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炮灰皇子崩人设后不亡国了(穿越重生)——慵不语

时间:2021-10-28 10:08:57  作者:慵不语
  许徽舟重言出击,那将军立刻唯唯诺诺的不敢多说。
  半晌,大营中都无人言语,萧棣站起身,接过一旁兵士递来的灯盏,在地图前站定:“刘将军,本地除了山匪,还有几队回纥的兵马是么?”
  刘将军一怔:“……是的。”
  “山匪大约有多少人,那队回纥的兵马又有多少人?”
  “多少人……”刘将军眼珠一转:“山匪上千人,我看约莫是有六七千人之多!回纥的兵马就更多了,我看大约……大约有一万大军!”
  “是么?”萧棣冷笑一声,双眸如利剑般射向刘将军:“虚报人数也是你们的老把戏了,敌军一多,若是战败,那是情有可原!若是打了胜仗,那更是可以借此邀功!你说回纥有上万人,但却并未发现有任何运粮的途径,就连抢粮,也是小股人马抢了就逃窜,这像是有一两万大军的模样么!”
  他眸光沉沉的压向刘将军:“再问你一次,到底有多少山匪,又有多少敌军!”
  刘将军登时怔在原地,吓得膝盖发软。
  他也听过萧棣的名头,但一直觉得这就是个靠着家世才赢了战功的子弟罢了,没什么可惧的。
  没曾想这十几岁的少年,竟然一眼看破了他虚晃的人数,甚至对这些招数烂熟于心。
  这罪名说大了,是欺君罔上,要砍头的。
  他再也不敢隐瞒,老老实实道:“山匪大约有三千人,但是他们占山为王,对地形熟悉,所以迟迟……至于回纥,不太清楚,总是也要有两三千人的。”
  萧棣盯着他,意味不明的沉沉一笑:“你们吃着朝廷的粮饷,却被几千山匪耍弄的团团转,刘将军,这可不是一句不通地形能搪塞的。”
  这话说完,刘将军登时一头冷汗。
  萧棣也不再理会他,继续低头看地图。
  他虽然对刘将军冷嘲热讽,但是在心底并未小看山匪,而且深知此人说的还是有几分有道理的,山上的匪众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熟悉地形,即使想速战速决,也不能掉以轻心。
  萧棣望着地图上的小道,沉吟道:“这些山匪的粮食从何处得到?”
  刘将军不敢怠慢,忙道:“山匪……他们经常有小股人马来山下劫掠粮食,但从不恋战,总是拿了就逃。”
  “那些回纥也是靠劫掠度日,两队人马可曾碰到过?”
  “没有。”刘将军细细想着,摇了摇头道:“那队山匪很是慎重,也很怕那些回纥人,从来没有正面交锋过。只不过……”
  萧棣抬眸:“不过什么?”
  “不过下官能觉察到他们已经有了默契,总是一边儿一次分头抢掠,只是有好几次回纥仗势欺人,抢了本该是坠马山上山匪的粮食,山匪对回纥人,下官想着……应该也是又愤又惧。”
  萧棣听罢这话,眯眸陷入沉思。
  *
  坠马山,山匪们正在议论官府即将要放的粮食。
  这粮食一出来,他们和回纥人,就如同被鱼饵吸引的鱼一样,纷纷伸出头。
  只是时间久了,两队人马都已经有了默契,你一次我一次,互不干扰。
  按理说这次轮到了回纥人,本不该他们动心思,但随着天气转凉,他们的食物也正急缺,再过几天,眼看就要食不果腹。
  而之前有好几次本该属于他们的粮食,都被回纥抢了去。
  “头儿,你说这粮食我们到底动不动手?那些回纥人仗着人多些,抢了我们好几次粮食,兄弟们都没得吃了。”
  “动什么手?”那山匪头目隐忍道:“知道兄弟们都辛苦了,你再安抚安抚,下次粮食一到,我们就去……”
  “谁知道官府下次何时发粮,就算发了,也不一定轮得到我们啊……”那山匪明显不服气,嘴里嘟嘟囔囔的:“要我说怕他们作甚,直接给他们拼刀子算了,免得他们以为我们好欺……”
  *
  官府的运粮小道上,几百名回纥军早已埋伏在此地,只等着运粮车一到,便动手抢掠。
  谁知他们刚一动手,一眼瞥见几个山匪打扮的人手持刀刃,也从周遭冒了出来。
  回纥人目光一闪,登时起了警惕,纷纷拔出腰间佩刀。
  之前他们都是默契的各去一边儿,这次却短兵相接。
  巡逻的山匪远远听到刀兵相接的声音,立刻过去看,结果远远一看,登时怒上心头。
  那几个山匪装扮的人,背后衣裳都有他们的标记,显然是饿得受不了的兄弟,和回纥人打起来了。
  有他们哥几个在,难道还能让这些人受欺负吗!
