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古代当先生(穿越重生)——北沐南

时间:2021-12-05 22:00:48  作者:北沐南
  两人走上前去,仔细端详着桌案上的地图,上面大大小小十几块不规则的图形,竟是当今天下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以前只是听说诸侯国的位置大概在哪里,大约有多大,如今却全部绘于纸上,一目了然。
  谢灼思索了良久,最终长叹一声,摇摇头,“一开始我以为先生会从蜀地布局。可现在看来,还是学生浅薄了,实在看不透先生究竟是从何入局。”
  谢灼这么聪明的人都看不透,陶瑾就更不可能知道了。所以他早就放弃了,只等着卫苏安排他去做就行了。
  卫苏笑了,“其实你所言的蜀地的确也是我重要的棋子之一,只是蜀地的布局已经逐渐趋向于明朗。有孙章在蜀地任太守,他会遵照我的计划安排执行,这点我不用操心。你们之前安排的来蜀地的百姓孙章已经开始安顿下去了。有了这些人,蜀地基本就不用愁人手不足的问题。还有墨家的端木先生已经说服了墨家人,正式入驻蜀地。我已经准备将军备制器交给他们研究,再兴建大型的作坊专门生产制作兵器。这里不仅成为秦国的粮仓,还会成为秦国的大型军备库。只要一成军,就能保证大量的作战兵器。”
  谢灼点头,只要有人,有粮食,有兵器,那么一国最重要的军备就齐全了。只要兵精粮足,随随便便拉出去一支军队就能让人闻风丧胆。
  陶瑾听到端木先生也已经入蜀,心中一惊,一向讲究兼爱非攻游离于俗世之外的墨家人居然也入秦研究军备,这?墨家人这是入世入局了?
  他诧异的看向卫苏,能说服墨家人,这……不得不说卫先生真的能人之所不能也。
 
 
第145章 
  当初卫苏与秦湛两人分别与端木嵩深入交谈了一番后, 端木嵩思索了许久,然后便带信让墨家长老入蜀商议后续事宜。
  墨家如今已经今不如昔了,自从几代前有一支分离而去不知所踪后, 墨家的状况就一落千丈,再不复曾经的辉煌。哪怕端木嵩有心想好好发展壮大,将墨家重现昔日辉煌, 只是最终却力不从心。
  这次卫苏秦湛给了他一次机会, 让墨家改变困局,条件着实让他心动。如果失去这次机会, 墨家真的就会默默泯然与众人矣。
  也是因此, 端木嵩去信中说明了前因后果以及事情的利弊, 只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将墨家发扬光大。
  这些人来到蜀地后, 孙章为尽地主之谊,带领他们四处转了转。蜀地的欣欣向荣对比起外面的兵荒马乱,简直就跟两个世界一般。
  如果天下再没有战争,人人都像蜀地这般安居乐业该有多好啊。他们墨家人都是主张和平之人, 这番景象让他们感慨不已。
  “我们大王是前所未有的明君, 底下更有众多贤臣辅佐。如今这天下,除了我们秦国,其他诸侯国再无担当之力。诸位,乱世中再无苟安人, 唯有尽早结束这乱世,方为正确的选择。”孙章作为说客, 自然是要将话题带过来的。
  孙章所说的便是以战止战了。有人沉思, 有人反驳, “孙大人, 墨家不愿意沾染上战争,反对攻战。这是祖宗提出来,我们墨家后人必须要遵守的。如今秦王的用意一眼便知,与我们墨家人所思所想不符。”
  孙章摇摇头,“墨家先圣提出来的自然是好的。只不过如今几百过去了,世事环境都与先圣在日大不相同。曾有言道: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注①难道不应该去其所害,就其于利吗?墨守成规,只怕墨家早晚败亡。”
  有人不服气,“谁说的?墨家千百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岂是你说败亡就败亡的?我们墨家人的事,大约还轮不到一个外人插手吧?”
  孙章笑了笑,“我倒不是插手墨家之事,只不过就事论事罢了。今时不同往日,诸位想想你们的自身处境,又何用旁人多说?”
  孙章说到了他们的痛处,那人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他察言观色,知道自己一番话已经深入人心,再接再厉接着道:“卫苏卫先生曾经说过,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分崩离析终究不是什么好事,受苦难的始终是天下百姓。如果天下有志之士能共同携手,改变天下格局,结束这乱世,让百姓不再受战乱烽火之苦,又何尝不是利民之举?”
