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我在人界开书店(玄幻灵异)——惹眼

时间:2022-01-20 14:35:41  作者:惹眼
  受到不少这样的反馈以后,宋澜召集众鬼以及谢道年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议围绕着该如何解决如今的现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包括两位老板在内的与会者分成两个派别,两派间进行了激烈的唇枪舌战。
  以林瑟为代表的“入座收费”派认为,应该要改一改书店的制度,店内所有的座位只有消费才有资格坐下,否则只好抱歉地请你站起来把座位让给其他人。
  而以醉月为代表的“开分店”派则坚决不同意改变原本书店的传统,认为与其这样不如再开一家分店,也好分散一下客流量。
  林瑟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喝了一口凉白开,认真地翻着自己随身携带的账本,说:“这个提议不太现实,咱们在创意园的分店开开放没几个月,当时开店时向银行的贷款还没完全还清,如果再开一家分店在资金调配上很有困难。”
  玻璃花房的建造成本可比一般的建筑高多了,当初为了打造这样一家书店,宋澜是到银行贷了一批款这才有钱支持下去的,如今两家店的账面流水虽然与日俱增,但要彻底还清贷款至少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况且,两家书店还有租金、水电费等一系列费用要支付,扣除下这些钱,真正能存起来的并没有外人以为的那样多。如果要再开一家分店,为了影子书店的名声考虑,起码在装修上不能太差,不仅不能太差,还得要有创意,这样才能使得客人认可“影子书店”这个牌子,认为这是一家很良心的书店。
  醉月不服气,说:“钱不够不是还能向银行贷款吗?咱们书店信誉良好,目前的两家店又都能赚钱,不怕银行不肯贷给我们。”
  “你想的太简单了,就算银行肯贷款给我们,但我们有没有那个精力去同时管理三家店铺呢?目前两家店光靠我们八个已经有点看不过来了,要是开了第三家店,那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再分散人手去管理,二是对外招聘员工。如果选择对外招聘员工,员工们的工钱这些先不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长相不能太差,否则客人们会以为咱们店是在欺诈,是故意打着‘高颜值店员’的旗号做宣传,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福利。”林瑟皱着眉分析道。
  “那也比‘消费后才能入座’要好吧?不少客人都已经习惯咱们店的运营模式,这样贸贸然改了,他们一定会不满甚至抗议的。要知道,这些人中可有不少都是老客,这些人虽然不是次次都消费的,但他们一年的消费额绝对不比只来一次两次的客人少!”新客人或许能为书店带来一次的营业额,但怎么比得上老客人细水长流的消费呢?
  “总之我反对在当前阶段贸贸然就开分店!”
  “附议。”
  “我也是!”
  “反正我也不同意‘入座消费’!”
  “赞成!”
  “支持!”
  “……”
  真是好一番鸡飞狗跳。
  在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星子满天飞差点没打起来的时候,宋澜却一直保持沉默。
  “宋哥,你来决定吧,看看到底怎么做才好!”醉月把战火转移到宋澜身上。
  林瑟也看向醉月:“对,宋哥,你来说几句吧。”
  宋澜正兴致勃勃地看热闹,不料自己却成了焦点,清了清嗓子,说:“那什么,我觉得吧,你们说的各有道理,不过——”
  宋澜故意拉长了尾音,在场众鬼把心都提了起来。
  “不过,都不是我想要的答案。”宋澜说。
  “难道宋哥有什么高见?”开心瞪大眼睛问。
  宋澜却不急着答话,而是看向谢道年:“你是不是也有了主意?”
  谢道年从方才起就一直在默默泡茶,好像局外人一样没有参与任何一方的讨论,只是在林瑟或是醉月说得口角舌燥之时体贴地递上一杯茶而已。
  “嗯?”谢道年微微抬眸,显然有点意外宋澜会突然提起自己的名字。
  宋澜眼波流转,轻笑道:“我想,你心里应该有了答案吧。”
  众鬼又一致把脑袋朝着谢道年的方向偏转。
  “如何见得?”谢道年挑眉。
  “我看到你之前在和隔壁小吃店的老板娘说话了。”宋澜笑了笑,一副“我都知道了你就不要否认”的表情。
  谢道年脸上飞快地闪过一抹不太自然的神色。
  冒失鬼的眼神在宋澜和谢道年之间打转,实在不明白这两人究竟在打什么哑谜,忍不住问道:“宋哥,谢哥,别卖关子了,你们就快说吧。”
  宋澜和谢道年对视一眼,竟相视而笑,宋澜开口:“林瑟说得对,开分店在目前看来还不太现实,不过,咱们可以拓展一下老店的面积。”
  “宋哥你是说……”林瑟恍然,随即又皱眉,“咱们书店一边是五金店,一边是小吃店,这两家店铺都开了许多年,生意也还算兴旺,他们同意搬迁吗?”
