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比起这些学生,最累的应该是赵岚。
他可是从头到尾都在回答。
但,也不知道怎么的,居然也挺高兴。
身为太子,有太多的东西要顾及了。
但今日,回答问题都忙不过来了,他放肆地做了一会他自己,将他心中所想,尽数倾诉了出来。
这就是他的观点。
而观看的人,也看得精彩到了极点。
从未有过的经历,就像……上了一次朝一样。
莫少珩也在和一群学生吃饭。
“活过来了。”
“看我这小嘴巴,刚才都说干了。”
“从来没有觉得,饭居然这么好吃。”
“啊,我居然都忘记了我问了哪些问题了。”
脑子都忙糊涂了。
莫少珩说道,“吃了饭,你们就回去好好休息,什么也不要想。”
“明日还有一场记者发布会,有你们忙的。”
一群学生点点头,手心握得死死的,他们一定要圆满收场。
本来他们是睡不着的,但小脑瓜实在累了,一倒床上,竟然直接睡熟了。
而他们府上的大人就没有这么没心没肺了,愣是面面相觑了好久。
他们家的孩子,居然卷起了这凉京的风云。
这场正在酝酿的风云之巨,实在难以预料。
莫少珩的今日特刊,也加班加点的印刷了出来。
用了比平时的三街战报更大的纸张,而且一张还不够,整整好几张。
内容也没了以前的有趣,而是中规中矩地一问一答的方式列了出来。
甚至莫少珩都没有发表任何观点,只是稍做整理,就原封不动的发了出来。
这一期的报纸少了花里胡哨,多了一份严谨。
看上去没什么乐趣可言,但根本不够卖。
印多少卖多少,还有一大批人在等着购买。
哪怕是参加过今天发布会的人,也不可能记住这么多的内容,有些内容也需要他们下去后反复复盘推敲。
没有参加过的,更是要买一份了。
除了下午,晚上也是通宵达旦地在印报纸。
引得不少人惊奇万分。
这么多的报纸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弄出来的?
而且,每一张报纸上面的字迹居然是一样的。
神奇到了极点。
若是以往,肯定要追根问底一番,但现在却有些顾不上了,因为第二日,灵石公的新闻发布会开始了。
一群学生,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又生龙活虎了起来。
不同的是,无论是灵石公的桌凳还是小记者们的,上面都多了一杯水。
昨日都是下人不断的递水,现在干脆直接放上面,想喝就喝,也让记者会更流畅一些。
恩,有些老干部开大会的感觉了。
依旧是昨日的流程。
第一个环节,先由灵石公进行发表观点。
灵石公的确稳妥不少。
先是将贵族推举制的弊端剖析了一番,有了昨日那些问题的暴露,他今日的剖析的确直达人心底。
每说一向弊端,都让人有一种冷汗直流的感觉。
用一句话来形容,在这么下去,迟早要完。
当然,没那么喷青。
但也让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
灵石公自然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他的厉害之处就是,恰到好处,让人知道问题所在,又不触碰禁忌。
比起赵岚昨天的阐述,灵石公的阐述,明显更具体了很多。
“所以,为了北凉的长治久安,官员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莫少珩都有一种听了一课的感觉。
竟然有些先贤宣道的意思。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不过,莫少珩也皱起了眉。
灵石公讲得的确好,发人深思,居安思危,一心为了北凉的昌盛久治。
但……
莫少珩发现了一个问题,灵石公的官员制度变法,在贵族推举制度上的改动都没有达到革命性的,颠覆性的。
当然,这也和莫少珩见识过历史上不同的制度有关。
不过在别人看来,或许已经算得上是天翻地覆了吧。
至少那些贵族世家,脸上可不怎么好看,因为灵石公说到了核心上了,但又偏偏和他们的利益相违背。
然后,就是记者提问环节。
今日的提问……依旧犀利无比。
这才让众人知道,昨日可不是莫少珩针对赵岚。
甚至有些问题更加的让人难以招架。
比如第一个问题。
“敢问灵石公,官员制度变法,动摇了整个贵族,你如何确保,在变法的同时,让我北凉安稳?”
