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会回来。”萧棣搂住他的腰身,眼神直勾勾的道:“还要看哥哥给阿棣准备的喜事呢。”
环着谢清辞的腰身,萧棣心里涌上几分暖意。
还是哥哥细致。
他从未想过,可以凭借战功,求得一份亲事,好和哥哥名正言顺。
也是因为在他心里,他把谢清辞捧着敬着,也从未动过,可以用战功交换他余生的念头。
可哥哥却亲口说,要为他求得一份喜事。
他最心驰神往的喜事,自然是和哥哥有关。
这样的事情,却要让哥哥亲自去求……
萧棣心里柔得像是春日里最绵软的云,他忍不住轻轻握住了谢清辞的手背,转转眼珠道:“这事不好开口,不若我亲自去求?”
哥哥的脸皮薄,再说这亲事是他娶媳妇儿,让谢清辞独自前去求赐婚,怎么都有几分说不过去。
谢清辞眼中露出几分怜惜,摇头笑道:“此事自然我去好一些,你刚得胜就开口,有心之人难免还说你恃功生骄。”
哪儿有将领亲自开口,向皇帝讨要封赏的,
还不都是皇帝赐下,还要再三求着收回。
他家马驹长得个高腿长,却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有参透吗?
萧棣一怔,没曾想哥哥竟然如此替他着想,连最细节的问题都已经考虑到。
他的嗓子略有几分暗哑:“那……此事就辛苦殿下。”
*
这次对战回纥,是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谢怀尉和萧棣皆在开国前身经百战,年纪虽小却经验老辣,并肩统帅,浩浩荡荡的队伍就此进发。
谢清辞一直在京城后方,和太子联手运粮,他吸取了上一世的经验,早在京城收缴了耕地,又把军饷发在众随军家属手中,这笔钱,若是耕地的粮食不够用,还可以去别处买粮。
粮食的问题一解决,再加上萧棣等人本就善战,前线安稳,捷报频传。
大营,萧棣伫立在烛火旁,皱眉望着手中的信笺。
那是丞相给他的秘密手书。
上面的内容惊心动魄。
大致是说,皇帝身体虚弱,正是成大事的好时机。
京营已被他控制,皇帝手里只剩下外出作战的兵士,和皇宫的禁卫军。
他准备趁萧棣等人尚未返程,发起逼宫。
让萧棣做的事也不多——只要率兵多行进几日,延迟到京城的时日,等到京城易主之后再到时候自然大事已定。
其实计划倒是没那么快,只是阴谋败露,才加快了速度。
看着烛火一点点蚕食掉信笺。
京城,竟然已经在丞相掌中。
怪不得他那么笃定自己会跟随他,对皇帝下起手来也肆无忌惮。
萧棣沉吟半晌,开始书写回信。
*
宫中,玉阶之上。
谢清辞衣袍垂地,目光望向远处宫阙。
萧棣一走,总觉得哪里不踏实。
父皇无意落水,最后竟查出体内有丹药毒素,那王道士早就一走了之。
就连禁卫军,都搜寻不到他的身影。
丞相跪在宫门外,说自己绝不知此事,只是听闻过道士的名头,也是一心为皇帝着想。
父皇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也一直未料理丞相。
旁人都还没事人,他却不由得想起上一世的往事。
那个时候父皇已经病重,二哥战死,太子又被囚禁,最后是楚王登上了皇位。
执政的,恰是丞相。
谢清辞曾觉得,这是世事无奈,楚王和丞相也是迫不得已。
但重生后,从太学名单到收粮再到安大兄,王道士,愈发让人觉得,层层密密的网正在收紧。
似乎有电光火石闪过心头,谢清辞起身,向东宫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清辞嘴里的喜事:给小马驹求封地,离京自立门户
老攻心里的喜事:看来我要娶媳妇了
第83章 年少兜鍪(2)
谢华严听完谢清辞的话, 眉心一直未曾舒展。
“你的意思是,丞相可能在背后,策划谋权篡位, 就连王道士也是他安排的, 甚至只是计划的一环?”
“对。”谢清辞已经愈发清晰:“大哥可曾觉得我从马上摔下, 那是我身边的人故意挑唆你和二哥的矛盾,包括在太学, 我们遇到的学生也多是挑唆二哥的人, 还有刘恢, 他是丞相阵营中的人, 却是我们的师傅……”
“除了教唆我们兄弟分裂, 鼓动内动之外,他甚至早就想着粮道一事,从江南运粮食的主意是他想的, 若是他从中动了手脚,大军必然大败!”