  之前宋澜不是没和这两家店铺的老板试探过,不过双方都表示暂时没有搬家的欲望。
  “想必我的‘小表弟’已经打探到,小吃店的老板夫妇有意回家乡,不再开店了吧?”宋澜转向谢道年。
  谢道年微微颔首,放下茶杯,不紧不慢说:“老板夫妇不是本地人,来行州开店已经二十来年了,老板娘说自己年纪也大了,再过几年恐怕就干不动了,想要回家乡养老,好好享受晚年生活。”
  “是这样的,”宋澜笑着接口道,“我已经听隔壁的房东说过,这个季度干完以后小吃店不再续租,隔壁房东正考虑找下一个房客呢。”
  “这倒是个好机会,”林瑟推了推眼镜,“隔壁小吃店的面积也不算小,如果能租下来,咱们店里的空间至少能拓展三分之一。”
  “宋哥真厉害,原来你早就在考虑下一步的动作了。”开心崇拜地看着宋澜。
  宋澜笑,眼睛有意无意朝谢道年那里瞟了一眼,颇有深意地说:“就算我想不到,也会有人替我想到的。”
  谢道年垂下眼帘看杯中浅碧色的茶水,默而不语,谁也没发现,一抹浅笑浮上他的眼底。
 
 
第32章 
  【行州市便民生活论坛】
  【主题】
  老街上是不是有什么新闻?
  【内容】
  开车路过老街的时候发现好多人聚集在一起,因为不方便停车就没下去,想问一问有没有知情者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1L:upup,同想知道[吃瓜]
  2L:楼主说清楚一点,是在老街什么方位?
  3L:回2楼,好像是在老街中段那块位置吧。
  4L:老街中段?是不是影子书店那里?
  5L:如果是在影子书店门口我知道楼主在说什么了,应该是那个流动图书亭吧?这两天好多人都在围观那个图书亭。
  6L:5哥正解,我也去围观了!
  7L:新区人民求解释!你们在说什么流动图书亭。
  8L:流动图书亭好像是影子书店刚刚推出的一项服务,说是所有人都可以免费把亭内的图书带回家阅读,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家里闲置的图书放到亭内给别人看,个人觉得有点类似于图书漂流活动。
  9L:就是说图书亭内的所有书都可以免费带回家吗?要是书都被人拿光了岂不是很尴尬?
  10L:这也太没素质了吧?仅代表我自己,反正我是不会的。
  11L:不会+1,我已经把家里许多不看的旧书放在图书亭了。
  12L:说起来我家里也有好多闲置的书,本来还想说什么时候卖给收废纸的,现在看来是有好去处喽。
  13L:又是影子书店?我发现这家书店的老板真的很会搞事情[笑cry]
  14L:楼上不说还没注意到,所以这个流动图书亭是影子书店搞的吗?还以为是市政府的什么项目……
  15L:影子书店,一家从来都不会让你失望的书店!
  ***
  宋澜不仅租下了隔壁的小吃店,还顺道把小吃店二楼也给租下了,两个铺面之间的墙打通后,影子书店的面积整整拓宽了一倍。
  变大后的影子书店果然不像原来那么拥挤,能承受更多的客流量,找不到座位的现象大大减少,让新客和老客都很满意。
  趁着这次装修,宋澜干脆把唐迟他制作咖啡和甜点的柜台分了出来,在书店内为他重新开了一个点餐柜台,并用玻璃墙隔了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头放置四五张桌子,算是将饮食和书籍简单得分开,这就是后来影子咖啡厅最初的雏形。
  一切都搞定以后,宋澜又有了新的点子。
  影子书店老店所在的街道是一条老街,在城市空间向外不断拓展之前原本是这个城市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但经过这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城市新区崛起,老街乃至整个老城区都开始走向没落。虽然这一代依然属于人口密集区,但不少外来人员或是本市的年轻群体更多会选择在新区买房居住,一来是为了上下班方便考虑,二来也是因为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发达,生活比较便利。
  相对而言,老区的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有不少还是一二十年前留下来的“老古董”,比如那种老旧的公用电话亭,在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的今天,几乎不再有人使用公用电话了。
  宋澜就把主意打到了影子书店门口的一个几近废弃的公用电话亭上。
  为了城市的美观,行州市政府曾统一将所有的电话亭刷上了新漆,是那种比较复古的砖红色,里头的电话机也进行了更新。然而就算如此,使用者也是寥寥无几,大家更喜欢用手机而不是电话亭打电话。
  宋澜注意到,书店门口那家电话亭虽然偶尔会被文艺青年当成道具进行摆拍,但实际上真正使用公用电话亭的人几乎没有,电话亭早就失去了它最初的功能。
  可不可以把电话亭也改造成一个小小的书店呢?宋澜知道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书店将废弃的公用电话亭改造成流动图书馆,这一行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宋澜看到有关报道就留意上了,恰好自家门前也有这么一个电话亭,他便有了好主意。
  在找了有关部门经过一番商量洽谈以后,对方同意影子书店将它门前的公用电话亭改造成小型流动书店,在亭内安装上了明亮的阅读灯,并装钉了一些书架,还准备了干净的饮用水和两把小椅子,并在门前挂上一个小木牌,让醉月写了几个字:影子流动图书亭。
  这个流动图书亭很快就引起了过往路人的注意,几乎所有经过的人都会驻足,仔细阅读贴在电话亭门上的公告海报。
  自然也有不少人问过影子书店的店员,说这样做会不会亏本?毕竟流动图书亭内的书籍都是可以任意带走的,要是有人借走了就不还该怎么办?