“此问题来自,北凉贵族。”
各自有各自的立场,各自有各自的问题,昨日针对赵岚是如此,今日针对灵石公也一样。
其实也不是针对他们两人,而是针对的他们所代表的两种制度。
一问一答,围观的人已经有些习惯这种简单明了地解决事情的方式了。
新闻发布会,依旧持续到了下午。
等结束后,一群学生才如同大梦初醒一般。
依旧是在包厢吃饭,莫少珩说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新闻人是不能有自己的观点的。”
“我们所发之声,乃是社会之声,恩,也就是大众之声,而非我们自己。”
“当然,抛下新闻人的身份之后,你们爱站哪种观点站那种观点。”
其实,这是一种理想状态,而文字本身又是一种带有主观意识的东西,所以在撰写的时候,经常会带有一些自己的感情色彩在字里行间。
莫少珩说道,“所以,从今日特刊出来后,官员制度变法再与我们战报无关。”
一群学生听得似懂非懂。
“那我们是不是得找其他大新闻去?”
莫少珩嘴角一抽,“差不多。”
能比得上变法这样的大新闻,恐怕不多了。
莫少珩说道,“反正,先回去好好休息,恢复到以前的生活,该干嘛干嘛。”
随着特刊的发布,两种观点的交锋也达到了极点。
莫少珩印完特刊,也算清净了。
只是,他是清净了,朝堂上已经火热了。
时隔三年的官员制度改革,再次以比三年前还要火爆的形式搬上了金殿。
今日大朝会,莫少珩也是要上朝的。
看着朝上争论得面红耳赤的一群大臣,莫少珩:“……”
作为始作俑者,他愣是不敢往这些人面前蹭。
倒是上位,圣人的目光时不时瞟来,让他心底虚得很。
说实话,整个过程,他也就排了个头,让赵岚和灵石公打擂台。
后面,他也就提供了一个平台,他们可是自己争到现在这种地步的,争论嘛,争得厉害了,总……总是伤感情的。
圣人可得明察秋毫,这事和他无关。
金殿上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变法,他们深有体悟,不说让北凉变得更好,但若依旧是贵族推举制度,北凉怕是要步以前所有朝代的后尘。
以前比他们北凉强大的朝代不知道凡几,但都不过百年而衰,他们还没自大到觉得北凉比这些朝代还要强大。
反对派,大致都是根深蒂固的世家贵族,是不是从他们本身的利益出发而反对,看不出来,他们也不可能直接用这个原因。
而是用的,如此变法,前所未见,别好处还没来,北凉的根基先被动摇了。
各有各的道理。
“寒门有才能的人才几何?我北凉岂能为了这么几人就冒这么大的风险。”
现在正讨论到这,这时,圣人突然开口了,“不知谏议郎有什么看法!”
莫少珩:“……”
他已经尽量让自己没有存在感了,真的,他连一句话都没敢提,还偷偷站在了前面一位官员的阴影中。
他这么小的官儿,在金殿上的小蚂蚁,岂劳烦圣人亲自点名啊。
众人:“……”
倒是忘记了莫少珩这个始作俑者。
若不是莫少珩搞什么人物访谈,将太子和灵石公两人相反的观点同时登上了报,哪有这些事情。
灵石公也看向莫少珩。
以前他觉得莫少珩是个好青年啊。
但现在,他都在前面和北凉的储君撕破脸皮了,要是用打架来形容,已经打得鼻青脸肿,披头散发的了,莫少珩还在旁边看热闹。
没见过这么能将人当锤子轮的,锤子都快轮坏了,他还一副无辜的样子。
灵石公心道,不行,虽说被人当锤子轮,多少也是因为他甘愿,但轮锤子的人怎么说也是他这边的,多一个帮手总比少一个好。
莫少珩出列。
他……也是北凉人呢。
说道,“敢问诸位大人,先是有国,还是先有家?”
