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皇后把视线转向太子,后者再次低下头沉默以对。
“宣儿,怎么不看看母后?”
祁宣闻言,耳尖微动,记起皇后曾经无数次这样的呼唤,心中有所松动。
可就在此时,太后说话了。
“皇后如今故作煽情是要做什么?让太子重新和你母子情深吗?”
此话一出,太子祁宣转过头不再去看皇后。
皇后见状只得再次将视线投向太后,二人之间气氛剑拔弩张。
可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宫人前来告知太后该前去寿宴了,太后和皇后暂时偃旗息鼓。
皇后和太子一道离开永宁宫,皇后再次试图和太子说话。
“宣儿,母后知道你觉得母后有失偏颇,但是榕儿是你三弟,也是你的亲弟弟,你已经得到的已经比你弟弟多得多,为何你不肯对你的弟弟让一步?”
太子沉默着往前走,就在皇后沮丧的以为他不会回话时,太子开口了。
“曾经是儿臣,如今是三弟,母后,你从未公正宫,三弟不想要母后的偏袒、儿臣也不想要了。”
无论是作为一个母亲还是作为一国之母,皇后一直都未曾做到过公正,懵懂的年纪嫁给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事事被太后掌控。
当皇帝登基,自己荣升皇后,她依旧在太后控制的阴影下,连自己的孩子都看不懂,盲目的遵从太后的命令。
现在吃到三皇子反馈的苦果后,又一味的想去弥补,却又再次忽略了同样需要关心的太子。
拆了东墙补西墙,最后整个屋子都塌了。
皇后怔怔的望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太子,那道身影似乎比以前更瘦弱了,皇后还记得当初太子年幼生了一场大病,她日夜不眠的照料,直至太子醒来。
后来太子乖巧懂事,事事都听自己的话,那时候她忽略了榕儿。
现在她苦心为榕儿经营,转头却发现自己的大儿子竟瘦弱成这幅模样,皇后恍然大悟,自己一直没能当好一个母亲。
想到这里,皇后身形一颤,身边的宫女急忙扶住,她紧紧抓着宫女的手站稳。
“本宫错了吗?”
皇后说话时的声音都是颤抖,宫女听言低头不敢回话,皇后抬头看皇宫中的四方天空。
天边正好有一队飞雁划过天际,翱翔在广阔无垠的蓝天。
寿宴准备的戏目快要结束的时候,沈杨正陪着长公主走在御花园散心,偶然瞥见太子匆匆走过,长公主也注意到了。
太子走来的方向是永宁宫的位置,想必刚见过太后,只是在寿宴快开始的时候,太子为何忽然去见太后?
这样的疑惑同样存在长公主心里,二人都不动声色,长公主想起了什么,带着回忆的语气说道:
“当初长行比现在的太子还要清瘦不少。”
沈杨侧头望去,不解于长公主为何忽然提起祁衍。
长公主也是忽然回忆起,提了一嘴便不再说了,沈杨也没有询问,两人走过御花园准备回去。
这时,被沈杨带进宫的如弦脚步匆匆走来,长公主见状适时走远。
如弦压低声音告知沈杨。
“姜神医已经坐上马车离开京城,但是大管家执意不愿离开。”
按照原本的计划,王府的人在今晚大部分会遣散,但是大管家是看着祁衍长大,相当于祁衍的长辈,所以和姜神医等一些残留在京城的部下作为第一队率先撤离京城。
可是大管家却不愿离开,沈杨皱起眉犯难了。
就在此时,宫人前来告知,寿宴开始了,请长公主和彬王妃入座。
第134章 寿宴(3)
寿宴在一座湖心岛举办,四面环水,殿内两侧门窗敞开,轻薄的纱隔开了视线,能隐约瞧见湖面的景色,而湖面上竟开着夏日盛开的荷花在秋风中摇曳,耗费的心血可想而知。
赴宴的众人陆续赶来,寿宴在他们的各怀心思中拉开序幕。
桌上的瓜果糕点;眼前舞姬的曼妙身影;耳边的丝竹声声。
彬王府只有王妃一人赴宴,所以只摆了彬王妃一人的桌子,可是长公主见状却叫来宫女,命其摆上王爷的位置,宫女不敢做主告诉了主管。
这件事很快传进了皇后耳朵里,皇后知道沈杨与太后不合,如今长公主明目张胆站在彬王府一边,于是做主给彬王府安排了两个位置,好好膈应一下太后。
沈杨的位置位于空桌后一些的地方,看着前面的空桌有些出神。
长公主的位置就安排彬王府的旁边,和沈杨靠的很近,看见沈杨的状态不对劲,虽然心知肚明彬王和沈杨分别多月,想必沈杨一定思念。
但她这么做也是在表明自己站在彬王府这边的态度,即使如此,长公主心里还是生出点歉意,她端起酒杯小抿一口佳酿,带着微醺的语气和沈杨低声私语。
“放心吧,长行不会有事。”
沈杨怔了一下,点头道:“借长公主的吉言。”
就在这时,丞相和御史大夫一起进到殿内,两人一个代表着皇后势力的领头人,一个代表着朝堂中中立的领头人,二人同时入场是否代表着风向有所变动?