  这些山匪立刻持刀冲上去,和几百回纥人拔剑厮杀。
  消息很快传到了山匪头目处。
  “抢我们粮食就算了,还打了我们兄弟!”山匪头目也愤怒了:“我们已经忍气吞声了这么久,难道还要继续忍耐吗!
  说罢咬咬牙:“你去,带一队人马,下山去,好好让他看看我们的厉害!”
  其实最开始的那几个山匪是官府布置的人,只是那些山匪远远张望,哪里晓得这是萧棣派来的人,都以为自己的人受了欺负,才会一拥而上。
  也是因着自从入秋以来,流窜的回纥军队和这山匪狭路相逢,矛盾早已白热化。
  被萧棣这么一点,登时炸开了锅。
  这群山匪浩浩荡荡的下了山,和回纥的人正式交锋。
  回纥向来凌厉,根本没有把这队人马放在眼里,手起刀落,厮杀起来。
  一时间,山下杀声大起。
  *
  而此时,萧棣已在大营中点好精兵。
  这五百精兵是他曾经训练过的,只是当时事发,他被锁拿进京问罪,这些兵士也被分散在各个大营,如今也是巧合,恰碰到之前的下属。
  布置起来也格外顺手。
  就连在一旁许徽舟也不得不承认,只有来到军营中的萧棣,如同放虎归山,池鱼入水,很是潇洒自得。
  甚至连自己,都对这样的他生出几分畏惧之意。
  萧棣一队人马骠骑轻甲,英姿勃发如刀锋出鞘,趁回纥与山匪厮斗,疾速行进到了坠马山。
  山匪有一半已下山,剩下的也是在山上翘首以待,听到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才意识到背后竟然来了官军,
  此时已过亥时,深秋时节,夜深气凉,高悬明月下一队人马手持长剑,连马都没下,将山上滞留的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的山匪纷纷斩落。
  飞溅的鲜血映着山上荒草,一片肃杀氛围。
  收刀入鞘,策马下山前展开地图,问身畔军士道:“你们跟随的那队回纥人呢?”
  “他们打赢了仗,正在回去的路上。”那军士指了指地图道:“等到我们下山时,他们大约恰好在此处山坳里。”
  萧棣一夹马肚,如夜色中的煞神一般直冲下山。
  *
  中军大营
  得胜鼓声在夜里回荡,听得人心神为之一荡。
  坐立不安的刘将军忙站起来:“是萧棣……把那队山匪都给灭了?”
  他嘴上吃惊,心里还是有几分不屑。
  说到底也只是几千人的山匪而已,这些人倒挺会拍这些京城里少爷的马屁,把得胜鼓敲得震天响。
  “不止,萧将军趁夜进袭,下山时顺便掉转马头,杀的那队回纥军溃败逃窜,首领的首级都被他砍下来了!”
  刘将军彻底傻了:“顺……顺便?”
  他带着兵吭哧吭哧的打了一年山匪,被人牵制的团团转,至于回纥,对不起,他自始至终也没看到过几个敌军……
  这……怎么萧棣一出现,山匪和回纥人都一股脑的冒出来让他打?
  抛开实力不说,这运气也太好了点吧
 
 
第71章 飞沙(2)
  大营, 东方的天际晨曦初露,马背上佩剑的少年踏着曙光而来,晨风吹拂他玄色披风, 宛如天神降世。
  后面的精骑手里, 都提着血迹斑斑的人头。
  以至于山间清新的空气, 登时夹杂了浓烈的血腥之气。
  刘将军站在大营门口,怔怔的望着这一幕, 不知为何, 差点双膝一软跪了下去:“恭……恭迎将军凯旋。”
  “运气好罢了。”萧棣看周遭人望着他们的眼神都变了, 淡漠道:“把回纥的战俘装进槛车, 随战报一起送往京城。”
  他自谦说是运气, 只是此番胜利当然不是全凭运气做事。
  只是恰好赶上两队相争,萧棣利用了二者的矛盾,从而一一瓦解。
  要知道回纥的军队刚憋足了劲和山匪抢粮对战, 即使胜了,也是精疲力尽, 恰是没有任何防备的松懈之时。
  而他率领的这五百生力军,却早已知晓今夜计划, 眼看山匪按计划剿灭,恰是热血沸腾之时, 乘胜追击剑影翻飞,满山遍野杀声一片。
  能打赢回纥, 自然也不足为奇。
  也亏得萧棣年少勇猛,有这样的胆量和魄力, 才能如此果断狠辣行事,一夜之间,瓦解云南的两大心腹大患。
  朝廷知晓了此事, 登时如热油下锅一样沸腾起来。
  要知道,云南的匪患虽然看似不大,但从前朝至今,一直未能根除。
  这次萧棣率五百精骑夜袭山崖,转瞬之间荡涤山匪,堪称有勇有谋。
  更别说还顺势铲除了回纥在云南的势力。
  要知道此刻的朝廷看似平稳,其实北国势力,回纥势力皆在周遭虎视眈眈,形势紧绷,战事一触即发。
