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今天似乎有一点不一样。
“嘿!大山大叔,今儿怎么就只有你一个人?”站在地里的男人对着行走在田垄上的男人大声喊问道。
大山一看是他在问,回答道:“他们都有事,我自己出来逛逛。”
“哦!那您逛。”男人傻乎乎的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大山却有些迷茫,他指着一片浓密的竹林问道:“那里是什么地方?”
“那里?”男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想了一下,反应过来道,“那边是天然的竹林子,只有几家住户在那里,那里有两个池塘,现在应该开了荷花了。人太少了,今儿下了雨,路又湿滑,您一个人还是别去了。”
大山对男人行谢礼,道:“多谢指教,只是这村子里差不多走遍了,我也想看看荷花了。放心吧,我穿的鞋子防滑的,不会有问题的。但还是谢谢你的关心。”
“这算什么。”男人不好意思地笑笑,“那您去吧。”
大山没回应了,已经朝着竹林去远。
第35章 一杯白开水
这里的竹子和别处的竹子相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甚至看得出长得非常的随心所欲,根本没有人管理。
他在这里的十几天里,走过了这个村子的很多地方,知道这里的人都不依靠竹子生存。他们也不仅仅是依靠那么一点农产品过生活,
所以这一片野生的竹林得不到什么人的照顾是很正常的,但这样的竹子反倒是看上去更加的具有天然的美感。
野蛮生长也自有妙趣横生,所以到处走走,可以看出不一样的风情。
即使是一样的乡村,但每一个村子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气质。尤其是在几乎已经做到的全面现代化的现在,即使是古建筑,里面也已经换上了适合人居住的设备。不过,他并不强求这件事。
所谓的采风可不是自己去体验生活,他从来不期待自己可以看到完全古淳的生活,因为时代始终是向前发展的。没人可以回头。
小村子里几乎每个人都认识了他,他也差不多能叫出这些人的名字来。尊重总是一个互相的过程,幸而他的记忆力还算是不错。
来到这里是一种愉快地经历,就是自己的后辈们有些聒噪了。总是阻止他做很多事,他不过是五十多岁的人,还没有老到不能动的地步。即使不年轻,他也绝不认为自己软弱到需要人搀扶着才能行走。
尤其是在这里,他更是感觉自己精神了很多,哪里用得着他们那些年轻人嘘寒问暖,忙前忙后。而且他们有时候太碍事了,身上的包袱有些太重了,反而是放不下。
现在他孤身一人在这里,倒也不觉得寂寞,每一个村子里的人都相当的有意思,只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也很快就能离开。
他眯起自己浅褐色的眸子,迎向天边的一抹白:在这里他总认为自己会得到一点更多的东西,特别的故事,或者一个特别的人。
但很可惜,他到现在也没有得到真的让自己热血沸腾的东西。然而当他在面对这里的时候,听闻这里有两个池塘的时候,心里陡然生出一种感觉,于是坚定了自己要到这里来的心。
那个看上去很粗糙实际上心细的庄稼汉,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走上这里的路的时候,他就知道这里的路的确是从未有人修整过的,泥地被雨水滋润后,非常的湿滑。
走在这样的路上,的确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这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穿过了这条小路,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两方池塘。这池塘挖凿的手艺,看上去相当的粗糙,看上去并不是专业的工具打造出来的。池塘里面的荷花慵懒的开着,零星的几朵花,亭亭玉立,映衬这满池的荷叶,也颇为漂亮。
他一边自己走这一条路,一边注意自己脚下的泥地上的脚印,看上去很凌乱,但有一组脚印很清晰,相比其他的足迹,这一组新的小脚印更加的深刻。
要么就是一个偏胖的小姑娘留下的,要么就是这个姑娘带了很重的东西走过留下的。
判断究竟对不对他也说不上来,但大山还是慢慢地往前走着。连个池塘中间有一条小路,小路的尽头又是一片小竹林,竹子都长在比较高的山坡上,遮挡住了后面的风光。
但应该是有人家的,那竹林之上的空气,炊烟袅袅升起,十分醒目。
这就像是一个标志在为他领路一般的,大山缓缓地往那里走去,尽力小心地走着,以免自己滑倒或者撞上身边的这些不修边幅的竹。
