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文学少女育成计划(GL百合)——青椒鱼

时间:2021-12-10 15:46:20  作者:青椒鱼
  既然想不通,猜不透,元嘉也就不勉强自己一定要知道王嘉在为皇冠做什么事了——毕竟但皇冠的事并不是重点。
  信件反复地读下来,除了提到皇冠的事,元嘉已经抛开去不去想,而现在所有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了信中的另一个重点上去。
  现在的元嘉彻底被王嘉所写的那一句“你所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东西,如果我可以给,自然没有不给的道理”给吸引住了。
  这句话,是王嘉可以说出的最好的承诺。虽然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但元嘉知道,要让王嘉自己亲手写下这样近乎承诺的语句,也是万分不易的。
  可就算是王嘉做出来这样的承诺,元嘉也着实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可以,元嘉真想问问王嘉是不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王嘉这样写,也并不意味着她明白她的需求、渴望。如果元嘉自己也不能明白自己最希望从王嘉那里得到的东西是什么,那么王嘉的“承诺”也就是一纸空文。
  如果感到迷茫,应该怎么去做?古往今来最大的难题就是“我是谁”,而现在元嘉要面对的就是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往轻了说,就是人饿了就想吃饭,感觉累了,想要的自然就是休息睡觉……那么在情感上呢?
  元嘉原本以为自己是能轻易说出想让王嘉和自己永远在一起的,但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朋友一辈子在一起不是很正常吗?那又为什么要这样慎重的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
  她所求不多,又为什么要单单在王嘉的身上纠缠不清?
  是因为一直以来,都只有王嘉纯粹的对自己还是因为自己习惯了王嘉在身边的感受所以不想分开?
  王嘉轻易左右着自己的心,只是因为她们是朋友吗?
  可王嘉分明不是自己唯一的朋友,为什么她就这样特别,特别到只要自己想到王嘉要与自己分离,就会痛不欲生?得到了王嘉的笑,心中就会雀跃不止……对别的朋友,别说是亲吻了,就算是稍微亲密一点的动作,她都会有意的去避免……那么为什么王嘉就可以?
  甚至自己在听到王嘉不满意她的亲吻的时候,心里还会窒息般的难受。
  这样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样的感情?
  元嘉迷茫着,手无意识地掌控着笔,在白色的信笺纸上,写下了王嘉的名字,一遍又一遍。
  黑色的字在白色的纸上显得刺眼又怪异的和谐,每一个字都是她无心却又有意写出……
  等元嘉回神的时候,看到这满眼的“王嘉”,她终于是明白了自己对王嘉到底是用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看待的。
  
  王嘉:
  见信如唔。
  既然皇冠的事已经告一段落,那么请你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吧。
  老师最近的写作似乎有些不顺,每天用废的稿纸都有好多好多。虽然你说了用电脑会更快,老师却更喜欢自己亲手写出文字的感觉。
  有的时候真的很羡慕你,对这个变化的时代,你仿佛适应的非常的迅猛,就好像你原本就该是这样一个时代的人。
  我们经历世纪之变,看到了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虽然以前的世界也变得很快,但现在似乎变得更快。
  你的承诺我看到了,我只感觉自己是一个贪心又愚昧的人。总是在逼迫你,我无意做出可怜虫的样子让你为我停留,所以总显得不够自信。但现在的我已经不再那样了。
  追逐你,或者追逐老师,都会让我产生你们高不可攀的假想。但你们在我身边,你们的思想也伴随着我,我明明生就一双眼睛,可以看清,而我可以借助到的力量也如此,那么你们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不要求自己能够全部做到。
  最起码,我希望自己能够把我想做的事做得更好。
  顺应时代,理解时代,超越时代……这是你想做的,如今也是我想做的。
  与你共行,此生之乐。
  你的元嘉
  王嘉从来不知道元嘉坚持的信的格式是如何的,按照古典派的说法来说,他们这样的信件格式并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按照西方直译风格的信来说,这也太过不伦不类。
  可重点不是信的格式问题,而是她们所说的信的内容问题。
