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福运小夫郎(近代现代)——四夕夕

时间:2021-12-29 11:46:04  作者:四夕夕
  桌子上只摆放大碗大碗的菜,凳子什么的基本不会多准备,来得早、来得巧说不定有凳子坐,来得晚了没位置就自己端着碗站着吃。
  之前下河村的姜齐明考中秀才的时候因为姜家手上多余的银钱有限,而且姜家在附近的村子也没有多大的名气,所以他们比较低调,只请了亲近的人过去吃一顿。
  等到了黎家就不一样了,毕竟黎家二房是弄出来了再生稻的人家,这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只要家里种地都知道黎家这么户人家。
  因此,这一次合起来办的流水席来的人特别多。
  打算开办流水席的前两天,白村长带着人一起帮黎家和白家在村东那边整理出来了一片空地,搬来了家家户户的方桌拼成长条,还有各种大碗。
  同时在周围搭了六个用砖头临时砌成的灶台,一个用来不停地蒸米饭,另外两个用来做蒸菜,还有两个做炖菜,一个做炒菜。
  提前一天采购到足够的肉,有猪肉、鸡肉和鱼肉,郑猎户和郑山专程上了趟后山,给黎家送来了二十几只肥硕的灰兔子。
  肉准备齐全了,需要用到的各种蔬菜简单得多,直接从村里人手上买就行,白村长从中协调,价钱就和在外面买一样,不让大家吃亏。
  同时,请来掌勺的大师傅带着徒弟们搬来了他们吃饭的家伙事——大炒锅和大蒸笼。
  黎家和白家的这一次庆祝家中孩子考中秀才的流水席弄得整个村子的人都像是在过年过节一样开心和忙碌。
  终于到了来流水宴这一条,媳妇婆子们自发前来帮忙,洗菜、切菜、收碗、洗碗对她们而言自是不在话下。
  作为流水席主角的黎明德和白志文两人不用做别的,只需一直笑着接受别人的祝贺即可,看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们揉揉笑僵了的脸继续招唿过来吃席的客人们。
  在流水席到了下午人最少的时候,章安浩带着福伯和文竹过来了,他过来有一件大事和一件小事要告诉两个弟子。
  大事是他即将启程离开昌平县回京城。
  一眨眼章安浩已经到昌平县六年了,一开始他没想过自己会在这个小县城待这么久,可能因为小县城山清水秀的,又没有什么烦心事,他身上的老毛病好了不少,人看着年轻了些。
  可是在京城的儿子和女儿都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外地,每次写信都劝他回京。
  章安浩见两个小弟子都考中了秀才,是时候让他们去外面读书结交一些同窗好友了,就让他们下一步去府城官学,他回家。
  所以他在上一次回信的时候答应了儿子回京,时间定在今年春夏之交,最适合赶路的季节。
  另一件事是他打算把小厮文竹留在昌平县,文竹是个孤儿,他不是章家的家奴,他是在五六岁的时候被章安浩在路边捡到,当时路边刚好有一株文竹倔强生长,章安浩就给他取名为文竹,没有姓氏。
  这几年文竹在昌平县照顾章安浩,他遇到了一个合心意的姑娘成家,章安浩决定回京时问他要不要一起,文竹认真思索了之后说他不想离开。
  章安浩觉得文竹留下也好,一来文竹可以帮着照顾他两个弟子,二来文竹还能打理他这些年在原汉省添置的小产业。
  当初添置这些产业的时候章安浩是想着两个弟子家里没钱,给他们赶考准备的,没想到一直到现在都没能用上。
  几年过去了这些产业发展得还不错,索性这一回他要走,干脆交给两个弟子,随便他们怎么处置。
  章安浩嘴里说的小产业,在黎家人和白家人看来可不小,一个在州城和县城都开了铺子的酒楼,还有一个茶坊,加起来一共有三个铺面,除了茶坊是买下来的铺子,两个酒楼都是租的。
  这些年酒楼和茶坊的收入抵了最开始投入的成本后,账面上还剩下三百来两。
  茶坊的房契他写的是两个弟子的名字,不算几个铺子现如今每月的收入,仅仅它们现在的价值加起来就有上千两。
  这些东西就这样被章安浩轻描淡写地送了出来,白志文和黎明德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这么大一笔钱他们哪里能够随便收。
  章安浩见他们这样对两个弟子越发满意,对他们说道:“这些产业不算什么,是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赶考路费。”
  “以前老师见你们赶考不缺钱就没给,现在我回了京城应该不会再随便出来,这些东西再不给难道我要卖了它们?”
