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古代当先生(穿越重生)——北沐南

时间:2021-12-05 22:00:48  作者:北沐南
  还没等他想完,众臣已经齐声道贺,“恭贺大王得遇良臣贤相,恭喜卫先生得君行道,为秦之国民谋福祉。”
  卫苏谦虚客套几句,一时间倒也和乐融融。秦湛很高兴,趁此机会正好宣布打算亲自领军去边地之事。
  朝臣闻言有反对有支持,不过秦湛已经决定下来的事,当然是不可能阻拦得了的。秦湛直接安排,“依旧王子盱代理国事,卫相辅助国事。另外传下王令,但凡秦人,农闲时节,以里为基准,凡是青壮皆组织军伍训练,列阵,斩杀皆以军队标准实施。各地里长亭长监管此事,若有阳奉阴违者,绝不姑息。”
  众大臣面面相觑,这?大王如此政令是否有所不妥?
  程回站出来,疑惑道:“大王,乡里之民耕种为主。都编为军伍,那田间之农事怎么办?”
  “农事自然不可荒废,所以才在农闲之际训练,农忙之际回归田间。寡人需要的是上阵能杀敌,卸甲能归田的大好男儿。”
  这似乎也可行,既然不耽误农时,大家也就没话可说了。其实只要不是太出格的王令,他们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初颛太夫人清洗了一波朝堂,将反对她辅政的王室中人都打压清洗了一番,朝堂之上敢怒不敢言。后来宫变,颛太夫人一支败落,秦湛真正手掌大权,又是一波清洗,那些王室中人还以为从此翻身。哪里知道秦湛根本就不理会他们,这几年,将他们丢在一旁不闻不问,就一个王子盱入了眼,提拔了上来。
  那些王室叔伯大骂秦湛白眼狼,却也没有办法,没有权势,说得话根本就不管用。秦湛不是傻子,当初他利用颛太夫人在前面挡刀,目的也是收拾这群狂妄自大的王室宗族。好不容易才打压下去了,他又岂会作茧自缚,重新让王室势力独大,到时候生生压自己一头?
  况且他答应过不会让卫苏受制于人,给他一个任他施为,能让他大展拳脚的清朗朝堂,自然就更不能让这群老家伙出来指手画脚恶心人了。
  所以,到现在,朝堂之上基本上也都是他说了算的。
  朝中大臣也都知道,大王是年轻有为,有志向有抱负。他想让秦国变得强大,这不是说说就成的,还需要君王的励精图治,贤臣的竭力辅佐。
  秦湛见众人不再有异议,看了卫苏一眼,才道:“为了让有才能之人能为我所用,吸引天下有志之士来秦国,所以秦国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改变。”
  他也不管其他人的反应,一口气说道:“各项政令,到时候由卫相与诸位大臣商议后再行颁发。”
  大王竟然如此信任卫苏,居然将此事全权交付于卫苏了?众臣齐齐看向卫苏,只见他波澜不惊,似乎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卫苏在众目睽睽之下,淡然自若的朝着众臣拱拱手,“到时候还要劳烦诸位了。”
  有人站出来,“大王锐意改变,这对秦国来说是大好事。如果于国有益,于民有利的政令,那不需多说,所有人都会支持。可是,若是政令有违人和,多数人都反对,那么是否还有必要颁发政令呢?”
  卫苏笑道:“无论什么样的决策都会有两面性,不可能全部照顾得完全。要看总体的利益是否值得去做,至于政令的好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让百姓去检验最后的成果。我的意思是不管好的坏的,总要尝试才会知道。所以,先划一块地方实施新的政令,一年半载后好坏都由百姓说了算。好的继续保留,而政令不好也不会让秦国百姓有任何的损失。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卫苏这话没什么问题。
  “卫相之言的确有理,臣附议。”程回第一个赞同。然后所有人都点头应和。
  卫苏笑道:“大王臣还有一个请求,望大王恩准。”
  有什么事是秦湛不能答应的,只要是卫苏提出来的要求,秦湛的绝对奉行的。“卫卿但说无妨。”
  “这变革关乎着秦国的基业,关乎着秦国是否能跻身于强国之林。所以这并非臣一个人的事,而是朝中诸位大臣,以及天下百姓的事。”
  卫苏看了一眼不明所以的诸位大臣,笑道:“臣以为应该集思广益,不管是谁,诸位大臣也好,士农工商各个阶层也罢,都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为大秦添砖加瓦。”
  秦湛眼中带着笑意,卫苏的想法他早就知道了,此时却要配合着演一出戏,“卫卿此话何意?”
