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求侠(古代架空)——群青微尘

时间:2021-11-21 10:24:07  作者:群青微尘
  玉求瑕见他痴神,端起酒杯浅浅一笑。“这是幻戏。”
  “幻戏?”
  “幻,意即虚想空惑;戏,乃是诈演而成。也就是说,这些场面把戏再如何怪奇难测,都不过是人有心扮演所得。这并非怪力乱神,只不过其中门窍尚不为所知罢了。”
  玉甲辰喃喃道。“那这些人就并非天兵天将下凡啦?鄙人瞧他们神通广大,还以为是从天上冥间习来的妙技呢。”
  “师弟未曾见过这幻戏?”
  “今、今日是第一回 见。”少年玉甲辰垂头腼腆道,羞得似是连搭着栏杆的手指头都染上了绯红。
  他自幼便在天山门习武,其间少有踏出山门,每每下山游览不过半日便得严守门规折返,哪里得见过这等新奇事儿?
  玉甲辰一面舍不得移开眼,一面又在心里暗暗责备自己怎可在师兄面前如此失态,幸好在他身边的玉求瑕自始至终未移半步,边含笑浅酌边随他一同眺望在众人喧声喝彩中扭舞的戏人。街巷里人声喧嚷,流光溢彩,楼上二人清静无声,月映白衫,两相比照下竟是一幅谐美图景。
  许久,这戴着斗笠的刀客忽地打破了二人间的沉静,拈着酒杯道。
  “在下也同这幻戏一般。”
  由于并不解这话中意味,玉甲辰便只是恭敬地将身子转向了师兄。只见习习夜风拂得玉求瑕笠沿轻纱飞扬,在青黄竹篾下的朦胧阴影间,玉甲辰似是瞧见有一对寂寥谧静的眸子正透过薄纱遥遥望着远方。
  虽未看身边少年一眼,玉求瑕却似已察觉到了其讶异的目光。于是在静默片刻后,他笑着解释道。
  “此刀、此身不过是犹如幻戏一般的存在。若天山门需要天下第一坐镇,那在下不得不从;若世间需要一位行侠仗义,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刀客,在下也应力挑重担。但师弟可曾想过——在下是谁?玉白刀客又是谁?”
  玉甲辰听不明白师兄究竟在说些什么,只是听师兄语气平淡,话里却似有股悲怆之气,忙不迭道。“师兄不就是玉白刀客么?论刀法,天下无人能敌;论善心,师兄也绝不会愧对宗门先人!”
  玉求瑕听罢此话只是恬淡一笑,翻手又满上了杯中酒浆。
  接下来便又是一阵令人心痒难耐的静默。
  在这沉默间,玉甲辰绞尽脑汁琢磨着师兄方才的言语。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何要将“玉白刀客”与师兄本人分成二人来谈?
  在少年心目中,玉求瑕就是玉白刀客,玉白刀客就是玉求瑕。师兄是举世无双的名家好手,无人能敌。虽偶发玩性,其待人也温和敦善,正如其名般是个宛如完璧挑不出一丁点瑕疵的人儿。
  正当玉甲辰苦思不得其果时,忽听师兄道。“若是师弟不明白的话,那在下便换个说辞好了。”
  说着,玉求瑕将酒杯干脆利落地一放,兀自握上了腰间玉白刀。少年玉甲辰还以为他要拔刀动武,吓得连退几步,又自觉失礼,咬着唇在原地站定不动。
  没想到他那师兄竟连刀带鞘的抽了出来,将那天下第一的名刀往他眼前一递,呵呵笑道。“假若在下现在把玉白刀给师弟你,再把斗笠戴你头上,师弟不就成了‘玉白刀客’么?”
  玉求瑕语气轻描淡写,在少年耳里听来却是如晴天霹雳般。他两眼怔怔地望着那递过来的长刀,心里一时竟似雪原般空白一片。
  “师、师兄不是说此刀给不得鄙人吗?”
