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都觉得目前的情况看,要操作这件事没问题。甚至可以直接让元帝直接废了太子,改立李源为皇太孙,然后依旧走禅让那条路。如果操作得当,按照元帝的寿命,他们速度快点,元帝还能享一两年清福。
于是二人没回去跟局里人商量就直接答应了下来。毕竟如果天道不允许改变,现在他们的所经历的事情就都不会发生了。
陆怀仁听说廉山在做阴阳使者之前就有一身好武功,便让他这就出去领兵叫阵,接下来攻破塔国都城的事也都由他全权负责。既然他现在就在李源身上,他就能够代表李源。这功劳落到李源身上,总比他活着的时候落到一个背叛自己的副将身上好。
至于陆青,陆怀仁很小心地询问:“青儿……现在可还好?”
陆青回答:“您放心。他的灵魂会得到最好的滋养。而且只要不出意外,长命百岁不成问题。”
陆怀仁略略安心。“我总觉得……你有些熟悉。”
没想到陆怀仁也有这种感觉,陆青挠了挠头:“其实我刚来到这里的时候,第一眼看到您就觉得特别熟悉特别亲切。而且我也叫陆青。跟您的孙子是同名同姓。或许我们在前生也是有关系的吧。”
或许真的是这个原因,对李源身上的廉山他带着戒备,可对陆青他就总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孙儿。于是祖孙二人就开始聊了起来。
虽然陆青不是原身,但他有原身的所有记忆。所以他能说得出原身自小的很多事。老将军听着这些自己不曾经历过的过往,又总是会想起孙子之前的惨死,越听他就越是心酸。
原身聊得差不多了。老将军问:“孩子,你在没有做阴阳师这之前,过得好嘛?”
陆青愣了一下,没想到陆怀仁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一时间他竟然不知道要不要说实话。可是看着陆怀仁认真的表情,他就忍不住说了自己生前的遭遇。
陆怀仁从微微皱眉到怒目圆睁,他没想到如今可以游走在阴阳两界的人,居然生前会如此可怜!“虎毒尚且不食子,你那父亲当真不是个人!”
陆青笑了笑:“时间太久了,如果不是您问起,其实我都已经差不多快忘了他什么样了。而且国家律法已经将他处决了,我也没有什么怨恨了。只是可怜了我那位继母。不过她那么好的人,投胎之后也一定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一切都会有美好的开始的。”
陆怀仁忍不住伸出手想要,想要拍一拍陆青的后背。但又突然意识到这个孩子不是自己的孙子,就有些迟疑。
陆青看着老人家,说:“其实刚来的时候,我们特别害怕面对您的死因。因为像您这样为国为民的英雄,除非家破人亡,否则不会化成厉鬼。我们不希望陆家人有事。通过相处,我们是真的把您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所以我们也怕您有事。可就算是……阴阳使者,也没有办法扭转天道。您会不会怪我们?”
陆怀仁还是将手放在了陆青的肩头,然后轻轻地按了按:“尽人事听天命吧。只要陆家人好好活着。我这一辈子东征西讨就不算白费。就算我还是死了,我相信你们也会让李源坐上龙椅,你也会让青儿成为镇国公。陆家还有血脉可以延续。”
第240章
这场仗完全交给了廉山,那速度肯定会更快。陆老将军挺感慨的。这个年轻人是真的很不错。可惜他不是自己的亲外孙。其实即便他们俩承诺,他们走了之后,李源也会记住廉山现在答应过的事,并且对陆青竭尽可能的好。他也还是不那么放心的。
但人嘛,又能有多少安心的时候呢。他曾经也一直都在忐忑和担忧之中。小时候前朝末帝昏庸,他家中虽是做镖行的,是能习得一身武艺,却最终也落得个家破人亡。后来刚跟着元帝东征西讨,前半生都是在血光之中度过的。一个年轻人,又不是天生冷血弑杀的怪物,他怎么可能没做过噩梦,没有过愧疚。
一直到他被迫只能做了皇亲国戚,却没想到又落到如此境地。或许可以说他活了一辈子,直到死后重新回到一个不一样的过去,看到不是孙子的孙子,不是外孙的外孙,他才能为自己喘口气。因为他知道,不管自己做不做什么,他们都会为自己去努力完成。
虽是迟了,但又其实没有那么迟。
既然知道元帝还有至少两年半的寿命,陆青和廉山就让重重对这位不糊涂的皇帝多一些修复。只要皇帝的身子骨儿好多了,才不会让李钧兴风作浪。
至于李钧这个人,小黑是每天密切监控的。反正他一个虚拟助手,根本不需要休息这件事。白天的时候他只要出现在侯府几次就行。下人们自然会听从他的吩咐按部就班的过日子。其他时间他基本都是跟在李钧附近。本来他还担心这个十分特殊的越王会不会发现他存在的异常波动,但他发现并没有,于是就更加大胆了起来。