  当行州晚报的记者马玉明来采访宋澜的时候,他也同样问了这个问题。
  宋澜露出得体的笑容,说:“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担心会不会有人把图书亭内的书都拿走,但后来发现我们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图书亭才投入使用半个多月,亭内的图书不仅没有减少,还增加了许多。”
  马玉明很配合地问:“都是市民送来的吗?”
  宋澜点头:“是的,有不少好心市民将自家闲置的书籍都送到影子书店,说是让摆放在流动图书亭里供大家借阅。因为由-屿-汐-独-家-整-理,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书太多了,图书亭都放不下了,喏,你看那边那两个箱子里都是书,都是大家送来的。”
  马玉明笑:“看来咱们行州市公民的素质挺高的,宋老板你收到这些书有什么感想吗?”
  宋澜的笑容很真诚:“我真的很感谢他们,要不是有他们的支持,这个图书漂流活动恐怕也没法这么顺利进行下去。说实在话,一开始我真挺担心的,虽然国外有不少图书漂流的活动,但据我所知,国内真正搞起来的并不多。”
  “那也是因为这是影子书店举办的,读者们都很喜欢你们,才会热心参与。”马玉明不失时机恭维了宋澜一句。
  宋澜只是笑笑,知道马玉明是有意和自己交好,毕竟影子书店近来风头实在太旺,有不少报纸都希望能采访他,出于各方面考虑,他最终还是选择接受《行州晚报》的采访。
  问答环节进行得差不多后,宋澜看了看表,提出带马玉明去外头的流动图书亭看看,顺便还能现场拍几张照片。其实马玉明先前已经拍过了照片,不过宋澜既然如此热情地邀请,他想着反正接下来也没什么事,干脆就再跟着宋澜去拍一次。
  因为上班时间,流动图书亭内目前是空无一人,马玉明拍完了亭内的细节后,和宋澜商量说,能不能找一两个人来扮演一下图书亭的读者,给他摆拍摆拍。
  宋澜笑道:“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去书店里找两个人给你当模特啊。”
  宋澜找的人都是影子书店的老客人,宋老板开口,自然都热情地应承下来,配合马玉明拍了几张照片。
  就在马玉明打算收工的时候,突然一个清洁工朝这边走来。
  令马玉明比较惊讶的是,宋澜似乎认识那名清洁工,还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主动跟他介绍马玉明:“霍叔,这位是《行州晚报》的马记者。”
  老霍看了马玉明一眼,似乎有点害羞,嘴唇动了动,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紧张地搓着手,立在一旁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马玉明有点奇怪:这个大叔怎么还站在这边呢?不要工作的吗?
  场面一时有点尴尬。
  还是宋澜开口:“霍叔,你是想过来休息休息喝口水吧?快到亭内坐坐,今天提供的是凉茶,我表弟他亲手熬的,正好能解解热呢。”
  说着,宋澜打开电话亭的门,邀请老霍进去,还取了一个干净的纸杯,为他倒了满满一杯凉茶。
  马玉明有点看不懂了,问旁边还没走的老客:“诶,这宋老板是在做什么呢?”
  老客似乎对宋澜和清洁工之间的互动见怪不怪了,解释说:“哦,这流动图书亭不仅可以给咱们免费借书回家,路过的清洁工、外卖员、快递员什么的要是累了也可以进去歇歇脚,喝口水什么的。”
  关于这一点马玉明是知道的,不过他只知道影子书店提供免费的茶水板凳供市民使用,却没想到这主要服务对象是清洁工这样的劳动群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