  “自然给不得。”玉求瑕笑道。“因为当接过此刀时,‘玉白刀客’的名头可要落在师弟你头上啦。所以说到底,玉白刀客不过是个手持玉白刀且戴斗笠的怪人,若在下将此刀托付与师弟,师弟再将面容藏起——瞧,料是长老也辨不出在下二人。”
  “这……太过荒谬!师兄就是师兄,玉白刀也仅配师兄一人,鄙人怎么能平白沾了光?鄙人心性愚鲁,并不明白先前的话语是何意……”
  玉甲辰慌忙辩道。
  玉求瑕却不答他的话。
  兴许是独饮了一日的酒,此时这刀客已微醺。他将持刀的手默默收回,壶中酒已无,但醉意却再也散不去。朦胧之下,玉求瑕平日看来已如雪里柔梅的风姿此时更缓弱了几分,只是一举一动间流泻的苍凉又暗藏锋芒,割得人心头血流汩汩。
  少年玉甲辰恍然间似悟非悟。
  或许自始至终,他都未参透此人心意。玉白刀客是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的存在,身在人间,心却不知在何处。只可远观,若去接近只会如同竹篮舀水般空空落落,到头来仿若幻梦一场。
  于是他回想起了初见时立于山巅之上的、冷若冰霜的玉白刀客,想起了在天寒地冻中向他伸出手来的和颜悦色的师兄,又想到了今夜对着一街繁景独酌的玉求瑕。
  这三面何者为真,是虚是实,他已头晕目眩,再也不能认清——
 
 
第25章 (十三)山雪玉嶙峋
  ……
  刹那间,只见眼前白光煊煊,灯火攒动,鼎沸哗声涌入耳中,夜风柔柔自发上掠过。玉甲辰只觉得天旋地转,似是有人将他脑袋骨碌碌转了一圈般,一时间耳鸣目迷。待噪杂散去,他才猛地听闻耳边传来关切的呼喊声。
  “……门主,门主。你没事罢?”
  神智顿时明晰。
  眼睛使劲儿眨了几下,玉甲辰方才回过神来。自己此时正坐在钱家庄的屋顶上,方才便是迎着夜风痴痴坐着,也不知出神了多久。四周已不复三年前的景象,既无风雪连天,也无楼高灯繁,有的只是身旁的一位身着素白短衣、作仆役打扮的少年,此时他正探过脑袋来担忧地望着自己。
  年轻道士慌忙轻咳一声,端正了坐姿,在一丝不苟地理了理衣摆后方才正色道。“鄙人方才…可是走神了?”
  身旁的少年仆役摸着脑袋笑道。“门主刚刚说往事说得兴起,不知为何却出了神。我本怕出声会扰了思绪,想一直在这儿等着…但无奈一时好奇便出了声,还请门主见谅。”
  “鄙人方才说到何处?”玉甲辰问。
  “正说着门主的师兄如何英明神武呢。”王小元笑道。
  这话让玉甲辰颇为不自在地又咳一声。他自知一旦谈到师兄的话题自己就会不住多嘴,但奈何就是耐不住这性子。从他肚里能寻出一箩筐夸耀师兄的言语,真要说起来恐怕要让人耳朵起上三层厚茧。
  他稍稍回想起了方才的对话。记得两人先是看到了钱家庄来了群戏人,玉甲辰对其中“取头术”的幻戏颇为生趣,不自觉间与王小元谈起了三年前与师兄相见、相识,以及如何相伴携游的往事。只不过其间自己不禁卷入思绪,沉默了好一会儿。
  “唉,鄙人并非有意如此…只不过对师兄思慕之情过深,再加上念及今夜群英宴说不准是个能见到师兄的机会,一时寻人心切,还请王兄海涵。”
  玉甲辰口唇颤动了好一会儿,终于憋出了这句言语。他正想抱拳转向身边人致歉时,却因眼前景象而大吃一惊!只见那少年仆役面色苍白,不仅额上细汗密布,薄唇也似因痛楚而紧紧抿起。见此景象,玉甲辰忙道。“王兄,你这是怎么了?”