“还有安大兄的出现, 也是因为丞相在收粮之事上百般阻挠……”
“如今又有王道士……”
谢清辞不禁轻轻一颤,王道士是丞相埋下的一个钉子, 目的是让皇帝身子早日受损,这自然也会引起朝野大乱。
看来上一世所有的事, 都不是巧合。
而是背后,有人一环一环的在谋划。
只是皇帝如今已经怀疑了王道士, 那丞相……布下的网是不是也到了要收紧的时候?
谢华严沉吟半晌:“先停了追查王道士,宫中外松内紧加强守卫, 再暗中急调淮北的军队来守城。”
谢清辞总算轻轻松了口气。
大哥想的,倒是比他还要全面细致。
如此一来,既稳住了丞相, 也暗中调来了离京城最近的军队。
只要等到谢怀尉萧棣大军回京,自然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
太子的这几道诏令一出,丞相的确暂时准备观望行事。
一是如今的形势没有到一触即发的地步,二是萧棣那边尚且没有回复,楚王那边儿又极为胆小,总想等待着时机。
一来二去,他这边儿也决定先隐匿观望。
他停下动作,谢清辞那边却快马加鞭。
先是暗中通知了驻扎在京城附近的军队,令他们快马加鞭而上。
又亲自给萧棣写了一封信。
信里除了京城危难的交代,还大肆强调了自己能许给他的好处。
写罢信,谢清辞略一犹豫,还让人把那个印着笑眯眯大花的碗拿来。
萧棣昔日落魄时,流云宫收留他,起初,萧棣皆是在此碗进食。
古人说不忘一饭之恩,谢清辞自然也是担忧这人尥蹶子,明里暗示一番。
*
萧棣刚打完仗。
回营后,立刻有人将信呈上。
萧棣看到这信笺,向来漫不经心的眼眸似是被倏然点亮,登时大步走过去,拿起信。
是流云宫的信笺。
上面四个翩跹的毛笔字迹:萧棣亲启。
萧棣唇角不由的浮现一抹笑意。
自己的名字,被哥哥修长纤细的手指写出来,竟然如此撩人。
他对着那信笺看了好几眼,才微微含笑,爱惜的撕开了信。
众侍从:“???”
从京城中来的圣谕,也没见将军如此爱惜过。
这一张不知名的信纸,将军却恨不能揣在心尖上。
萧棣立刻展信,先匆匆浏览一遍,又仔仔细细一字一字的看下去。
信上先是说了京城也许有贼人作乱,自己身为亲王,以私人的名义给他传信,是盼望他念着往日情谊,打完胜仗不要犹豫立刻尽快回京。
第二段便日常了许多,问询了几句之后,再次点了点那所谓的喜事。
大有不会亏欠他萧棣的意思。
萧棣越看这信笺,唇角的弧度越发上扬。
哥哥还真是有趣。
和他面对面时连对视都会红了耳垂,在信笺上,竟然能把那喜事翻来覆去的念叨。
也不知写的时候,那白净可爱的脸颊又红了几次。
萧棣的指尖轻轻划过信笺上的喜事二字,不由得轻轻扬起唇角。
谢清辞还真是愈发聪明了。
蛇打七寸,哥哥还真晓得,自己最想要什么。
冲着这喜事二字,他也会星夜兼程。
*
萧棣和谢怀尉兵壮粮多,又极为善战,不出三日,已将回纥逐出中原地界。
回纥军败退,只余稀稀疏疏的两万多人,在沿途抢掠裹腹。
与其说是军队,倒不如说是难匪。
北国军队本是想着和回纥左右夹击,共同抵御朝廷。
谁知回纥如此不堪一击,北国使臣见状,登时打道回府。
谢怀尉等人眼气势汹汹的回纥已不成气候,立刻给朝廷上了即将班师的奏折。
朝廷立刻回话,令他们即刻班师。
班师之前,萧棣纵马,去了一趟甘肃。
此处是萧家起家的地方,封疆大吏们也多是他的旧部。
之前萧贺被指为投敌,萧棣被带进京,这些人义愤填膺,那阵仗,若不是萧棣阻拦,他们显然要直接冲入京城大殿,把皇帝从龙椅之上抓起来审问。
可萧棣心下却无比清醒冰冷。
这些人之所以是他的依仗,甚至做出为了萧家可以和朝廷拼命的姿态,其实,也都是为了他们自己。
这些人之前不想让皇帝处置萧家,是因为怕皇帝动了旧主,分崩离析,到时皇帝再来把他们各个击破,显然要容易的多。
他们便是胆战心惊的过着这一天天的日子,虽然皇帝现在还没说什么,但谁都不晓得,第二日究竟是什么日子。
虽然手中握着兵权,却也不能和朝廷抗争,再加上群龙无主,也只能尽全力苟着一条命。
当他们听说萧棣要来时,却齐齐怔住了。
每个人的表情,都是犹移多过热切。
毕竟,萧棣是刚恢复名誉的叛军之子,他们不晓得,此刻是和萧棣走近,对自己更有利。
还是保持距离,好让朝廷放心。
“少主……哦,萧将军刚打赢了对回纥的仗,”有人朗声道:“如今朝廷又定是用人之际,将军回京,这爵位怕是又要升一升了!我们身为之前的旧部,和他谋个面,吃顿饭,也是应该的吧?”
