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福运小夫郎(近代现代)——四夕夕

时间:2021-12-29 11:46:04  作者:四夕夕
  郑山这人是个完完全全的郑家人,长得高高壮壮的,到了夏天他浑身鼓鼓囊囊的肌肉能够轻易塞满单薄的夏衫,和纤细的黎明夏一看就不是同一个类型的。
  说实在的,以黎家的条件任谁都想不到这两人会扯上关系,大概就如同曲家二小姐和黎明礼一样吧。
  其实黎明夏和郑山认识了好些年头了,最初是因为黎成志想要买郑家的猎狗看家护院。
  郑猎户养出来的两只猎狗又凶悍又听话,黎成志在两只猎狗下了小狗崽之后,迫不及待地抱了两只到黎家去,可是黎成志夫妻两人忙着做生意,黎老头和黎老太不喜欢狗子,黎明月那时候还小,黎明夏看到了两只小狗崽后高兴地接手了两只小狗崽的喂养事宜。
  从来没有养过狗,黎明夏遇到自己拿不准的地方,就自己一个人跑去郑猎户家,询问郑山怎么养狗。
  后来,黎家二房新修了院子,黎成力在黎明夏的建议下也去郑家抱了两只小狗崽回来,依旧交在了黎明夏手上养着。
  黎明夏和郑山因为养狗结缘,或许是黎成力在她小时候面对钱杏花的懦弱让黎明夏想要找一个让她有安全感的男子做相公,逐渐长大、长高、长壮的郑山进入了她的视线,她觉得郑山特别有男人味,每次看到郑山提着猎物从后山下来,她心惊胆战的同时忍不住对他产生了倾慕之情。
  所以当黎老太找到她说要开始给她相看的时候,黎明夏直接就说她相中了郑山。
  黎老太对郑猎户一家一直不曾抱有偏见,当年旱灾发生,要不是郑猎户和他的猎狗预警,狼群下山和野猪群下山不知道村里会出什么事。
  唯一让黎老太担忧的是郑家靠着打猎为生,比起种地打猎的收入虽然更高,但是也更加危险,万一哪一次在山上遇到了凶狠的野兽说不定就没命了,或者带一身的伤。
  黎明夏对此没那么担忧,因为她已经决定了嫁给郑山,她就不愿意再去想这背后的危险,或者说有危险也以后再说,不可能让郑山为了娶她就不去打猎改种地,不如等她嫁过去了之后慢慢地同郑家人说。
  黎老太做事爽利,她见黎明夏心意已定,且是个有成算的,问了黎成力也没意见后,就亲自去郑猎户家走了一趟。
  实际上郑山对黎明夏也有意思的,村里别的人看到他们父子两人提着猎物都是恨不得躲得远远的,只有黎明夏会用亮晶晶的双眼看着他。
  所以,郑山会经常打了猎之后专程绕一圈从黎家这边下山,就是想要看一眼黎明夏,也顺便让黎明夏看看自己的能耐。
  郑猎户和他的夫郎在接待了黎老太后的心态就像是当初黎成志和白秀荷一样,有一种被惊喜砸中的感觉,他们都在想等儿子二十岁了要是还没有闺女相中他愿意嫁进门,他们就把家里的积蓄全都拿出来做聘礼请媒婆帮忙牵线。
  没想到儿子悄不做声地就搞定了自己的亲事,郑猎户带着郑山专程进山打了一只野猪做为聘礼的添头,到黎家提亲。
  双方长辈都同意,郑山和黎明夏的定亲非常顺利,成亲的日子暂时还没定,因为黎家觉得黎明夏还小,可以再等个一年两年。
  黎明夏从定亲开始就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每天她要用一小半的时间做自己的嫁衣、陪嫁被子等出嫁时候要用上的物品,剩下的时间像往常一样给家人添置衣物,跟着姜芷芸做绣活,然后她还抽空给郑山做了一件冬天穿的薄黑色棉袄。
  郑山和郑猎户的身子都很好,他们父子两人到了冬天不需要穿特别厚的棉袄,只要薄薄一层有一些棉花保暖的足以。
  相比较于黎明春和黎明德亲事的波折,黎明礼和黎明夏两人都非常顺利,在他们定亲期间黎明瑾一个梦都没有做,他还有点不太习惯。
  黎明夏定亲了之后,黎明瑾突然有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四姐只比他大一岁不到,家里下一个要定亲的人是不是就是他了?
