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人的祠堂是用木头修的,年久了木头上有不少裂纹,白姚氏刚巧就撞在裂纹上面,额头一次性破了两道口子,在大面积血液的模煳下大家以为她撞了一个特别大的伤口出来。
这一幕把大家给看得傻眼了,尤其是白村长,他吓得魂都快飞了。
白秀才是他们白族人的骄傲,小小年纪就考中了秀才,说不准再过了几年、十几年,他能够考中举人,举人是可以做官的,到时候他随便提携几个村里的后辈,大家不就走了鸿运,从此改了命。
可要是人白秀才的寡母在他外出求学的时候一头撞死在了村里祠堂柱子上,白秀才得到消息后会什么想白村长想都不敢想,到时候别说提携了,不下手整白族的人都是他心地善良。
白村长看着一众傻掉的族人,怒吼:“还站着干啥,没看人还有气吗,跑得快的去请郎中,淳子娘,铁柱娘,你们两个力气大,快去把志文他娘给扶回去,这大冷天的让人躺在地上,谁的身子骨受得了!”
众人得了白村长的话,手忙脚乱地请郎中、把人送回家去。
白村长唿吸急促,胸膛一起一伏地,脑子转得飞快,他现在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必须要做,一是让白姚氏赶紧好起来,所有治病的费用由族里出,谁要是有意见以后就别想打着白秀才的名义做事。
还有一件同样重要的事,查明白到底是谁在村里乱放屁,说这些污蔑白志文的话,这样的人必须立马拎出来处理了,不能任由这些消息继续在村里流传下去。
不仅仅是白志文,白村长的脑子转得快,他还想到了黎家的黎明德,他们两人是师兄弟,同年考中了秀才,都是得罪不起的人物,谁的谣言都不能传!
把照看白姚氏的任务交给自己媳妇,白村长亲自去调查造谣的人是谁,还得找族老们商量怎么处置。
黎家那边听说白姚氏在白家祠堂外面晕了,姜芷芸赶紧带着黎明瑾过去看她,白志文不在家,又是邻居又是未来亲家,他们这种时候于情于理都应该赶紧过去。
姜芷芸过去的时候白姚氏已经醒来了,她脸色惨白着,在看到姜芷芸和黎明瑾的时候勉强笑了一笑,很是虚弱地说:“志文的事委屈瑾哥儿了,我们当家的死得早,我这个当娘的没能耐,只能做到这些了。”
白家祠堂外发生的事,知情的白家人都守口如瓶不多说,姜芷芸他们并不知道白姚氏是怎么了,听着这话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黎明瑾倒是想到了昨天的事,猜测白伯娘出事会不会和昨天的事有关系,可他想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姜芷芸让白姚氏先不要说话,好好休息,有什么等她好些了再说。
郎中很快就来了,是邢郎中和黎秋生一起过来的,他们身后依旧跟着向易宇,三人着急忙慌地赶来,看着躺在床上的病人,都打起精神认真看病。
在邢郎中他们给白姚氏看病时,姜芷芸和黎明瑾了解到了白姚氏的伤是在柱子上撞出来的,不是摔的,这让姜芷芸更加疑惑了。
黎明瑾的脑子里有个想法一闪而过,但是他这会儿来不及细想,因为白子怡在旁边看着已经慌了手脚,他要分出大部分心神安慰白子怡。
白姚氏躺在床上,看着他们两人感情好、相处融洽,欣慰地笑了笑。
等邢郎中他们给白姚氏开好了药走了之后,白族的两个媳妇在白村长媳妇的带领下留下来照顾白姚氏后,姜芷芸才同黎明瑾先行离开。
毕竟白、黎二人还没有正式成亲,要是白姚氏没有人照顾他们过去照顾还行,在有他们白族的人照顾的情况下黎明瑾还留下来,那就有点上赶着的意思,对黎明瑾的名声不好。
回到家后,姜芷芸拉过黎明瑾问:“瑾哥儿,刚才我看你好像知道些什么的样子,你白伯娘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黎明瑾刚才没能抓住那个想法,这会儿让他说他就只能说说自己昨天知道的那些。
姜芷芸听完皱眉:“你是说有人在村里传志文身边收了丫鬟或者小厮?”
要知道据姜芷芸所知,大户人家的小厮不一定是男子,哥儿的身形和男子相似,遮住了眉心的红点之后,既可以当跑腿的小厮还能暖床,所以有些公子哥身边就爱带着小厮出门,但是这样的公子哥都是些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和白志文可不一样。
姜芷芸的脸沉了下来,她将昨天发生的事和今天白姚氏的状况联系起来,白姚氏撞柱子的缘由唿之欲出。
“娘?”黎明瑾拉了拉姜芷芸的衣角,“白伯娘是为了白大哥的事才那样做的吗?”
重新复述了一遍事情经过后,黎明瑾把那一丝猜测捡了起来,这让他的心情不由自主变得沉重。
姜芷芸没有回答黎明瑾的问题,她摸了摸黎明瑾的头,认真地叮嘱他:“瑾哥儿,你和志文成亲之后,一定要好好孝顺你白伯娘,知道吗?”