  众人沉思,他们从宗主的来信中也知道了端木嵩的意思。如今这么说来,他们要是不改变祖宗成法,只怕真就成了不肖子孙。
  孙章点到即止,剩下的相信端木先生能自己搞定,他说再多也只是站在外人的角度罢了,真正的还得看自己的想法。
  不过有了孙章的一番话打底,这些人好歹也听进去了一些。等到端木嵩让大家一起商议时,除了一小部分的人依旧坚持己见,认为祖宗规矩不可破之外,大部分的人还是愿意跟着端木嵩搏一把墨家的未来的。
  两方人既然谁也无法说服谁,端木嵩只能采取极端的办法,愿意的跟他一起留在蜀地,不愿意的那就回去该做什么做什么。
  尽管有人对于这样的安排不服气,可是他们人少,也无法代表大多数,只能气闷的甩袖而去。
  就这样,端木嵩带了一部分人留下来。孙章按照卫苏的吩咐,特意给了他们建了一个专门实验的地方。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待遇也是独有的,比他们在颍阳学宫还要优渥得多。
  毕竟在颍阳学宫之时,想要做什么东西都得自己准备材料工具。而这些都得花钱,墨家如今的家底早不如前,他们哪一个不是紧巴巴的,哪里可能拥有大量的材料反复研究制作?
  现在有官府提供用品材料,是要多少有多少,他们都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只负责研究,不管是军备也好,民用的家什也罢。只要有新意,报备立项就能获得批准,如果真正制作出来有一定的用处,还能得到一笔奖赏。这让墨家人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自己选择留下来果然是对的。
  而端木嵩带着人研究卫苏提供的守城弩的图样,这种大型的守城攻城器械很有些难度,加上其中的机关机括甚是巧妙,更是让众人废寝忘食。
  有端木嵩他们的技术在那里摆着,卫苏丝毫不担心做不出来,相信这只是迟早的事。
  “先生所言的蜀地之策,我想我已经明白了。不过,先生恐怕不只是着眼于这一亩三分地吧?”谢灼眼睛依旧盯着地图上说道。
  卫苏哈哈大笑,谢灼不愧为自己的得意弟子,恐怕只有他才能看得出自己的一点目的了。
  “那你可有什么想法,大可说出来看看。”卫苏有意想考考他。
  谢灼摇摇头,“我虽然猜不出来先生的目的,不过我想,先生既然想大量生产军备,那就少不了财力物力的支撑。财力先生可以不用担心,有陶家谢家这些年来的积累,其他的不说,富可敌国还是能称得上的。那么唯一的就只剩下材料物力了,这点不解决是无法顺利进行先生的计划的。”
  陶瑾佩服的看着他,这人虽然很多时候都不靠谱。可是聪敏的头脑,以及这份心思缜密自己是远远不及的,很多地方还是值得自己去学习。
  他的话让卫苏也很满意,情不自禁的为他鼓掌,“说得很好,你的想法已经很接近了。铸造大量的军备需要的铁矿铜矿,还需要更好的冶炼技术。原材料矿产地我已经找到了,只等西边的戎夷打退之后,再进行谋取。”
  谢灼闻言大喜,“先生说的是哪里?”
  卫苏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谢灼与陶瑾看过去,就见卫苏所指之处正是与蜀地紧邻着的越国。
  陶瑾不明其意,谢灼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先生是看中了越国的绥城?那里的确是有一座大型铜矿,越国的兵器俱是由此而来,只是,越国会轻易放手么?”
  越国也是一个边陲小国,因着绥城外的大型铜矿,他们虽然国小,但是仗着兵器精良,倒也能偏安一隅。
  对他们而言最有威胁的就是秦国,然而,他们也不是傻的,利用和亲之策与秦国交好,两国倒也有守望相助的意思在里面。
  只是,如果要觊觎越国的绥城,想来两国就会撕破脸皮。秦国颛太夫人还是越国人,这会不会有什么阻碍?
  谢灼想了很多,卫苏却不以为意,放眼天下,自然是要顾全大局,而不是讲究这些虚无缥缈的结盟和亲之情。如果秦湛顾念这些,那么就真没必要立志于天下了。
  “不管他们放不放手,绥城是必须拿下来的。”卫苏自信的说道:“而且要趁早,趁着各个诸侯国都盯着娄国之际,还没有完全将娄国利益消化完全之前。只有这个时候,我们动越国不会有诸侯国对此做出反应。就算出现了一些微弱的反应,之前让你在各国布局探子之事,此时也该派上用场了。如何散布舆论谣言,如何引导对秦国有利的一面,这些手段他们都应该驾轻就熟了的吧?”
  谢灼连连点头,“这个先生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点事情,交给谢灼完全没问题的,不过卫苏还是嘱咐交代了他几句。等谢灼一一记在心上这才满意。
  陶瑾听得眼热,跃跃欲试,开始期待起先生会交给他什么任务了。
  等都交代完了,卫苏才笑着对陶瑾说道:“至于阿瑾这边,我希望你能去蜀地,帮我筹备兴建并且监管军备作坊。”
  陶瑾一愣,这可是国之大事,交给他?真的能行吗?谢灼已经替陶瑾高兴起来,卫先生是真的信任他们俩,才会将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他们。
  陶瑾此时也想到了这一点,反正有卫先生在呢,他只要遵循卫先生说得去做,谨慎行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即拱手一揖,“瑾必不负先生所期望,全力以赴。”
  看出他的不自信,卫苏笑着道:“其实这并非什么难事,我打算建成一个流水线作坊,这样的作坊可以说生产力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流水线?”谢灼还从未听说过这个词,不过想了想,他恍然大悟道:“先生,这是否就像茶叶生产那般,分工合作?”