  “也是你们运气不好,刚巧去年是乡试,要两年后才有下一轮,如果两年后你们没能考过乡试,以后到了京城可别上门拜访我,老夫嫌丢人。”
  拜入章安浩门下六年了,黎明德和白志文当初在得知他们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德辉先生后很是惊讶了一阵,后来才慢慢习惯了他们的老师大有来头。
  想当初白志文第一次见章安浩的时候就觉得他有些眼熟,应该是他以前在某个学堂看过德辉先生画像的缘故。
  所以,面对章安浩让他们两年后就中举的要求,黎明德和白志文都答应了下来,这正是他们目标,他们会好好努力不丢老师的脸。
  章安浩见状想了想,决定把乡试题目一事告诉他们,反正他们去了官学之后也会发现的:“乡试没有外面那些人传的那么难,院试之前我给你们做的题目中就有几道乡试的题目,我看你们回答得挺好的,在官学继续认真读两年,以你们两人的水准考个举人不是难事,我给你们两订的目标可不仅是普通举人。”
  秀才有案首和癝生,举人只有解元和普通举人之分,老师要让他们两去争取解元的位置?
  白志文和黎明德两人面面相觑,他们是真的没想过他们以前做的题目中就有乡试的题目,虽然不知道当初做的题目中哪几道是乡试题,但是从老师的话来看他们做得应该还不错,他们也没想过争取解元之位。
  “解元怎么了,院试你们和那个什么程修竹差的只是名气,他文章没有你们好,只是名气比你们大,所以学政才点了他的案首,你们两个这两年好好学,压过他一个小孩子考个解元不难。”
  以前章安浩很少这样肯定地说两个弟子学得好,他担心少年人心性不定,被夸奖了几句后飘飘然不好好读书,一般都是先简单说两句他们文章的好,然后立马挑错。
  跟着章安浩学习时没有别的同窗可以对比,也让他们两人一直以来都有点低估了他们的实力。
  其实章安浩觉得他两个弟子以目前的学识去参加乡试,只要遇到的题目不是他们特别不擅长的,这一年考上举人都没问题,不过再压两年更好。
  在鼓励了两徒弟几句话后,章安浩留下房契和以前的账本,带着福伯离开了上河村,把文竹留了下来。
  文竹是章安浩留下来照顾两个弟子的人,他的作用不是当小厮,而是类似于管家,不出意外的话他以后会经常同黎家和白家的人打交道。
  一开始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以为章老先生身边的那个小厮是留下来代表章老先生和黎明德、白志文一起接待客人的。
  一直以来,虽然黎明德和白志文没有把章老先生的真实身份告诉家里人,但是黎家人和白家人都能够看出来章老先生的身份尊贵,以他老人家的身份地位肯定不会亲自同这些过来吃流水席的乡下人交流,留下一个小厮已经很给面子了。
  这一段纯属大家脑补,实际上章老先生不会看不上不识字的人,因为他自己就是行伍出身,和他一起做小兵的大多数都是这些农家子,那段记忆对他而言挺珍贵的。
  而且平时没什么事的时候,章老先生会让文竹或者福伯驾着马车,同他一起到昌平县附近的村子逛逛,他不板着脸笑眯眯的时候,看着像是一个不怎么富态的地主老爷,有些胆子大的农民见他经常过来,会在干活的间隙同他说两句地里的事。
  章老先生今天没有久留,主要是因为他过来之后,明显能够感觉流水席上的人都忍不住朝他这边看了过来,大家说话的声音也降低了,没有了之前的热闹,大家小心翼翼地好像担心得罪了黎家和白家的贵客。
  黎家和白家之所以会办这个流水席,就是希望多来一些人祝贺他们家孩子考上了秀才,章老先生觉得流水席上的气氛不应该是这样。
  确实,在章老先生走了之后,流水席上的气氛恢复了之前的热络,尽管还有个文竹在场,但是文竹穿的只是普通细棉布短打,看上去和大家没有太大的差别。
  而且文竹平时接触的就是各式各样的人,他很快同这些看热闹的人打成了一片,让大家不由自主地忽略了他是跟着张老先生一起过来这件事。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75章 后续安排
  流水席从上午巳时开始,一直晚上酉时末才结束,黎家和白家准备的饭菜还剩下了不少。
  但是看着天色渐黑,过来吃席面的人渐渐减少,准备的肉和蔬菜也用得差不多了后,黎老太让大厨不用再做新的,她组织过来帮忙的婆子媳妇收拾收拾分了剩下的饭菜。
  流水席上的饭全是新米蒸出来的,对这些村里的人而言,他们就算什么菜都没有,仅仅干米饭就能吃下去两三碗,剩下的好几桶米饭不用黎老太多说,就被大家一窝蜂给抢了。
  除了米饭,更重要的是菜,乡下人家办席面向来不重视模样,只要味道好、分量足、油水重,大家就会竖起大拇指。
  因此,菜虽然是剩菜,那也是大家过年过节才舍得准备的,拿着碗的人都乐滋滋的。
  本来大部分碗就是前两天找各家各户借的,大家找到自家的碗后,看中了哪道菜,给黎老太说一声直接倒走就行。
  一炷香的功夫不到,这天流水席上剩下的饭菜就被瓜分完了,桌子和碗被收走了之后,差不多只剩下了地面需要再打扫一下。
