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死没多久,尸体都还没僵,”解临在他们来之前就初步检查了一遍吊在树上的尸体,“初步推测在一个半小时以内,也就是临近放学或者是放学后一段时间,告诉排查组,重点查这个时间段出入学校的可疑人员。”
季鸣锐对着这具尸体,面色复杂:“……你们不是去接晓兰的侄子了吗?”
他这话是对解临和池青说的。
解临:“开车路过的时候正好看见。”
季鸣锐:“……”
你们两个身上是装了雷达吗?!这都能“正好”看见。
“侄子呢?”季鸣锐又问。
解临指指边上。
侄子苏晓博站得远远地,不敢靠近,正紧抓着他好兄弟池青的衣角不放,浑身发抖,喋喋不休道:“他真的死了吗?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凶、凶杀案?”
池青根本没有考虑到一位平凡又普通的高中生此刻的心里的阴影面积有多大,他瞥了一眼自己的衣摆,说:“松手。”
苏晓博:“我害怕。”
池青:“害怕就赶紧回家。”
“你们都要留下来调查,”苏晓博说,“我一个人回去更害怕。”
池青忍受不了:“你一个大男……”
“我不是男人,”苏晓博打断道,“我还只是个孩子!你见过哪个孩子只是放个学而已,却要被迫撞见凶案现场的吗!”
池青心说,都不用在你那么大的时候,往前再倒几年,初中的时候就杀人犯贴着他耳朵说话了。
无意间想到那桩阔别多年的案子,池青沉默了一会儿,想到连环案里发生的事情,罕见地继续由着苏晓博抓自己衣角。
他一边忍受一边想,果然察觉一件事情做起来会很麻烦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拒绝。
恋爱使人失去理智。
哪怕是为了解临,他也不该浪费那么久的时间。
池青这份耐心在苏晓博擦拭完被吓出来的眼泪之后,还想继续碰他衣服的时候彻底告捷。
然后他对苏晓博指了指解临的衣角,说:“看到那个人没有,抓他的。”
“……”
很快,做死者背景调查的那组人带着记录本,领着一位老师过来认人,女教师踩着高跟鞋,走路的时候避开树林里歪七竖八的木枝,看到尸体之后脸色一白。
“认识他吗?”
“认……认识。”
“他是你班上的学生?”
“对,”女教师下意识后退两步,“他叫王远,高二上学期那会儿重新分配过班级,被分配到我这,他怎么、怎么会……”
“他平时有没有和谁发生过矛盾?最近有没有一些反常的举动?把你记得的,跟他有关的事情都说一遍。”
一个学生,社会关系能有多复杂。
几句话的工夫,女教师就把这名叫王远的男同学相关信息交代清楚了,父亲是酒鬼,母亲成天打牌,孩子青春期叛逆得很,不服管教,不听课,也不好好学习,在学校里属于“混”的那一波,再出格一点的事儿也就是偶尔和校外的同学打打架了。
相比很多社会案件,这确实关系着实太简单了一些,简单到很难初步锁定嫌疑人。
“死者身上,就带了一部手机,”苏晓兰把证物用密封垫收起来,“还有一个充电宝。”
“你怎么看?”出人意料地,解临看向同为学生的苏晓博。
苏晓博忍着恶心,牙齿打架道:“手机充电宝,高中生标配。”
苏晓兰很了解自己侄子是个什么性格的人:“你们学校也就你是标配吧,说了多少次不要把手机带去学校玩。”
从死者身上找到的物件也都很普通,和他的社会关系一样普通,这学校的学生手机不离身,排除掉这一物件之后,现场根本没有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
“被人处理过,”解临评价,“而且处理得很干净,不论凶手是谁,这个人心理素质应该极强。”
“怎么说?”有人问。
解临指指对面那栋教学楼:“那栋教学楼,你数过没有,有多少个窗口?一层楼六个,六层楼共36个窗口,在这么容易被人发现的情况下,杀完人不急着赶紧离开,而是留下来把现场的犯罪痕迹清除干净,这事儿换成是你你干得了吗?”