  众人完全不知道他们大王与卫苏正在吭哧吭哧的联合挖坑,一脸懵的他们闻言不禁点头。大王问出了他们想说的话,一个个都等着答案。
  卫苏心中好笑,这个秦湛,装模作样倒真有一套。他顺着秦湛的话说下去,“禀大王,臣以为,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都是有长处的,像农人,他知道四时庄稼,而商人则知道货品高低贵贱。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所以,要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不仅仅诸位大臣有什么好的变革建议可以提出来,秦国的百姓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建议送呈上来。如果确实有用,一经采纳,可以获得朝廷嘉奖赏赐。”
  “哗~”众人哗然,卫苏这叫什么话?天下分为“士农工商”那就是等级不一样,官员与平民那就是天堑鸿沟。变革这样的国家大事,本就是公卿官员的事,百姓又能知道什么?怎么可能让他们也参与国家大事?
  当即就有人站出来反对,“岂有此理,百姓怎么可以参与如此重要的事情?国之大事非同小可,岂能作儿戏?卫相如此提议不知是何居心?”
  卫苏面对质问丝毫不见慌乱,“百姓怎么就不能参与了?百姓是秦国的百姓,是他们交税养活军队,诸位大臣的俸禄有秦国百姓的血汗。他们不比在坐诸位差一星半点,诸位自以为高人一等。试问,如果没有这些无私奉献的百姓,你们还能安稳坐在这里吗?”
  有人惭愧,有人气的吹胡子瞪眼,“歪理邪说,一个国,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岂有越俎代庖之理?君王治理国家,官员奉王令代为行事,农人种地,商人买卖,这些都是天经地义之事。真要照卫相这么说来,岂不就乱了套?”
  见有人怀疑质问卫苏,秦湛眉头一皱就要为卫苏出头,卫苏却摇摇头,示意秦湛不用插手,秦湛虽不甘愿却也不想拂了卫苏的意思,只能忍耐下来。
 
 
第139章 
  卫苏气定神闲安抚住了秦湛, 这才慢悠悠的道:“的确应该各司其职,才不会乱了秩序。但是,我却也听说过一句话, 术业有专攻。在朝诸位大臣,都出身于世家勋贵,有几位是知道农事的?请问这位大人,你可知何时麦黍稷下种, 何时扬花,何时灌浆,何时收割?”
  这些问题落到他们的头上,将他们都砸懵了。他们这些人, 从小养尊处优,哪里能知晓这些?
  那人被卫苏说中,脸色不好看。一甩袖子道:“我辈读书之人,读的是圣贤之书, 哪里用知道这些东西?这些都是农户之事, 卫大人是不是问错人了?”
  那人咄咄逼人, 秦湛黑了脸,他都舍不得对卫苏说一句重话,这人当真是见识短浅, 还敢如此不客气。他知道卫苏绝不会让他意气用事,只在心底暗暗记下一笔。
  卫苏丝毫不以为忤, 笑道:“诸位可以不事农,却不可以不知农。我们吃的哪一样不是地里长出来的?难道这么大人从未吃过米粮,是喝西北风长大的?”
  卫苏的话让人忍俊不禁, 那人也涨红了脸, 呐呐道:“这, 这怎么能一样?”
  卫苏摆摆手,“怎么就不一样了?上古有神农尝百草,辩五谷,方才耕种粮食。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农皆为一国之国本,有哪个圣君不重农事的?你既然不知农事,又如何能下达关于农事的政令?这不就成了瞎指挥了么?所以我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来,各行各业,只有他们最清楚自己的事,所以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是势在必行的。”
  众人默了,卫苏说得很有道理,他们竟然无法反驳。秦湛却笑了,卫苏自信的模样他在颍阳学宫之时就见识过了,他应该相信卫苏能够将这种事情搞定的。
  “卫相说得有理,秦国立国之本大家应该不会忘了吧?况且卫相只是让他们提出建议,能不能采用还要看适不适合,主要的决定权还在众大臣手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希望诸位爱卿共勉。”秦湛话中有明显的偏帮之意。
  卫苏看他一眼,知道他的心思,微微朝他点头一笑。
  秦湛发话了,众人也不敢多说什么,齐齐躬身答道:“诺!谨遵大王谕令。”
  此事就此决定下来。
  下朝后,卫苏回到府邸中。想到好久没有好好聚聚的妹妹卫蓁,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来到秦国这些天,他将卫蓁安顿好了之后,就一直忙与国事。他刚刚来,两眼一抹黑,秦湛信任他,他也不能辜负秦湛的心意,必须早些将秦国的国情掌握。
  所以他几乎都在王宫中查阅资料,有什么不明白的也随时问秦湛,秦湛没有丝毫不耐烦之意,都一一替他解答。
  就这样,有时候回到府邸已经很晚了。有时候秦湛执意留他在宫中,他也就懒得来回跑,在宫中留宿下来。
  现在总算能有时间好好与妹妹聚聚了,其实说起来,妹妹留在他身边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他之前就收到了王子祁的来信,说是已经启程来秦国了,想来用不了一两月就能到。届时他来求娶卫蓁,自己就更没什么时间与妹妹说话了。
  听到卫蓁在实验室,卫苏换下常服,直接过去了。
  卫蓁听到哥哥来了,很是高兴,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迎了出来。
  “你不是在忙吗?出来干嘛?你忙你的就是了。”卫苏笑道。
  卫蓁摇摇头,“不忙,不过是个小实验罢了,交给七叶就成。”
  七叶跟着秦长一路从邶国转道回秦,后来路上也就没遇到什么阻碍,很顺利的回来了。因为卫苏一行人在蜀地耽搁了一段时间,他们这一队比卫苏只晚到了几天。
  卫蓁早就将七叶当成妹妹,见她平安回来,自然也欣喜万分。七叶跟着她,她没事也教七叶的医术,七叶聪明伶俐,学东西也很快。得了卫蓁的亲传,一手医术倒也有模有样的。一些简单的小实验交给她,卫蓁还是很放心的。
  卫蓁都这么说了,卫苏便点头,“也好,那咱们说说话,我也有要事跟你说。”
  “什么事啊?”卫蓁顺口问道。
  “当然是你的婚事了。”卫苏也不转弯抹角,见卫蓁一愣之下红了脸,笑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也老大不小了,不会怪哥哥留你这么多年吧?”
