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僵持了两分钟,裴宛初败下阵来,转过筷子,挑了一大口白饭塞进嘴里。
闻意也不说他筷子拿反了,估计是裴宛初故意的。
“再吃两口菜,多吃点肉。”
裴宛初闷不做声,把筷子当勺子挑着吃了小半碗,吃最后几口他了站起来,实在吃不下去了。
他捧着饭碗发呆,想着吃不下去的怎么处理。这他碰过的饭,倒了浪费,要不干脆叫厨子放冰箱晚上继续?
闻意从他手里端过碗,把筷子顺了过来,几口就把剩下的饭刨进了嘴里。
裴宛初张大嘴巴忘记了阻拦,等到碗底空了,才亡羊补牢说了句:“这是我吃过的……”
“你吃过的怎么了?又不脏,难道浪费?你那挑着吃得比谁都小心,有什么?”闻意满不在乎端着空碗出去了……
裴宛初眨了眨眼,闭上嘴,舔了舔嘴唇。闻意的话说的没错,以他的吃法,余下的饭严格来说不算他碰过,可是心理上总归过不去吧?难道现在的金主都这么不讲究了?
下午去学校的路上,陆知和顾骁苏遇到了上午的新同学,有两个胆大的男孩子,偷偷跑到他两身后,跳起来在他两背后拍了一巴掌转头就跑,陆知手揣在裤兜里走得慢悠悠,也不去追着。
笑着裂了一口大白牙:“我知道你们是谁,你们不过来,我下午告诉老师……”
顾骁苏立刻闪到了一边和陆知划清了界线,走在后面的白昊和裴宛初憋着笑。
两个小孩果然被吓到了,慢吞吞走到陆知面前。
“哥哥,不要告诉老师……”
“那你得告诉我你们的名字。”
两个天真的小孩争先恐后的报上全名,顾骁苏眨眨眼,这不知道名字可能还不好告状,要是知道了不是告状更精准吗?
果然一个比一个的脑回路清奇。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开始中午十二点更新
第49章 49
有了两个小男孩主动建交的开头,一下午的时间,陆知和顾骁苏和全班的孩子混得熟了。
当然主要是陆知熟,顾骁苏被连带的而已。
放学铃响,陆知勾着顾骁苏的肩膀,打开手机在教室里拍了张自拍。
“你有微博吗?咱俩互关一下。”
“我……没有。”
“那不行,以后你是会成为有名气的演员的,提前经营起来,来,我教你注册……”
两个人坐在最后一排的课桌旁,埋着头,陆知手把手帮顾骁苏注册了微博。
想名字的时候,陆知直接沿用自己的风格,他叫:演员陆知。他给顾骁苏取名:演员顾骁苏。
陆知埋头捣腾微博申请,嘴里不忘记教导着顾骁苏,白导和裴导以后肯定是能出大作的人,这部剧肯定会爆,爆了你就红了,没有微博,你让你的粉丝上哪找你去?
顾骁苏和裴宛初,白昊现实中算起来这是第二次见面,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两天。
陆知的理论不知道从哪里找的支撑,但是他却坚定的相信:裴导能红。
就像相信他终有一天能拿影帝一样……
陆知发出微博阿特了顾骁苏,不到一分钟,顾骁苏有了新的粉丝,都是通过陆知微博摸过来的。
对于顾骁苏来说,这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在陆知的教导下,他从相册里挑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发了第一条微博。
“你好,我是顾骁苏。”
“诶,在评论里阿特下白导他们,让他们回关你。”
在陆知的张罗下,裴宛初的微博又多了一个粉丝:顾骁苏。
在陆知的强烈要求下,裴宛初雨露均沾,一口气关注了四个微博:百利娱乐,白昊,陆知,顾骁苏。
晚饭后,天还没黑透,裴宛初提着大半桶刚烧好的热水,叉着腿摇摇晃晃走出了房间。
没回屋的顾骁苏刚好看见了,紧赶着上前帮他提到了水池边。
裴宛初拧开水阀兑凉水,解开了头发,顾骁苏看出来原来他是准备洗头。
“不是有热水器么?”