官员们纷纷上前,试图从二人嘴里探知一二,可二人都是浸淫官场数十年,想从他们嘴里得到消息是不可能。
御使大夫入座的时候,视线不经意间朝沈杨撇去,沈杨和御史大夫打了个对眼,很快便移开了视线。
官员们到齐便是后妃们登场了,第一个踏入殿中的是茹妃,如今的她明面上和太子是同盟,自然也是风生水起,神情倨傲微抬下颚款款走到自己的位置落座。
在她之后是在后宫之中行事低调的榆贵妃和淑贤皇贵妃,二人没有如茹妃一般高调登场,处事稳重。
人员差不多登场,在场的官员、皇子们、后妃和官员家属已经隐约有了各自的站队。
榆贵妃和淑贤皇贵妃走得很近,目光在皇子们身上滑过,最后慢慢将视线投向彬王府的位置,和长公主目光撞上,两人含笑点头,各自收回视线。
随后榆贵妃瞥见长公主在和身旁的彬王妃窃窃私语,她向来行事低调,看着长公主如此明目张胆的偏向真是有些心惊肉跳。
忽然,手边多了一杯茶,榆贵妃转头一看,是淑贤皇贵妃让宫女递来。
淑贤皇贵妃轻轻敲打一下,“妹妹怎么神思不属的?喝杯茶定定神,别让外人看了宫内的笑话。”
“姐姐说的是。”榆贵妃把心思收进肚子里,端起茶细细品茗。
不一会,皇上皇后携太后和太子前来,所有人的视线都被吸引而去。
四人落座,皇上大手一挥。
“开宴!”
随着皇帝的话音落下,丝竹声愈发响亮,为寿宴覆盖上一层喜色。
而现在也是官员们奉上贺礼的时候。
率先献上贺礼的是大理寺卿花重金购置的东海珍珠,有了他开头,后面的人的贺礼也是令人目不暇接。
很快就到丞相府,可这个时候宫人来报,是鞑靼人进献给太后的贺礼,以表诚意,带有臣服的话语让皇帝听言大笑一声。
“快,献上来!”
鞑靼的贺礼在众人的视线中奉上殿中,可这送来的贺礼不是东西,竟是十二个带有异域风情的金发碧眼蒙着面纱的舞姬,她们身上佩戴的金银在行动间发出悦耳的响声。
为首的一个舞姬带领着其他人行礼,用着蹩脚的大虞话说道:
“我们是鞑靼王进献给大虞太后的寿礼。”
这份突如其来的寿礼让在场的人都面色古怪,太后更是表情僵硬,鞑靼人送来的寿礼竟然是十二个舞姬,这是什么意思?
十二个鞑靼舞姬并不在意他人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为首的舞姬俯身行了一礼抬手在自己腰间上的鼓轻轻一拍,带领着其他十一个舞姬为太后献上了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蹈。
鼓声伴随着金银碰撞的清脆声响,和成一曲异域乐曲。
乐声和舞蹈中,众人开始推杯换盏起来,逐渐松懈。
沈杨看了一会便低头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
就在此时,进献给大虞的十二个鞑靼舞姬舞步一顿,齐刷刷的用手指上佩戴的锋利戒指割破鼓面抽出藏在其中的软剑。
十二个舞姬神情一变,拔剑攻向大虞皇帝所在的位置。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所有人都还没回过神就听到一声刺耳的声音。
‘乒——’是刀剑相撞的动静,保护皇上的贴身护卫迎面对上舞姬。
之后众人听到一声太监的尖叫。
“有刺客!”
所有人顿时慌乱了起来。
为首的鞑靼舞姬见大虞皇帝有护卫,目光一扫看向一旁的皇后,她和同伴对视一眼,在同伴的掩护下舞姬的剑朝皇后刺去。
这个时候皇后还在有刺客的意外下没有回过神,贴身宫女护着她往外走,耳边突然听到太子的呼唤。
“母后!”