  他们谢家的茶叶作坊就是这般,采茶,炒制,分装,都是由不同的人去做。这样一来,生产制作更快捷,制作工也艺不容易泄露。而且人们只精于一样便能更为专注,不易出错。当初卫先生略微给他提了一下,他就已经将它运用到了作坊上,这些年来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听到谢灼的提点,陶瑾也明白过来,卫苏点点头,“没错,大体上也差不多,只不过比起茶叶作坊,我需要的军备作坊更为庞大。会划分不同区域,比如刀剑,弓箭,枪戟之类不同品种区域划分不同。而且流水线作业那就是各自制作不同的配件,但是必须精益求精,各项数据都必须统一达标,你可明白?”
  “统一达标?为什么?”其他的陶瑾都明白,要装备大军,庞大的制作作坊必不可少。只是统一达标这就有些难以理解了,“刀剑兵器有长有短,如何能做到统一规范?这个标准又是什么?”
  卫苏负手走了几步,“这个标准就需要制定了,墨家会研制出最适合作战的兵器,这个标准一出,其他就会全部淘汰掉。”
  谢灼与陶瑾明白过来,卫苏又笑道:“你们想来会疑惑我为何会统一标准?”
  “正是。”陶瑾点点头,“其他的兵器都淘汰,会不会太浪费太可惜了啊?如果一丝一毫都不能有差错,这真能做得到吗?”
  “正好相反,这样做,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耗。”卫苏看这两人不明所以,解释道:“形成统一的规格,如果一件兵器某一个部位损坏,那么就可以直接用相同的配件换上,不至于损坏一点就完全无法使用只能置换全新的。你们想想,到底是换某一个配件还是整个换省事?”
  这个道理不用说也知道了,一件兵器尚且如此,如果一场战争下来,能省下多少军费。谢灼两人互看一眼,越发对卫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起来。
  卫苏接着说道:“除了军备作坊,我还打算于涪水江边建一个船舶作坊。”
  刚刚不是在说兵器生产的事吗?怎么突然又谈及船舶了?卫苏的思路转得太快,两人反应不过来,纷纷趴在地图上找涪水。
  卫苏好笑,给他们指出来,“这里,离得不算远,可以跟军备作坊一起兴建。便不用再劳烦别人,阿瑾可以一起将两件事抓起来。”
  陶瑾自然是先应下来,谢灼哪怕聪慧敏锐,可此时也被卫苏的计划给弄糊涂了。这船舶造来干嘛?现在不应该以军备为重吗?看卫先生的意思,似乎将船舶看得与军备一样重,这不合乎情理啊。
  卫苏似乎没有解释的意思,谢灼也不好多问。陶瑾是万分相信卫苏的,卫苏叫他做什么他当然只会照做不误。
 
 
第146章 
  “我会将军备作坊与船舶作坊的详细计划安排写下来, 阿瑾到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问我。”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卫苏只能先嘱咐到这里,反正还有些时间, 有什么问题以后还可以再行商讨。
  陶瑾答应下来,心中却已经开始想着自己应该怎样才能将先生交代的任务做好。
  卫苏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只需要掌控大局,把握好质量这一关就行了。其他的按部就班就行了,根本不用操心太多。”
  “你们风尘仆仆, 一路上辛苦劳累了。我让人帮你们在府中准备好住处,今日便早些去休息, 有事在让人找你们。”说完他又招来下人, 吩咐让准备两个客院。
  谢灼连忙上前一步, “先生, 不用太过麻烦了, 只需要准备一个客院就好了。我们住在一个院里,有什么问题还可以随时随地的商量。”
  卫苏看了一眼陶瑾, 见他低着头, 并没有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不过谢灼的话也有道理,他们现在的关系不比从前,朋友之间走得近些也无可厚非。
  想到这里, 卫苏便点了点头,没再征询陶瑾的意见,吩咐人下去准备。
  谢灼带着自己的小心思,与卫苏告辞后就拉着还在思索不在状态的陶瑾离开了。
  一个客院不算小,除了院子还有厅堂, 几个房间, 是完全够这两人住的。
  卫苏安排下去就没有多过问, 只吩咐了人照顾好两人。这期间他们出去逛逛也好,呆在院中也罢,有什么都可以随时来找他。
  颍阳学宫来的十多个学子,卫苏也安排下去,朝廷中的奏报,经由他们处理。让他们将不重要以及重要的奏报归纳总结一遍,然后给出处理意见。整理出轻重缓急来,不重要的直接就下达给朝中各个职责官员让他们处理就行了。至于重要的奏报,会转交给卫苏,然后一些由卫苏处理定夺,一些则拿到朝堂之上,由各位朝臣商议裁决。持有不同意见的,那也好办,直接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