那肯定干不了。
对面那么多窗户,就算没有人从窗口往外看,但在人的潜意识里,会下意识觉得有人在看自己,或者,很快就会有人看到自己。这种紧张感是很难消除的。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选择草草了事,杀完人之后趁着没人发现自己,立刻离开现场。
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存在,导致犯罪现场很容易留下关键线索。
但是这个现场太干净了。
一个社会背景相对来说比较干净的男学生,连兜里都只有一部手机和充电宝,现场没有遗留任何东西,也检测不到指纹,树林碎枝太多、往来的人也多,不易留下完整的脚印。
解临问女教师:“这里是不是没有监控?或者说,监控是根本不管用。”
女教师说:“是的……我们学校的学生……经常会翻墙出去,他们不想被老师抓到,所以监控就算修好了也会被他们砸坏,久而久之,学校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没再管过。”
“先着重从他身边关系亲近的同学开始查起吧,”解临最后说,“凶手很了解这个学校的特性,目前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是一起校内杀人案件。”
本来任务挺明确的,调查组各成员提前做功课,打算好好找王远的朋友们问问,然而只一夜过去,事情往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展。
次日,天还未亮,派出所便接到一通报警电话:“喂?是警察吗?”
电话对面的热心群众说:“我一大早起来遛狗,在我们小区花园这里发现有个人倒在地上——吓都吓死了,看上去已经没有呼吸了啊,人都僵了,你们赶紧派人过来看一下吧,要我具体描述一下啊?哦,是个男高中生,穿着校服,校服颜色是红色和黑色相间的。”
第95章 分数
他们这天接到的报警电话还不止这一起。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天彻底亮了,阳光划破黎明,学校开始上早读课,女教师看着教室里空出来的三个座位心神不宁——她班里这三个空位中,坐在靠窗的那个位置的学生王远昨天在学校小树林里被发现,死状惨烈。
另外两个空位,其中一个叫靳鸿博的,早上被发现死在公园里。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带的班级会发生这种事。
听警察说靳鸿博在昨天夜里被人杀害,他放学之后就一直没回家,一个人去网吧上网,在网吧待到凌晨,出去之后没多久就遇害了,死亡时间在夜里两点到三点之间。
两名学生同时出事。
这会是巧合吗?
最后剩下的那一个……马晖,又是为什么没来上课?
她右眼皮不住地跳。
早自习结束。
女教师收拾好讲台上的课本和作业,摁着仍在不停跳动的眼皮准备往外走,课代表是班里一个男生,他帮忙拿了一大叠作业:“老师,王远他们今天怎么没来上课?昨天有警察来我们学校,是出什么事儿了吗?”
昨晚那几辆警车,以及封锁的小树林很快在校内传开,只是学校死了学生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校领导下令压着这件事,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女教师不知道这件事情还能压多久,只说:“没什么,你一个大男生怎么那么八卦呢。”
男生长得很阳光,他咧开嘴笑笑:“好奇,大家都在讨论,说咱们学校……”
男生压低声音说:“死人了。”
女教师不免联想到昨天看到的尸体,她心底“咯噔”一下,却也知道男生不过是胡乱猜测,随口开个玩笑。
“一天天的,心思不放在学习上,”女教师一巴掌拍在课代表脑后,“这次考试你成绩下滑五名,还不抓紧时间好好复习知识点。”
课代表连连称是,放完那叠作业本之后一溜烟跑进厕所。
厕所就在办公室斜对面,早上没什么人使用,隔间都是空的,最多也就只有几名值日生会过来接水。
毕竟对学生来说,早上的时间格外宝贵,第一节 课上课前各科课代表得把昨天的作业都收上去,补作业的人都抢在早自习开始前埋头奋笔疾书,分秒必争,就算想上厕所也会选择憋着。
半分钟后,从男厕所传出来一声惊叫。
课代表一只手搭在裤腰上,另一只手推开最后一间隔间门,却看到本该空无一人的隔间里,他没来上课的三名同学中的一名卧倒在瓷砖上,身上还穿着他们学校那件校服。
他似乎是在准备上厕所时遇害的,马桶盖被人掀开,里面的水里飘着零星几根头发,尸体身上那条校裤褪至小腿处,腿间某样东西大喇喇暴露在所有人的视线里,尸体僵硬,好像被人杀害之后就这样在学校里过了一夜。
有人途径厕所门口:“谁啊,鬼叫什么?”