  王小元嘶嘶抽着冷气扶上脑袋,“不碍事。”
  “这怎地能算不碍事?鄙人看王兄难受得厉害,似是随时要昏过去一般。”玉甲辰忧道。他不知这少年仆役突然间犯了什么病,只见小元捂着头微微喘息,脸上尽显痛苦神色。
  “或…或许是在下颅脑里有两个小人儿在舞刀弄枪,待他们打累了便不会再痛了。”少年仆役虽以言语玩笑试图搪塞过去,但玉甲辰瞧他眉头因抽痛而频频颤抖,说起话来也眼神闪躲,似是疼得看不清物事般。
  即便似乎头疼得厉害,王小元还是勉强笑道。“门主可真是对玉白刀客情有独钟,即便是在下这样喜爱江湖轶事、尤爱听玉白刀传闻的人也不免得要为门主的一片热心折服咧。”
  玉甲辰想让他休息一会儿,却思量许久不知如何开口,只能忧心忡忡道。“哪里的话!鄙人不过是无名小辈,不值一提。”
  王小元向他莞尔一笑,却很快因一阵似要将天灵盖劈开来的剧痛而僵住了。其实自玉甲辰说起与那师兄的往事时他已有些不适,没想到到此刻竟演变成了头脑中的惊人疼痛。
  与此同时,隐隐模糊的视野里不知为何浮光掠影般闪过些景象——连绵雪山、飞旋白鸷、街头巷里,时而是身着道衣的弟子在山下齐飒舞剑,时而是小楼之下人声嚷嚷,苍老的持剑道人、白衣门徒、笑颜如花的豆蔻少女,无数人影在他眼前闪跃。而在纷杂光影间,似有一人遥遥望着他。
  是谁?少年仆役努力想要辨清那人的面孔,可惜只要深入探寻一分,自己的头脑也会陡增苦痛一层。于是他索性不再去想,喘着气望向檐下。
  此时正巧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呼声。“玉白刀客!”“是玉白刀客来了!”引得王、玉二人赶忙往那庄中高台上望。这一望不要紧,一看便叫两人大吃一惊。
  只见深黛天穹下忽地似雾露凝落般飘下一位谪仙模样的人物。那人头戴垂纱笠帽,身着一袭飘逸白衣,腰间悬着长刀,不是玉白刀客又是谁?但见那人身姿婉柔,轻巧踏在高台细桩上,绰绰约约地步入灯火间。
  众人看得眼睛都发了直。先前人群里尚有些惊叹,此时却忽地鸦雀无声了。这也难怪,凡是见到此景的人都会不禁疑起自己眼目:究竟是神仙人儿屈尊移步下了凡尘,还是自己已不自觉神游九天之外?
  王小元抑着头痛极力远眺,也同样摆出了瞠目结舌、呆若木鸡的模样。这是他第一次从说书先生以外的地方得见玉白刀客模样,照常理而言他此时该欢欣雀跃,好好激动一番才是,可不知为何心口似是闷闷地梗住了,竟一点喜意也无。
  他咬着牙关问玉甲辰。“门主,你仔细瞧瞧,那人是你师兄么?”
  玉甲辰使劲儿眨起了眼,片刻后正色道。“似乎是,又似乎不是。”
  “…门主不是说一里开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么?”王小元道。
  “即、即便看清了,鄙人也无十成十的把握。依师兄的话来说,是与不是本就难以辨清,即便此人看起来不像师兄,也不可断言藏在那斗笠下的就不是师兄本人……”
  兴许是被眼前光景吓得心神俱震罢,玉甲辰已有些期期艾艾,结巴起来。
  这似乎也怪不得他。他先前本觉得自己已将师兄刀招记得不差分毫,且有着将玉求瑕认出的自信。但无奈他二人已分别两年有余,记忆多少已有些模糊,便是连玉甲辰也失却了“寻人一看一个准”的信心了。
  只见青灯曳曳间,那玉白刀客已袅袅婷婷地踏下了天罡桩。那人甫一站定,台底的人头忽地齐刷刷垂低了,远远望去似是被镰刈过的麦田,其间不时冒出一两声哀声泣语。说来奇怪,这玉白刀客一出场带来的不是雷动欢声,反是一片连绵悲恸。再仔细一瞧台下百姓的脸,皆如密布阴云;眼眶里闪动着豆大泪珠,似是云间欲落的雨。
  一声呼喊忽如惊雷般穿破了重重阴云。“刀客大侠,您行行好,救救咱们这些百姓罢!”