  黎明瑾默默地想着自家堂表哥对相看和成亲的抗拒,说不出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黎明瑾的预感是正确的,他们一家搬去县城已经快两年,这两年里姜芷芸没有放弃,一直在暗中查看谁家的小子适合她家瑾哥儿,可惜没有找到特别合她心意的。
  眼看着翻过了年瑾哥儿就要满十六了,要是再遇不到合适,她都在考虑是不是自己眼光太高了,要不然降低一些标准。
  十一月和十二月一闪即逝,县衙像往年一样在十二月底放了年假,黎成石和姜芷芸带着收拾好的年礼从县城返回上河村。
  回到黎家放好了东西之后,黎明瑾高高兴兴地去找黎秋生说话聊天,姜芷芸在帮婆母做了手上的事之后,见没什么要忙活的了,没忍住提着小篮子去了隔壁的白家。
  这两年姜芷芸在村里待的时间虽然减少了很多,但是她和白姚氏之间的感情反而变好了,都快达到无话不谈的程度了,她去找白姚氏就是想问问对方在瑾哥儿的亲事上有没有什么建议。
  哥儿相看定亲本就比寻常女子更艰难,姜芷芸想自己还总是挑剔,是不是反倒耽误了瑾哥儿。
  但是,姜芷芸觉得自家瑾哥儿乖巧懂事,就因为他是哥儿不是女子就在亲事上马马虎虎敷衍过去,她没法说服自己。
  到了白家,姜芷芸看着正在绣东西的白姚氏,扬起笑脸走进去:“兰月姐,你做针线活怎么不烧碳炉?”
  绣东西平时费眼睛,到了冬天还费手,捏着细细的针线在布料上穿来刺去的,手上不能带别的东西,不然容易影响下针的准确性,绣出来的东西不能看。
  而手如果冷得冻住了更不行,同样下针不准确,万一生了冻疮还会对手的伤害更大,所以她们到了冬天要绣东西时都会在绣架一旁放个暖手的碳炉。
  白姚氏拉着姜芷芸坐下,用自己的手碰了碰姜芷芸的手,让姜芷芸感受到她的手确实是暖和的:“我刚刚才从灶房里出来热得很,等会儿觉得有些凉了就把碳炉烧上,碳我都已经点燃了。”
  姜芷芸了解地点头没在说什么,将自己的小篮子放在一旁,跟着白秀荷看她正在做的春衫。
  两人一起讨论了一下这套春衫,等到白秀荷觉得身上的温度开始降下来,她走到自家灶房把已经烧了起来的木炭装进碳炉搬过来,然后才开始继续做绣活。
  白姚氏有留意到姜芷芸进门之时皱着的眉头,过了一小会儿后她主动问起姜芷芸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黎家的事白姚氏都有关注,秋冬的时候黎家有两个孩子前后定亲了,白姚氏猜测姜芷芸这时候担忧的内容和黎明瑾的亲事有关系,毕竟黎家下一个该定亲的人就是瑾哥儿了。
  姜芷芸正在想应该怎么说,白姚氏问起来了她就不多想了,把自己的担忧一股脑地都说了出来,最后总结道:“我原本打算让瑾哥儿十六岁之前定亲,留他到了十七岁再成亲,现在看来十七岁能不能定亲都是个问题。”
  说完了自家瑾哥儿,姜芷芸想到白家也有个小哥儿,比自家瑾哥儿小三岁,再过不了多久就要轮到怡哥儿定亲了,不知道白姚氏怎么打算的。
  看着白姚氏好像一直都不着急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心里早就有人选,说不定同别人早都已经说好了,等岁数到了对方就来提亲。
  刚想要开口问怡哥儿的事,姜芷芸突然想到白家的白志文,今年都十七岁了,怎么也没有定亲呢,是不是白志文在州城那边有娃娃亲,直接等他岁数到了或者考中秀才就能成亲?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72章 “狼子野心”
  在这一瞬间,白姚氏和姜芷芸两人都想到了白志文,只是她们中一个想的是儿子看中了瑾哥儿,她要怎么给瑾哥儿的娘说,另一个想的是白家小子挺好的,说不准没听兰月姐说是因为他一心沉醉学业,想等考中了秀才再考虑说亲的事。
  白姚氏想了想,她觉得姜芷芸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瑾哥儿也即将十六岁了,她觉得没必要再继续瞒着姜芷芸,遂直接对她说:“芸娘,我家志文怎么样?”