  这件事不用村里人帮忙,请来办席面的掌勺师傅和他带过来的人三两下就把空地收拾了,用牛车拉着他们带来的蒸笼等家伙事,拿着工钱离开了上河村。
  由于流水宴结束得很晚,如果再回县城去已经到了宵禁,所以文竹留在了上河村。
  这些年黎家没有新修房子,正屋和左厢都没有多余的房间有准备床铺给文竹,他索性直接去到了右厢,和一直住在那里的向易宇挤了一个晚上。
  白天要准备流水席,实在太忙太累,黎家人在客人们走了之后一个个洗漱完了就上床睡着。
  第二天早上,文竹同黎明德和白志文先解释了几个铺子的账面,告诉他们铺子的情况后才离开。
  黎明德和白志文没有走,章安浩给他们两人放了五天的假,今天才是第三天,他们还可以继续在村里待着。
  不过就算不用去县城章家读书,在家里他们也得把每天的基础功课做了。
  文竹走了,黎明德把今天应该写的大字和书看完后,黎老太才找上大孙子,让他帮忙算一下昨天的流水宴花了多少钱、收了多少礼金。
  最开始的预算是二十两银子,黎家还有白家一家出十两。
  买肉一共花了十七两银子又三百文,请掌勺的大师傅和他的徒弟们两天的工钱一共是一两银子又二百文,租借做饭菜的那些工具另外算钱,两天一共是三百文,还有买村里人的菜一共五百文,以及一些其他的花费二两银子,总共用了二十一两银子又三百文,黎家这边先垫了一两多。
  不过因为是两个秀才合并在一起庆祝,今天的流水宴下来收到手的礼金都是双倍,黎老太仔仔细细来回数了两遍,一共是六两银子八百二十文。
  黎明德将数据记录在纸上,一进一出,计算出了流水宴最终剩下的钱:五两银子又五百二十文。
  黎明德计算出来的数字和黎老太手上剩下的钱数刚好对上,账目没有问题,黎家还应该还给白家一半,也就是二两银子又七百六十文。
  将两家的钱分开放好后,黎明德找上他奶,说起他接下来的打算。
  首先,当然是他和白婷的婚事,这个是在去年就已经定了下来的,现在院试已经结束,自然应该开始筹备起来。
  黎老太看着大孙子有点儿脸红地提起这件事,笑话他道:“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我早就让你爹和白婷她爹把这事商量好了,人家白婷的嫁妆都准备齐全了,婚宴的掌勺师傅就是昨个儿流水席的大厨,再过两天你小子就去把白婷娶回家吧。”
  黎明德眼神左右飘忽了下,很快他就稳了下来,点头表示他知道了。
  想了想,黎明德跑回自己的房间,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黎老太:“奶,这是我给白婷准备的,你哪天抽空帮我把这个给她吧。”
  章安浩对两个弟子的教育挺严格的,虽然两个弟子都出身农家,但是琴棋书画这些读书人必备的技能他都要他们掌握,他还亲自下场教他们,不求精通,只要和别人交谈时不露怯就足以。
  盒子里是一幅裱好了的画,画上的人正是白婷,这是黎明德学会画人物之后画的第一幅画,虽然技巧上略微有些生疏,但是人物很传神,看得出来用了心思在里面。
  所以画完了之后,他就去找裱画的师傅把这幅画裱了起来,打算作为成亲之前的礼物送给白婷。
  黎老太没有打开看盒子里边是什么东西,孙子要送给孙媳妇的东西是他们年轻人之间的情趣,她一个老婆子可懒得操心这些:“你们俩都快要成亲了,你自己去把礼物送给她呗。”
  想当初,黎明春和白晨定亲了没多久两人就偷偷私下见面,后来的几年里,白晨每次从他师傅那边回来都会先找黎明春,怎么大孙子就没有这点头脑呢。
  黎明德摇头,他的性子本就比较沉稳,跟着章老先生读书之后更是恪守礼节,觉得婚前最好不要私下见面,因为他认为这样容易显得对未婚妻不那么尊重。
  对于不开窍的大孙子,黎老太摇了摇头不再说他,这么多年了他都是这个性格,估计也改不了了,好在白婷这个闺女是善解人意的,应该不会介意吧。
  然后就是去府城读书一事,黎老太有些心理准备,听黎明德说
  这边黎明德和黎老太商量,另一边白志文和白姚氏也在说他和黎明瑾的亲事。
  到了这时候,白志文才知道他娘在过年前已经把这件事同黎家人,准确来说是瑾哥儿的娘说过了,只是那时候担心儿子的院试受到影响,白姚氏没有告诉他。
  白志文的脸色一下就变得紧张了起来,他立马回忆自己过年到现在的举动有没有越矩的地方。
  白姚氏暗中感叹了一句儿大不中留,舍不得儿子纠结还是告诉他:“我看你黎三婶没什么意见,应该是等考中了秀才就可以去他们家提亲,所以不用担心那么多,赶紧想一想去提亲的时候怎么说吧。”
  白志文闻言好像更加紧张,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他提亲也一样,到时候要做什么、说什么?
  “行了,别这么早就瞎紧张。你想去提亲得等人黎明德把亲事办了之后。”看着做其他的事都沉稳显得游刃有余的儿子因为自己的亲事紧张,白姚氏忍不住有点儿心酸。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