  关于她们对对方在心底的定位,即使没有言明,也显得过分重要了。不过王嘉自己觉得挺正常的,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是“一个人”。不在乎对方的存在才是假的。
  王嘉不知道这种趋势好还是不好,她总觉得元嘉在暗示什么,可她的双眼就像是被一层雾纱给蒙住了,什么都看不到。
  这种情况要是被葛青知道了,估计又会笑她了。虽然老师的笑是善意的笑,王嘉却还是不想自己露怯。
  皇冠的事情,在博弈之上,他们已经胜利了。而父亲王铭因为王嘉的影响,对于即时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也做到了先行一步。说到底,先一步在这个时代也领先了无数。
  然而聪明人不只是王嘉而已,时代的变化比她想象的更快,如果是按照自己的记忆来进行这一切,那就太迟了。
  只能说以前对王铭的影响,已经做到了她想要的目标。作为一个商人的王铭如果还不能掌控今后的局面,那就太失败了。
  皇冠是他们起家的资金库,而虚拟现实网络技术则是他们选择的另一条路。皇冠的主动权可以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王嘉却知道父亲依旧是想将皇冠当做家族企业来继续经营下去的。
  就像璜梧的整个运作系统一样,总是需要幕后的推手的。
  皇冠从当初的一家任何人都可以踩一脚的小公司,走到现在博弈成功,成为与璜梧并肩的巨头娱乐公司,王嘉知道,这不是她一个人可以做到的。而她在经商方面的头脑,也着实没有专业人士强悍。
  而王铭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也并没有让自己在皇冠里面的位置变成主导的那一个。赵家人依旧是皇冠的大老板。
  王嘉将这样的事解决之后,也就不放在心上了,最重要的还是跟随葛青去参加那一场座谈会。
  届时,也不是自己容易忽悠得过去的场合。座谈会上会出现的人,虽然都是搞艺术的人,但也有某些死对头……王嘉不敢大意。
 
 
第83章 闻名
  王嘉设想过很多情况与陈尚飞重逢,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座谈会上与之相遇。
  但细细想来,武术也是一种艺术,陈尚飞出现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好意外的。
  意外的是陈尚飞并未与她多说话,便跟着几个老年人出去了。
  见王嘉注意力放到陈尚飞的身上,葛青突然想起来陈尚飞似乎与王嘉的娱乐公司有合作关系:“这几日请武协的人来,是因为有几位你的长辈想见见他们,请他们帮忙。”
  “什么事?能告诉我吗,老师?”王嘉意识到这里面似乎有些“商机”。
  葛青道:“是关于当代武术传承的事的,最近武协的人有求到作协里面请他们帮忙一起做宣传的,于是几位本来就在渴求了解更深层次功夫的老前辈就揽下了这个活儿。新系列的武侠可能会在不久之后就上市。”
  “这可真是一件大好事。”王嘉眼睛一亮,觉得这是“新武侠”电视剧的好机会。但她着实没有办法去接近,她或许现在应该去给陈尚飞发条短信。
  葛青看她跃跃欲试,拉住了有些兴奋的王嘉,道:“马上就要开始座谈会了,你还是稍微安分点。”
  “这一次的座谈会是省内的作协举办,意在宣传本省市的传统文化,”王嘉真是有些服了套路,“老师有什么准备吗?”
  葛青道:“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准备什么的。等会儿你就听一听,不要多说话。结束之后,自然有你和朋友相聚的机会。”
  得到了葛青隐秘提醒的王嘉也不再多话,安分地坐在葛青的身边,等待座谈会开始。
  两人一边等,一边就进来了不少的人。这些人之中大多数看到了葛青都会特意绕过来与葛青打招呼,不多时整个会议室内就已经坐满了人。
  座谈会的目标是在于弘扬本省传统文化的,但这件事却早就已经私下联系过了,这里也就是走一个过场,说完了处理方案,王嘉还真没有听到葛青有什么事儿。
  而主办方的代表站起来说话的时候,在场原本有些打瞌睡的人也都精神一震,聚精会神的盯着代表了。
  这就是葛青要带王嘉来的真正目的,王嘉自己也不是为了听前面的官方话而来这里坐着的。万幸的是代表们很快就说到了座谈会的重点,没有在官方问题上停留多久。
  明面上的座谈会已经结束了,现在继续进行的座谈会则是有关于近两年的作协内部问题进行的深入研究。
  王嘉在这里,简直是坐如针毡。
  虽然这些人所说的事和她自身严格说来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所提到的大环境却是自己所在的,也是有她的影响所在的。
  她出身于南方,但老师是葛青,自然而然的,她的身上就有无法去掉的北方标签。如果不能处理好现在的问题,王嘉很容易被排斥。
  从这两年的网络风靡,至于人人都会上网,虚拟世界人口真正呈现出了一种爆发式的增长。为了不落后于时代,作协在初步试探后就借用网络进行文学写作,以更直接的与读者接触的模式来使得自己显得没有那么不亲民。
  但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文学大众化的问题。更是在发展试探初期展现出不少的问题,于是作协里面显得过分的浮躁。
