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唐妆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历史同人)——江明空

时间:2021-11-30 09:41:56  作者:江明空
  [R9]这段记载我几乎照搬了《资治通鉴》,应该不会被人说抄袭吧哈哈哈哈(孩怕)。不过我武皇好傲娇啊,承认个错误还这么扭扭捏捏,也可爱了叭~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线走久了,下章来点微甜吧~
 
 
第81章 庐陵归(1)
  婉儿整理清楚奏折,一摞放在武曌正座的书案上,一摞堆在自己这里,最后剩下几本推给太平。
  “陛下叫你学着处理政务,你翻翻这些,把批复写在纸上,等会儿我来看。”
  说着洗笔研墨,埋头进自己的一摞,任由太平如何挤眉弄眼,没有发觉半分。太平侧头盯了她许久,越发觉得她清丽秀美,轮廓好看极了。她磨磨蹭蹭凑上来,坐在婉儿身边,托腮只看她。这下婉儿不能不发觉,却只瞥了她一眼,没再去搭理。
  太平侧身贴近耳畔,轻声对她说:“婉儿,我最喜欢你认真做事的样子了。”
  婉儿扭过头,目光落在那一侧的书案上。奏折还没打开,纸上滴着墨汁,不知道乱画了些什么。
  “你做什么呢,又浪费纸张。再不认真,可要受罚了。”
  “你罚我什么呀,婉儿?”太平侧头倚在她肩上,“我呢,任你从重发落。”
  婉儿身子向外挪了些,皱起眉头看她:“臣在处理正事,公主再这样,只能请您离开。”
  “我是公主,为什么听你的?”她笑着反问。
  “公主不必听我的,”婉儿目光又落在奏本上,“但于公于私,您都得听陛下的。政务殿内,议事堂上,如此这般显然不妥。”
  太平小小嘟囔一声,还是听话地回到自己的桌案,用笔敲着脑袋。
  不久,武曌在宫女随从下进了正殿,二人搁笔起身去迎。武曌挥手让她们免礼,随后登台入座。婉儿简略说了今日的要务决断,三人坐定,武曌也展开案卷。皇帝面前,太平果然安生许多,竟然翻翻找找奋笔疾书起来。
  最后一个奏本堆上去,她抬首,见女皇的侍婢不在。于是捧起批好的纸,摞在婉儿眼前。
  “婉儿,这些我已经写好,手都酸了[R1] 。你批阅这么久,大概累了吧。要不歇息一会儿?”她这样问,婉儿只是摇头。
  “那你渴不渴,我叫人给你沏茶——”
  “不必了,多谢公主。”她保持着礼貌与克制,淡然回复道。
  “是不是有些热,你看你,额上都有汗了。”她从袖中取出丝帕,“我给你擦——”
  “月儿!”武曌清清嗓子,沉沉喊了她一声。
  太平捏丝帕的动作一顿,仰头看去,眨眨眼笑了。她三两步迈上小阶,一点不生分地靠在母亲身边坐下。
  “阿娘,那我——先给您擦擦?”说着举起那方帕就挨上去。
  武曌按下她的手:“不用。只是做正事的时候,你不要打搅,知道么?”
  “阿娘,我知道——”她肆意把身子贴上母亲,仿佛回到儿时那般,撒娇道,“可婉儿待会儿还要去史馆,我又不便跟她去,是吧?我只是想多说说话嘛。”
  “你够了,要懂得适可而止。”武曌猝不及防一指点上她的额头,太平轻唤一声,“都这么大了,还玩小时候的把戏,撒娇耍赖。你做得出来,我都看不下去。[R2] ”
  真是宠坏了,怎么都长不大。武曌说。你真叫我担心。
  “不是还有婉儿呢嘛。”太平咧嘴笑开,“她长大了就行。”
  “人家婉儿,十几岁的时候,也没像你这样幼稚过。你若能像她这般省心,我这头顶的白发,还能少些。”
  婉儿闻言望去,恰好对上太平含笑看她的眼,更不知该说什么好。
  分寸掌握好,才能不令人生厌。太平不再絮絮叨叨,安静地回到座上。她不想走,只觉得单单看着婉儿,就能看上一整天。
  婉儿展开她写的批复,一列列看过去。文采辞藻不够尽善尽美,写的内容却不错,条理清晰头头是道。婉儿甚至觉得,自己刚接触这些的时候,都没法做得这么漂亮。也许女儿真的会随母亲,不用费心去学,天生就有厉害手腕。
  “这天下大事,和宫里的女人们斗嘴,也没什么不同嘛。”
  也许这就是颖悟吧。她不动声色向那边望一眼,不料那人一直盯着她,这点小动作尽收眼底。瞥见公主开心地笑了,她的脸倏忽红起来。
  傍晚时分,日色西沉,婉儿从史馆回来,踏着长长的影子。回居所前,照例去政务殿整理今日大小事务,挑些家国大事商议一番,明日召集宰相便有题可议。不巧今日奏折甚多,皇帝仍在一本本看着。婉儿便坐在那里,一篇篇翻过去,留下极要紧的。