每当夜幕降临,小黑就会意数据的形式一直跟在李钧身边。这个货有时候看似去重新妾室,但实际上却是去做一些坑人害人的勾当了。
至于坑的,基本都是跟他关系亲近的,而目的就是去害太子身边的人。说到底他除了自己谁都不在乎。这么一个无情无义心狠手毒的人做了皇帝,他会不会是明君不好说,能不能留下暴君的名号也不一定,但跟着他的臣子却一定没多少好日子过。只要不和他心意,那必须是想尽办法的整你。
别看无法扫描,但跟着时间长了也能知道一些内幕。小黑告诉廉山和陆青,现在跟李钧关系最紧密的,一个是礼部尚书栾长宁,一个是京军卫统领赵泾。这二人都是京中握有实权的人。而且京军卫还本是直属于皇帝管辖的皇城守备。这样的人是他的心腹,可见这些年他都做了多少功夫。
这两个人虽然文比不了一品大员的太师权利大。但吏部尚书能掌控的东西却极多。再说这京军卫大统领,别看手下只有五千人。比不了大将军统帅三军。可大将军品级再高,那也得拿着虎符去调兵。且他的兵都在城外,各军还有各自的将领掌管。像是陆怀仁,他手下的几万人,得大将军调派了陆怀仁,才能动用陆怀仁手下的兵。
但京军卫就不一样了。赵泾一句话,这五千人立刻就能作战。别看城外有重兵,但中京城内,尤其是皇宫周遭,他这五千人能给围得水泄不通。
听廉山和陆青跟自己说了赵泾是李钧的人后,陆老将军叹了口气:“这么多年我竟一点儿都没有想过他会有这等心计。”
陆青说:“都是帝后的嫡子,只因为晚生几年就必须要将皇位拱手让人,他不甘心也没什么奇怪的。只是手段着实让人无法苟同。”
“不居长,又不具德,就只能用这种苟且下作的手段了。现在我倒是觉得,当初他非要求取你姑姑,那就是就是谋算的开始。只是不知道我死后,她这个母家都没有了的皇后还能不能有一个好结果。”
问题陆青可回答不了。档案之外的时间线他们都不知道。反正至少时间线内,这位越王妃的皇后之位还坐着。怎么说呢,即便越王不愿意,他早晚要收拾了自己的这位原配,也得过上许多年。否则陆家一个不剩,那像李钧这种做什么都得先占个“理”的尿性,是不可能让人说是自己谋害发妻的。
战斗在继续。在这个时代,至少塔国是没有攻城车这种东西的。看着一个一个的巨大石头不知道怎么就朝着他们的城内飞来,奈韩都被吓得不轻。用上了这种战斗方式,奈韩都不敢再坚持了。他赶紧派遣使者去谈和,什么降书顺表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就是别伤害无辜百姓就行。
百姓当然是无辜的。但是奈韩却并不无辜。陆怀仁生前,若是没有这个家伙出兵滋扰边境,元帝也就不会派他出征。如果陆怀仁在京中,陆青就不会轻易的中毒死去,陆青不死,接下来的一切就都会改变。虽然不能说奈韩的入侵是一切的起因,反正他也是这场因果中的一环。而这一环也直接造成了塔国百姓数以十万记的死亡。
既然看出天道是在修复错误。加上死伤人数下降了几乎七八成。陆青和廉山早就知道这一次奈韩肯定会早投降。
从他们到达塔国都城外,到廉山接过指挥权开始造攻城车,再到奈韩谈和认输。这一切不过三个月的时间。可也是这三个月,塔国都城内也已经快要弹尽粮绝了。这还只是满城百姓和军兵的吃穿用度。尚且不包括他们要赔偿大周的财物。
这一次让塔国国力削弱百年不止。除了这降书顺表之外,他们本身也已经没有那么能力再到边关滋扰了。至少几十年内这个邻国会消停下来。这也是李源、陆怀仁和陆青这一次的大功一件。
京中得到捷报,并告知奈韩已经递交了降书。并且随着捷报送来了塔国的赔偿清单和年年进贡的名目。元帝的精神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当然这其中重重的功劳是最大的。有他经常给元帝修复已经快要不行的“零部件”,再加上这天大的喜事,他怎么可能精神不好。
可也是因为每一次去德妃那边休息,自己的身体都会舒服很多。尤其是那只猫乖巧听话,那喵喵的叫声总是可以让他很快的入眠。于是元帝最近几乎都是常驻在德妃的宫殿之内。
这么一来皇后就很火大了。虽然元帝这种身子骨儿,也早就不宠幸嫔妃了。但是之前还是会常让她去寝殿陪伴。老夫老妻,又是一起苦过来的。皇后一直以来都觉得那些嫔妃位分再高也不过就是为了给皇帝传宗接代的。而自己是跟元帝白头偕老的知心人。
可现在元帝居然常住在德妃那边,这直接就让他这个原配皇后没了颜面。可她眼瞅着元帝的精神头的确是更好了。甚至都可以上大朝了。这么一来她想发火,想找德妃的毛病都不能。
最近她听下面的人说,皇上去德妃那边,时常把德妃的那只黄猫抱在怀里。似乎极是喜欢。皇上跟德妃聊天的时候,也多是说起这只猫的事情。或许皇上是喜欢猫。皇后就安排人去宫外寻找漂亮温顺的猫进宫。她就不信,她一个皇后还找不到一只比德妃养得更好的猫?