课代表对着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的脸,所有的话都卡在嗓子眼,最后才喊出一句:“死、死人了——马晖死了!”
“咔——”
“咔嚓”。
闪光灯不停闪烁。
警察很快赶到两个新的案发现场,黄色警戒线将现场团团围住,只是这次没能像昨晚那样隐藏住案情,无论警察如何疏导,公园和厕所周遭始终都围了一圈人。
有路过时驻足聚在一起的路人,更有好奇厕所里到底是什么景象的学生。
“赶紧走,回教室里去,别靠近这里。”
“别看了,同学你哪个班的?”
“……”
最后为了处理现场和尸体,校方强行撤离整栋楼的学生,把学生都往操场上赶。
而摄像头继续对着案发现场景象拍摄,从各个角度拍照取证,从尸体拍到细枝末节,不落下任何现场痕迹。最后两架摄像机不约而同将取景框对准尸体身上的那件校服。
最后一声快门声落下。
两幅画面定格。
“死者是三名男高中生,分别是王远,靳鸿博,和马晖,他们三人同班,这两个人当中王远和马晖死亡时间很相近,靳鸿博最晚。”
死者身份特殊,一连三名高中生出事,尤其是马晖,在厕所被人发现,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案件性质太严重,总局紧急成立专案组全力调查这件事。
负责汇报的人刑警说:“三人一直以来关系都不错,座位挨得也近,经常一起在上课时间打游戏,据调查显示,前段时间他们和校外的人员有过一些牵扯……但奇怪的是没有发现有校外人员出入过学校。第一名死者王远脖子上有勒痕,死因是被人从身后勒死,靳鸿博脑后有致命伤,经法医诊断为重物敲击而亡。靳鸿博身上只有一部手机,和一条从网吧里带出来的口香糖。马晖则是被人摁在马桶里窒息而死,死因各不相同。”
总局会议室里。
上午拍摄的高清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
三名高中生。
就在一天以前,这三名高中生还跟其他所有同学一样,在学校里嬉笑打骂,虽然这三人不服管教,常常令老师感到头疼,此刻却了无生气地、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众人面前。
会议室里比往常更加沉默。
“啪”地一声。
局长把手里那叠资料扔在桌面上,几乎能预料到现在外面的风向,关于学生的案件在社会上向来比其他案件更容易引发讨论和关注:“——你们昨天去调查王远尸体的时候,就没有查看过其他地方?你们这也叫做了彻底排查?!”
负责汇报的那名刑警低下头。
局长又问:“关于这个案子,你们有什么看法?”
“目前线索太少……”
“……”
半晌,局长又看了那个贴满照片的大屏幕,荧光打在他脸上,他沉默地问:“联系解临了吗?”
他们不得不承认,那个时至今日仍让他们感到危险的男人,有时候也是他们第一个下意识想要求助的人。
十年前,五官还没长开的解临就是坐在他此刻正坐着的位置上,和这几名受害人一样,身上也穿着一件校服,对罪犯心理的捕捉敏锐到可怕。
一个人如果比犯罪者本人更了解犯罪,会是什么原因?
这个答案他一直不敢去想。
还有解临“雇”的那位助理。
他每见一次,就觉得在哪里见过……
局长对着这起“高中生杀人案件”,脑海里一瞬间闪过一点画面,就在他即将捕捉到的时候,那点画面已经飘过去,再捉不到了。
-
解临收到案件资料的时候正在池青家里喂猫。
任琴给猫找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主人,过两天就把猫收拾好给人送回去,那只猫丝毫不知道自己能在这屋待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乖乖埋头吃饭。
它刚扒拉两口,不想被解临盯着,又抬起头。
猫:“喵喵喵。”
解临:“你就嚣张吧,反正都快走了。”
池青端着一杯温水从边上经过,解临突发奇想:“你那个特异功能,能听到人的,听得到其他物种吗?”
池青愣愣地看了他一眼,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不知道,”池青说,“我连人都不想碰,更不可能会去碰其他物种。”
这只猫来池青家那么多天,池青一下都没碰过。
为了防止猫毛在家里乱飞,一天要用扫地机器人吸三趟地,但即使这样也还是报废了好几套衣服。
77/129 首页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