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穿越重生)——肥皂有点滑

时间:2021-11-05 13:31:07  作者:肥皂有点滑
  朝廷专门在武举的地方,开辟出来一个三街之战的战场。
  莫少珩:“……”
  也……也挺诡异的。
  他真的只是弄出来一个真人游戏而已。
  不过,朝廷的武举,除了选武功高强之人,最重的反而是有军事能力的人。
  毕竟,个人武力再高,也不能带领军·队取得胜利。
  而在朝廷官员的认知中,三街之战就是投入很少的,变相的小军演,的确能从中找到一些颇具天赋的军事人才。
  莫少珩摸了摸鼻子,“……”
  好像玩大了。
  不过,朝廷有朝廷的考量,就看他们如何合理的选出自己需要的人才来了。
  武举举办得有些仓促,因为时间有点紧迫。
  虽然仓促,但那气势可惊人得很。
  莫少珩也去看了。
  凡是功勋家族,适龄的年轻人,又可能没有推举资格的人,基本都来参加了。
  这其实也是他们难得的机会。
  所以,人数之众,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仓促,但又是北凉的一大盛事。
  通过武举,也涌现了不少黑马。
  好些贵族,本已经没有了入仕的机会,也通过武举展露了头角。
  莫少珩心道,这样选出来的武勋,怎么也比推举出来的多些真本事吧。
  在莫少珩看来,贵族推举制的本质,其实就是靠关系。
  靠关系走上朝廷,不能说都是些无能之辈,但若说一个草包都没有,莫少珩是不信的。
  朝廷,似乎也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因为武举取仕,凉京的秩序再次得到稳定。
  似乎一切都在按照规律在进行着,明明发生了很多改变,但并没有出任何的乱子。
  冬日虽有寒意,但凉京的这个冬天却不一般。
  哪怕是在夜晚,也充满了灯火的温暖。
  就是灯油消耗得着实快。
  不过,它们带来的价值却不是几盏灯油就能比得上的。
  更何况,莫少珩准备大势扩大黄豆的种植,灯油的消耗并不是问题。
  莫少珩和赵棣,还有南一,也经常逛夜市。
  只是他们每一次逛,声势就浩大了一些。
  因为赵景澄等学生,非得来凑热闹。
  小货郎们,晚上也是不上班的,也会跟在后面,欢快到不行,明明他们就住在街道上的宿舍,灯火阑珊之景每晚都能看到。
  莫少珩也是摇了摇头,让人抄了些豆子,一人放一把在兜里,边逛边吃豆子。
  时间飞逝,东去春来。
  莫少珩又开始留意春耕的事情了,因为今年,算是大规模扩大种植的第一年。
  朝廷也十分关注春耕,因为他们得种棉花。
  当然,除此之外,最让朝廷,让百姓,也让莫少珩最激动的事情,运河……修过来了。
  站在凉京城的城墙上,都能看到一个个搭建的帐篷。
  那帐篷连绵,又十分有规律,跟军·队一样。
  是修建运河的洵州百姓。
  整个凉京都震惊了。
  虽然他们知道他们北凉在修运河,但真修到家门口的时候,还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有人远远的看着工地。
  有人则是干脆跑去观看。
  除了那连绵的帐篷,后面还跟着一条十分宽敞的沟渠。
  是运河。
  激动,难以形容的激动。
  一但引水,他们周围的耕地,根本就不愁浇灌的水源的问题了。
  以前,为了浇灌土地,可没少和人发生争执。
  工地的工人也在感叹,两年前,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还是衣不遮体的难民。
  现在他们又来了,这一次却是作为修建北凉唯一一条运河的功臣。
  这条运河,是他们洵州百姓修建的。
  燕王说,朝廷将这条运河命名为洵河,是为纪念他们洵州百姓为修这条运河的付出。
  不仅仅如此,在洵河修建完毕之后,还会立碑,上面会记载他们洵洲百姓的贡献,千秋万世的流传下去。
  消息传来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哭了。
  朝廷还记得他们。
  修运河苦吗?
