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途中,白璞打开手机网络,上自己的微博看了一眼。他有段日子没上过微博了,因为没什么可看的。他的粉丝数量虽然多,但活跃的很少,白璞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大脑屏蔽了一部分购买僵尸粉的记忆。
最新的一条微博还是他在《白雪歌》开机仪式前发的,下面的评论数相对来说还挺多。白璞点进去一看,耳膜轰地一声响——热评居然全部都在喷他的演技,恶毒粗鄙,戾气爆棚。
白璞擅长喷人,然而这并不代表他擅长应对喷子。恰恰相反,许多习惯居高临下对别人指指点点的人,自己遇到事情时反而最没主意。也许是因为太习惯作为一个局外人去看待问题,而从不考虑置身其中会是什么样的视角和感受。所以,一旦自己成了当事者,“局外人”的经验用不上了,便完全不知如何应对。
暴怒之下,白璞忽略了一个细节:喷他的这群人所使用的套路,跟他挑唆人去喷梁子杰的手法几乎如出一辙。
第58章
每一年的投票季,都要上演一轮腥风血雨。
投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登录官方网站的指定页面,点击艺人名字后面的“投票”按钮,同一个IP地址一天只能投一票。
另一个方式是“氪金投票”,直接给艺人投钱,金额以一定比率换算成票数,没有数目上限,多多益善。
按照计票程序的算法,这两种方式的加权比重是不一样的。简而言之,“氪金投票”一票等于多票,“网页投票”一票就只有一票。
很明显,“氪金投票”的优势远远大于“网页投票”,而且票数高度集中。榜单前几十名跟后面的差距判若云泥,计票单位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虽然这个榜单仅仅统计“耀峰”一家的艺人,并不是面向整个娱乐圈,但以“耀峰”在娱乐圈的地位,能进入这个榜单前几十名,几乎就等于踏进了娱乐圈这艘大船的头等舱。
于是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种年度大戏就开场了。有人红,有人黑,有人借机上位,有人血本无归。而身为“耀峰”老总的费长槐永远是最大的赢家,稳赚不赔。
今年的榜单上,排名最靠前的人基本还跟去年一样,只有苏晋江是今年杀出来的一匹黑马。
苏晋江的排名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差不多是“氪金投票”和“网页投票”这两个群体的分割点。
排在苏晋江之前的艺人,依靠的主要是数量稳固的骨灰级铁粉。这些铁粉们大有“为了爱豆哪怕砸锅卖铁也值得”的势头,恨不得一天投出一座金矿来。排在苏晋江之后的艺人,则主要是依靠路人粉当中的真爱粉。虽然他们也每天都不辞辛苦地投票,然而票数涨幅远远不能跟氪金群体相提并论。
在费长槐眼里,这个排名位置说明了这么两件事:第一,苏晋江正在快速凝聚自己的铁粉。第二,他的铁粉还没有铁到愿意为他玩儿命砸钱的地步,还需要加以培养和诱导。
费长槐的视线又往屏幕上方移了移,跟苏晋江相距不远的位置,就是尉檀了。
按道理说,以尉檀的人气指数和铁粉数量,本不应该是在这么一个位置。但尉檀从刚走红的时候起就非常明确地对粉丝表示,不要过多为他打赏,只要正常投票就可以了。他家的粉丝果然也都响应他,氪金数量不多。
即便如此,尉檀的排名也也依然很稳固,不算特别靠前,但也不会下降,始终处于金字塔顶端稍微靠下的位置。因而网上有一句调侃:流水的塔尖,铁打的尉檀,塔尖儿上的人掉下去一个又一个啊,尉檀他依然还是尉檀。
费长槐对此很恼火,他希望看到的可不是这样的局面。粉丝不疯狂,数钱数不长。不过,尉檀的市场号召力很强大,也愿意在不影响拍戏的情况下多接广告,总的来说,还算是下金蛋的鸡当中比较听话的一只。费长槐权衡之下,也就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尉檀,苏晋江。苏晋江,尉檀。
费长槐的目光在这两个名字之间来来回回转了几个圈儿。
“费总。”何如许在办公室外面敲了敲门,“我把刘处那儿报备的材料都拿回来了,您是这会儿看,还是……?”
“哦,先放那儿吧。”费长槐想了想,一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你先坐下。”
何如许这个人让他很有兴趣。身份明明是个艺人,但却对艺人的工作不怎么关心,反而整天想方设法往公司管理层探头。
这也许算是一种僭越,不过费长槐对此倒有几分欣赏。要是一个人开始时的工作是什么,就必须一辈子都老老实实地干这个,那么他费长槐也成不了今天的模样。
何如许在椅子边上坐下,“费总,您有事儿?”
“没事儿,就是随便聊几句。”费长槐滚动着鼠标,有一眼没一眼扫着屏幕,“你跟苏晋江,关系是不是挺好的?”