  现在的女孩子及笄便谈婚论嫁了,像卫蓁这样拖到现在的还真没有。
  卫蓁当然知道哥哥是为她好,她便是学医的,也见识过很多早早成亲生子的女子,因为自身的缘故。不是自己身体孱弱就是孩子发育不全早夭,造成了多少悲剧。
  卫蓁摇摇头,“哥哥这么做是对的,要是以后秦国能出法令,让女子都年满十八方能婚嫁就好了,这样也能对自己,对孩子好。”
  “嗯,我知道了,以后时机到了,哥哥一定会尽力改变。”卫苏承诺道。
  为了不必要的损失,卫蓁说的这些还是有必要的,到时候配套的医疗水准也要跟上才是。女人生孩子本来就是在闯鬼门关,生子难产的比比皆是。
  这也不是一个政令就能解决的,还得让人们产生认知才行。毕竟这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事,历来传下来到现在岂是一两句话就能改善的?
  有哥哥的保证,卫蓁放下心来,哥哥说能改变那就一定能改变的。
  “对了,刚刚说到你的婚事,王子祁已经在前来秦国的路上了……”
  卫苏还没说完,卫蓁“啊”了一声,喃喃道:“这么快?”
  “你还嫌快?那好,他来了,我便拒绝他。让他哪儿来的打哪儿回去,你不用嫁还能留几年。”
  “我哪有嫌快……”她脱口而出,随即见卫苏似笑非笑的眼神,才知道哥哥故意这么逗她,跺跺脚,“哥哥,就知道骗我。”
  卫苏哈哈大笑起来,这丫头,还是这么单纯,随便一句话就能唬住她。“行了,行了,不玩笑了,王子祁以后也不打算回邶国。我也能放心了,不管日后怎样,你但凡受他欺负,你就回来告诉哥哥,哥哥帮你出头。”
  卫蓁还在担心自己出嫁后,没人照顾哥哥。听到卫苏这话,一时间哭笑不得,“你还说我,你自己管好你自己吧。看我走了,谁能照顾你?你老大不小了,也没个知心的人儿,你说说看,你这样叫我如何才能放心?”
  卫苏没想到话题突然就扯到了自己身上,尴尬的摸摸鼻子道:“缘分这个东西,是强求不来的是吧?你知道哥哥是宁缺毋滥,这种事更是将就不得。”
  卫蓁“噗嗤”笑了,她当然知道哥哥的性子。选择自己的另一半,那就是终身大事,要相处一辈子的,情投意合最重要。
  不过她却没打算放过他,谁叫他取笑自己?“总而言之,哥哥也该为自己考虑了。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你总要找个人作伴。不然将来冷暖都无人知。”
  “咳,咳……”卫苏脸色有些奇怪,“我这是说你的亲事,你怎么说起我来了?好了,我不说了,不说了还不行吗?”
  惹不起他还躲不起吗?“对了,我还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卫蓁看他正色起来,知道哥哥定然是有要事,也不再玩笑,仔细听卫苏说话。
  “我想问一问你之前与温先生共同研制出来的青霉素之药如何了?”
  说起这个卫蓁自然侃侃而谈,她兴奋道:“我这些年已经能很纯熟的作用上了。而且安全性也大大提升,哥哥你问这个做什么?”
  “如今秦国西边的戎夷打算入侵边地,秦王有打算带兵出征。”卫苏简略说了一遍经过,看了一眼卫蓁,继续说道:“战争无可避免的会有人伤亡,我想最好是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既然你说技术已经纯熟了,所以我想着青霉素之药此次也能够派上用场了。还有就是我想派人去军队中,教授军队中的巫医方士急救,以及用药之法,以减少伤亡,你看怎么样?”
  卫蓁眼睛一亮,“我可以去。”
  “你?不行,一场战争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打完的。王子祁已经在路上了,不日就会到达,你的婚事可不能再拖下去了。”卫苏反对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