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得更仔细一些,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个标志性的细节,预示着他们最终的结局。不过,只有看完了整部影片的观众,才会知道这种预示真正的含义。
新年过后,《无限博弈》剪辑完成。又过了一个月,影片在院线上映。
这种时间安排,很显然是在配合金棋枰电影奖。按照往年惯例,金棋枰公众投票通道将在三月份开启,刚好赶上《无限博弈》的档期。
电影团队的野心,由此可见。
不过,随之而来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
上映第一天,《无限博弈》就遭遇了黑水。
哪个领域都有红眼病,影视行业也不例外。《无限博弈》还没上映风头就这么盛,自然会有看不惯的人。
几大影评网站上,《无限博弈》的评分一路走低,页面上一水儿的差评,还有不少人煽动公众抵制这部片子,理由是这部片子在为苏晋江洗地。
出现这种状况,苏晋江并不意外。
因为苏晋江是主演,许多普通观众会凭第一印象把这部片子定义为粉丝向的电影。
不仅如此,对于有些观众来说,悬疑类型的影片是个雷区。
悬疑题材的叙事难度较大,限制也较多,因而不易产生佳作。在一些人的观影词典里,悬疑恐怖惊悚片基本等同于烂片重灾区,就连一些成功的制作团队都曾在这里栽过跟头。公众不敢抱有过高期待,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众本来就对这部片子抱着观望态度,影评网站又冒出这么多黑水,自然更加影响了人们的判断。
但苏晋江并不着急。不仅仅因为内部试映的时候反响很好,还因为他对这部作品有实打实的信心。质量才是一部作品永恒的生命,无论是黑水恶意踩低还是自己故意吹捧,最终都将让位于作品本身。
他亲眼见证它的诞生,亲身参与它的打磨。即使外界投来的眼光带着诸多怀疑,他和剧组的每一个成员都知道,自己孕育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事实证明,苏晋江并不是盲目乐观。
从第二天起,随着观影人数增多,《无限博弈》的评分开始出现上升趋势。
苏晋江为了打磨作品而牺牲的曝光,终于在这时得到了回报。
黑水们为了踩片子而给出的差评,却歪打正着制造出了反转效果:由于普通观众的期待值被拉到了最低,而观影体验又大大超出预料,结果导致影片评分出现了报复式反弹。一部分习惯于打四星的观众因为看见了太多莫名其妙的一星,便给出了五星来拉高水平线。
故意踩低与故意拉高的部分相互抵消之后,影片的总体评分渐渐趋于客观。
上映第二天,某影视评论网站上,出现了《无限博弈》公映后的第一篇长影评:
这部片子上映之前,我没抱太大期待。如果不是因为我女朋友是主演的粉丝,我可能不会在首映当天走进电影院。开场之前我就想好了,为了照顾女朋友的情绪打个三星,不可能更高了。
结果却让我非常惊喜。
首先惊艳到我的就是主角的表现。
开场五分钟后,全片第一个小高潮出现时,我就已经相信:这哥儿们不是在演戏。他不是照着剧本假装自己有麻烦了,而是他真的有麻烦了。如果在接下去的一个多小时里他不能冷静地拯救自己,那么他真的会死。
这种克制而真实的紧张感贯穿了全程。
主角没有依靠任何夸张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来渲染这种情绪张力,几乎全片所有最具张力的场景都是用最克制的表演方式完成的,观众唯有透过主角看似平静的表情去猜测他内心的一次次巨震。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每一个人对于他人都是黑箱,我们永远不会真正知道,那些表面风平浪静的人们,内心究竟经历了什么。
但这并不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全部。
后半部分,叙事节奏明显加快,前期的伏笔逐一得到兑现,剧情开始出现密集而有条不紊的反转,直到所有线索严丝合缝地收拢成一张网,全片最后一个大包袱被甩出来。
故事真正的主题,也随着这个包袱而豁然变得明晰。
如果人生是一座命运交叉的迷宫,我们终究可以在某个时刻逾越所有的壁垒,在某个地方相通。
……
当片尾字幕出现的时候,我和全场观众一起鼓掌。那一瞬间,似乎整个影院中所有的人都是命运共同体。
好的故事,必然是关于人的故事,是关于生存的故事。生存是永恒的博弈,也是人与人永恒的连结。