年纪轻轻守寡,白姚氏一个人拉扯大两个孩子,是真的很不容易。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308章 曲家的嫁妆
在白姚氏养伤的时候,白村长飞快找出来了罪魁祸首——孙寡妇。
孙寡妇这一回做得过分了,她是在破坏黎明德和白婷的名声时候,顺带将白志文的名声也给弄得不好了。
因此,她以一己之力承担了黎家、白村长和白族的族老们的全部愤怒。
一开始,白村长同族老们想的是要不然直接把孙寡妇给逐出上河村以儆效尤,但是他们又想着这样的惩罚好像有些太严重了。
孙寡妇他们一家的户籍在上河村,要是把他们赶了出去,他们要不然就得花大价钱重新在某个地方再买一个户籍,要不然就只有当没有户籍的黑户。
上河村的人大体上还是淳朴的,不想把人给逼到那种相当于无家可归的地步,遂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是该给的教训不能少,于是白村长他们决定当着全村的面批评孙寡妇一顿,还她去给白姚氏和黎家人道歉,如果她不愿意,那要么等着被逐出村,要么等着白家或者黎家的秀才把孙寡妇的儿子告上公堂,子替母受过。
秀才公的名声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阿猫阿狗可以污蔑的,真的要是计较起来能算一个罪名!
说实在的,孙寡妇有些被吓到了,她就是看不过眼黎老太整日得意洋洋的模样,随口瞎说了两句而已,怎么就严重到要被逐出村子或者告到县衙那么严重的程度了。
被逐出上河村,他们一家三口想要找到能够接纳他们的村子几乎不可能,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下去,又或者她儿子被送去县衙关大牢,孙寡妇也活不下去,真要是这样她也一头撞死算了。
确实,孙寡妇刚听了白村长的话后立马就打算学白姚氏撞柱子,可是她是个贪生怕死的,又年纪大了动作没那么快,还没往柱子上撞呢,就被旁边的人给拉了下来,并严加看着,让她没有了寻死觅活的机会。
失去了先机的孙寡妇只好妥协,选择了众目睽睽之下被批评和捏着鼻子道歉。
这还不算,最气人的是,孙寡妇的儿子孙旺财听说了之后居然让他娘赶紧去道歉,不要牵连了他,丝毫没有替他老娘受罪的打算。
孙寡妇对着她的心肝宝贝疙瘩气不起来,她也知道儿子的德行,不会因为这种事就生儿子的气。
澄清流言宜早不宜迟,白村长在孙寡妇答应了之后就立马通知全村人到村中心大槐树下集合,告诉大家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两位秀才一个清白。
等村里的人齐了之后,白村长把早就打好的腹稿大声说出来:“今天叫大家过来,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告诉大家伙最近村里的一些不实传言……”
这些话孙寡妇也是刚想到的还没来得及扩散出去,听过且相信她的人几乎没有,那天大家听她说了之后都没当真。
然而今天听着白村长这般郑重地解释,所有村民也就带上了十二分的认真。
“你们一家家的谁没有受到白秀才和黎秀才带来的好,尤其是外村嫁进来的媳妇,别说什么秀才是别家的同你们没有关系,你仔细想想你们回娘家的时候别人是不是会问你两个秀才的事?是不是对你们比以前更看重了一些?”
“还有家里有要说亲的小子、闺女的,咱们村里一次性出了两个秀才之后,愿意把闺女嫁进来、愿意娶咱们村闺女的人是不是都多了起来,为啥别人那样做,你以为你的脸多大,还不是看在咱们村白秀才和黎秀才的面上!”
“一个个的得了人两位秀才的好处不干正事,闲得没事乱嚼舌根,把咱们村两个秀才的名声给传坏咯你们就能捞着什么好了?只会被别人笑话是脑子拎不清的蠢蛋。”
……
白村长是真的生气,他一天到晚都想的是怎么能让村里人过得更好,这些婆子媳妇咋就一个劲在后面拖后腿呢?
要他说,家里的女人不听话就是男人不顶事,自个儿媳妇都管不好还能做好啥,当然孙寡妇那种死了男人的另算。
随着白村长一声声痛心疾首、滔滔不绝的讲话中,大家伙渐渐缓过神来,尤其是那些听过孙寡妇说话的媳妇、婆子们。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瞧瞧她们之前做的都是些什么事,有些话听的时候好像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些话要是被人传出去了,叫别人怎么看?
白村长教育得差不多了后,他把孙寡妇给单独点出来,将他和族老、村老们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并解释了为什么。
别看她这一回只是轻飘飘地向黎、白两位秀才道歉,再有下次,立马逐出村子!