  虽然不再愁吃穿,也有少量的报酬,还有免税的政策在,但还是苦的,每天都在风吹日晒呢,整整两年了。
  但,值得了。
  而且,他们再路过凉京,在出来观看他们的百姓面前,他们高傲地抬起来头。
  他们靠自己养活了自己,非是乞讨和无度的索取。
  凉京的百姓看他们的目光,也不再是看难民的目光,而是多了些敬重。
  等运河修到凉京门口的时候,连朝廷的大臣,还有圣人都亲自来了。
  整个工地,激动无比。
  莫少珩也去了。
  看着工地的工人,虽然皮肤黝黑了不少,但看上去十分的健康和健壮。
  身上的衣服虽然朴素,但不破也不旧。
  赵棣倒是没有亏待他们。
  赵棣要负责这么多人的生活,可不像莫少珩负责两百个小货郎那么简单。
  现在看来,赵棣做得还不错。
  圣人的驾到,让工人们休息了一天。
  圣人还进行了“慰问讲话”。
  莫少珩:“……”
  果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领导都好这一口啊。
  莫少珩看了看运河,然后道,“圣人,现在春耕在即。”
  “何不先将这半段运河先通水?”
  分成两截修,只需要在中间隔上一段,倒是可以先通水的,等完结的时候再打通。
  莫少珩又看向赵棣,“可具备通水的条件?”
  众人也不免看向赵棣。
  其实谁不想尽早看到河水充满运河。
  赵棣想了想,“需将这末尾处理一番,即可通水。”
  哗!
  莫少珩都不知道怎么形容现场的人的表情。
  圣人点了点头,“也好,若是有了运河,倒是可以多开垦出来一些土地,今年也正好多种上一些。”
  他凉京周围其实还有不少地是可以开垦出来的,以前因为没有水源,开垦出来也是白费劲,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
  再说,朝廷准备种棉花,也是需要地的。
  接下来的时间,朝廷开始组织百姓开垦新地。
  赵棣再忙着这一节运河的收尾。
  莫少珩则是忙着去看老匠人的商船修得如何了。
  现在不是马上要通水了嘛,他的商船也能排上用场了。
  他可是花了巨资才修起来的。
  与此同时,莫少珩也在赵棣旁边转得勤快了。
  赵棣,“怎么?”
  莫少珩笑眯眯地,“你那收尾工作,能不能随便帮着修一个码头?”
  要是让莫少珩自己修,又得招工人,又得是一阵折腾和花费。
  但若是由现在的这些工人修,就简单多了。
  “反正你都要收尾,只是换一种方式,有一个码头,也能利于我凉京发展。”
  其实是有点公器私用的,但莫少珩也没有乱说,这码头也不是给他一个人修的,是为凉京而修。
  一个码头也就一个停靠之地,方便运货,工程并不大,不然莫少珩也不敢提这样的要求。
  赵棣问道,“倒也并非不可以,但得给朝廷足够的理由。”
  莫少珩赶紧点点头,“理由充足着呢。”
 
 
第71章 水稻和水车灌溉
  莫少珩除了想让赵棣帮着修一个码头。
  他自己也在忙着春耕的事情。
  无论是黄豆,甜菜,还是辣椒,花椒,白萝卜,都需要扩大种植。
  还有就是去年秋天他花费了不少精力收购的野花种子,也得洒出去了。
  当然,野花种子不能占用耕地,莫少珩准备洒在附近的几个山头。
  野花嘛,生存和适应能力是难以想象的。
  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他们运河就等通水了,也就是运河周围的耕地都将不缺水。
  莫少珩第一次在外域商人那收购种子的时候,其中有一车水稻,到现在都还收藏在仓库里面纹丝不动。
  水稻是什么?
  是一种能代替粟米成为主食的高产作物。
  粟米无论如何定向培育,如何提高产量,也不可能改变它基因的定性。
  颗粒小,收成低。
  一粟穗,大部分都是壳。
  所以,水稻对于北凉来说,才是真正的能改变北凉吃不饱饭这一现象的根源所在。
  在莫少珩收购的那么多种子中,甚至是棉种,又或者是丝绸的重要性,也比不上水稻来得重要。
  民以食为天,能吃饱饭,才是真正的关乎天下的大事。
  别看凉京现在看上去繁华了不少,但是各地,依旧和以前一样,根本发展不起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连吃饱饭这一点都还没有解决呢。
  北凉穷苦,贫瘠,天下皆知,情况和字面上这几个字分毫不差。
  莫少珩又去找了赵棣,“听说圣人准备大势开垦耕地?”