“还不错。”何如许给了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回答,“前一阵子桂花节那会儿,我们还约了几个朋友一起聚了聚。”
“哦,桂花节啊。”费长槐略一点头,“今年我没去,办得怎么样啊?”
“今年人比较多。”何如许说,“应该是因为刚好跟影视节挨着吧,好多来参加影视节的人还没走,就直接去那儿接着逛了。”
费长槐“嗯”了一声。跟何如许说话很省劲儿,何如许好像总是能够知道对方要把话题往哪儿拐,提前就会铺好路。费长槐就顺着他铺的路问下去,“苏晋江那个时候也是刚从影视节回来吧,是不是跟你说了不少有意思的事儿啊?”
“是。”何如许笑着往前倾了倾身子,“我人虽然没去成,不过听他说了那么多,也算是耳朵长见识了。”
“那他有没有跟你说过,在职业规划发展方面,他今后都有什么样的打算?”费长槐的语气仍然很不经意,“他呢,不太经常跟公司沟通想法,又刚刚换了新的经纪人,我不太清楚他对公司的工作安排有什么样的意见。我看着你们平时关系不错,所以问他本人之前先问问你。”
“他跟我也没说什么。”何如许说,“不过……我记得他提了一句,说,他能接到这个新片子,谢氏集团的谢少帮了忙的。”
实际上,这些话并不是苏晋江对何如许说的。何如许从其它渠道打听到一些零零碎碎的消息,自己整合了起来,不知道有几分是事实,但也不会很离谱。何如许很清楚,费长槐绝不可能去找苏晋江核实这些话的真实性。费长槐真要打听什么消息,没必要通过何如许这样一个小角色。他会这么问,其实不过是想从侧面验证一下他已经掌握的信息。
“有才能的年轻人,大家都看好,也是很正常的嘛。”费长槐说。又聊了几句闲话,费长槐捏了捏额头,端起茶杯,“行了,没什么事儿了。哦,记得跟赵董那边联系一下,跟他秘书再确定一下开会时间。你去吧。”
离开了费长槐的办公室,何如许重新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自己刚才说出的每一句话。关于谢紫鑫的那一句说得有点儿太直白了,因为当时的时间不够反复斟酌更加含蓄的说法。
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将来苏晋江问起他来,他也有说辞。何如许微微一耸肩,又迅速恢复了姿态。
把自己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重新思考一遍,总结哪一句说得不错、哪一句有欠妥当,这是何如许从小就养成的习惯。
上中学时候,他的一个朋友说,这种活法也太累了。何如许暗中抱以冷笑。在何如许的观念里,对于像他这样没有背景也没有资本的人来说,管住自己的嘴是最起码的安全法则。不想活得累,迟早要遭罪。
他小时候家境不好,父亲开出租车,母亲摆摊卖早点,两个人都是早出晚归,还经常需要半夜起来准备做早点的食材。
但这两种职业都有一个好处,可以接触大量的人,形形色|色的人。何如许没上过幼儿园和学前班,其他小孩儿都在学算数、学画画、学弹琴、学外语的时候,他就跟着母亲出摊,或者跟着父亲出车。他所生活的地方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带着小孩儿工作的人多了去了,也没有谁会管。
他就从那时起学会了琢磨人,也迷上了琢磨人。他觉得,这世界上最大的不平等在于人脉资源。出身上层家庭的孩子不一定都被富养,没准儿过得还挺清苦。但是他们所能接触到的那个人脉圈子,却很有可能是普通人一辈子连边儿都沾不到的。花花轿子人抬人,站得越高,抬得越高。
主观上,何如许并不想坑苏晋江。他认为他们确实是朋友,兴许苏晋江以后还能抬一抬他。
不过,如果必须在费长槐和苏晋江两个人当中选择一边去站队,何如许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费长槐。不是苏晋江不够好,而是苏晋江的“变现周期”太长。就算苏晋江以后会大红大紫,可谁又能知道,究竟要到哪一年,苏晋江才会抬一抬他何如许,又能抬到多高?