  所谓的关系社会,网型结构下,依靠走关系进入作协的与依靠真才实学进入这里的人本就有一种“可调和”的不和问题。现在网络糟粕冲击下,部分人已经开始进入低级趣味的范畴。
  王嘉自己就是一个写网络文学的人,而且她两部被叫好又叫座的书就是网络文学。不过除了《物语》,第一部 书也没有特别多的人能看得入眼。更多的《物语》更是被诟病的。但作为儿童文学这一块儿来说,王嘉所做的已经足够好。 
  至于写下的文学理论,王嘉自己也知道有很多不足。可她抛砖引玉之下,一个新的写作流派也就真正的建立起来了。就连葛青都接连发了好几个短篇的意识流,被视作一种对她的高度支持。
  她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于是更多的人也就在她的影响下,毅然决然的投身到了网络文学的创作中。但逐渐的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衍生出了更多的问题。
  这样的文化现象从形成到“纠正”,需要花费更多的功夫。王嘉自己是没有能力去影响到什么更深更远的地方,所以现在的座谈会也仅仅只是针对本省作协问题而已。
  王嘉听他们畅所欲言,自己却像被架在火上烤,心里也烧起几分火气。
  葛青看出王嘉的一丝紧张,但他没有多给王嘉说什么,而是认真地听了那些人所说的话,所提出的问题,然后也动笔记录几下。
  王嘉则是认真地把每个问题都记录了下来,她暂时想淡化自己的存在,以免真的有人指着她的鼻子骂。她自知现在不是自己说话的机会。
  而周围的人说得差不多了,主持人的目光已经落到了葛青的身上。
  葛青也没有推辞,话该到他了,他也就平静地把自己所看到的问题一条一条地说出来了。
  而听到葛青所说的问题,代表主持已经是冷汗涔涔。另一边的与会人也都频频点头,尤其是与葛青有相同观点的人,更是仿佛自己被认可一般的激动。
  葛青在这些人之中其实也没有多么耀眼,而他的成就也就是在他中年之后才喷发起来的。所以也不是那么的天才。可他现在说话,每一个字都相当于是学生们的“重点”。
  其他人或许也想说的深,并且已经提到了很要命的核心,但葛青所说的只是很平常的问题,也没有将自己所说的东西上升到什么高度,可就是这一个个的小问题,普通到几乎是任何人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大问题,这才真的是要命。
  葛青说过之后,会场静默了一会儿,没有什么掌声,葛青也不是来享受掌声的。而他的话却已经给了王嘉一颗定心针。
  所以主持人代表让王嘉发言的时候,王嘉也没有隐藏自己的想法,从她以前就在看的文学大众化问题说了起来。而王嘉说到了作协人太多的话的时候,会场再一次的静默了。
  她所提到的这两个问题都没有什么错处,葛青就说过作协人太多的问题,前边也有好几个人提过。而王嘉现在来说这个问题,却显得“太年轻”。
  有的问题,“老人”来说问题不大,可“年轻人”来说就问题大了去了。所以王嘉现在遭受了很多的目光洗礼。
  王嘉当然知道自己说这个问题会引发这样的效果,可她偏就是要说。如果“老人政治”继续下去,他们这些人渴望的“活力”就很难出现。
  葛青很犀利没有错,他看到了大部分人看不到的问题。但他看到了,他提出了,可这些人到底是听过就算完了,还是认真地按照商量出来的对策去修正,就很难说了。
  葛青揉了揉王嘉的头,心叹这孩子的“骨头还真是桀骜不驯”,但有他在一天,王嘉也就不会有任何人会批评她的不知天高地厚。而葛青更有信心王嘉可以很快的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不管是不是拿到了鲁迅文学奖,葛青都这么认为。
  奖项不是评判一个文学家的标准,而只会用这样的方式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人,就太过功利,失去了真正的人生价值。
  座谈会结束之后,王嘉跟在葛青的身边,依旧是有不少的人会凑过来寒暄。王嘉也被连带着问过好多次。
  不必理会这些前来寒暄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思,王嘉只是站在葛青的身边,就已经是一种立场了。
  等到众人离开会场,前往餐厅的时候,前边就带着陈尚飞一行人离开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也跟着一起来了。看他们面色红润,喜上眉梢,可见是收获不错。
  这一次陈尚飞没有避开王嘉了,他和身边的这些老先生说了几句话,走到王嘉的身边,对其他人也问好了。又把王嘉带到了老先生们的中间,介绍王嘉给这些人。
  葛青自己就是一个重点关注对象,即使不是每个老先生都对葛青满意,看到葛青也难免要说上两句的。
  王嘉与这两位受“青睐”的人都有关系,即使不知道王嘉是什么人,他们也都要高看一眼的。
  王嘉能这么靠近这些老先生,对其他与会人都是一种刺激。这些老先生不参加座谈会不是因为他们不是作协的人,恰好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是作协里一句话最顶用的人,才没有参与进这样的会议中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