裴宛初把头发拨到一侧,低着头用水一点点的浇湿。
“热水器的水桶在楼上,白天太阳能,晚上用电,我这头发洗了估计水就凉了,其他人洗着该不舒服了。我烧水洗一样的。”
“那你低着头,我帮你浇水,这样省一点也快一点,免得水凉。”顾骁苏建议。
闻意在外面接完电话走回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让他不太愉快的画面。
顾骁苏站在裴宛初身边,轻轻揉搓着裴宛初一头黑色的长发,白色细腻的泡沫越来越多,他用手挡在裴宛初的耳后,提着水瓢从高处倒下,水流似有感应,沿着顾骁苏拦出来的路径缓缓流下。
“裴导,没进眼睛吧?”顾骁苏一边倒水一边问。
“没有,没有。挺好的,谢谢。”
“裴导,你头发真好,又黑又多,以后肯定不会秃顶……”
“诶诶诶,打住,别乱立□□A。”
“哈哈哈,好的好的,人到中年,大肚和谢顶总归跑不掉一个……”
“小顾,你别笑话我,你也会老的……”
两个人说说笑笑,完全没注意到不远处的闻意。
这会大家都在房间里休息,空荡荡的小楼前,两个人声音虽然不高,闻意却听得清清楚楚。
裴宛初的语调语气,是和他说话时从来没有过的放松。
冲洗干净头发,顾骁苏拿过毛巾帮他仔细包上。
“不用我帮你吹吗?晚上有点凉不会感冒吗?”
裴宛初手压着头顶的大包,笑着说:“不用,我自己能解决,你回去休息吧。”
站在旁边一动不动了半天的闻意,愣是被两个人完全忽略,一个上楼一个进屋,他捋了一把头发,难道来这些天晒黑了?
黑到他一个大活人杵在没黑尽的天色里,愣是被忽略?
裴宛初回房后没门没有关严实,闻意敲了两下,走进去裴宛初坐在凳子上一脸错愕望着他。
“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闻意忍不住了,刚才当他是空气就罢了,现在一副见了鬼的样子。
“你不是在打电话吗?”裴宛初指了指耳朵。
闻意一摸,原来蓝牙耳机塞在耳朵里。
裴宛初刚才看他一动不动塞着耳机,一脸不爽以为他工作上出了什么麻烦,没好意思和他打招呼匆匆回了屋。
闻意把耳机顺手摸下来丢进了衣兜:“讲完了。你头发很湿,我帮你吹下吧。”
没等裴宛初拒绝,闻意拿起吹风筒插上电源,站在裴宛初身后五指作梳,帮他一遍遍梳理着黑发。
光滑的头发一梳到底,裴宛初的头发很多,他每一次撩起一片帮他吹干头皮,温度刚好的风吹在头皮上,配上凉一点的手指,裴宛初眨了眨眼,想起了小时候。
每次他母亲洗完头发,他父亲总是自告奋勇,拿着风筒给他妈妈吹头发。
只是那会的电吹风远不及现在先进,只有热风和凉风两个档位,吹久了,热风会烫,凉风会冻。父亲总是贴心的不停切换着温度。调整着距离,生怕烫到了母亲。
四五岁时他责备父亲不帮他吹头发。父亲撩一把他头上的短毛。
“你又不是小姑娘留长发,吹什么头发。以后你长大了,找个小姑娘给他吹头发。”
再然后父亲不能再给母亲吹头发,年幼的他想要接过那只电吹风,而母亲干脆利落的剪掉了留了好多年长发……
不过十来分钟,裴宛初的头发彻底干透,摸上去如缎面一样光滑,闻意不舍得松手,借着检查是否吹干的由头,从头捋到了尾。
“谢谢。”裴宛初收起吹风筒,说完感谢,空气里安静下来,一时不知道该继续找些什么话题。
“我回去休息了,你也早点休息。”闻意道过晚安离开了房间。
裴宛初侧躺在床上,脸颊贴着光滑的长发,鼻孔里海盐的味道越来越淡,淡到被烟草味覆盖了所有。
这一夜,他罕见的失眠了,不是睡不踏实,不是梦中惊醒,而是一直睡不着……
似乎生活里强行闯进了一些不容拒绝的人,被硬塞进了一些东西,他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半夜,隔壁的门开了,然后是裴宛初熟悉的行李箱滚轮滑动的声音,他一下坐了起来,趴去床尾竖着耳朵听到了,脚步声走向外面。
再然后是汽车发动的声音,轮胎碾过路面的声音。
大半夜的闻意去哪里?
他还没琢磨明白,闻意发过来了消息。
“公司有事情需要紧急赶回去处理,你保重,过几天再来探班。”
清晨,裴宛初从浴室出来,陆知正站在他隔壁砰砰砸门。
“哥,起床了,起床了。”
陆知看见裴宛初抱着衣服走过来,立刻停手。
“裴导,不好意思,吵到你了吧?”
“我哥估计塞着耳机睡觉,叫不起来……”
裴宛初也是无语,戴着耳机睡觉,你打个电话不比砸门有用?
“你哥回去了……”
“啊?他没告诉我啊。”陆知急忙掏出手机,V信,短信,通话记录挨个翻了一圈确实没有任何信息。
“他告诉你了?”