  这句话听着有些没头没脑,姜芷芸一开始没有理解白姚氏这句话的内涵,她以为对方的意思是问她白志文和黎明德怎么样,最近有没有事。
  没有多加思考,姜芷芸顺嘴就回答了一句:“挺好的啊,我听明德说他们两人对明年的院试有信心。”
  白姚氏听着姜芷芸的话“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她心里的紧张消了些下去,赶紧纠正姜芷芸道:“我不是说志文做学问怎么样,我是想问你觉得我家志文和你家瑾哥儿一起怎么样!”
  姜芷芸傻了,大概是她和白姚氏太熟悉了,所以她从来没有把白志文和黎明瑾这两孩子往这方面想过,听过了白姚氏这句话后完全不知道应该作何反应。
  不过紧接着,姜芷芸在脑子里将自家瑾哥儿和白志文拉到一起站着,突然发现他们两人好像挺般配。
  姜芷芸也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总会对她之前悄悄给瑾哥儿相看的人不满意了,那是因为有白志文这个优秀个例在前面挡着,所以她才总觉得这个人这里不行,那个人那里不好。
  论长相,白志文不仅不差,还挺好的,和黎明德以及后来落户的向易宇一起,在这附近众多到了适婚年龄女子心中排在前三。
  论本事,白志文年仅十七就已经过了府试,明年的院试他不出意外能够成为秀才,十八岁的秀才,不管放在哪里都是青年才俊。
  不过姜芷芸觉得自家瑾哥儿也不差,同族的兄弟中康儿还小就不说了,明德和白志文师从同一人,两人不出意外能够同一年考中秀才,还有自己娘家的外侄姜齐明,姜齐明去年就已经考中了秀才,还是秀才中的癝生。
  原本在思索两家关系的姜芷芸想法突然跑偏,她陡然发现黎家和姜家下一代的孩子们都挺好的。
  不仅是孩子们,和姜芷芸同辈的哥哥嫂子们也都越过越好,她想到了空大师曾经说的瑾哥儿福泽深厚,有可能是因为瑾哥儿帮着大家猜避开了一次次不好的事,大家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将这些发散的思维全都收了回来,姜芷芸看着将担忧隐藏在眼底的白姚氏,佯怒道:“兰月姐,你是不是几年前就在想我家瑾哥儿了?”
  回想这两年每次回来之后白秀荷对她说的话,姜芷芸总算发现了不对劲,难怪她现在觉得最合心意的儿婿人选是白志文,看来是兰月姐是早有预谋。
  白姚氏对着姜芷芸笑笑不说话,相当于是默认了自己之前的行为确实是有意为之。
  姜芷芸想着两年前自家瑾哥儿才十三岁,还是个孩子呢,她想不太明白为什么兰月姐会把儿媳妇或者说儿夫郎的人选定自家瑾哥儿。
  两人之间已经非常熟稔,姜芷芸觉得如果白志文成为自己儿婿她不会挑剔,所以她没有因此对白姚氏心存芥蒂,想不明白就直接问:“兰月姐,你是怎么看中我家瑾哥儿的?”