答案当然是不能。毕竟重重他又不是真的猫。而且那些猫还能被重重给“洗脑”,这么一来,皇后先后弄了十几只猫进宫,每一次都是失踪的结果。其实就是重重把猫咪们都给放走了。不然就皇后那样根本不喜欢猫,这么大岁数还要用猫来跟德妃争宠的行为,他可以肯定只要元帝不喜欢那些猫,她都能给弄死。
后宫里因为猫,各宫嫔妃各有想法。前朝上,太子的也按照上辈子的时间线情况越来越差了。
这一次有元帝和小黑保护,又没有陆青在京中只能郁郁寡欢。越王那个孙子李进也没有跟太子的孙子争吵。但这只能保护得了陆家人的安危。越王要做的舆论是不会少的。只不过这一次是太子的嫡长李隽自己出了毛病。
李隽的性子在他父母面前看着是柔顺得很,但实则却因为压抑内心暴虐。之前他还能端着太子嫡子的身份,可随着太子在舆论中也有些招架不住,他就开始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被人挑唆几句就去揍了太师孙子,其实也等于是他的小舅舅一顿。
这要是打得轻了,两家都不会说什么。无非就是李隽被太子妃带着去道个歉。可不知道是李隽下手太狠,还是他那舅舅实在是太孱弱,直打得一病不起,三天后就一命归西。
太子嫡子打死人命,还是当朝太师的孙子。两个都二三十的人了,这都不能用年幼冲动来解释了。更何况这还是晚辈打死了长辈,那还得了?
对皇后来说,他自然是更向着自己亲孙子的了。而且被打死的那个侄子也不过是兄长继室生的罢了。说是嫡孙,可继嫡怎么能跟她这正经八百的嫡孙一样?自家孙子那是金枝玉叶。因此看着娘家人跟自己哭嚎的样子,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可这件事皇后还没等说什么呢,元帝先发火了。他直接将李隽贬为庶人,压入天牢由刑部严加审问。看看他这么多年还有过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情没有。若是发现有伤天害理的地方,自然是要按律治罪!
收到消息,廉山和陆青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陆怀仁。
他们虽然打了胜仗,但要班师还朝需要等圣旨到。他们是知道元帝已经下了旨意,但就算旨意快马加鞭也要接近两个月才能到客伊。他们现在已经从塔国境内退回的路上,连客伊都还没到,就更不用说等到圣旨了。
陆怀仁听完微微眯起眼睛:“你们确定这件事没有李钧的手笔?”
廉山说:“他们打起来这件事不是李钧做的。但那个人的死……”
陆怀仁冷哼了一声:“果然是他。此人心狠手辣,不能为仁君。你们要记得,一定要让源儿铭记,即便做不成仁德的君主,至少也要为人。不能做这种毫无人性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1-26 07:27:01~2021-11-27 08:04: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金币掉下来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41章
京中风云变化。圣旨到的时候,小黑那边也给他们发来了消息。元帝下旨,因太子无德无行,故废东宫之位。但更多的,比如立新太子这件事却是没有提。
不过这已经是他们亲眼见证过的又一个跟他们操作无关,但却已经完全改变了的走向。
两个人不得不怀疑,做这些改变决定的人就是元帝本人。假设这个修复漏洞的人是元帝,那么所有事情就可以解释了。而基于这个前提,元帝废掉太子,实际上也是救了太子全家的性命。虽然太子全家被灭的时候元帝已经去世了。但以他的智商,上辈子都能提前弄懂李钧的个心思,又怎么能猜不到他会对太子一家下毒手?
那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他这次让陆青和李源一起跟着陆怀仁出征,就是为了保护起陆青,也是为了让自己这个脑子远没有他亲爹灵光的孙子跟陆青多培养一下感情。当然也可以说是为了让他远离是非的中心。但元帝也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他们打塔国,攻下都城也才用了半年的时间。
从大军自中京开拔,到拿到奈韩的降书顺表,一共用了一年零两个月。速度之快是谁都料不到的。可能也是因为元帝确定李源军功稳了,这才有了废太子,却不立太子的情况。
但如果李源回京之后,论功行赏要封他为皇太孙,那李钧这个做老子会不会把儿子都废了呢?这真不好说。而就这个问题爷儿仨虽然心里都有想法,但陆怀仁却没跟他们讨论这个问题。即便老爷子知道廉山不是李源,但他总觉得由自己来参与这个猜测,这件事本身就少点人味儿。
不过陆青和廉山私下里讨论了一下,以李钧这种人性,他杀了李源的可能太大了。而且他也肯定不会留下太子一家子。元帝想要保护太子一脉,光把皇位给李源可不行。他只要不下狠心把李钧这个货给除了,那所有人,这一次包括李源就都得死!
160/165 首页 上一页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