道歉对部分人,尤其是有些脸皮厚的人而言不痛不痒,但是逐出村子就不同了,那是实打实的惩罚,几十年都不会有一两出的,要是真叫某一户人家遇到了,丢人就要丢到他们那一个姓的老祖宗面前了。
这个事件之后全村的人皮子都紧了起来,尤其是那些喜欢聚在一起说白婷酸话的年轻媳妇们,她们的婆家人直接警告她们,要是再乱说话被人知道了直接休回娘家。
如此一来,村里的气氛顿时和谐了很多,大家见面了再没有针锋相对,也没有嘲讽辱骂,一个个曾经有什么矛盾都暂时放下了,换上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样子。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黎明礼的婚宴到来了,黎家上河村这边是主场,要邀请黎家的全部亲朋,以及部分曲家那边的人过来。
距离遥远,也不是多么体面的事,曲掌柜并没有请很多人,请了他的亲大哥,以及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族兄,除了他的夫人和已经出嫁的大女儿,其他过来的都是男人,给二闺女撑场子的。
曲家是个大家族,就算是旁支,只要不是游手好闲之辈,一个个也是能够找到事情做的,比如说像曲掌柜这样到州城管理家族的铺子,这让他们到了这个年龄后一个个基本都有了一番事业。
因此,曲家到上河村的人一个个气势都颇为不凡,看着就不是一般人。
除了新娘子的娘家人让上河村的村民热议,曲静姝的嫁妆送到黎家的时候,也轰动了整个上河村。
之前,村里人大概知道黎明礼同州城一个大小姐定亲,到底是什么大小姐,他们不清楚,黎家人也没有具体说。
所以当大家见黎成志他们给黎明礼准备的聘礼和黎明德的一样之后,就没有把“大小姐”几个字当真,只当是黎家在吹牛。
要知道若是黎明礼真要娶有钱人家的大小姐,才准备三十两银子的聘礼,女方家里不把他们扫地出门才怪。
再说了黎家现如今也就是出了个秀才、多挣了一些钱,放在村里很突出很风光,但到了县里也就那样,他们家二儿子究竟是要娶有钱人家的小姐,还是要入赘到有钱人家去,谁能说得清楚。
当嫁妆运到上河村,曾经恶意猜测的人都被打脸了,曲家送来的嫁妆让所有的人都看花了眼。
首先是一整台嫁妆的泥,一块泥代表的是一亩地,这一台嫁妆密密麻麻地摆了不知道多少块泥,大家越数脑子越乱,最后还是唱妆的人念了出来——总共是一百亩地。
然后是好几台的衣服和料子,各式各样的都有,外衣、里衣的一应俱全。
接着是箱笼、被褥,又是好几台。
然后有一些女儿家的用品,除了几套精美的首饰,还有梳妆台上的铜镜、胭脂、轻粉、螺戴、口脂,也是样样齐全。
接着是一些装饰屋子的摆件,满满两台。
然后就是一个大件的家伙了,最受大家瞩目的一张做工精美的雕花拔步床。
这张床的样式太过精美了,村里人大多只听别人说过大户人家就是用这样的床,但是从来没见过,这会儿长见识了。
在床的后面还有一抬压箱底的嫁妆,唱妆的人没有念,大家猜测或许是曲家给女儿准备的傍身银钱。
这样丰厚的嫁妆大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都看直了眼,眼睛都不带眨的。
一共是十二台嫁妆,整整齐齐地摆满了黎家的院子,就这样放着给大家观看,一时间连后面花轿里的新娘子长什么样大家都不好奇了。
按照上河村这边的规矩,应该是新娘子先进了门,然后再搬嫁妆的,可是曲家的嫁妆有些多,他们担心等会儿抬嫁妆进黎家时间久了耽误吉时,就先把嫁妆抬进屋,送新娘子的轿子在外面稍微等一下,到了吉时再送进来。
其实曲家还想再准备一些其他的家具,凑足十六台嫁妆的,可是想着黎家在村里的老屋摆不下那么多的东西,黎家在县城买的宅子也没有多大,且女儿和女婿回这边的时间少。
所以,最后曲家决定只送来一张床过来,将床给做得足够精美撑场面,等他们小两口成亲了搬去在州城的宅子,再给女儿送去一些她在家用习惯了的物件。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309章 和善的婆家
作为今天的婚宴的主角、新郎官,黎明礼满面红光地站在人群中,接受大家的祝贺和艳羡,他心里美滋滋地,想着等会儿他把静姝给接出花轿的时候,绝对能够让大家更加惊艳。
曲静姝的身段好、模样好,虽然她头上还搭了一张半透明的盖头,但是这样已经足够让大家隐约瞧见她盖头下的绰约多姿。
黎明礼想,他上辈子一定做了很多好事,这辈子才能娶到静姝这般美好的女子。
曲小姐丰厚的嫁妆让众人开了眼,也彻底认识到黎明礼是真的娶了一位大户人家的大小姐。
可是大家不太明白黎家人的做法,这兄弟两一个娶了乡下的闺女,另一个娶了城里的大小姐,黎家人聘礼准备一样的就算了,怎么连酒席都是一样的?
除了换掉了几样时兴的蔬菜之外,两次酒席同一个掌勺师傅,菜色也是基本一模一样,难不成黎家人就不担心那曲小姐看着就特别厉害的娘家人不满吗?
191/262 首页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