陆知疑惑,这弟弟真的当衣服啊,说扔就扔,裴宛初也瞧出来闻意并没有告诉陆知,为了避免尴尬,他心虚地否认了,说晚上听见闻意出去开车猜的。
“呀,半夜给你吵醒啦?这个人走就走了……动静比狗还大,裴导你别生气,我批评批评他。”
陆知说着话举着手机大咧咧走到了一旁。
陆知和顾骁苏跟着上了三天的课,每天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和小朋友打成一片,放学后认真做作业,两位一直对剧组到来心有芥蒂的老师终于放下了所有担心。
第三天放学后,裴宛初邀请两位老师一起回他们的住地吃饭,在饭桌上,对于土门村的教育发展,裴宛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学校的一切,除了教材是国家提供,其他的从作业本到粉笔,几乎都是靠热心人捐助。最难的不是物质上的穷,是精神上的穷。
两位老师年纪都是三四十岁,语文老师的同事曾经是这个学校最早一批的志愿老师。
最开始国家是没打算在土门村建学校的,最近的学校是在镇子上,孩子们只能步行去上课,但是开学不到一周土门村的孩子一个都不去了。
学校老师天天步行来家访,劝说让孩子们去上课。
这里的村民都以孩子太小,走那么远辛苦,不安全为由拒绝了。
情况反应到上面,经费吃紧也很为难,后来有好心人出资捐建了这所学校。上面迅速调配师资,确定了支教方式,本以为土门村的教育状况会迅速改善,哪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第一批支教老师派过来一年,上课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每天都是在村里抓孩子……
孩子不想上学,家长不仅不重视甚至反对孩子上学,在这里3岁都能算劳动力,能挣钱。
“三岁挣什么钱?”陆知惊了,对于他优渥的家境,调皮捣蛋的性格,13岁还在闯祸让爹妈出来赔钱收拾残局,根本无法想象:这里的小孩3岁就能挣钱?
果然世界的参差。
“你们也看到了,这边土地种不出什么农作物,勉强够吃吧。以前会有一些企业过来给活,现在基本就是出去打工的收入,村里的该申请困难补助的都申请困难补助了。现在村里都是老人了,也没谁给安排什么活了,没什么是做的小孩们也就该进学校了。”
第50章 金主投资
以前企业给到村里扶贫的那些活,难度不大,强度也不算高。
基本上是是糊纸盒,串珠子等一些用机器没办法完成的细活,说起来细,几乎没什么难度,学一学,只要能拿筷子都能做。
几岁小孩确实没问题。
报酬都是计件,小孩自然也可以贡献劳动力。
“为什么你们在这里有支教期?感觉就像出差?”
陆知有认识过不少去支教的人,很多都是短期。但是裴宛初电影里的人物,在穷乡僻壤待了一辈子,他要搞清楚这两点的区别。
“国家性质的支教都是有期限的。民间自发行为,或者自愿考到偏远地区学校的可以没有期限。”
“为什么?”陆知接着问。
“你看啊国家安排支教,并不是说你报名就能成,要选。选什么呢?选资历,这不是论资排辈,而是处于各方面的考量。对于老师来说到了这里教学经验几乎不会有任何提高,有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在这里一年影响对自己经验耽误不大,特别是优秀教师对这里可以促进。如果是刚入行的老师,本身经验积攒不足,来这里面对很多问题不能处理好,会打击教学热情。第二,这里待一年回去,城里教学任务重,再次适应很困难。”
两位老师和陆知从饭桌聊到茶桌,裴宛初在旁边拿着笔不停记录,脑子里全是剧本要修改的内容。
修改完善的都是细节,甚至有的是可有可无,但是裴宛初想要把每一点都做到完美,所以注定了接下来的日子他清闲不了。
直到村里的灯光灭掉了最后一盏,白昊一看时间,都十点过了。赶紧安排陆知和顾骁苏两个人,送老师回学校旁边的住地休息。
裴宛初的房间亮了一晚上的灯。
第二天早餐后,陆知和顾骁苏把手写的两份人物小传交给裴宛初。
陆知的笔记整齐规矩,顾骁苏的笔锋苍劲有力,连笔如行云流水。
“啧啧,你这字迹以后签名一定很好看,不像我,他们都说我是小学生笔迹。”
接下来的日子里,裴宛初几乎待在房间里足不出户,不断的完善他的剧本。
陆知和顾骁苏在老师的许可下,试着给大家讲了两节副课,坐在一起上课的新同学成了新老师,这种体验很新奇,整堂课效果意外的不错。
27/79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