  这声落定,方才压抑着的议声终于纷起。“是啊,此处有凶犯横行,杀人无数。咱们这年来夜不敢出,睡不能寝……”
  “若再寻不得那凶人,咱们这辈子恐怕都得惶惶而终啊!”
  一边口吐此言,百姓们一边诚心地垂首而立。若不是此处人头繁多、摩肩接踵,恐怕此时地上已齐刷刷跪下一排人了罢。其中有惨白着脸抖索哀求的老妪,也有惴惴不安、四处张皇的庄稼汉,更有年幼懵懂却也赶忙低头恳拜的孩童。此时一张张脸孔上除却方才的心焦意冷,已然浮现出了希冀喜悦的神色。
  与王小元先前设想的不一样,来此“群英会”的并非都是和他一般爱听江湖传闻、对武学心有所向的人,更多的是当地受凶犯所扰,在失去性命的阴影里惶惶不可终日的百姓。因而即便是用幻戏来蒙骗搪塞他们,百姓们恐怕也会以为那就是真正的大侠高人而深信不疑吧。
  “杀了他!”
  忽地从人群里响起一道凄厉的叫喊,这喊声连在屋上的王小元和玉甲辰都听得清清楚楚。众人大惊,纷纷侧身让道,只见一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女子从人缝中跌了出来,重重摔倒在人群退散后留下的空地上。
  那女子无神两眼嗖嗖转动,浓重哀愁似是两块儿秤砣挂在眉尖,一身嶙峋瘦骨不时痉挛着,乍一看好似包了块薄布的竹骨架子。有人一看便叫出声来。“是李家的媳妇儿。”
  女子却不住道。“杀了他……那奸人,我得杀了他。”继而双手捧面,用指甲不住扒拉着眼眶,留下道道触目惊心的血痕。人却痴痴笑道。“都死了,死了、死了、死了!我那口子,我那小福满,身子都凉硬啦,是教阴府带走啦!哪里能寻得到他们?哪里能寻到那杀千刀的奸贼?杀了好……好……”
  见她疯言疯语,旁人也不敢去扶她。有知情者对尚是一头雾水的人咬耳朵道。“李家一家五口除她之外皆惨遭戮害,这媳妇清晨一觉醒来发现门外悬着四个鲜血淋漓的尸首,顿时神智皆失,现在每日都失魂落魄地要找那杀人凶犯呢。”
  此话一出,旁人尽皆不忍。试想一日之前仍是美满温情的五口之家,一夜过后竟只留一个疯魔女子以及四具身首异处的冰冷尸体。
  而杀人者不知所踪,如神鬼般匿于暗处,不知何时又会伸出屠刀,如此一想便叫人不免得不寒而栗起来。
  那女子却不知旁人在想甚言甚,自言自语道。“头,头不见了。不,还是见的,一个在屋檐上,一个摆在门槛前,一个在池塘里,还有一个呢?找不见,寻不到,还有一个头在何处?对了,对了,在这里。”
  说着她抚上了脖颈,像是寻见了什么宝物般嘻嘻笑着抚摩起了自己的脑袋。温柔的,用力的,轻缓的,强硬的开始抠抓起脖颈,同时头开始用劲转动,似是要将自己的头颅旋下来一般。众人皆知她已神志失常,或背过眼不忍再看,或转身高呼恳求玉白刀客。
  “大侠,您看在那凶犯威逼下咱们都成了什么惨样?”
  “今日是别家遭殃,明日、后日又会如何?总有一日回寻到自家头上来,到那时咱们的脑袋也…也都……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