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肩膀一重,他从盛怒中抬头,拳头还悬在半空中,嗓音也压不住火:“你找死?”
老许手上力气越重,压得罗锦年背脊寸寸下塌,嘴上油滑的打圆场:“小宋啊,年轻人火气可别太大,以后都一起拼杀的兄弟。战场上刀枪无眼的,唰唰!”他收回手在肩膀附近比划了两下:“零件就被卸了,到时候大家零件都堆在一处,比娘胎里的亲兄弟还亲呢!有你们亲近的时候,犯不着现在。”
罗锦年一句“谁是小宋”差点脱口而出,好险不险想起他如今化名宋安,将将把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利索起身,掀起眼皮觑了眼在地上躺倒一片的老兵,语气嘲讽:“就这点水平?”
说罢扬长而去,自个儿操练去了。
“哎哟,哎哟,”老许目送罗锦年走远,一脚踹在溃不成军的老兵腰上,“就这点水平也敢排挤人?”
老兵们互相搀扶起身,对视一眼,咧嘴笑了,竖起大拇指语气诚挚:“这小年轻,了不得啊,谁还敢排挤他?”嘴角咧太大扯到伤口,又一阵鬼哭狼嚎的痛呼。
老许望向主帅营地,他已经将“宋安”的真实身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忍不住叹气,真是狠得下心,安排自己儿子来死亡率最高的先锋营送死。他心里莫名腾起热流,这等贵人都能与他们同生共死,就像贵人说的,他们不过泥巴里打滚的升斗,破壁残垣的小民,何惧一死?
哨楼上的副官收回千里眼,先锋营发生的一切都被他尽收眼底。他爬下哨楼往帅营去,方到账子前便听见里面传来道浑厚男声:“直接进来。”
副官撩起帘子进入帐内,目不斜视,“将军,大少爷与先锋营的人起了冲突。”
汇报完罗将军却久久没有反应,副官好奇地抬头往主位查看。罗将军胡子拉碴,面容憔悴,居然撑着下巴眯了过去。副官上前拿了张毯子替将军披上,匆匆退下。心想,已经三日没合眼,歇歇吧。
出了帅营,拿了些伤药往先锋营赶。
突然间天边传来道刺目白光,视野里,天与地都被白茫吞没,副官眼珠子被刺伤,不受控制的留下酸泪。紧随其后的是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大地随之震颤,副官扎着马步随震动律动。驻扎在一线峡附近的的军营乱了起来,嘈杂入耳。
罗将军掀开帘子,他身穿重甲,头戴红缨冠,手提八尺长枪,枪尖拖在地上发出嘶哑呻吟,虎目四顾,看向副官沉声道:“点兵,出战!”
这是罗锦年第一次上战场,很可能亦是此生唯一一次。他从上京的富贵窝,温柔乡里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一半是少年意气,一半是想逃避。他的意气本就不怎么靠谱,是悬在天上的,看话本子,听故事萌生,当真正直面残酷时,飘渺的意气被冲散大半,愣愣望着对垒的狄戎,握刀的手止不住颤抖。
那是怎样一群凶徒,他们大多数人穿着做工粗糙的皮甲,裸露在外的胳膊大腿绘满诡异图腾,眼神凶狠,似恶狼欲要择人而噬。
千人同心,万人一命,气势凝炼到极点,恍惚间罗锦年看见半空中出现副硕大的恶狼头。
有道是,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①
战鼓擂,兵马动,震天撼地一声吼。
罗锦年听着身边将士气吞霄汉的吼声,忍不住想后退。他忽然懂了,宋凌说得对,他根本做不了千万人吾往矣之勇士,只能做勇士中逆流的庸才。
想逃,
每一寸发肤都在叫嚣着,快逃,快逃,会死。足尖方后撤一寸,他面前突然出现了老许那口黄牙,“怕了?”
骤然气血上涌,环顾身侧皆为手下败将,他们都没退,自己怎能胆怯?罗锦年很狠咬舌尖,咆哮出声,忽生悍勇,小旋风样冲了出去,空气里回荡着他的吼声。
“有何惧?”
战报纸片样的飞往上京。
“报!征北将军大破狄戎!已将狄戎逐出一线峡!我军损伤一万三千余人,敌军不可估算!目前两军在柳州界内野鸳坪对垒!”
“报,两军野鸳坪初次交战,我军损伤三万余,敌军不可估算!”
“报,将军再战野鸳坪,我军损伤五万余……”
前线战况焦灼,征北军虽成功将狄戎赶出一线峡,但此后的战事少有捷报,吃亏不小,上京城内也一片唱衰声。甚至有大臣提出让昌同帝迁都南下,在这节骨眼上枢密院又屡发贪墨军饷事件,昌同帝连发数道罪己诏。老天也厌弃了药石罔效的王朝,看也不看供奉登天台上的罪己诏,不屑得很,扭身崩了个响屁。
青天白日里一声惊雷成功让昌同帝自登天台跌落,自此缠绵病榻,国事暂由四位嗣子与丞相傅御商议决定。
苍州,戍边城,田国公府。
“爹!你就让我领兵去柳州罢!妹夫再如何英武领着那群酒囊饭袋能成什么事!爹!”田府大爷,田元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大堂里来来回回的转。
田国公今岁已到古稀之年,仍然精神矍铄,他猛的睁开一对虎目,怒断案几,吼道:“老娘舅的!别给老子转了!先等元猛回来看看凶真动向,再做决定!那是老子女儿我恨不得心都掏给她,老子难道不疼!”