回头想想,上一次有这种观影体验,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时过境迁,不变的是对生存艰辛的感悟。
所以我们总会被那些努力生存的故事感动。无限博弈,无限生机。当故事来到终点,所有的磨难完结,我们会在一瞬间想要欢呼着相拥而泣,为人生中每一次如此卑微的挣扎,以及每一次如此巨大的胜利。
这篇影评被一个公众号转发,随后迅速得到了大量转发。
苏晋江知道,自己一直在等待的那个引爆点,终于出现了。
后面的事情跟他的预期完全一致。
以此为引爆点,《无限博弈》的口碑陡然炸裂。票房也因此一路飙升,冲到了当月热门电影票房榜单首位。
各路媒体议论纷纷,猜测苏晋江是否真的能够凭借这部《无限博弈》夺得金棋枰奖影帝。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好像有点跳得太快了,因为《无限博弈》的剧情部分我全部删掉了。大家先看看,如果觉得哪里太突兀的话我再补一些内容
还有4章就完结了o(>_<)o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契生 1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三月,金棋枰电影节如期开启了网络投票通道。
有《无限博弈》的热度加持,加上酥糖们积极地宣传拉票,苏晋江果然成为了一匹黑马,票数一路飙升。
媒体普遍认为,他将会成为今年最强有力的影帝角逐者之一。但他是否能成为最终的赢家,这就很不好说了。
【接“作者有话要说”】
对不住大家这次断更这么久QAQ
最后四章送给大家作为道歉,今天先更两章,明天或后天就完结
作者有话要说:
跟其他几位票数领先的候选者相比,苏晋江有一个无法忽略的劣势:他的核心粉丝数量没有那么庞大。
“耀峰”时期的他从来都不是公司的主推,官方宣传力度很弱。刚转到“辛兴”,基金门事件就紧随着席卷而来,让他损失了一批潜在粉丝。后来的《长生殿》和《白雪歌》倒是都很成功,但他紧接着就放弃曝光,闭关拍摄新作品,错过了发展核心粉丝的关键时期。
因此,他现在的硬核粉丝数量基本还维持在一两年前的状态。跟其他几位经营人气多年的候选者相比,酥糖在规模上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苏晋江现在能冲得这么靠前,主要靠的是酥糖们努力拉来的影迷和路人粉。只是,影迷通常没有粉丝打榜一样的耐心,为苏晋江投过一次票之后,就不一定再持续关注他了。所以苏晋江现在的热度并不稳固,影迷们送他入围问题不大,却未必能一路送他赢得最终的胜利。
不过,今年的金棋枰也有一个对苏晋江有利的举措。
也许是考虑到粉丝基数对投票的影响,主办方在颁奖典礼之前增加了一场提名晚会,而不是像往年那样,仅仅把提名作为颁奖典礼当中的一个环节。
各个主要奖项的提名者都将受邀出席晚会,通过直播镜头,向广大观众发表一番“竞选演说”,以此更加全面地展示自己和作品。尤其是对于一些实力较强但知名度不高的演员和团队,这段发言可以说是一次公开拉票的绝佳机会。
而提名晚会的日期不早不迟,恰恰就在苏晋江二十四岁生日这一天。
苏晋江没有感到特别意外。他早就料想到,自己不大可能轻轻松松地藏在家里躲过这一天,一定会有某种因素强迫他在那一天去做某件重要的事情。果然,他的“预感”得到了证实。
苏晋江在网上搜到了晚会的举办地点。照片显示,那是一座大型展望台,夜晚来临时打起灯光,像一座漂浮在宇宙中的舞台。
“那个时候,你看到的地方是这里吗?”尉檀问。
苏晋江又点开几张不同角度的大图仔细看了一阵,“我不是很确定,不过我觉得应该是。”
虽然没有什么依据,但他凭着直觉感到,他曾经在“预兆”当中看到的那个类似高台的地方,就是这里。
尉檀没说话,紧紧攥住苏晋江的手,好像担心他会一瞬间在自己眼前坠落。
“别怕。”苏晋江拍拍尉檀的手背,“我只是看到我站在上面,并没有危险的迹象。”
尉檀依旧抓着他,手指的力道一点儿没减轻,“可是你说过,你看到那个场面的时候曾经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会在那个时候结束。”
的确,当初他预见到自己站在高台上的时候,同时袭来的还有一种强烈的预感——“结束了”。
有什么东西将会在那个时刻终结。
他一度认为那会是他的生命,为此担忧了很久。但随着那个日期的临近,他心中开始生出一种新的想法:似乎那即将被终结的不是有形之物,而是他内心某种无法被他人观测到的东西。
会是什么呢?