“可他如今是朝廷的将军和郡王,又眼看回城,没有奉旨私下来见我们,怕是不合规矩。”
“规矩,规矩……我已经听说了消息,京城里啊,皇帝只剩下一口气吊着了,你看环境眼看就要凉了,我说,哪儿还有什么规矩啊,谁的兵多将广,以后啊,他就是定规矩的人!”
这番话说的大伙热血沸腾,他们都正直盛年,自然不甘心被边缘好。
甘肃虽是他们起家之地,他们也并不愿继续留在这风沙之地。
拼命的想要抓住任何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时机。
而萧棣却在此刻登门。
这岂不是天上掉馅饼。
人们议论半晌,终于下了决心:“让萧棣来吧,好生待着,不许慢待!”
第84章 喜事(1)
平心而论, 这些人身为萧家的属下,当然是想让萧家做稳皇位,也好给自己谋得爵位。
可如今, 眼看已经尘埃落定, 谢家的皇位也稳稳的坐着。
他们之前的那点儿微末的非分之想, 也随风而逝。
如今这些昔日的将军都已看开了,想着安稳度日, 无病无灾活到嗝屁, 也算是上天眷顾。
所以此刻迎接萧棣, 心里都七上八下。
但萧棣此时已有军功傍身, 又被皇帝封为郡王, 又是昔日的旧主,这些人也只能按捺下忌惮,热情的迎了上去, 笑着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许久未见,王爷愈发英武了。”
“是啊, 小王爷倒是比初见时还长高了不少,气势逼人, 属下都不敢相认了。”
“如今又驱逐了回纥,这可是开国后的第一人, 想必以后恩宠不断,老将军也能瞑目了……”
“可不是呢, 郡王还澄清了冤案,恢复了清名……”
这些昔日的属下围着他喜笑颜开, 但萧棣唇角的笑意却愈发冰冷。
这些人,曾经在他萧家麾下,甚至还做出为保萧家不惜和朝廷分庭抗礼的模样。
但眼看萧家式微, 皇帝稳做了江山,他们立刻从“少主”改口为“郡王”。
倒似是急着撇清从前的关系。
萧棣沉沉的扫过他们,直接开门见山,含笑道:“你们一口一个郡王,倒好似我们根本不认得一般。”
“这……”这些人本说得一滞,互相对望一眼:“这也是朝廷规矩……”
“那若是没了朝廷,还有规矩可言吗?”
众人面上皆是惊愕:“!!!没了朝廷?”
这朝廷才刚新建没多久,怎么还能说没就没?
“你们可晓得京城陛下病重的消息?”
众人一怔,倒还真的想起有此事。
只是谁也没放在心上,却没曾想被萧棣特意拿出来说。
就算陛下病重,不还有太子么?
朝廷怎么会危急呢?
萧棣不语,将丞相给他的信从袖中拿出。
众人一看,脸色齐齐一变。
他们也听说了皇帝追捕王道士之事,也隐约知晓了王道士和丞相之间的关系。
如今再看这信,才晓得丞相再下什么样的大棋。
看来天下又要重回动荡,胜者为王了。
看到京城的情形有变,这些人的心思登时活络起来。
他们本就不是非谢家不可,如今萧棣带着军队,他们自己手头又少说有几十万兵马,这若是……
他们看向萧棣,不知不觉的改了称呼:“少主,那依你看,我们此刻如何是好?”
他们本以为萧棣定然首先拖延回京时间,趁丞相夺位,京城混战,再率领大军浑水摸鱼,谁晓得萧棣却道:“回纥既已兵败,我明日便快马回京。”
“明日?回京?”
59/69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