皇后反射性扭头看去,映入眼帘的是太子的背影和穿胸而过染血的剑尖。
‘滴答’,血液滴落的声音响过耳边的嘈杂,皇后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眼前倒下。
第135章 寿宴(4)
殿内因刺客出现乱成一团,尖叫声几乎要刺破耳膜,甚至有人不慎在人群的推搡中掉进了秋日寒冷的湖水中。
沈杨护着长公主逃离此地,转头便看见有一位夫人掉进水里,可是四周的人群四处逃窜,没有一个伸出援手,沈杨朝那边走了一步就被长公主拉住。
“这个时候保护好自己就好。”突然的慌乱只是让长公主发髻凌乱了一些,依旧保持着尊贵的姿态。
沈杨脚步停下被长公主拉住手腕往外逃离,可沈杨却再次回头,湖中的夫人沉浮着,已经失去气力呼救,再度下沉后好一会才再次浮出水面,沈杨挣开长公主的手朝那跑去。
“沈杨!”长公主猝不及防,转头只看见沈杨离开的身影消失在慌乱逃窜的人群中。
很快‘扑通’一声,长公主知道那是沈杨在救人,贴身侍女让长公主快些离开,等待禁军赶来再去找彬王妃,长公主极力往后仰头,最后只看见人群惊慌失措的面孔。
秋日的湖水冰冷,沈杨潜入水中有一瞬间回到初入这个世界时前往丞相府为那百日幼儿的宴席,他睁大眼睛在水中寻找落水人的身影,幸而来的还算及时,沈杨很快就找到落水的人,他拽着夫人的腰带用尽力气往岸上游。
溺水的夫人残存的意识支撑她睁开眼,看见了一道清瘦的身影极力挽救自己,水面的亮光距离他们越来越近,夫人从水面中探出脑袋,几近窒息的她再次得以呼吸,用力的大口呼吸。
岸边有人从人群中寄过来,大声呼喊。
“娘!”
沈杨带着夫人回到岸边,艰难的带着人往上爬,好在夫人的女儿在岸边相助才让二人得以上岸。
回到岸上的夫人剧烈咳嗽,吐出呛进去的湖水,她转头看向救自己的人,发现竟然是有一面之缘的彬王妃。
吴娉婷害怕的抱住自己的母亲,她刚才和母亲被人群冲散,再回过神就听到旁边的人在说有人掉进水里,她找不到母亲,即担心又害怕的往湖边去,没想到掉进湖水的人真是自己的母亲,好在有人把母亲救下,没忍住眼中的泪,刷刷的往下掉。
回到岸上的沈杨也发现了自己救的人竟然是吴将军夫人,他拧干衣服上的水站起身。
殿内又是一阵骚乱,不过很快,京城的禁军及时赶来,他们的到来让人群稍微平静,沈杨也跟在禁军后面往殿内走去,他先前护着长公主离开的时候,并未看见御史大夫和丞相他们,想必还在殿内。
从恐惧中回过神的吴娉婷刚想感谢那个救母亲的人,扭头望去,却只见那人离开的身影。
殿内的鞑靼刺客已经被禁军制服,可是她们在被擒住后立即咬破嘴里的毒药自尽,没有一个活口。
不等沈杨回过神就听到高座之上皇后的呼喊。
“传御医!”
沈杨眺目望去,只见高座之上皇后跪在地上抱着胸口染血的太子泣不成声,无助的四处张望,祈求有人能来救救自己的孩子。
沈杨推开人群在禁军的护卫队伍后面朝其大喊。
“皇后,我会医术,请让我救太子。”沈杨被挡在禁军的保护之外,焦急的说道。
听到声音的皇后往沈杨的方向看去,立即让禁军给沈杨放行,沈杨迈过倒在地上的鞑靼刺客尸体朝皇后走去。
就在沈杨靠近的时候,太后和皇帝在宫人禁军的簇拥下回到殿内,太后先前听到了沈杨和皇后的对话,看见沈杨即将走到太子身边,抬手尖声道:
“放肆!谁容你触碰皇子的身体!”
太后觉得沈杨的好心一定另有所谋,说不定太子也会惨遭他毒手,皇帝也深知自己和彬王之间的仇恨,身为彬王妃的沈杨一定不会那么好心救自己的孩子,于是让禁军把人拦下。
“不!”皇后看见沈杨被禁军再次拦下目眦欲裂,她转头看向太后和皇帝,他们站在一边,一根发丝都没有乱,冷漠高傲。
“是本宫让彬王妃前来,母后、皇上,放彬王妃过来,救救本宫的孩子……”
皇后的眼泪冲刷掉脸上被溅到的血迹,发髻散乱狼狈不堪,怀中的太子意识逐渐涣散,虚弱的叫着皇后。
皇后低头去听。
“母后,若有来生,宣儿希望不再生在帝王家……”
皇后泣不成声,摇着头哭喊:“母后什么都依你……不要离开母后,宣儿最喜欢母后亲手做的糖酥,母后要给宣儿做糖酥……”
“来人救救宣儿……求求你……”
沈杨于心不忍,试图冲破禁军的阻拦。
“放肆!”太后冷声斥道:“把人给哀家拿下!”
下一刻,沈杨被禁军控制,双膝重重磕在地上,刚从湖水中出来的他浑身冰冷,看向高高在上的太后和皇帝,又看向一旁抱着太子哭泣的皇后,最后看向在禁军保护圈中的御史大夫,后者神情淡漠朝他轻轻摇头,沈杨只觉湖水的冷远不及此刻。
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目睹一个人的死亡。
73/87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