走过了山坡的遮掩之后,入眼的便是这零星的两三家小瓦房,这里有大片的土地,但看上去都还是相当的荒凉。在外还有一些鸡鸭鹅还在跑来跑去,一条老狗趴在屋檐下,懒懒的眯着眼。
相比外面的村落,这里是更像“乡村”的宁静。但都很空,没有多少人,有什么都在哀泣一般的空寂感。
即使有这些小东西的叫声,也不显得嘈杂,那份寂静是因为缺少人的声音呢。
元嘉煮好了饭菜,将之摆上桌之后,看到了另一边的小桌子上放着的一包喂鸡鸭的谷子,元嘉拌了一点饭和饲料进去,还有一些剩下的菜叶,抱着这一个大盆走到了院子里。
模仿着鸡“咕咕”的叫声唤来它们过来加餐了,也不知道这些小东西是知道她就是这个家曾经的主人还是这些小东西从来就不怕生,只知道吃,反正看到了元嘉抱着东西来投喂它们,它们也是半点不怕的就凑了过来。
不只是鸡,还有那些跑来跑去的鸭子和鹅也都挤了过来。
左右看了看,元嘉也没有看到这些家禽的食槽,她只能洒在地上让这些家禽吃。只期望等一会儿这东西不会太难收拾。
她也好久没有做过这种事了,现在做起来都觉得相当的手生。
元嘉不知道这里的鸡鸭鹅有多少是王一平养的,但门外还有不少的家禽跑进来蹭吃蹭喝的,元嘉看着手里那盆子,好像根本不够它们吃。
无奈元嘉又往里面弄了半盆吃食,在她动的时候,这一群不怕生的鸡鸭鹅都跟在她的身后走,场面看起来颇为壮观。
元嘉看着这一群埋头苦吃的小东西,想着自己要是这么用东西引诱它们去镇上卖掉有多大的可行性,最后想到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行情,这么随便上街卖东西,一她没有营业执照,二她没有卫生许可证,三她天生不会做生意,最后也会吃亏,还是算了。
“咕~咕~~咕。”元嘉三个音节起伏很有特色,她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叫,但这样的叫声确实可以引起鸡不紧张,甚至亲近她。这样的发声,元嘉也是学的元宁明,不过现在不论是元嘉还是元宁明都很久没有养鸡了。
大山就站在门外,透过了大开的木门看着元嘉在院子里领着一队的鸡鸭鹅走来走去,那些小东西完全被她驯服了一般的跟着她,看上去还相当的亲近。这也让他认为元嘉就是这里的主人。
“扣扣”大山礼貌地轻扣了两下门环。
“你是……?”元嘉听到敲门声,扭头去看,却又发现自己并不认识这个束冠的中年人,只能疑惑地问道。
眼前的中年男人穿的一身衣服都扎紧了袖口和裤腿,鞋子看不出什么材质,但样式和布鞋有些相似,可鞋底应该特意加高了一点,或许还会防滑——鞋底有泥水的痕迹,走了不远的路。衣服有点润湿,应该是穿过了树林或者竹林沾上的;穿的衣服看上去并不是很名贵的样式,但很干净,穿的方式也很讲究,这个人应该也是比较重视规矩的。
人到中年,看上去还是相当的精神,眼睛的颜色很淡,非常干净,就像是王嘉的那双眼睛一样的年轻漂亮。而且岁月应该也是善待他的,中年人的几大困扰都没有找上他,依旧是儒雅俊美的,最重要的是,他看上去很面熟。
他不像一个村庄里面的人,虽然没有看出什么优越感啊什么的,但他的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让人忍不住对他很信服。
元嘉用尽全力的去想自己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他,可偏生想不起来,只能与其深深对视。
大山礼貌地一行礼,道:“我是大山,来这里旅行的。走的有些累了,就见这里大门敞开,听见小姑娘你的声音,知道此处有人,特意来讨一杯水喝。”
因为文化没有出现断代,所以该有的礼仪一点都没有少。但到了现代,除非是某些特定的场合,也没有谁真的就会将一套礼仪一丝不苟的做好。而且就算是要做,很多人也做得很矫情,根本不对味儿。
元嘉也是第一次看人做这些客套的动作,做的这么优雅、自然的。她有点生硬地还礼,然后将他请了进来,说道:“不必这么客气,只是一杯水而已。我家……这里只有白开水,你介意吗?”
总觉得这样的人应该手捧上好的青花瓷茶杯,杯中泡上绝好的茶叶,他则是悠闲地品茶谈天论地。所以白开水的话,会不会太简单了?
大山莞尔,道:“白开水正好解渴,多谢你了小姑娘。”
元嘉给他倒水的时候又看到自己手里还拿着那一个大盆,有些不好意思地红着脸把盆随手放在地上,然后特意自己洗了个手,然后用干净的碗给大山接了一碗白开水。
“给你,只有这个,你别嫌弃。”元嘉自己招待客人如此生疏,完全也是因为这里她并没有那么熟悉。
“白开水已经很好了,我过来讨水喝还太麻烦你了呢。”大山看桌子上还摆着热气腾腾的没有动过的饭菜,一边吹动碗里滚烫的水,问道:“你是在等父母回来一起吃饭?”
