食案前被二王子的人接走,阴差阳错保住了一条命。大成朝廷令人将他祖母从胡国救了出来。
在见到自己的祖母后,墩子心中的防线全面倒塌。他投降了大成,将自己所知的胡人习惯联络方式和自己的推测全都告知了大成。虽然其中很多据点在他炸死之后,在漫长的十七年岁月中早已经转移,但很多习惯和既有的特点是改变不了的,大成六扇门还是通过他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端掉了多个胡人窝点,清除了不少胡国在大成的细作。并还在这个过程中,得知胡国的二王子早在几年前已经潜入大成。
胡国二王子亲自潜入大成,所图绝非小事。并且这个二王子本身拥有一半大成血统,对大成的了解是胡国大王子所不及的。一时间,大成上下的暗探都为此行动了起来。
墩子在降服大成之后,所做的贡献也远不止如此。他本身是个药理高手,通过这十七年的不断的实践,药术更是精进了不少。他不仅能配置市面难以见到的毒药,也能配置很多疑难毒药的解药,对于战场伤兵的救治,也有很高的造诣。朝廷已经将墩子一家保护起来,迁往京城。以后京城太医院,会是他施展抱负的天地。
“还有别的事吗?”楚霄云又问。
关于捕房方面的事王三强脱口而出,对其他的事就想了想:“昨日朝廷下的恩赐诏书到了县衙。”
“什么恩赐?”楚霄云也颇为好奇。
“闻钱程见识卓远,忠孝两全,一心向贤,故去其两代,以备至圣之道。”王三强扒拉了一口饭后,复述朝廷的诏书内容。
“什么意思?”楚霄云问。前面两句他明白,后面三句就不太懂什么意思了。
王三强颇为疑惑地望向楚霄云,叫了起来:“哥,你咋这个都不知道。”
话出口后才又觉得不妥,赶紧道:“就是朝廷觉得钱程有见识,又向往读书入仕,就免去他两代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的禁令,给他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为国出力。”
“为什么钱程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楚霄云颇为不解。
王三强吐了口气:“他爷爷是仵作啊。不止他啊,咱们的后代,三代内都不能参加科举啊。”
听了王三强的话,楚霄云才想起来古代科举的一些禁令。在自己前世的现代社会,警察可是令人羡慕的公务人员,刑警在很多人心目中更是一种非常威风的存在。然而在古代社会,做着与现代社会警察一样事业的捕快,虽然平日里百姓们“差爷、差爷”的叫着,却属于贱籍,是很没有地位的一种身份。与捕快相同地位的,还有仵作。
但是那些生活可能远比他们贫苦的百姓却是平民,拥有参加科举的资格,身份上比他们高多了。
钱程的爷爷是仵作,他父亲从商,算是走出了一代,他才第二代。按照规矩,脱离贱籍要三代以后才能参加科考。按照朝廷的规定算下来,他们家就是要等到钱程孙子那辈才有资格。
然而钱程在父亲被人谋杀后,主动交出祖父的手札,让误食案真相大白。日渐成长的年轻皇帝有意借此立威,笼络民心,因此给了他提前两代参加科举的资格,可算得上是莫大的恩赐。
想起这些,楚霄云整个人有点不大好了。原本以为自己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过得风生水起了,没想到到头来只是一个贱籍!
自己这样也就罢了,可是儿子以后怎么办啊!他还记得自己前世的现代社会,每逢高考,网络上就会出现很多相关照片,有的小孩还放在婴儿床里,床头就贴着一张A4大小的纸,上书:“距高考XXXX天。”
那还是在出路颇多的现代社会,人们都是那么的追求读书出人头地,何况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社会。虽然今天他儿子才刚出生,也不能怪楚霄云想得多。
想明白这其中的关节,楚霄云点点头:“这也是他的福报。”
“嗯嗯。”王三强点点头,“那样的事咱也不敢奢想,咱现在能吃饱饭,还有余钱就很满足了。”
楚霄云想起自己刚穿来时的狼狈劲,再想想现在的生活,也就释然了。转而又想起电视里看过的《四大名捕》的故事,虽然是虚构吧,应该总有点现实基础吧?感觉有了点奔头,心态又好了不少。
吃过午饭,楚霄云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对王三强道:“今儿是元宵节,吃完饭你回去补补瞌睡,晚上自个上县城玩去,不用在这耗着。我忙得过来。”
王大娘见楚霄云收拾桌子,赶紧道:“楚娃子,放下,赶紧放下,我来,我来。”
然后又对王三强道:“那你今儿就出去转转呗,要是能给我找个媳妇回来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章日常。^_^
第131章 商人案(1)
苏文坐完月子, 家里养的鸡鸭差不多都被解决了。等到春暖一点,王大娘过来问:“楚娃子,你们还要不要养点鸡鸭什么的?现在天气暖了, 要养的话, 我去集上给你们带回来。”
楚霄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大娘, 现在不养了。我整日在衙门忙活,苏文还要带孩子, 根本没有时间。加上衙门的事,白天家里基本上就没人。”
王大娘热心地道:“你们买回来就是, 我给你们喂着。”
楚霄云怕的就是这个,上一年他们买回来的小鸡小鸭,因为被人追杀,自己没养几天,全成了墩子和王大娘的负担。那时他没舍得卖掉,是想着苏文生产了需要。如今解决了, 正好不用添麻烦,以后苏文需要补身子, 就去集市上买点现成的。
楚霄云很坚决的表示不用,最后王大娘道:“那我养几只, 以后苏娃子想吃了,就过来拿。”
王大娘走后,苏文给刚拉完臭臭的小家伙收拾完, 抱着孩子来到楚霄云身旁:“夫君,孩子都满月了, 咱们不能总叫他宝宝,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楚霄云才想起来这事。这一个月来,他一心扑在苏文的身体调养上, 孩子很多时候都是王大娘在带,他还真没分心想到这事。如今苏文提起,他才想起这回事。
楚霄云从苏文手中接过孩子,望着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嘴角不自然地就裂开了。孩子大概是感受到父亲的好心情,也咧着小嘴笑了起来,还发出细小的声音。
血脉的传承就是这么神奇。楚霄云忍不住亲了亲孩子,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喜欢用他长着胡茬的下巴去扎孩子嫩嫩的小脸。父亲的胡茬下巴还真是一个逗孩子的好玩具,直把孩子逗得咯吱咯吱的笑。
苏文见孩子笑得太厉害,赶忙把孩子抢了过去,嗔怪地:“叫你给孩子取名字呢,你光顾着扎人家的脸。瞧,这脸都给你扎红了。”
楚霄云嘿嘿傻笑着:“我这不是在想吗。哎,这取名字可真是难住我了。要不我的小夫郎起吧。”
苏文摇摇头,抿嘴笑道:“都是父亲起名的,你赶紧想。我给他起字。”
“那也好。”话说到这份上了,楚霄云当然得好好想想。
93/132 首页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