  “这……”白姚氏面对这个问题有些赫然,“我要是说了实话你可别生气啊。”
  “其实不是我看中了瑾哥儿,两年前瑾哥儿还小,我都没往这方面想,是我家那个臭小子他自己相中了瑾哥儿,说想要娶瑾哥儿进门。”
  两年前,瑾哥儿十三岁,白志文十五岁,白志文刚巧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可是只要想着自家小哥儿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有人惦记,姜芷芸心里有一些怪怪的。
  白姚氏见状赶紧接着说:“那时候志文就说他会等考中了秀才之后才上门求娶瑾哥儿,现在只差一年了,刚才我看芸娘你着实担忧瑾哥儿的婚事,只好提前将志文的想法说出来,希望你别介意。”
  要是有人小小年纪就惦记白子怡,白姚氏心里肯定也会很不高兴,她说出自家儿子是想考中了秀才再求娶这样的话,只是想在芸娘心里挽回一下志文的形象,让芸娘知道志文是可靠的。
  两年前白志文还没有考过县试和院试,那时候他就下定决心考过了秀才求娶自家瑾哥儿,终于让姜芷芸不那么介意他的行为了。
  白姚氏见状松了口气,还好她没有把儿子的事搞砸,看样子等明年志文通过了院试应该就能够上芸娘他们家提亲了。
  知道了白志文的“狼子野心”后,姜芷芸没有了再同白姚氏一起绣东西的心情,她又随便聊了两句后找了个借口提着自己的小篮子走了。
  白姚氏同样有些心神不属,她等姜芷芸走了后将自家的大门关上,又走到房间换上对着院子的窗户,然后才打开衣柜从最底下取出一把藏起来的钥匙,打开了一旁上了锁的大箱子。
  箱子里东西很多,主要是装的冬天的厚衣物和厚棉絮,放在箱子里这些物件不容易受潮,她把箱子里的东西一层一层取出来,最后从底层的暗格里面取出来一个布包。
  这个布包不大,但是看上去有些沉,白姚氏费了点劲才将其拿出来,里面装的是白秀才和小白秀才两代人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家底。
  不是别的,就十个差不多巴掌大小的金块,每块都是十两,一共是一百两金子,也就是一千两白银。
  当初要从洪云州搬家到昌平县守孝,白姚氏把家里除了书、换洗的衣物和有特殊含义的物品之外的东西都变卖了,一共得了一千一百多两。
  带着一千两银子出门不仅种,还很容易被有坏心思的人发现,白姚氏就将其兑换成了金子。
  正好那时候是冬天穿得厚,她把金子全都仔仔细细缝在了衣服里贴身带着。
  回到了上河村之后,白姚氏挑着机会假装无意地告诉所有人,他们家顶梁柱死了之后他们母子几人只剩下了一百两银子,孤儿寡母的日子不好过。
  也好在回乡了之后花费不高,买了田买了宅基地还盖了房子,都没有花光一百两,白姚氏的谎言没有被拆穿。
  这会儿,白姚氏沉默地盯着这十个金块,想到了自己早逝的丈夫,她心里忍不住有些难受,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收拾好心情,将金块放回小袋子里,然后再塞进暗格,将箱子再度关起来。
  这些金子的用途白姚氏早就决定好了,只能是儿子娶妻和哥儿出嫁才能动,白志文的聘礼一百两,哥儿的嫁妆二百两,剩下的七百两就用来给儿子在府城或者州城买一个小宅子。
  当时的白志文虽然连童生都还没有考,但是白姚氏就是她相信儿子能够考中秀才,不会一直在昌平县待着。
  白姚氏一直都很喜欢隔壁的瑾哥儿,现在儿子的亲事不用她担心太多,就是不知道芸娘他们什么时候舍得放瑾哥儿出门。
  另一头,回到了黎家院子的姜芷芸坐在屋檐下发呆,黎老太到院子里拿东西看着她这个样子奇怪地问:“老三家的,你坐这里干啥,老三惹你生气了?”
  黎家三个儿子三个儿媳,两个勤快一个懒,懒的那个自是不必说,已经被休回娘家了,勤快的是白秀荷和姜芷芸。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