“……嗯。是啊。”元嘉坐到另一边去,欣赏这位大叔喝白开水的优雅姿态,暗叹人和人确实也是相当不同的。只不过大山所问的这个问题,她其实也说不清。
大山敏锐地发现了小姑娘的表情不太对,但他没有深究,而是又问道:“刚才那些鸡鸭都跟着你走,是怎么的?我看它们不仅仅是为了吃的跟着你。”
“唔……”元嘉有些苦恼地揉着自己的后脑勺,“其实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我的叫声吧。我还以为大叔你是看过别人这样做的。”
大山摆摆手,道:“也不是,我走了很多地方,其实养鸡鸭鹅的都不少,但也没有人会发出这样的声音了。就是觉得你家的这些家禽都很听话也很亲近你罢了。”
“哈哈哈,其实我也分不清这些鸡鸭啊什么的是不是我家的呢,我今天才回到这里来。”元嘉不好意思地笑着道,“我也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听话。”
大山这才知道自己摆了一个乌龙,旋即他也笑了起来,摇摇头,道:“原来是这样,那等你知道了为什么之后,请一定告诉我原因。还有呀,小姑娘,你等着爸爸妈妈回来吃饭,不如直接去找他们更快。”
如果今天路上与自己重合的那一组脚印是这个姑娘留下的,也能说得过去,那一个行李箱还很醒目,估计分量不轻。这姑娘又说自己是才回来的,她又做了饭,还喂了家禽,估计现在也累了,是该吃饭补充体力了。
“……找他们呀……”元嘉只是摇了摇头,“我才回来,爸爸在哪里我不知道呢。”
第36章 不同的意趣
大山觉得自己说了个不该说的话题,小姑娘的样子看上去真的很难过。但那份伤心,并未到达很深的地方,显得浅浅淡淡的,又让人感觉挥之不去,反而是心都跟着在揪紧。
大山看着元嘉,有些移不开眼睛:少女并非是五官多么精致,也不是她的哀愁让人多觉得我见犹怜,而是她的身上有种特别的安静的感染力。
这样的感染力并不是什么样的人都有的,所谓的安静,也不是说不说话就可以有的气质。
她的身上有种力量,很柔软,如果不是细细去品味,或许不会有人能体会到。是个很有趣的小姑娘,可能还会点“特异功能”——比如组建家禽大军什么的?
元嘉看了看时间,已经快下午一点了,这说明大概爸爸是不会回来吃午餐了。但就这么放着也浪费,而且她无心让自己饿肚子。所以没有继续纠结找不找得到父亲的话,元嘉问道:“大叔,你吃饭了么?没吃的话我们一起吃吧。”
“诶,那可真是求之不得了。先谢过你了。”大山走了一路也觉得饿,他原本打算再聊一会儿就离开,小姑娘就邀请他吃饭了,真可谓瞌睡来了就有人递枕头。
元嘉摇摇头,把原本准备给王一平的碗筷都放到了大山的身前,给大山舀了一碗饭,自己这才给自己舀,然后安静地吃饭。
吃饭么,就没有人说那样的话题了。大山总觉得自己随便问个什么有关于家庭的问题。都可能戳到小姑娘的痛脚,但又不觉得小姑娘为着她的家庭非常的难过。元嘉给了他一种奇妙的感受,说不出的奇特——很少有人能给他如此矛盾的感觉。
而元嘉身上的矛盾感这般奇异的强,这就更让他觉得想要探究,想要挖掘下去。
或许自己在这里逗留了十几天,就是为了等到这个小姑娘呢?
莫名的,大山生出了这样的想法,而这样的想法,在他与元嘉说了越来越多无关痛痒的话之后,越发的明显了起来。
在这里的乡村人,都有几分悠闲惬意,从农业改革之后,大部分的农民根本不会担心自己的收入问题。大多数的人在没有生计问题时,就会显得懒散。
在与这些人的谈话中,虽然觉得放松,但始终觉得少了什么。而元嘉这个小姑娘,她的身上有书卷的气息,也有乡村人特有的淳质,还有不可忽视的距离感。
这种距离感不是因为他们俩是陌生人,她对他的微笑很诚恳,邀请他吃饭很自然,对他有种对陌生人的防备大山也不意外,只不过这样的距离感和她的安静都仿佛是与生俱来的。
很好的气质,很适合做一个文人。
不论是安静还是这份距离感,都属于一个优秀的文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他们之间的对话,还没有涉及洞察力,但她的温柔还有与人交流时体现出来的种种,都可以看出她的三观很正……小姑娘是个很有趣的人,就像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值得一品再品。
“嗡嗡”
元嘉拿起手机,对大山不好意思地笑,然后带着手机出门在院子里说了起来。
不知道是什么人打来的电话,让她的表情变得更欢快了,那一份距离感,突然的就消散开来。
如此生动的表情,可见给她打电话的人,对她非常的重要。
25/73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