  忙碌半日,一阵倦意袭来,眼前的字也飘忽起来。头猛地一点,才清醒些,却没撑太久。近来又有不少人进谏“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劝立武承嗣为太子。皇帝不显山不露水,对待谁都是点头称是,一切悬而未决。想到这些,她额头就犯疼,身体加之精神的疲累,不知不觉一切飘远而去,头倚着桌案睡着了。
  “婉儿。”武曌唤了不应,抬头望去。婉儿睡着的模样,好似柔软的小兔,蜷缩在一处,舒适而安然。她的身子轻轻起伏,大约是睡熟了。在这纷扰的尘世之中,没有一个人能打断她美好的梦,因为谁都不忍心这么做。
  武曌叫人取来薄毯,一手拿来展开,走到婉儿身旁。她附身正欲披上去,身后传来低低一声——
  “阿娘,还是我来吧。”
  武曌这才发觉,女儿居然还没有离开。午间太平去殿后小憩,随后便不见了。武曌只道是她早早打道回府,没成想这人一直悄悄藏在屏后边。这座宫殿于她而言有什么诱惑么,或者说,宫殿里有什么让她不愿离开,固执地苦苦等下去。
  太平伸手接那张绢织的毯,举动间颇有些夺来的意味,叫武曌觉得好笑。拿过毯子,她半坐下来,顺势将其轻轻盖在婉儿身上,手臂却不肯移开。那时候,她有种正在保护婉儿的感觉,以身躯为她遮挡寒风。许久,她俯下身,也侧头伏于书案,看她睡熟的面庞。几分清冷,几分憔悴,几分安稳。
  “阿娘,就不能少给她安排些事情嘛?”她撑起身子,回头问道。声音很轻,稍带些心疼与埋怨。
  武曌示意她别出声,过去后边再议,别打搅了婉儿。
  太平随着武曌走到屏风后边,那里没有桌案笔墨,只有数张坐榻蒲团。她挨着母亲坐下。
  “月儿,我也曾有深爱的人,体会过风花雪月的曼妙,自然懂得你们的心意。但朝廷是朝廷,既然无法离开,就要拼命在这里站稳。越稳越好。所以,今日有几句话,不得不好好叮嘱你一番。你与武攸暨成婚,我原本期望不小,想要作为两家人之间的缓和。如今几年过去,你与他不冷不热,我还以为是对强行的婚事不满。近来终于得知个中缘由,我呢,自然不能逼你做什么。但你与他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得当。月儿,明面上你是他的妻,万万不可闹出大的岔子。对承嗣、三思等,也不能剑拔弩张,适当的亲近些。真到了势不两立鱼死网破的地步,我是最难做的,你也没有退路了。”
  太平微微低头,答应道:“儿明白的。”
  这么些年,也没闹出太大的乱子不是。那几个人,还担心我应付不了么?她笑。
  “没闹出乱子?那婉儿额上的墨痕是哪里来的,还不是代你受过——”
  太平被戳中痛处,一时语塞,只闭嘴不说话。琢磨许久,她才反应过来,这事明明是母亲做的,虽说有她的不得已,也不能怪罪到自己身上。那番与武家子弟的争斗中,从头至尾她都极尽忍耐之能,退无可退。被母亲片言只语一说,反倒全成了自己的错。不得不佩服母亲精明的话术,和不容置疑的气势[R3] ,让她毫无还手之力。
  武曌见她轻易进了圈套,轻笑摇头。望向自己最爱的孩子,眼中满是爱怜。
  “你啊——”她将女儿从身旁揽入怀中,“叫我怎么放得下心。脑子这样不灵光,又一心喜欢她,以后被欺负了怎么办。你说我这一生虽然波折,却从未向谁低过头,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女儿,一个劲儿追着人家倒贴。你可是公主,一点架子都没有,让我把脸往哪里放。”
  “她……她没有欺负我……”太平仰起头,小声抗议道。
  怀中人的模样过分可爱了,武曌忍不住点了下她的鼻尖。
  “诶,我说你,不要总被才人欺负,知道么?偶尔也要——你是我的女儿,母亲是亘古未有的女皇,我敢说千年只此一人。这种身份,怎能只想着软下去,任由别人威风呢?什么深深浅浅,有时也要发掘发掘。[R4] ”
  太平的脸一下红了。想到那天的话被母亲听去,面颊到耳朵根都烫了起来。
  “阿娘~”她羞得把脸埋进母亲怀中,不敢抬头看她。
  武曌拥着她,轻轻拍了拍后背,像她还小的时候无数次做的那般。她感觉到女儿伸出双臂,也环住她的腰。抱得很紧,身子贴上去,就像小时候那样。那么小的孩子,她依赖着母亲,她离不开母亲。母亲的怀抱是她的温柔乡,是她的避风港,是宏伟宫殿的基石,是河宽海阔的源头。
  “月儿,你永远都是我的孩子,不论你要去爱谁,不论你是不是恨我。明白么?”