相比之下,费长槐只消动一动小指头,就能轻易让何如许获得其他人打破头也得不到的资源。
人气也好,友谊也好,上下级关系也好,本质上都是人脉资源。不能在有效周期之内变现的人脉资源等于一个屁,而一个屁不具有被维系的价值。
第59章
《白雪歌》拍摄了一个多星期之后,苏晋江的新经纪人霍海到剧组来探班了。
万金辞职了这么长时间,霍海早就应该衔接上这边的工作。无奈“耀峰传媒”内部正处在非常时期,霍海跟在费长槐身后忙上忙下,手头上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苏晋江又比较让人省心,公司不管他,他就像株植物似地安安静静自己生长。于是,衔接事宜就这么一直耽搁了下来,双方只见了一次面。
从“吴心手撕经纪人”事件到现在,“耀峰”内斗的势头有增无减,从董事会到中层都打成了一锅粥。
副总辛秦也有董事会的背景,想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然而俗话说得好,官高半级压死人。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忍受着公司的一把手费长槐一手遮天,抱负无处施展,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怒气。
如今,费长槐借助吴心事件打乱了中高管理层的权力布局,然后顺理成章地接管了一批原本归属于辛秦的当红艺人。辛秦几乎没被气死,但是眼下形势如此,他只好暂时认赌服输。
费长槐也不会对辛秦放松警惕,公司内部稍微消停了一点儿,他就立刻对刚刚接手的这些艺人加强管理,换上一批他信得过的经纪人。
霍海在经纪人这方面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工作才能,但是很善于揣摩费长槐的意向。由他来负责苏晋江今后的工作,费长槐很放心。
白天,霍海就在剧组里各处晃荡,隔段时间就接个电话,仿佛日理万机的样子。剧组收工之后,他慢慢悠悠来找苏晋江,说一起吃饭。
酒店二楼有一条观景就餐长廊,四面都是玻璃幕墙,可以看见雪山。霍海就跟苏晋江坐在这儿,也没问苏晋江想吃什么,点了几个菜。
“这地方我挺熟的,以前带别的艺人来过。”霍海用一种怀旧的语气说,“感觉没多久以前的事儿,算算也小十年了。干这一行啊,就是这样,精力全都在艺人身上,都不知道自个儿的时间是怎么过的。”
这话似乎是想告诉苏晋江,他当经纪人很久了,而且很敬业。
扯了两句有的没的,霍海开始询问苏晋江对于粉丝黏性的看法。苏晋江对这位新的经纪人始终没什么亲近感,语焉不详地说,挺好的。
“挺好的是个什么程度?”霍海问,“就说你现在的这个电影,拍出来以后,粉丝能帮你拉动多少票房,你心里头有个大概的估算吗?如果这部片子火了,带起来的流量能保持到你下一部戏吗?”
“不知道。”苏晋江说,“没怎么想过。”
霍海往后靠了靠,手指敲着大腿看着苏晋江,忽然问了句:“谈过恋爱没有?”
苏晋江被他没头没脑的问题弄得一愣,没说话。
霍海也没有等他回答的意思,接茬抛自己的砖引自己的玉,“谈恋爱这种事儿吧,谈的时候轰轰烈烈,好像真能一辈子刻骨铭心似的。等到感情淡下来了,荷尔蒙从脑子里退掉了,真正能记住的事儿就只剩下一件。——知道是什么吗?”
苏晋江继续不说话,霍海也继续自问自答:“就是为对方花了多少钱。或者,不说得这么俗吧,就是为了对方付出了多少。不信你就去找一个分过手的人问问,对段感情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ta肯定会跟你说:想当初,我给ta买过什么什么,我为ta做过什么什么。”
苏晋江点了点头,明白他想说什么了。
霍海也看出来他明白了,嘿嘿一笑,不再兜圈子,直接把话题引到了正题上,“粉丝追星,其实跟谈了场恋爱差不多,只不过呢,追星比谈恋爱的周期还短。追完一个剧,可能还没等转过脸去,就连主角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但是一旦花了钱,那就不一样了,自己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爱豆,要是不捧在手心儿里多供一会儿,那不是跟自己花出去的钱过不去吗?所以啊,要让粉丝忘不掉你,长期支持你,没别的办法,就得让他们多花钱。”
霍海停顿一下,看了看苏晋江的反应,没看出什么来,就接着说下去:“我说的这些事儿,其实都用不着你操心,公司早就有安排了。你从今往后呢,就一门心思工作,别的都不要管。你的微博账号,还有粉丝群什么的,以后公司有专门的公关团队帮你经营。他们都经验丰富,肯定能帮你把粉丝管理得好好的。接戏方面的事儿交给我,你呀,除了演戏就还是演戏,偶尔配合一下公司的活动。”
苏晋江思考了一会儿,说:“可以的话,我还是想自己经营微博账号和粉丝群。我知道公司的团队更专业,但是跟粉丝互动能让我学到很多。”
“啊。”霍海稍稍一愣,又笑了笑,“公司是为了替你节省时间。而且,跟粉丝打交道有风险。”
“我知道。”苏晋江也笑了一下,换了个方式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觉得多跟粉丝互动挺好的。您看这样儿行吗,平时我自己跟粉丝互动,如果遇到什么拿不准的问题,我及时咨询公司的团队。”
霍海眯了眯眼睛。他的眼睛很小,一眯就看不见了,目光像躲在石头缝里的虫子,打量着苏晋江。“要是你实在很想自己来的话,那也可以。”
41/94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