  这事儿已经有了定论,圣人准备沿着运河周围,将能利用的土地都利用起来。
  莫少珩说道,“我们也去买一些开垦的地,最好能买到越靠近运河周围的越好,方便灌溉。”
  赵棣:“……”
  耕地十分的的有价值,是贵族财富多少的一种象征。
  赵棣说道,“越靠近运河的耕地自然是越好,最近凉京各府邸都在争着购买,听说价格已经不便宜了。”
  莫少珩:“……”
  现在买耕地估计就跟现代买房子一样,现代买房还有一定的限制,但买耕地,就看谁更加财大气粗了。
  对于买耕地,赵棣是不反对的。
  在赵棣看来,买耕地是最稳定的,反而比建一些让人看不到结果的商船更让人省心。
  赵棣说道,“你看看我们账本上还有多少盈余。”
  莫少珩点点头,上次的钱除了还朝廷的,都拿去修商船了。
  但这不又过了这么久了,陆陆续续应该又有些进账。
  莫少珩查了一番账,又让赵棣去打听了一番新耕地的价格。
  结果……
  现在摆着两个选择在赵棣和莫少珩面前。
  一是,大家都知道离运河越近的耕地自然越好,所以价格炒得有点高了。
  以莫少珩他们现在账本上的进账,买不了多少。
  二是,购买稍微离运河远一些的,倒是可以买不少。
  赵棣说道,“远一些,就需要更多的农户抬水浇灌,需要消耗十分多的人力。”
  利益自然被分淡了,所以价格便宜了不少。
  莫少珩眼睛一转,“那倒不一定。”
  麻烦是麻烦了一些,但未必真就灌溉困难了。
  莫少珩说道,“我们就买离运河远一点的,说不得我们还占便宜了。”
  赵棣一愣。
  也由得莫少珩了,反正都是地,不会亏。
  莫少珩大手一划,叫来管事,将所有的钱都拿去买耕地。
  “不过,在开垦耕地的时候,给他们说一声,我们买这么多,价格也没让朝廷少,让朝廷在开垦的时候将地稍微挖得深一些。”
  他这是准备直接开垦成农田。
  管事:“……”
  很快,莫少珩大手笔买耕地的消息就传开了。大手笔买耕地的也不止莫少珩和赵棣他们,但别人买的都是靠近运河的。
  “世子这是什么打算?”
  “看不懂啊。”
  “每年都费那么大力气浇灌,这可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看到稍微有些钱的贵族都没买这样的。”
  “可不是,莫少珩一买还买这么多。”
  收成好或许是有利益的,但若是收成不好,除去人力费用,未必能赚钱吧。
  议论纷纷。
  莫少珩买这么多耕地,朝廷一咬牙,也答应了莫少珩的要求,稍微挖深一点就挖深一点,按照莫少珩的要求,也不算太费事。
  现在朝廷招人挖耕地,工人的工资其实并不会太高,朝廷卖耕地可是大赚特赚。
  值得一说的是,工人的工资比起以前还是要高上一些,为什么?
  因为好多工人都去了莫少珩的工厂,来应聘开垦耕地的,硬是少了好多。
  所以,市场需求原因,工资也相应的提高了一点。
  不过没关系,这次开垦的耕地比以前的贵不少,因为……靠近水源啊。
  在凉京百姓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赵景澄等如同闻到腥味的猫,上门了。
  “老师老师,你买这样的耕地有什么用啊?”
  眼睛贼溜溜的。
  莫少珩心道,果然不愧是自己教出来的。
  从一点点异常的消息中,就看到了事出必有妖。
  莫少珩想了想,道,“反正是稳赚不亏的买卖,你们家里要是有闲钱,也可以买一些。”
  就算不种水稻,种其他的也是赚的。
  一群学生眼睛亮晶晶的,但又有些疑惑,“可是……灌溉怎么办?怎么算这笔花费都不小。”
  莫少珩笑道,“我自然有办法解决。”
  一群学生愣住了。
  有办法解决?
  岂不是这样的耕地和靠近运河的那些也差不多了?
  就现在这价,那得多赚。
  一群学生笑得跟做贼一样。
  心照不宣,然后撒腿往家里面跑。
  要是别人告诉他们,能解决浇灌问题,他们自然是不信的,但莫少珩在他们心中,跟一根定海神针一样,他们半点怀疑都没有。
  然后,凉京的人就开始纳闷了,因为凉京好多个贵族府邸也开始买这样的耕地了,买的数量还不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