或许是他的自信心,或许是他的演艺生涯,或许是他对“人生赢家”的憧憬。
或许他的“竞选演说”因为某些原因被彻底搞砸了,不但使他无缘奖项,而且使他深受打击。
苏晋江又看了一眼图片上的展望台,想象了一下自己站在台上的场景,只觉得微微地眩晕。
站在那个高度,就意味着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审视和评判。
一部分的他似乎隐隐地兴奋着,渴望着一个既真实又完美的自己,被无数或质疑或期许视线打磨,被无数或热烈或羞涩的心灵倾听。
另一部分的他则怀着恐惧,害怕会有某种未知的恶意潜伏在黑暗的幕布后面,等待他一走到那个高台上就会将他吞噬。
尉檀抱住他,“你感觉不好,我们就不去了。”
苏晋江想了想,“现在做决定可能还有点早。我们再等等,看会不会有什么新情况。要是感觉到什么不对的,不管情况允许不允许,我都随时退出。”
“好。”尉檀点头。
苏晋江问他:“如果我想去,你会不会拦我?你以前可是说过的,要把我捆起来塞在床底下一整天。”
这一次,尉檀思索了很长时间,看着苏晋江的眼睛慢慢回答:“如果从外界安全的角度来考虑,我还是觉得,一整天待在家里是最稳妥的方案。不过……”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我以前也说过,在这件事上,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那一天你人在哪儿、做了什么,而是你心里怎么想。现在我也还是这么认为。所以,到底要怎么样,只有你自己能决定。不管你怎么决定,我都支持。”
尉檀抬手,轻轻抚摸苏晋江的脸,眼神一如既往地平和,“只有一点,我希望你的决定是出于你的本意,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也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
“嗯,我明白。”苏晋江拿起尉檀的手,在他掌心印下一个吻。“只要你陪着我就好。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能看见你,我就安心了。”
尉檀乖乖地被他抱了一会儿,趴在苏晋江耳边问了句话。
苏晋江靠在尉檀肩膀上,弯起了嘴角,“宝贝儿,等这些事情过去了,我们每天都可以。”
网络上,金棋枰的投票还在进行。
苏晋江的票数在高歌猛进了一个多月之后,随着《无限博弈》的下线而缓慢进入了平台期。
媒体先前的预测果然被印证了。按照目前的趋势,苏晋江入围提名是板上钉钉的,但要角逐影帝,恐怕终究会有点力不从心。
也有媒体在分析,苏晋江能否利用“竞选演说”这个机会,再拉动一波影迷投票。理论上,这是很有可能的。
《无限博弈》虽然不是现实题材的作品,但其本质上的核心,是时代心森林木态下普通人集体xing的生存焦虑。这是一个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也容易受到评委的青睐。苏晋江如果把握得好,将会提升获胜的几率。
万金看了那些媒体报道,害怕苏晋江产生过高的期望值,万一将来结果不如意会受打击,于是提前给他打预防针:“苏,别有压力啊。得到提名就相当厉害了,别忘了你这才第一次参加呢。现在你有了这么硬的作品,就有了立足的根本,往后人气上来了,拿奖的机会多的是。”
“我知道。”苏晋江说,“万哥你不用操心我,你那边也忙。”
万金最近的确很忙。他跟着辛秦东奔西走,联系上一些曾经在“耀峰”工作过的高管,整理出大量的材料和证据。“辛兴”与“耀峰”的这场历时漫长的殊死博弈,就要进入决战阶段。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费长槐现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向毁灭,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他什么都做得出来。
一想到这儿,万金心里就烦得不行,“要是何如许能指证费长槐的后台,事情就会进展快一点。但他现在还不肯吐口。”
苏晋江有挺长时间没听到何如许的名字了。在外界看来,他从娱乐圈安静地蒸发了,就像没出现过一样。
他的粉丝数量有限,凝聚力也不高。对于他的突然消失,粉丝们纳闷了一阵子,也就转移了注意力。娱乐圈的人太多了,离开的人也太多了。除了铁杆粉,谁都不会特别在意某个人的去留。
苏晋江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还是问了句:“何如许现在怎么样了?”
“我这段时间也只见过他一次。他现在那个状况,我也不方便跟他多谈。”万金摇着头,“临走的时候,他跟我说了句话。”
万金掸掉手里的烟灰,回想着当时的情景,“他说,他总是在赌下一张牌是好牌,但是好牌永远都不来。”
苏晋江心头微微一凛。
如今回想,重生之前的他,又何尝不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日复一日地生活。然而那张幻想中的好牌却永远都不来,只有蟾蜍一只一只从天而降。等意识到的时候,手里一把烂牌,眼前满是蟾蜍,人生在不知不觉之间几乎走进了死局,看不到脱困的希望。
89/94 首页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