  五指穿过她乌青的发丝置于脑后,怀中人一个劲儿点头,有几滴泪洒在女皇的脖颈之上。
  您也——永远是我的阿娘啊。
  [R1]这不行,要好好练啊。
  [R2]武皇:恶熏熏~
  [R3]国家一级PUA大师武曌。
  [R4]磕CP第一线的武皇:你一直做0我不要面子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不走历史线的时候,总觉得暴露了我的恶趣味(捂脸)。还有,麻麻真好啊~
 
 
第82章 庐陵归(2)
  眼见着皇帝一天天老去,立太子的大事却仍悬而未决。若说从前是吊着他们,让双方不至于力量悬殊,如今却到了不得不着手解决的时候。
  狄公每每入崇文阁议事,常有劝谏:“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R1] ”
  姑侄的感情,能比得过母子么?立儿子做太子,陛下千秋万岁以后,可以在太庙配享,传承无穷。立侄子做太子,没听说过帝王在太庙祭祀姑姑的。退一万步说,即便侄子将您当做开国之君祭祀,高宗皇帝也不可能受祭。那时候,太庙里的会是谁的排位?就是武承嗣的父亲,当年被您贬到地方死于蛮荒的武元爽啊。现在魏王梁王有求于您,表现得孝顺恭敬,真做了皇帝,会怎么评价您,还不一定呢。
  高祖太宗戎马半生打下天下,高宗皇帝将之托付于您,陛下却要让相伴多年的夫君不能血食,却要让太庙中摆上仇人的排位。怎么看来,都有些不妥吧。
  武曌摆手:“狄公不用多言,此事我自有决断。”
  这番话说得很有诱惑力,但是武曌却没有半点感兴趣的模样。要是劝的多了,偶尔还发发脾气,弄得臣子们不敢多说一句。酷吏政治结束,朝廷的肃杀渐渐褪去,复国李唐的氛围浓厚起来。多数大臣忠于武曌的统治,却坚定地反对武家子弟,皇帝也看在眼里。只是每次有人提起立太子,她总是绕开话题,避而不谈。谁都想看清她在想什么,却都看不穿这个女人深不见底的眼。
  真正的英雄,也许可以正视淋漓的鲜血,却见不得一生功绩灰飞烟灭。
  武曌不让人劝,狄仁杰就变着法子说,什么事都能扯到这上边。譬如有次武曌梦见折翅鹦鹉,在朝堂之上让群臣解梦,狄公说:“鹦鹉即‘武’,双翅是陛下的两个儿子。若是把庐陵王接回洛阳,两个翅膀就齐全了啊。”
  当时当刻,武承嗣、武三思也在大殿之上,听闻此话,气的鼻不是鼻眼不是眼。他二人正一个劲儿巴结张氏兄弟,百般阿谀奉承,“执僮仆之礼以事之”。二张骑马,他二人就争着为其配鞍,紧紧跟随马后;二张坐车,他二人就争着为其驾辕,挥舞鞭子吆喝。吃相难看,谄媚至极,就盼着哥俩儿给武曌吹吹风。皇帝喜欢谁就巴结谁,这是他们在高压之下,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
  没成想二张不动作,隔岸观火,看来是想摸清了风向再坐享其成。
  一片迷雾中,没人能指出清晰的道路。狄仁杰仍做着劝谏的努力,终于在又一次解梦之后,武曌呵斥了他。
  武曌梦见双陆不胜,问狄公作何解。狄公脑子灵活得很,立马答上:“双陆不胜,盖宫中无子[R2] 。此乃上天之意,借梦向陛下昭示,皇储之位不可久虚。该把庐陵王接回来了啊。”
  女皇偶有闲情解梦,却每每被狄公引到立太子上来,心中不快,喝道:“是朕家事,断在胸中,卿岂合预焉![R3] ”
  我家的事,你多管什么。她是这么说了。
  狄公不卑不亢:“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四海之内,悉为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臣安得不预焉!”
  王者家天下,家事就是国事。我作为臣子,是陛下的股肱,怎么不能参与!
  武曌不耐烦了,挥挥手,命人把狄公扶出去[R4] 。
  狄仁杰半是被迫地离开了崇文阁,下了殿阶以后,他打发那人回去。那人还有些许不放心,似是怕他又回来。狄公摇头,兀自转了个弯,走到后边,总觉得那人还在远远望着。他皱眉回头看去,冷不丁前方传来一声:“见过狄侍郎。”
  上官婉儿。她抱着些案卷,正从后门出来,不便行礼,只这么俯首叫了一声。近来狄公常在女皇的身边看见这个身影,宰相议事时只顾抄录,从不插一个字的话,还是那般清冷优雅。
  “上官才人可有匡扶社稷之心?”他没有寒暄,一句上来,问得有些突兀。
  婉儿只看着他,没有说话。
  “如今陛下不听劝谏,再贸然进言,怕是有性命之忧。上官才人,你多受陛下宠爱倚重,我等老臣,唯有你可倚仗了。”
  “狄公在说什么?”她淡淡回道。
  狄仁杰也看着她,就那样看着,半是请求半是期待。
  “狄公,想必您也听说过,我与梁王关系非比寻常,也该知道我与公主有仇。这个时候来问我,有些不妥吧。”她终于开口。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