“诸位大人觉得,变法损坏了你们的利益,但是有没有想过,若是没有北凉的昌盛,你们的世家贵族又如何发展?”
一句话,立马让所有人知道了莫少珩的立场。
莫少珩是变法派。
莫少珩也没有等人回答,而是道,“在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是北凉了不得的贵族了。”
“但,你们可知道,像你们这样看上去像模像样的贵族,哪怕是在南离,也不过是……小打小闹,毫不起眼的小世家而已。”
“更别说和东唐的世家贵族相比。”
这话就有些诛心了,就差说他们自以为是,目光短浅,固守在自己的小地盘,没有任何远见,拿出去也见不了人了。
说得,忒气人。
但怎么办?北凉就这样,他们北凉的贵族自然也就这样了。
他们大概懂,莫少珩在说什么了。
莫少珩道,“东唐的贵族之所以那么强大荣光,岂不就是因为东唐的强大?”
“各位若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先考虑考虑,将北凉发展起来吧。”
“北凉不繁盛起来,你们争这些蝇头小利只会让人看了笑话。”
然后退了回去。
别人听了他这拿捏高不高兴,他不知道,但圣人应该是高兴的。
没看到他一口一个先发展北凉。
世家争来争去而罔顾北凉,将圣人置于何地。
众人:“……”
这个莫少珩,还真是每每都让人下不来台。
关键是你还不好反驳他。
不相信有人敢说,他们就要先发展自己的家族,然后再考虑北凉。
用大道理压着所有反对派。
变法派的人开心了,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先有国才有家啊。
莫少珩说的这个道理,哪怕有人心里不满,也绝不敢表现出来,他们……是北凉之臣,光这一个身份,就注定反驳不得。
这时,有人出列,“世子的道理自然是高山仰止,但我北凉什么情况世子也该明白。”
变法派:“……”
有时候还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那人继续道,“寒门读书的人都很少,世子觉得为了几个可以忽略不计的读书人,让我北凉做出前所未有的变法,值得吗?”
“退一万步说,即便寒门有贤才,但变法要是出了一点差错,世子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因为变法而动荡,甚至覆灭的王朝也不是没有。
未知之法,就有未知的危险。
莫少珩看了一眼这人,“这位大人,还没有开始的事情,怎么就先考虑担责任的问题了?”
“若是人人都惧于担责不思进取,北凉又如何进步?”
说完直接道,“刚才诸位说,寒门也就那么几个读书人,不值得冒这个风险。”
“所以,你们的意思是,寒门的读书人要是多了起来,是不是就可以考虑冒这个险了?”
有人笑了,“寒门读书人要是多了,自然能冒出不少贤才来。”
“但……读书所需要的花费,岂是寒门负担得起的?”
个别的寒门能闲钱读书,毕竟是少数。
莫少珩也笑了,“我的问题是,若是寒门读书人多了起来,是不是就可以冒险了?”
众人:“……”
莫少珩在说什么?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完全不符合现实。
莫少珩直接看向反对派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人,“几位大人以为呢?”
几人皱眉,为何莫少珩一直追问这个问题?
几人商议一番,做出共同回答,“若寒门真能有足够的读书人,引些寒门入仕,我贵族世家也不至于小气到那种地步,我贵族子弟从小都是名师教授,还比不过寒门不成。”
莫少珩笑了,赶紧道,“几位乃是我北凉重臣,相信说话定是算数的。”
前方的赵棣看了一眼莫少珩,他媳妇在给人下套。
还不知道实情的人绝对防不胜防,这几位大人等会要里外不是人了。
莫少珩对上位拱手道,“启禀圣人,我北凉寒门之所以读书人稀少,多是因为买不起纸张和书籍。”
“而我有制作便宜纸张的工艺和快速印刷书籍的工艺。”
“相信各位也知道我售卖的三街战报了,三街战报价格那么低,就是因为使用了便宜但质量并不差的纸张和快速印刷的工艺。”
“各位或许觉得我卖一张三街战报就会亏损一份的钱。”
“其实不然,我每份还赚了不少。”
嘶!
94/162 首页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