  萧棣年少果敢,再加上萧家冤案已明,俨然是冉冉升起的战星。
  朝廷下旨表彰,让萧许一行人得胜返京。
  *
  京城中张灯结彩,处处透露着喜庆之意。
  虽然这只是对回纥的一次小胜,但自从萧贺被回纥所啥,中原人对战回纥,还从未得胜过。
  这次萧棣得胜,无疑意义重大。
  文武官员都迎出了城门,就连京城的道路上都站满了喜上眉梢的百姓,想要看看传说中一夜之间,杀尽山匪和回纥的少年英雄长得究竟是什么模样。
  萧棣英姿飒爽,手持马鞭,踏破山阙的铁蹄优雅的扣在石板路上,恣肆风流的模样让沿途的女子悄然红了脸颊。
  他在宫门口翻身下马,跪倒在地,丞相笑吟吟的宣读了圣旨:“云南匪患严重,朕心甚忧,萧棣率敢死之士奇袭突围,立下大功,念萧家在建朝时已有功勋,特封萧棣为怀郡王,望不负朕意,锐意杀敌,再建奇功……”
  念完圣旨,丞相亲热的将他搀扶起来:“萧棣,从今开始,你就是本朝的怀郡王了。”
  萧棣含笑接了旨,进宫谢恩,一出宫门就被人拦下。
  丞相一脸喜色的拦住了萧棣,看起来等候多时了:“郡王大喜,王爷有空闲,可随本丞一道去看看你师傅,他知道你退敌的事儿,兴奋的两三夜没睡个好觉了。”
  萧棣望着丞相毫不遮掩拉拢自己的模样,轻轻勾起唇角。
  燕家一向和丞相来往密切,但萧家的案子查到最后,也只是终结在了燕平荣的头上。
  丞相只当无事发生,甚至还笑吟吟的来拉拢。
  萧棣打了胜仗,和刘恢这个太学的师傅之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但丞相怎么一说,倒好似是他能从叛贼之子到今日,皆是仰仗着刘恢这个师傅。
  若是自己不去,倒显得是个忘恩负义之辈。
  萧棣正计划去刘恢处一趟,只不动声色含笑应下,和丞相一同前去刘恢处。
  刘恢随萧棣笑谈了几句,便把话转向了正题:“你可曾记得,我向你说过朝中我另有扶持之人,扶持谢荣上位,不过一时之计。”
  萧棣抬眸:“师傅愿意告诉我此人是谁了?”
  刘恢哈哈一笑:“本也没打算瞒着你,师傅对你还是很坦诚的,如今你长大了,又封了郡王,更能独当一面了,我扶持之人就是方才随你同来的丞相大人,他一直很看好你,就连我去太学,也是丞相的用心良苦啊。”
  萧棣做出豁然开朗的模样:“原来是丞相大人,丞相大权在握,大业已成了一半。”
  丞相将刘恢安置在太学里,看来的确是早早在布局,让刘恢去和谢荣扯上关系,还不忘将他也拉拢着。
  刘恢又道:“就算你前一段帮着三殿下,丞相心里也是不介意的,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你当时的主子,你帮他也是份内之事,而且萧家的冤案澄清,殿下也帮了你不少——”
  只听他话锋一转又道:“这么算来,你们也算两不相欠,而且现在你已是郡王,可以自立门户,不必再屈居三殿下之下,任他驱驰了。”
  他说着,还看向萧棣的脸色。
  萧棣移开目光道:“我知你们的心思在谢荣身上,但是谢清辞做成了京郊耕地一事,以后若有大战,太子只需督运粮草,毫不费力便是大功到手,你们想要挑他的错处,想必也不容易。”
  刘恢却笑道:“三殿下这么一做,等到打仗时,太子运粮是不容易出错了,只是……朝廷眼下也不止这一件能邀功之事儿。”
  “谢荣最近也没去太学,你可知他去了哪里?他已经奉陛下旨意,下江南勘察大运河了!
  “那日三殿下说的南北粮道不通的事儿,丞相回来之后想了半晌,也觉得甚是有道理,既然殿下能借此事立下声名,谢荣为何不可以?若他能将大运河疏通,南北运粮运兵都是手到擒来之事,且功在千秋,陛下本就不喜太子,你说等谢荣有了这份功劳在手,你还会觉得太子的位置稳么?”
  萧棣早就发现楚王也不见了踪迹,却没想到竟然已经在暗中奉秘旨下江南去了。
  倘若他率领运河疏通,太子的位置的确岌岌可危,太子若是倒了,谢清辞自然也讨不到好去。
  萧棣心神一紧,表面却仍淡淡笑道:“太子跟随陛下多年,又是嫡长子,恐怕也不好更易。”
  刘恢轻嗤一声:“什么嫡长子,一个手指头都不齐整的残废罢了,陛下早就对他很是厌恶,只是一直找不到恰当的时机,楚王修好河堤返京时,陛下定会有所表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