田元义被吓得直缩脖子,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干脆捂着脑袋蹲在地上。
说时迟那时快,二人念叨的田元猛连弹带射的撞门而入,可怜的门板好端端遭了无妄灾,与他的案几兄弟一道英年早逝。
“爹!大哥!凶真与周游打起来了!狗脑子打一地,肯定没空盯着咱们!”
田元义大喜:“好,我即刻带兵……”
“立刻点五万人马随我前往柳州,”田国公不由分说地做了决定,大氅一披就往演武场去点人。
田元义骇了一大跳,急忙拽住田国公劝阻:“私自领兵擅离苍州已是大罪,您可是国公万不可……”
田国公甩开他,轻蔑一笑:“不可?不可什么?老子还怕宋允礼?他算个什么东西。”
作者有话说:
①燕歌行,高适
第128章 逐明
成长二字真是说不清,以往二十年岁月罗锦年只痴长了身量和不可一世的天真。岁月尽付谈笑间,而短短二十天又像走了一辈子。酷烈的炮火与厮杀推着他不断往前,战场上刀是冷的,人是冷的,天真也被冻硬了。
随着倒下的人越来越多,罗锦年觉得人命这样单薄又脆弱,每时每刻都会能在他眼前炸起蓬蓬血花,绚烂又颓靡。他本以为和罗青山有漫长几十载的光阴去怨怼,去和解,去父子情深。他突生惶恐,死字山一样压在他心尖上,谁都会死,说不准是今天,说不准明天,他就再见不到罗青山。
夜里辗转反侧,罗锦年蹑手蹑脚掀开布衾,踮着脚往帐外走,方掀开帘子,忽然在此起彼伏的鼾声中听见一声轻唤,
“少爷……”
罗锦年狐疑转身,往大通铺扫去,都睡得四仰八叉,雷打不动。正以为是听差了,或许是谁在梦里说胡话,又传来阵悉悉索索的响动。这次听仔细了,他顺着响动往东南角上打量,只见老许咧着口黄牙,单手支着脑袋,发现他看了过来,还扔了个不伦不类的媚眼。
“少爷大半夜不在床上躺着是要做甚么去?”老许说着话,大咧咧从通铺上趟了过来。
“哎哟……”不幸被踩的人哼唧一声,又抓紧时间赶着去会周公,眼皮子都舍不得掀一下。
“你管这个叫床?”罗锦年从鼻腔里哼出道气声表达不满,“睡不着想出去转转。”他不自在的错开眼,总不能说想爹了罢。
“小宋我其实有桩事想麻烦你……”
罗锦年烦躁地挠了挠头发,他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洗过,摸了满手粘腻心头更烦躁:“你话说错了,不是有桩事想麻烦我,是有桩事让我做。”他被人当场叫住,哪怕别人不知道他打算去做什么,也让心高气傲的大少爷面皮子臊得慌。
“嘿嘿,”老许讪笑一声,嘱咐罗锦年在边上等着,自己转身从大通铺上趟到了最里面,角里停了只斑驳的木漆柜子。老许伏在地上撅腚抻手,捣鼓好半晌从柜子里掏出叠草纸,一只劈了叉的毛笔,一块干透了的劣墨。
他捧着堆破烂玩意儿献宝似的递给罗锦年,“小宋帮我写封家书罢,我大老粗一个,斗大个字不认识。”
罗锦年惯是嘴欠,接过纸墨顺口来了句,“家书还是遗书?”
老许被点了穴般,呆住了。
罗锦年没养出一副柔肠,半点不会替旁人考虑,浑然不觉得说错了话,翻来覆去的摆弄毛劈得不成样子的毛笔。
前日里罗青山吩咐了,让将士们写好家书交给副官。他当时想,家书家书,寄给家中人报平安的尺素,但只见信再不见人,岂不更添愁思?分明再也回不去,却还要写些鸡零狗碎的话,让家人平生妄念。
抱着“他万一还活着呢?万一回来呢?”的渺茫期待,反而更折磨。不如当游子离家那一刻就死了,还好受些。
罗锦年没打算写信。
老许吐出口浊气,搭着罗锦年肩膀调笑:“小宋你这嘴哟,毒死人不偿命,”他缓缓叹了口气,“写吧,遗书,家书,总要有个交代。老子娘生养一场,不该儿子死哪地儿了都不清楚,再说了,我还藏了点私房钱总不能一起带土里去了。”
说完他找来盏油灯用打火石点燃放在地上,自己爬下,让罗锦年伏在他背上写字。
罗锦年一时说不清啥滋味儿,心里像堵着块儿东西,具体什么又说不上。
他等了好半晌,笔尖上墨都干了,老许像哑巴了一样憋不出个屁,罗锦年把笔尖凑到嘴边舔了舔,又搡了老许一把:“你还写不写?”
“我再想想,再想想……”又过了良久,老许终于开口,他想说的太多都堵在胸口争先恐后往外涌,反而一句都说不出来。
“爹,娘,儿子不孝……”老许说话有些颠三倒四,琐碎小事一直重复,比如他前后问了三次亲娘的老寒腿,颠倒着嘱咐让他兄弟别做昧良心的买卖。
罗锦年自学堂结业后再未写过如此多的字,简直要了他半条命。憋了口气在心里,只捡重要的事记,旁的一概当没听见。写着写着,笔尖重重在草纸上一杵,晕开大片墨迹。
“哎哟,祖宗嘞你想弄死我啊!”老许被这下杵得塌了腰。
“没事,”罗锦年一把抓起草纸烦躁地揉成团,重新铺开一张,捅了下老许,“再说一次,方才没听清。”
“娘的,小兔崽子,”老许暗骂不止。
这次罗锦年耐着性子,一字一句,再无遗漏。记完,他提起草纸上下打量自己独特的狗爬字体,十分得意,瞧,写得真不错。
老许翻身夺过草纸,觑着眼打量半晌,珍而重之收进贴身夹层里。两人一番动静,又有将士被闹醒了,睡眼惺忪地问:“你俩干啥呢?”
老许嘴快:“小宋在帮我写家书。”
罗锦年只觉不妙,太阳穴突突的跳,果不其然将士听了眼珠子一亮,连滚带爬地从通铺起来赶到罗锦年身边,期期艾艾地搓手:”小宋你能不能帮我也写一封?”
他动作太大,踩醒一片人,都警省得很,探头问怎么了,老许又当好人替罗锦年大肆宣传。众人像饿了七八天的狼崽子冷不丁瞧见白花花的嫩兔子,齐刷刷看向罗锦年,眼里放光。
偏生罗锦年这人吃软不吃硬,旁人吹捧他两句,尾巴能翘到天上去,加之老许又在一旁灌迷魂汤,说他的字可比颜大家,文采可比状元郎。他脚底像踩了棉花,找不着北,迷迷糊糊地竟答应替所有人写家书。
这一通折腾到天大亮,手麻得不像自己的,脑子搅成了浆糊,被左一句爹,又一句娘灌满。营帐外,天光均匀填满巍山每一道崎岖,偶有零碎点在罗锦年漆瞳中,折射出婆娑幻影,他轻阖睫羽,蓦的也很想写一封家书。
先去舀了瓢冷水,洗干净一手一脸的墨迹,又就着湿手薅了把头发,拾掇出个人样大摇大摆往主帅军营去。
一路上见到不少西凉铁骑,四日前田国公率军支援,与罗将军合力之下打了狄戎个措手不及,拿下野鸳坪,狄戎再退四十里,这才有了数日修整时间。
罗锦年从未见过他这大名鼎鼎,有人屠之称的外祖父。国公府镇守苍州,无诏不得擅离,而罗家亦被困在上京,两家虽为姻亲,却从不来往。田国公领了一队人马在外巡逻,如今并不在营地。
“禀告将军,草纸不够用了我来领些,”到了帅营外,罗锦年吊着嗓不规不矩的行礼,也不等里面人说话,自个儿撩开帘门进去了。
一抬头见罗青山甲不离身坐在案几后,面前摆着张地形图,眉头紧蹙。罗锦年惯是狗脾气,容不得任何人忽视。发现罗青山当他不存在,心里顿时不得劲儿,非要弄出点响动来。
觑了眼摆在正中的沙盘,没敢动。转而背着手踱步到罗青山身后装模作样地研究地形图。
“可看出什么了?”罗青山像终于想起了自己有个儿子,点了点地形图中的一处洼地。
罗锦年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琢磨片刻后轻咦一声:“此处洼地,多有沼泽,狄戎为何往此处退?”
罗青山显得忧心忡忡,“狼王也不见了。”
“狼王肯定是在后方压阵,怎会随军到前线。”罗锦年不以为意道。
“狄戎狼王与我中原皇帝不同,狄戎与其说是朝廷,不如说是武装组织。他们的狼王执掌杀伐大器,每遇重大战事必会领军出征。但与狄戎交战月余,仅在前几日见过狼王。”罗青山解释道。
罗锦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随口胡诌,“说不定狼王害怕了呢。”说完他自己都闭了嘴。
“我们还追吗?”罗锦年想得好,既然狄戎行迹诡异,那干脆不追了,让他们搭好台子唱独角戏去。
罗青山提起朱笔在地形图上圈了大块,写下两个字——柳州。
虽然他没说,但罗锦年懂了,必须追,不得不追,这里是柳州,生养他们的故土。只要狄戎铁蹄一天践踏在柳州土地上,他们就不能退后。
“想给家里写信?”罗青山换了个话题,起身取了叠宣纸递给罗锦年,有又嘱咐道:“写些好听的、好玩的给祖母看,家里人都记挂着你呢。”
69/93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